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LSD斜井滑模系統在蒲石河抽水蓄能電站的應用摘 要闡述該系統的工作原理,該系統對傳統的斜井混凝土襯砌滑模施工工藝是一種改革,介紹LSD斜井滑模在蒲石河抽水蓄能電站斜中陡傾角大直徑長斜井混凝土襯砌施工技術和施工方法,在保證施工質量的基礎上,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獲得了顯著地經濟效益。 意見如下;1. 我認為文件名“蒲石河抽水蓄能電站引水斜井混凝土施工技術研究”比文中題目“LSD斜井滑模系統在蒲石河抽水蓄能電站的應用”要好些,前者具有研究的意思,可以增加一些內容,后者感覺僅為技術的應用。2. 第一章可為“工程概況及問題的提出”,說明蒲石河引水斜井的情況,施工存在的問題,從而提出有必要對其
2、施工方法進行研究。第二章施工方法研究,闡述施工斜井常用的施工方法,包括LSD滑模施工,比較各自優缺點,原第一章內容可放在本章,有可能的話對LSD滑膜施工方法的研究和應用進行綜述,最后得出擬采用LSD滑膜施工方法。第三章可改為滑膜系統設計,因為本章是論文的主要內容,是論文的研究成果。第五章一般為“結論與建議”或“結論與展望,存在的問題和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也可以放在本章。3. 研究內容不很飽滿,內容上應增加國內外研究進展或應用、施工技術研究的內容、與本研究相關的圖表、有關的計算等。4摘要太短了,學校有要求,另文中字體及大小、圖表的格式、論文封面等學校都有要求,一定要按學校的要求完成。5. 參考文
3、獻數量少關鍵詞:LSD斜井滑模系統 滑模施工 斜井混凝土襯砌Application of LSD incllned shaft slipform system to Pushiheng Pumped-storage Power StationABSTRACT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the system, the system of the traditional concrete lining of inclined shaft slipform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s a kind of reform, introduced the L
4、SD inclined shaft Slipform in Pushihe pumped-storage power station in long inclined steep obliquity and big diameter concrete lin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methods, to ensure construction quality,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efficiency, reduce the construction cost, obtained remarkable economic be
5、nefitsKEY WORDS: LSD incllned shaft slipform system ;silpforn construction;concrete lining of inclined shaft摘 要IABSTRACTIII1.國內外斜井滑模施工技術概況12.工程概況13、滑模系統簡介23.1滑模工作原理23.2滑模系統2滑模模體裝置3運料小車系統3電氣控制系統53.3 滑模系統受力分析計算6鋼絞線錨固力驗算6鋼絞線承載力計算:74LSD斜井滑膜施工74.1 施工程序74.2斜井欠挖處理74.3鋼絞線、錨桿及插筋制安8鋼絞線安裝8錨桿、及插筋制安94.4 斜井段軌道安裝與
6、拆除10前行軌道安裝10滑模后行軌道11滑模前行軌道的拆除114.5 滑模安裝11滑模設計11滑模安裝124.6起滑處堵頭模板施工14堵頭模板拉條錨桿的布置形式14堵頭模板的形式14堵頭模板拉條錨桿的受力驗算144.7 鋼筋制作安裝15鋼筋制作154.7.2 鋼筋安裝154.8 止水帶、灌漿管的安裝16止水帶的安裝16灌漿管的安裝164.9 滲水處理164.10 混凝土澆筑及模板滑升17溜管搭設17混凝土澆筑17模板滑升184.11 滑模糾偏措施194.12 混凝土溫控及養護措施194.13停滑措施204.14斜井與6#施工支洞交叉段的施工方法20滑模停滑204.14.2 6#施工支洞處的模板
7、施工204.14.3 6#施工支洞處斜井的預埋件施工20滑模正常起滑204.15滑模拆除215總結211.國內外斜井滑模施工技術概況陡傾角大直徑斜井是地下引水式電站特有建筑物,混凝土襯砌施工難度大。危險性高、人工襯砌周期長,因此斜井混凝土襯砌是斜井施工的核心技術。LSD斜井滑模制作簡單、操作簡便,混凝土施工質量高,大大簡化了斜井混凝土的施工程序,減低了施工效率,提高了施工效率,并且造價降低,提高了混凝土澆筑施工質量與施工工藝.1981那年白山水電引水斜井混凝土襯砌采用卷揚機牽引模體進行滑膜施工獲得水電部科技進步一等獎,但其施工布置復雜、牽引力較小、容繩量有限等不足,不適合斜井施工,沒有得到比較
8、廣泛的應用。1990年廣州抽水蓄能電站斜井混凝土襯砌采用國外CSM公司研制的間斷式斜井滑模系統,每次提升12.5m,其中不足之處不能連續滑升,施工效率低。20世界末施工的天荒坪抽水蓄能電站斜井,混凝土采襯砌采用沿軌道爬升的液壓爬鉗牽引滑模,連續滑升。該滑膜系統2000年獲得國家科學進步二等獎。其不足之處:牽引力作用點在模體的底部,而滑升阻力的合理作用點理論是在模體的中心,因此造成偏心受力,長生很大的偏心力矩,是模體有向后翻轉的趨勢,帶來模體變形、底拱上抬、爬鉗上拔軌道以致爬鉗損壞、軌道變形等一系列不良后果,不得不經常停滑處理故障。2004年中國水利水電第一工程局在浙江桐柏抽水蓄能電站引水斜井施
9、工中此阿勇?連續拉伸液壓千斤頂一鋼絞線斜井滑模系統施工取得成功,LSD斜井滑模系統在國內外屬于首創,該成果2005年獲得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公司科技進步一等獎,2006年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專利號200110011210.7,相關工法2007被評審為國家級工法。2.工程概況本章可豐富一些內容,最后提出研究題目遼寧蒲石河抽水蓄能電站位于遼寧省寬甸滿族自治縣境內,距丹東市360km,該電站是我國東北第一座大型純抽水蓄能電站,總裝機容量為1200MW,單機容量為300MW,共4臺機組。蒲石河抽水蓄此段可增加一個引水系統布置圖能電站引水系統采用二機一洞引水方式,共布置2條引水洞,進口相鄰洞軸線間距30.
10、0m,引水隧洞采用斜井連接上下水平段(彎段),斜井與水平面夾角55°斜洞段斜長為375m;1#引水斜井為空間轉彎,與水平面夾角為54°4611”,洞軸線與2#引水斜井洞軸線水平投影夾角為7°2840.9”,斜洞段斜長為376m。引水隧洞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20W6,襯砌后直徑為8.1m。斜井在高程110m以上為單層鋼筋,在高程110m以下為雙層鋼筋。引水隧洞斜井段鋼筋混凝土襯砌采用全斷面滑模方式進行施工。在引水隧洞斜井中部高程186m處,設有6#施工支洞與斜井相連。斜井混凝土滑模施工與上水庫進/出水口的施工同時進行,采用從上平段運送混凝土與上水庫進/出水口的施工互相
11、干擾,為減小相互的干擾,下彎段到6#施工支洞段斜井滑模施工采用從6#施工支洞運送混凝土,在6#施工支洞布置卷揚系統;6#施工支洞到上彎段滑模施工采用從上水庫進/出水口經上平段運送混凝土,在上彎段處布置卷揚系統。本段是關于滑模施工的,可放在滑模系統設計或滑模施工一章。3、滑模系統簡介設計3.1滑模工作原理滑模系統原理,在斜井混凝土襯砌滑模模體上安裝液壓提升系統,該系統由兩臺連續拉伸式液壓千斤頂、液壓泵站、控制臺、安全夾持器等組成。液壓泵站通過高壓油管與千斤頂連接。通過控制臺操作液壓泵站及千斤頂進行工作,液壓泵站設有截流閥,可控制千斤頂的出力。通過兩臺連續拉伸式液壓千斤頂抽拔錨固在上彎段頂拱的兩束
12、鋼絞線,牽引模體提升。模體受力方向與斜井軸線平行。鋼絞線為1×7標準型,為防止鋼絞線纏繞在一起,每束鋼絞線由左捻4根和右捻4根組成,鋼絞線固定端錨固在上彎段頂拱圍巖中。3.2滑模系統斜井滑模采用LSD連續拉伸式液壓千斤頂爬升鋼絞線提升模體,鋼絞線與斜洞段洞軸線平行布置。整個滑模系統分為3個組成部分,分別為滑模模體裝置、牽引機具及設施、運料小車系統。其詳細布置見下圖圖標應有編號,其他圖表不再批注所示:3.2.1滑模模體裝置滑模模體主要由中梁、操作平臺、鋼筋平臺、主平臺(模板)、修補平臺、尾部平臺及前、后支腿組成。中梁長度為15.53m,長×寬為2.5m×2.5m,整
13、體為桁架結構,槽鋼采用背靠背連接,中間設置10mm厚的加勁板和連接板。主平臺在整個平臺中受力最大,整個模板為橢圓形,上口大、下口小,錐度為0.6%。模板支撐為桁架結構,采用交叉式腹桿體系,其特點是腹桿可以承受變向荷載,提高結構的穩定性和剛度。模板與桁架接觸為空間扭曲線,采用無縫鋼管可保證模板與桁架貼實,保證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模板不會發生變形。3.2.2運料小車系統(1)鋼絲繩牽引系統運料小車(載物)受力計算(10倍安全系數)計算小車重量為2100kg,承載重量3600kg(混凝土1.5m3),小車滑輪摩擦系數為0.05,32鋼絲繩重量390kg/100m,按374m計算1458.6kg,總計重量
14、為G=71.6KN。計算示意圖為:平衡方程為:F1= Gsin55°=58.7KNF2= Gcos55°=41.1KNf=F2=41.1*0.05=2.1KN求得FN=60.7KN按10倍安全系數計算:10FN=607KN610KN滿足SL398-2007水利水電工程施工通用安全技術規程要求固采用32,=1870Mpa,最小破斷拉力Fmin=610KN的鋼絲繩。(2)運料小車在使用中承擔載人功能,在運輸人員時不得運輸其他物品,鋼絲繩牽引系統(載人)受力計算(14倍安全系數)計算臺車重量為2100kg,承載重量1500kg(按照每次運輸15人計算),32鋼絲繩重量390kg/
15、100m,按374m計算1458.6kg,總計重量為G=50.6KN,小車車輪滾動摩阻系數取0.05。計算示意圖下圖所示:平衡方程為:F1= Gsin55°=41.4KN F2= Gcos55°=29.0KNf=F2=29.0*0.05=1.5KN求得FN=42.9KN按14倍安全系數計算:14FN=600.4KN610KN滿足SL398-2007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安全技術通用規程要求。固采用32,=1870Mpa,最小破斷拉力Fmin=610KN的鋼絲繩。(3)限載保護裝置在引水隧洞上平段設置限載保護裝置,保護裝置放置在滑輪下方,主要由承重傳力機構(平臺)、高精度稱重傳感器
16、、稱重顯示儀表三大主件組成,通過滑輪受力傳遞至承重傳力機構(平臺),平臺下部放置3個稱重傳感器,并通過電纜串聯警示燈,當小車上物品超過設計荷載時,位移傳感器連接的警示燈將報警,在控制箱里電源開關自動關閉,卷揚機停止工作。限載保護裝置工作原理:在物體重力作用下,鋼絲繩下壓滑輪和平臺,使稱重傳感器彈性體產生彈性形變,粘貼于彈性體上的應變計橋路阻抗失去平衡,輸出與重量數值成比例的電信號,經稱重儀表的放大器、A/D轉換器等將模擬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再經儀表的微處理器(CPU)對重量信號進行處理后直接顯示出重量等數據。(4)上、下限位開關上限位布置在上平段軌道中間,當小車到達設計起始位置時,小車觸發限位
17、開關,起始開關與卷揚機控制箱通過電纜線連接,控制箱內電源自動跳閘,卷揚機停止運行。下限位開關布置在滑模上平臺底板位置,電纜線連接限位開關和卷揚機電源控制箱,運料小車下部焊接14槽鋼,槽鋼長度保證與限位開關相接觸,當運料小車接觸限位開關,卷揚機停止運行。(5)送料小車的制動裝置采用雙向制動方式。即控制開關分別設置在上平段及斜井中的送料小車上。正常情況下,由設在上平段的開關對送料小車進行控制。在緊急狀態下,則由設在送料小車上的開關進行制動及運行控制。(6)斷繩保護裝置為確保施工安全,本工程牽引卷揚機為10t雙繩雙筒卷揚機,選擇此類卷揚機可避免兩根牽引鋼絲繩出現一長一短造成小車出現傾斜等現象,卷揚機
18、在起始盤繩時圈數必須一致,另在運料小車上安裝2個液壓平衡油缸,2個液壓油缸通過高壓油管連接,鋼絲繩連接至平衡油缸上,兩根鋼絲繩出現長度不一致時液壓平衡油缸將自動調節其長度,使其長度一致,臺車平穩不會出現傾斜現象。3.2.3電氣控制系統(1)通信控制。在斜井混凝土施工中,上彎段卷揚機操作與模體和運輸小車相互之間的聯系,采用對講機與座機結合的方式。由于運輸小車在斜井中運行速度較快、巡行騙飯,為保證小車巡行安全可靠,在斜井上彎段安裝1只無線遙控裝置進行聯系。當小車需要緊急停止時,小車上的信號員可直接停車按鈕使小車停車。(2)卷揚機電氣控制。運輸小車由2臺無極變速卷揚機通過平衡輪共同牽引,通過集中控制
19、臺控制2臺卷揚機同時運行或停止。為保證2臺卷揚機同步運行,在集中控制臺安裝1只雙層電位器,對2臺卷揚機進行調速控制,達到同步。為了保證運行安全,在小車上、下總店位置分別安裝限位開關,同時在接近終點位置處安裝自動減速控制開關。當小車運行接近終點是,觸碰自動減速控制開關,改開關控制發射器發射信號自動將變頻器輸出頻率減小,是卷揚機減速,并發出警報信號,提醒卷揚機司機注意,即時卷揚機四級沒有及時操作停車,小車也會在撞到限位開關時自動停車,避免由于誤操作使小車拉出軌道或與模體碰撞。(3)備用電源。為確保斜井滑膜的連續運行,防治由于供電線路長時間停電,造成混凝土凝固,模體無法滑升,在平洞內安裝了1臺160
20、KW柴油發電機組作為備用電源。3.3 滑模系統受力分析計算滑模臺車為鋼結構形式,在引水下平段進行組裝,在臺車運行前從頂部到底部安裝兩束鋼絞線,臺車上安裝2臺連續自鎖式千斤頂,千斤頂型號為LSD1000,千斤頂通過兩束鋼絞線爬升。3.3.1鋼絞線錨固力驗算根據預應力錨索設計規范DL/T5176-2003中錨固段長度的計算公式:L=g0YgdgcgpPm/pDc式中:L內錨固段長度mg0結構的重要性系數,I級錨固工程采用1.1,II級錨固工程采用1.0,III級錨固工程采用0.9;Y設計狀況系數,持久狀況采用1.0,短暫狀況采用0.95,偶然狀況采用0.85;gd結構系數,仰孔采用1.3,俯孔采用
21、1.0;gc黏結強度分項系數,采用1.2;gp單根預應力錨桿張拉力分項系數,采用1.15Pm單根預應力錨桿超張拉力kN;D錨桿孔直徑,mm;c膠結材料與孔壁的黏結強度,MPa,缺乏試驗資料按照下表選取。圍巖類別IIIIIIVV黏結強度1.51.21.20.80.80.30.3L=1.1´1.0´1.3´1.2´1.15´1000/(3.14´150´0.8)=5.24m鋼絞線滿足100t的錨固長度為5.24m,設計錨固長度15m,滿足錨固力要求。參考其他工程15m錨固長度均滿足施工要求,另我部施工的主變運輸洞100t預應力錨
22、索錨固端為7.6m,為保證安全起見采用15m錨固長度。鋼絞線承載力計算:鋼絞線采用直徑15.2mm,強度級別1860Mpa,1´7標準型鋼絞線,鋼絞線距斜井中心線距離為2.5m,兩束鋼絞線的距離為5m,鋼絞線與斜井中心線平行,每束有8根鋼絞線。根據計算結果,選擇提升能力為1000 kN的連續拉伸式液壓千斤頂2臺,其提升能力總計為2000 kN, 臺車安裝完后總計重量約60t,則千斤頂平均安全系數約為3.33;選擇鋼絞線為1×7標準型,公稱直徑15.2 mm,強度級別1860MPa,每根鋼絞線的破斷力為260 kN,每束鋼絞線為8根,2
23、束鋼絞線的總破斷力:260KN×16=4144 kN,則鋼絞線的安全系數約為6.91。需要說明,連續拉伸式液壓千斤頂鋼絞線系統應用于陡傾角大直徑長斜井混凝土襯砌滑模施工,由中國水電一局發明,牽引系統的安全系數“無章可循”。采用上述安全系數,是參考其他工程實例,并考慮到混凝土滑模荷載的特殊性。4LSD斜井滑膜施工4.1 施工程序斜井段全斷面混凝土襯砌的工藝流程如下所示:欠挖處理錨桿(插筋、鋼絞線)安裝基礎驗收軌道安裝吊點安裝卷揚系統滑模安裝滑模臺車調試鋼筋綁扎預埋管(止水)安裝下部堵頭模板安裝直線段混凝土滑模澆筑下彎段立模澆筑直線段混凝土澆筑完成滑模系統停在上彎段利用滑模系統
24、澆筑上彎段滑模拆除。4.2斜井欠挖處理在斜井滑模施工前,必須對斜井及上下彎段進行一次全面欠挖檢查,如有欠挖須在滑模安裝前處理結束,彎段在鋼筋綁扎之前結束。斜井的欠挖檢查和處理:利用現有的開挖臺車作為欠挖檢查處理的作業平臺,人員的交通方式利用運人小車。斜井開挖結束后,利用開挖臺車從下彎段開始向上檢查處理至上彎段。 斜井欠挖處理結束后,在下彎段處進行開挖臺車的拆除,運人小車暫時不拆除,留作滑模軌道的安裝時人員和軌道及材料的運輸。滑模軌道安裝完成后拆除開挖時的運人小車。4.3鋼絞線、錨桿及插筋制安4.3.1鋼絞線安裝(1)鋼絞線的布置鋼絞線布置在斜井的中心線位置,鋼絞線距斜井中心線距離為2.5m,兩
25、束鋼絞線的距離為5m。鋼絞線與斜井中心線平行。(2)鋼絞線的安裝錨索式鋼絞線采用鉆孔錨固法施工。1) 鉆孔鋼絞線錨固孔在鋼絞線與上彎段頂拱相交處,鉆孔孔徑150mm,孔深15m(根據鉆孔的地質條件確定孔深)。開挖結束欠挖處理完成后,在上彎段處搭設鉆孔平臺,為減小對圍巖的擾動,鋼絞線錨固孔鉆孔采用回轉取芯式地質鉆機鉆孔。2)鋼絞線的安裝鋼絞線采用直徑15.2mm,強度級別1860Mpa,1´7標準型鋼絞線,鋼絞線運至工作面附近,根據整捆錨鋼絞線的長度和通長單根鋼絞線的長度(1#斜井435m,2#斜井435m)以節省材料為原則進行下料,按照一正一反的原則對每根鋼絞線進行編號,下料時必須要
26、有防折措施,錨索彎折后就不能穿過千斤頂。每束有8根鋼絞線。人工將單根鋼絞線另一端慢慢延軌道放至斜井底部,按編號順序依次排列固定在洞壁錨筋上。鋼絞線放完后,在上彎段利用鉆孔平臺進行錨固端編索,與正常錨索相同。然后將1寸尼龍灌漿管2根、排氣管2根與鋼絞線錨固端牢固綁扎后一同放入錨固孔內,采用快硬水泥砂漿進行孔口封堵。封堵段長度50cm。第一根灌漿管長度2.0m,外露1.0m,第一根排氣管長度3.0m,外露1.0m,第二根灌漿管長度3.5m,外露1.0m,第二根排氣管長度16.0m,外露1.0m。為保證錨固端與臺車夾持器端不出現錯孔,便于錨索自由端的梳理,在錨索編索前要其錨固端根部安裝一只梳理架,以
27、便梳理自由端錨索。3)灌漿利用鋼絞線安裝施工作業平臺進行錨固段的灌漿施工,待孔口封堵達到允許灌漿的強度后進行,采用水灰比為0.5:1的水泥漿進行灌漿,首先利用第一根灌漿管和排氣管進行孔口段1.0m的灌漿。待強24h后利用第二根灌漿管和排氣管進行全孔的灌漿。 (3)鋼絞線錨固力驗算根據預應力錨索設計規范DL/T5176-2003中錨固段長度的計算公式:L=g0YgdgcgpPm/pDc式中:L內錨固段長度mg0結構的重要性系數,I級錨固工程采用1.1,II級錨固工程采用1.0,III級錨固工程采用0.9;Y設計狀況系數,持久狀況采用1.0,短暫狀況采用0.95,偶然狀況采用0.85;gd結構系數
28、,仰孔采用1.3,俯孔采用1.0;gc黏結強度分項系數,采用1.2;gp單根預應力錨桿張拉力分項系數,采用1.15Pm單根預應力錨桿超張拉力kN;D錨桿孔直徑,mm;c膠結材料與孔壁的黏結強度,MPa,缺乏試驗資料按照下表選取。圍巖類別IIIIIIVV黏結強度1.51.21.20.80.80.30.3L=1.1´1.0´1.3´1.2´1.15´1000/(3.14´150´0.8)=5.24m鋼絞線滿足100t的錨固長度為5.24m,設計錨固長度15m,滿足錨固力要求。參考其他工程15m錨固長度均滿足施工要求,另我部施工的
29、主變運輸洞100t預應力錨索錨固端為7.6m,為保證安全起見采用15m錨固長度。4.3.2錨桿、及插筋制安斜井滑模施工的錨桿主要有:固定卷揚系統的錨桿和起滑處堵頭模板的拉筋錨桿和用于固定軌道的錨桿。 (1)固定卷揚系統的錨桿 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在上彎段內布置10t雙筒卷揚機來牽引送料小車,設置8根28錨桿固定卷揚機,其長度為240 cm ,入巖深度200 cm。該部分錨桿可在卷揚機安裝時調整就位后現場打孔,使鋼絲繩與卷揚機的滾筒正交。(2)起滑處堵頭模板的拉筋錨桿起滑處堵頭模板的拉筋錨桿重新施打,拉筋錨桿型號為:直徑為25,其入巖深度為150cm,外露30cm。布置型式見圖。(3)軌道錨桿軌道插
30、筋起始位置從下彎段開始至上彎段末端,插筋縱向間距為50cm,布置在每條軌道中心的兩側,其橫向間距為20cm,軌道插筋型號直徑為28,長度為80cm,入巖深度50cm,外露30cm。軌道插筋鉆孔采用YT-28手風鉆鉆孔,錨固劑錨固。人員交通和插筋鋼筋的運輸利用開挖的運人小車。為減小加固難度,軌道插筋位置必須準確定位。4.4 斜井段軌道安裝與拆除根據斜井滑模結構布置軌道,在欠挖處理施工結束后即可開始前行軌道安裝工作,由測量隊測量放線、準確定出軌道位置后,利用軌道插筋來安裝滑模軌道。4.4.1前行軌道安裝(1)軌道安裝的測量 根據滑模設計尺寸,按照便于安裝與拆除的原則,前行軌道由P38軌道鋼分段制作
31、,每段長度為3.12m,滑模前行軌道軌距為4000mm。安裝前根據滑模結構尺寸繪制軌道沿斜井軸線方向的縱剖面圖和橫剖面圖,測量放點主要控制每段軌道的兩個端頭的高程,垂直軸線方向半寬來控制軌道的安裝精度。軌道安裝精度要求如下: 1)軌道中心線與隧洞中心線橫向偏差不大于5mm; 2)軌距允許偏差不大于+3mm; 3)鋼軌縱向接頭高差不大于1mm;4)沿隧洞直線段任一橫斷面內,兩軌頂高偏差不大于5mm。(2)軌道基礎根據斜井鋼筋的布置形式,滑模軌道采取兩種形式,在高程110m以下雙層鋼筋的斜井段采用軌道錨桿焊接槽鋼作為軌道基礎,在高程110m以上單層鋼筋的斜井段采用模噴混凝土基礎。由于P38鋼軌滑模
32、軌道與原擴挖槽鋼軌道位置不重合,需將每條斜井P38軌道從下至上一次性鋪裝完成,而后從上至下分段進行基礎模噴混凝土施工,至高程110m處結束。在噴混凝土時,應盡量減少噴到模體外面,基礎噴射施工結束后,及時清理噴到底板上的混凝土。模噴混凝土強度等級與襯砌混凝土強度等級相同。斜井內鋼軌鋪裝所用材料和模噴混凝土所用支模材料采用擴挖時制作的送料小車運輸,鋼軌一次性鋪裝完成后。(3)軌道安裝在高程110m以下雙層鋼筋的斜井段軌道由錨桿、槽鋼和P38鋼軌構成, P38鋼軌焊接在由錨桿和槽鋼組成的基礎上。軌道接頭采用軌道連接板焊接。在高程110m以上單層鋼筋的斜井段軌道由錨桿、連接板、壓板和P38鋼軌構成,鋼
33、軌每節長3.12m,由配套壓板固定,軌道連接板間距1.00m,在鋼軌接頭處連接板間距加密為40cm,連接板采用與壓板配套的螺栓,該螺栓與軌道錨桿采用雙面搭接焊,搭接長度為5d。軌道接頭采用軌道連接板焊接。利用斜井擴挖時的小車從下至上進行滑模軌道的安裝。4.4.2滑模后行軌道滑模后行軌道采用20槽鋼,其布置形式在已澆混凝土面上采用螺栓與槽鋼連接,軌道端頭連接采用焊接連接。后行軌道軸線與底板中心線重合。在滑模中梁框架設計時,根據前行軌道的高度確定后行軌道高度。滑模前行軌道的拆除 前行軌道在主平臺處拆除,每根軌道3.12m,當前行走輪走過軌道接頭后,就可以將主平臺到前行走輪之間的軌道拆除,拆除的軌道
34、由人工運輸至上平臺,然后由運料小車運至上平段。4.5 滑模安裝4.5.1滑模設計斜井滑模臺車主要由以下幾部分組成:中梁、上平臺、牽引系統、澆筑平臺、主平臺、修補平臺、尾部平臺等,整個滑模系統總重(包含液壓千斤頂和液壓泵站)達60多噸。4.5.2滑模安裝(1)下彎段及下平段擴挖2#斜井軸線與下彎段和下平段軸線在一個鉛垂面內,下彎段為立面轉彎,滑模安裝在引水下平段進行安裝,為保證滑模能夠通過下彎段到達斜井起滑處就位及下彎段分縫處與滑模就位處的下三角體能夠利用滑模施工,需要對下彎段底部和頂部進行擴挖,擴挖施工在滑模安裝前進行。擴挖方量以現場測量收方為準。1#斜井軸線與下彎段和下平段軸線空間夾角為7&
35、#176;28¢40.9²,下彎段為空間轉彎,因此,滑模體從下平段順利通過下彎段,需要將空間轉彎擴挖形成立面轉彎,因此需要對下彎段和下平段部分進行擴挖,用來滿足滑模臺車的運行需要。具體的擴挖措施將另行上報措施報告,擴挖方量以現場測量收方為準。(2)滑模安裝1)安裝前的準備工作由于滑模在下平段內安裝,因此在安裝前需要準備以下工作:頂拱吊點的安設為使滑模行走較短的距離就能到達下彎段,因此滑模在距下彎段較近的下平段內安裝,吊點的布設:第一排吊點距下彎段與下平段交點處10m,第二排距第一排5.0m,第三排距第二排6.0m。每排吊點3個,下平段頂拱中心線上1個,兩側夾角45°
36、;各1個,由于中梁整體重量為18t多,因此下平段頂拱中心線的3個吊點按受力25t設計,其余吊點受力按10t設計。下平段內10t卷揚機安裝在下平段距第三個吊點20m處發電水流右側安設1臺10t卷揚機,卷揚機的位置不影響下平段的交通。其他準備工作準備5t、10t手動葫蘆各3個,10t、25t滑輪各2個,60t三輪滑輪組2個。滑模安裝場地平整,及下彎段、下平段內滑模軌道的安裝。在施工斜井段滑模軌道插筋的同時將牽引滑模臺車的導向輪錨桿施工。2)滑模安裝模體在引水下平段進行組裝,先裝中梁,中梁在預先設置好的安裝場地組裝,中梁組裝完成后利用10t卷揚機和下平段頂拱的第二個吊點形成的滑輪組將主梁吊起,中梁前
37、部和后部用10t倒鏈穩定住,將前輪支架和后輪(附輪)支架分別移到主梁前部和后部利用中梁及5t倒鏈安裝就位,將螺栓擰緊。再將前輪和后輪(附輪)安裝到支架上,安裝完畢后,將中梁落下,前后輪分別落于軌道上。然后進行中梁上部各層平臺及模板的安裝(上部模板固定在中梁上方)。用下平段10t卷揚機沿軌道通過滑輪組將滑模提升至斜井直線段上,然后安裝模體的牽引系統、組裝中梁下部各層平臺及模板,最后進行模體調試糾偏。主梁拼裝示意圖模板平臺安裝示意圖4.6起滑處堵頭模板施工滑模系統安裝調試正常后,將其固定在斜井段與下彎段分縫處,定位后再進行起滑處堵頭模板的施工。4.6.1堵頭模板拉條錨桿的布置形式在下彎段與斜井直線
38、段分縫處以上60cm和120cm各布設一環拉條錨桿,錨桿每環布設30根,環向夾角12°,錨桿規格長1.8m,直徑25mm,入巖1.5m,外露30cm,錨桿垂直巖壁鉆設。在堵頭模板外側打設入巖50cm外露30cm的插筋用來對堵頭模板的承托。插筋的數量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確定。4.6.2堵頭模板的形式堵頭模板用4cm木板拼裝,縱橫圍囹均采用12×12cm方木。支撐系統采用內拉內撐形式,內拉采用12拉筋,共設60根拉條,每根拉條焊接在一根拉條錨桿上。內支撐5×8cm方木。堵頭模板垂直洞軸線。利用滑模進行下彎段分縫處與滑模就位處的下三角體混凝土施工。靠近內側的堵頭模板應比結構
39、尺寸小510mm,以便臺車能夠順利滑出而不對混凝土產生擾動。4.6.3堵頭模板拉條錨桿的受力驗算本次驗算堵頭模板的受力是考慮最不利條件下堵頭模板的受力,即在滑模模板頂拱澆筑1.0m厚的混凝土,底拱處混凝土厚度為6.5m,此時底拱混凝土按液態考慮,為簡化計算,取堵頭1.0m2模板進行荷載計算F=G砼´sin55°=6.5´1.0´sin55°´10=133.1kN(1)單根拉條錨桿抗拔力計算根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第條Rt=furhr式中:Rt錨桿抗拔力 經驗系數,按永久錨桿取0.8 f水泥砂漿和混凝土與巖石間的
40、粘結強度特征值,硬質巖取0.5 ur錨桿的周長取78.54mm hr錨桿錨固段嵌入巖層中的有效錨固長度取1.5mRt=furhr =0.8´0.5´78.54´1.5=47.12kN(2)錨桿受力計算本方案中錨桿共60根,單根錨桿按47.12kN計,共計為2827.2kN模板面積=p´(R2-r2)=3.14´(4.652-4.052)=16.4m2每m2荷載=2827.2kN/16.4m2=172.39kN/m2172.39kN/m2>133.1kN/m2因此,堵頭錨桿的受力滿足混凝土的荷載要求。4.7 鋼筋制作安裝4.7.1鋼筋制作由
41、施工隊技術員根據施工詳圖和規范要求,按鋼筋加工料單,交鋼筋廠加工制作,制作成型后編號掛牌防止混亂。為保證鋼筋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內層鋼筋架立筋適當加長。各作業隊提貨時應認真檢查其尺寸是否滿足要求,避免出現保護層過小的問題。對直徑為22、25的鋼筋接頭采用直螺紋連接,14的鋼筋接頭采用綁扎連接。具體要求詳見有關規范。4.7.2 鋼筋安裝 當錨桿、插筋安裝完畢并通過基礎驗收后即可開始鋼筋綁扎工作,鋼筋綁扎的原則是:斜井段待軌道安裝完畢并經驗收后,利用送料小車作為運輸及綁扎平臺先進行邊頂拱鋼筋綁扎,底板鋼筋則只能在混凝土澆筑時邊滑邊綁。 斜井直段鋼筋安裝時,安裝鋼筋爬梯作為人員的上下通道。將部分軌道
42、插筋延長,在插筋上面沿軌道方向焊一條1.5鋼管,作為鋼筋運輸時的臨時滑軌,此臨時軌道隨著鋼筋綁扎的上升而將鋼管逐段拆除。 由于滑模軌道面插筋段高程低于鋼筋面高程,底板鋼筋綁扎范圍為前行走輪組至模板之間,邊頂鋼筋也可以利用中梁進行綁扎,鋼筋綁扎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進行,隨中梁的上移逐段綁扎。考慮到混凝土澆筑時分料的方便,頂拱分布筋暫不綁扎,但可以考慮將其臨時固定在主筋上,所放位置盡量避開下料口,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調整好間距后再綁扎,其余鋼筋則一次性全部綁扎完畢。對于頂拱部分過短的鋼筋必須給予加長處理,以免模板滑升時受影響,確實保證混凝土襯砌質量。 斜井小車上所放之物必須綁扎穩固,同時將氣割設備等固
43、定在小車上,但必須用鋼筋焊一個鐵框使其能穩定放置。人員在小車上進行鋼筋綁扎時必須系安全帶,平臺堆放鋼筋量最多不得超過3t,當材料下放時,人員不得與鋼筋一起坐在臺車上出現人貨同運的現象,同時斜井下部工作人員不得站于正下方。4.8 止水帶、灌漿管的安裝4.8.1止水帶的安裝止水帶的安裝在立堵頭模板時進行,結構縫或施工縫在鋼筋襯砌中央設置一道橡膠止水帶,橡膠止水采用硫化熱連接。止水片帶夾于堵頭模板上,安裝時應準確定位、用12鋼筋固定牢固并保護好。4.8.2灌漿管的安裝 灌漿管采用鋼管固定于鋼筋上,灌漿孔采用50鋼管。混凝土澆筑前,上、下彎段及斜井段的灌漿管則用電焊準確固定在鋼筋上,預埋管一端緊貼模板
44、,另一端靠近巖面,其兩端均需封堵密實以防漏漿,靠近模板端的封堵宜采用具有柔性的材料(如廢舊保溫被、棉紗等)進行封堵,使預埋管的端頭不直接與滑模接觸,這樣模板滑升過程中就不至于有大的影響。施工過程中灌漿管不得遺漏,混凝土澆筑時待模板組滑過之后應及時將管口找出,質檢人員對此應嚴格檢查。4.9 滲水處理 對于井壁滲水采取下列方法處理:(1)對于裂隙水,采用打排水孔,安排水管排出,以后再掃孔灌漿處理,滑升過程中則可以在中梁內布置鋼管作為引水管引至下彎段;(2)對于大面積滲水,則在混凝土澆筑時匯集引排,安排專人負責排水工作。4.10 混凝土澆筑及模板滑升 混凝土塌落度經試驗室確定,選擇1014cm為宜,
45、運輸采用6m3攪拌車,溜筒入倉方式。為減短混凝土凝固時間,保證滑模正常滑升,混凝土拌合時應采用無緩凝成分的減水劑。4.10.1溜管搭設在澆筑平臺四周沿斜井的底拱、頂拱、兩側拱中部向下各布置一趟溜管(200mm),在出料孔處增設一個緩降器。混凝土澆筑時利用滑模的上平臺的儲料斗儲存混凝土料,以澆筑平臺作為分料平臺,人工推手推車運送混凝土,從兩側邊墻、頂拱、底板使用溜筒下料,并在倉內現場搭設溜筒形成多個下料點。若鋼筋安裝完時,入料口處可以將主筋適當拉大間距,撤除溜筒后及時將其恢復。當入倉下料垂直高度大于1.5m時,應加掛溜筒以減小混凝土骨料分離。溜筒敷設完畢后用鐵絲綁扎牢固。 4.10.2混凝土澆筑
46、澆筑前應做好以下檢查、準備工作:(1)倉內照明及動力用電線路、設備正常;(2)混凝土振搗器就位;(3)倉內外聯絡訊號用的電鈴試用正常;(4)檢查溜筒的可靠性;(5)卷揚系統正常。 倉面驗收之后,混凝土下料前先用水泥砂漿濕潤溜筒。混凝土入倉時應盡量使混凝土先低后高進行,應考慮倉面的大小,使混凝土均勻上升,并注意分料不要過分集中,每次澆筑高度以30cm為宜,最大不得超過40cm。兩側邊墻及頂拱的混凝土應均衡上升,下料時應及時分料,嚴禁局部堆積過高,以防止一側受力過大而使模板、支架發生側向位移。下料時對混凝土的塌落度應嚴格控制,一般掌握在1014cm之間,但也要根據氣溫等外部因素的變化而作調整。對塌
47、落度過大或過小的混凝土應嚴禁下料,既要保證混凝土輸送不堵塞,又不至于料太稀而使模板受力過大彎形也延長起滑時間。混凝土澆筑開始階段,需認真檢測斜井下部堵頭模板是否正常。為保證混凝土成型質量,混凝土澆筑過程中若倉內有滲水時應安排專人及時將水排出,以免影響混凝土質量及模板滑升速度。嚴格控制好第一次滑升時間。滑模進入正常滑升階段后,可利用臺車下部的修補平臺對出模混凝土面進行抹面及壓光處理,同時將灌漿管管口找出。振搗器選用變頻插入式或軟軸式振搗器。振搗應避免直接接觸止水片、鋼筋、模板,對有止水的地方應適當延長振搗時間。振搗棒的插入深度,在振搗第一層混凝土時,以振搗器頭部不碰到基巖或老混凝土面,但相距不超
48、過5cm為宜;振搗上層混凝土時,則應插入下層混凝土5cm左右,使上下兩層結合良好。振搗時間以混凝土不再顯著下沉、水分和氣泡不再逸出并開始泛漿為準。振搗器的插入間距控制在振搗器有效作用半徑 1.5 倍以內。振搗混凝土時應嚴防漏振現象的發生,模板滑升時嚴禁振搗混凝土。4.10.3模板滑升(1)滑模工作原理 滑模系統原理在陡傾角大直徑長斜井混凝土襯砌滑模模體上安裝液壓提升系統,該系統有兩臺連續拉伸式液壓千斤頂、液壓泵站、控制臺、安全夾持器等組成。液壓泵站通過高壓油管與千斤頂連接。通過控制臺操作液壓泵站及千斤頂進行工作。液壓泵站設有截流閥,可控制千斤頂的出力,防止過載。通過兩臺連續拉伸式液壓千斤頂抽拔
49、錨固在上彎段頂拱的兩束鋼絞線,牽引模體爬升。模體受力方向與斜井軸線平行。鋼絞線為1×7標準型,每束鋼絞線為8根,鋼絞線固定端錨固在上彎段頂拱圍巖中。(2)滑模操作程序在混凝土開始澆筑(三角區)時 ,在澆筑時間未超過混凝土初凝時間,進行模體初滑,滑升23cm左右,以防止模體被混凝土粘牢;以后每澆筑約40cm高,即滑升5cm左右,直至模體澆滿混凝土后,進入正常滑升。 對于承重的頂拱部分,通過試驗取得砼不同時間的強度資料決定滑升時間。由于初始脫模時間不易掌握,必須在現場進行取樣試驗確定。脫模強度約0.30.5MPa,一般模板滑升速度不得大于10cm/h,遵循“多動少滑”的原則。滑升過程中,
50、設有滑模施工經驗的專人觀察和分析混凝土表面,確定合適的滑升速度和滑升時間,滑升過程中能聽到“沙沙”聲,出模的混凝土無流淌和拉裂現象;混凝土表面濕潤不變形,手按有硬的感覺,指印過深應停止滑升,以免有流淌現象,若過硬則要加快滑升速度。滑升過后人員站在滑模修補平臺上用抹子將不良脫模面抹平及壓光。在澆筑前期,每天滑升約23m;澆筑后期,每天滑升約59m。4.11 滑模糾偏措施模板組由布置在中梁上的2臺千斤頂牽引,模板滑升采取多動少滑的原則。軌道及模板制作安裝的精度是斜井全斷面滑模施工的關鍵,必須確保精心制作和安裝。模板滑升時,應指派專人經常檢測模板及牽引系統的情況,出現問題及時發現并向班長和技術員報告
51、,認真分析其原因并找出對應的處理措施。模體上安裝激光儀,LSD1000千斤頂設有位移傳感器,主控臺可采取對千斤頂分動方式進行調整。因而模體的水平偏差可用此調整,而垂直方向的偏差依靠精確的軌道鋪設來控制。具體糾偏措施如下:(1)滑模采取多動少滑的原則,技術員經常檢查中梁及模板組相對于中心線是否有偏移,始終控制好中梁及模板組不發生偏移是保證混凝土襯砌體型的關鍵,必須作為一件重要工作來做。(2)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必須保證下料均勻,兩側高差最大不得大于40cm。當下料原因導致模板出現偏移時,可適當改變入倉順序并借助于手動葫蘆對模板進行調整。(3)在模體中梁設一個水準管,當模體發生偏移時,可通過觀察水準管
52、判斷模板偏移方向,采取措施調整偏差。(4)每滑升6m對模板進行一次測量檢查,發現偏移及時糾正。4.12 混凝土溫控及養護措施斜井混凝土澆筑溫度要求與平洞混凝土要求相同,應控制澆筑溫度不超過設計指標,為滿足混凝土溫控指標,采取如下溫控及養護措施: (1)1112月份澆筑時,采用在拌和系統用溫水拌合混凝土,把混凝土溫度控制到指標之內。(2)由于斜井段分塊較長,混凝土澆筑時間前后相差約2個月,故滑模臺車滑升后,待混凝土終凝就必須開始灑水養護,且養護時間不少于28天,減少溫度裂縫的產生;冬季氣溫較低時則可適當減少養護次數。4.13停滑措施停滑時確保混凝土的澆筑高度控制在同一水平面上。每隔一定時間提升一次千斤頂,確保混凝土與模板不粘結,同時控制模板的滑升量小于模板全高的3/4,以便在具備混凝土澆筑條件時繼續進行滑模施工。4.14斜井與6#施工支洞交叉段的施工方法4.14.1滑模停滑根據引水斜井布置圖,6#施工支洞與斜井交叉處底板高程為186m,為確保斜井順利過度本段,采取在高程為185m停滑,垂直方向設止水帶。4.14.2 6#施工支洞處的模板施工本部位模板均采用竹膠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湖北省隨州市尚市中學2025屆七年級生物第二學期期末考試模擬試題含解析
- 2025年四川內江市興睿人力資源服務有限責任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四川威遠縣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江蘇福如東海硅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安全工程課件
- 四川省瀘州市瀘縣第四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10月月考化學無答案
- 浙江省溫州市2024屆高三下學期二模地理試題 無答案
- 安全和管理課件
- 幼兒園期末教育家長會
- 家庭裝飾美化課件
- 2024中國充電基礎設施服務質量發展報告-車百智庫+小桔充電
- 消防維修期間無水應急預案
- DNA鑒定技術在刑事偵查中的運用
- (完整word版)體檢報告單模版
- 警示片制作策劃方案
- 掌握認知重構的基本技巧
- 新能源綜合能源系統的設計與優化
-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全)
- 《數據可視化》期末考試復習題庫(含答案)
- 環境社會學考試必考點
- 多模態醫學影像融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