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管桿知識--1、2、3節_第1頁
油管桿知識--1、2、3節_第2頁
油管桿知識--1、2、3節_第3頁
油管桿知識--1、2、3節_第4頁
油管桿知識--1、2、3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油管桿知識油管桿知識郭偉郭偉 v 第一節第一節 油管桿基本知識油管桿基本知識1-5v 第二節第二節 油管桿的存放與維護油管桿的存放與維護5-7v 第三節第三節 油管桿油管桿修復工藝流程及修復質量標準修復工藝流程及修復質量標準 7-15v 第四節第四節 油管修復主要設備油管修復主要設備15-46v 第五節第五節 抽油桿修復主要設備抽油桿修復主要設備46-60v 第六節第六節 油管桿修復輔助設備油管桿修復輔助設備60-78第一節第一節 油管桿基本知識油管桿基本知識v一、油管的基本知識一、油管的基本知識v二、抽油桿的基本知識二、抽油桿的基本知識一、油管的基本知識一、油管的基本知識1油管的用途油管的用

2、途2油管的結構特點油管的結構特點3油管的規格尺寸油管的規格尺寸4油管的其它分類方法油管的其它分類方法5油管的材質及加工油管的材質及加工6油管的科學使用方法油管的科學使用方法 1油管的用途油管的用途v從地層中開采石油的方法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利用地層本身的能量來舉升原油,稱為自噴采油法;另一類是由于地層本身能量不足,必須人為地用機械設備給井內液體補充能量,才能將原油舉升到地面,稱為機械采油法。而不論使用哪種方法,都需要一個管道將原油從井下輸送到地面上來,這個輸送原油的管道就是采用一根根油管連接起來的管柱。 2 油管的結構特點油管的結構特點 1231接箍接箍 2管體管體 3外螺紋絲扣外螺紋絲扣圖圖

3、101 油管結構示意圖油管結構示意圖 如圖所示,油管的結構比較簡單,總體來說就是油管本體和接箍兩部分組成,管體是一個空心管,兩頭車有外螺紋絲扣,一端的絲扣配有一個接箍,另一端的絲扣下井時與另一根油管接箍相聯接組成一套管柱。其結構特點主要有以下幾點: (1)細長管:油管的外形特點是長度很長、直徑很細,其長徑比(長度和直徑之比)為87208,是長徑比很大的一種細長管。但它的剛度較強,可承受較大的拉伸負荷,下井后不容易彎曲。v(2)等截面:和抽油桿不同,油管的管體包括外螺紋接頭部分都是一個等直徑的空心管,這是因為油管下井后處于靜止狀態,不需要像抽油桿那樣上下運動,因此接頭部位承受的動載荷很小,只要不

4、是本體存在裂紋和坑洞等腐蝕缺陷,一般不會發生斷裂失效的情況。 v(3)錐度扣:油管的外螺紋絲扣和抽油桿普通平扣不同,是錐度為1:16的圓錐管螺紋,這是因為圓錐管螺紋的特性就是越上越緊,密封性能好。這樣一是可以保證在井下垂直聯接的管柱在長期使用過程中不脫扣,二是防止原油在管道內輸送時不漏失。 3油管的規格尺寸見表油管的規格尺寸見表101代號和規格(寸)1.91.92 2 3 3/ /8 82 27 7/ /8 83 31 1/ /2 24 44 41 1/ /2 2外徑(mm)48.348.360.360.373.073.088.988.9101.6101.6114.3114.3內徑(mm)40

5、.340.350.350.362.062.075.975.988.688.6100.3100.3壁厚(mm)3.683.684.834.835.515.516.456.456.656.656.886.88絲扣總長度(mm)353542425353606062626565每寸絲扣數10101010101010108 88 8 如表所示:在API標準的尺寸表中,管子是用代號和規格(外徑)命名的,外加厚管子的外徑規格是指管子外徑,而不是加厚部分的外徑。油管中最常用的是27/8、31/2兩種,即我們通常所說的兩寸半和三寸油管,長度一般為910米,平均9.6米。 4油管的其它分類方法油管的其它分類方法v

6、(1)按外螺紋絲扣處是否加厚分為:平式油管和外加厚油管。v(2)按下井用途分為:油井管、水井管、隔熱管和特殊用管等。v(3)按表面加工工藝分為:普通油管、涂料管、滲氮管、內襯管、納米管、環氧管、鎳磷鍍管等。 5油管的材質及加工方法油管的材質及加工方法 加工油管的材質主要有J55、N80、C90、L80、T95、P110等幾種。其中較常用的是J55、N80、P110三種。C90、T95主要用在硫化氫腐蝕嚴重的地方。J55、N80屬于低鋼級,可為焊接鋼管。P110屬于高強度管,主要用在一些負荷較重的油井。J55鋼材用料是37Mn5;N80鋼材用料是36 Mn2V;P110鋼材用料是30CrMo。油

7、管的加工方法比較簡單,從鋼管廠進來毛坯管后切斷到合適長度,兩端車管螺紋絲扣,再加工配套的接箍擰上,最后進行封堵水試壓,不滲不漏,管體耐壓合格的即是成品油管。 6油管的科學使用方法油管的科學使用方法 (1)科學使用油管,首先必須根據油井的生產條件和原油性質選用油管及其附件。例如,輕、中負荷的油井選用J55、N80油管;重負荷的油井選用P110油管;硫化氫腐蝕嚴重的油井選用C90、T95油管;稠油井選用隔熱管;注水井選用耐腐蝕的滲氮管、內襯管、納米管、環氧管、鎳磷鍍管等。 (2)油管在裝卸和輸送過程中一定要輕抓輕放,合理擺放,避免對絲扣的損壞和管體彎曲變形。(3)油管在下井之前,宜用通徑規進行通徑

8、檢驗,以保證抽油泵、抽油活塞和封隔器順利通過。 (4)為避免不必要的管壁刮削,在油管管體上宜使用不擠壞油管的液壓鉗,并使其配合適當。液壓鉗板牙宜裝配合適,與油管曲率一致。不推薦使用手管鉗。(5)在下油管前,應測量每根管的長度。測量時宜采用精度為毫米的鋼卷尺,從接箍(或內螺紋接頭)最外端面測量到外螺紋接頭端指定位置。該位置是當機緊接頭時,接箍(或內螺紋接頭)終止的地方。這樣,測量的各根油管的長度總和代表了油管柱的自然長度(無載荷的長度)。(6)檢查每個接箍是否上緊。如果外露螺紋異常,則檢查接箍是否裝緊。在徹底清洗螺紋以后、管子提升到井架上之前,上緊所有松動的接箍,并在整個螺紋表面涂上新螺紋脂。

9、(7)在現場反復上緊的情況下,油管接頭的壽命與所采用的上緊扭矩成反比。因此,在那些對防漏要求不很嚴格的油井中,宜采用最小現場上緊扭矩值,以延長接頭壽命。在油管上緊操作中采用動力大鉗時,需要對每種規格、重量和鋼級的油管確定推薦扭矩值。 (8)起出油管時,液壓鉗宜位于靠近接箍的地方。錘擊接箍使其松開的作法是有害的。如果太緊需要輕敲,需用榔頭的平端,決不可使用尖端。輕敲接箍中間及其四周,決不能在端部或僅在相對的兩側敲擊二、抽油桿的基本知識二、抽油桿的基本知識v 1抽油桿的用途抽油桿的用途v 2抽油桿的結構特點抽油桿的結構特點v 3抽油桿的規格尺寸抽油桿的規格尺寸v 4抽油桿的等級分類抽油桿的等級分類

10、v 5抽油桿的材質及加工方法抽油桿的材質及加工方法v 6抽油桿的科學使用方法抽油桿的科學使用方法 1抽油桿的用途抽油桿的用途v從地層中開采石油的方法可分為兩大類:v 一類是利用地層本身的能量來舉升原油,稱為自噴采油法;v 另一類是由于地層本身能量不足,必須人為地用機械設備給井內液體補充能量,才能將原油舉升到地面,稱為機械采油法,而機械采油法就要用到抽油桿,及機、桿、泵系統,具體就是抽油桿通過接箍連接成抽油桿柱,上經光桿連接抽油機,下接抽油泵的柱塞,通過抽油桿的上下往復運動將原油從地下抽出。2抽油桿的結構特點抽油桿的結構特點(如圖(如圖102)12 345 678圖102 抽油桿結構示意圖1外螺

11、紋接頭 2卸荷槽 3推承面臺肩 4扳手方頸 5凸緣 6圓弧過渡區 7桿體 8接箍 v 如圖所示,抽油桿桿體是實心圓形斷面的鋼桿,兩端為鐓粗的桿頭。桿頭由外螺紋接頭、卸荷槽、推承面臺肩、扳手方頸、凸緣、圓弧過渡區等組成。外螺紋接頭用來與接箍相連接,扳手方頸用來裝卸抽油桿接箍時卡背鉗用。其結構特點主要有以下幾點。 v(1)細長桿:和油管一樣,抽油桿的外形特點是長度很長、直徑很細,其長徑比(長度和直徑之比)為263703,是長徑比很大的一種細長桿,因此它的特點是剛度低、柔性大,易彎曲,上下往復運動過程中可產生輕微變形。(2)變截面:為了保證抽油桿柱的連接強度及螺紋和卸荷槽部位的強度,避免在使用過程中

12、發生早期斷裂失效,抽油桿端部按照等疲勞強度進行設計,就需要采取比桿體截面積大得多的截面積。一般抽油桿端部即推承面臺肩外圓處的橫截面積與桿體的橫截面積之間的比值為4左右。 (3)端部形狀復雜、要求特殊:為了便于井場作業時抽油桿的連接、旋緊、吊裝,抽油桿端部要求帶有外螺紋接頭、扳手方頸和凸緣。因此抽油桿端部是一個變截面的階梯回轉體、正方體和圓弧回轉體相互銜接的復雜形狀。 (4)卸荷槽:推承面臺肩外圓直徑是影響其端面與接箍端面接觸面積大小的關鍵尺寸,接箍裝配時產生的預緊力在該接觸面有足夠大的摩擦力,可有效防止抽油桿柱在使用過程中脫扣。另外卸荷槽長度不同于一般螺紋的退刀槽,是影響抽油桿柱性能的重要尺寸

13、,其作用是緩解由于螺紋和截面變化所產生的應力集中,改善螺紋受力情況,提高抽油桿的疲勞強度。3抽油桿的規格尺寸抽油桿的規格尺寸v按GB722987抽油桿及其接箍規定,抽油桿的桿體直徑主要有13、16、19、22、25、29mm幾種,其中19、22、25三種最常用。抽油桿的長度一般為8000mm或7620mm。為了井下作業時方便調節抽油桿柱的長度,還有長度各為410、610、910、1220、1830、2440、3050、3660mm的短抽油桿。 4抽油桿的等級分類抽油桿的等級分類v普通抽油桿一般分為C級、D級和K級三個等級。C級抽油桿用于輕、中負荷的井; D級抽油桿用于 中、重負荷的油井; K級

14、抽油桿用于輕、中 負荷并有腐蝕性的油井。5抽油桿的材質及加工方法v C級、D級和K級抽油桿分別采用碳鋼或錳鋼、碳鋼或合金鋼、鎳鉬合金鋼材質。一般經鐓鍛、整體熱處理、外螺紋滾壓加工、噴丸強化、油溶性涂料防護等工序,使其獲得一定的機械強度和抗腐蝕疲勞性能。6抽油桿的科學使用方法v(1)科學使用抽油桿,首先必須根據油井的生產條件和原油性質選用抽油桿及其附件。例如,中、重負荷,輕微腐蝕的油井選用 D級;輕、中負荷,腐蝕較重的油井選用 K級;深井選用玻璃鋼桿;斜井選用連續桿或D級配用滾輪接箍;稠油井選用超高強度桿,配用加重桿;高凝、高粘、高含蠟井選用空心抽油桿。(2)下井前正確設計抽油桿桿柱是保證抽油桿

15、正常工作的前提。如果桿柱抗疲勞強度不夠,就可能發生桿斷裂事故;如果抗疲勞強度裕度過大,又會增加設備投資,造成浪費。另外不同性質的油井要有相應的桿柱設計程序。 (3)抽油桿在運輸、存貯、起下作業過程中,要避免損傷表面和螺紋,避免抽油桿受腐蝕和發生彎曲。(4)安裝抽油桿柱時,要把抽油桿的外螺紋接頭和接箍清洗干凈并涂抹專用潤滑脂,檢查端面的平整度,使接箍上緊后有一定的預緊力,防止脫扣。v 第二節第二節 油管桿的存放與維護油管桿的存放與維護 一、油管的存放與維護一、油管的存放與維護 二、抽油桿的存放與維護二、抽油桿的存放與維護一、油管的存放與維護一、油管的存放與維護 v 1油管的存放技術要求油管的存放

16、技術要求 v 2油管裝卸和運輸過程注意事項油管裝卸和運輸過程注意事項 v 3油管下井作業注意事項油管下井作業注意事項 一、油管的存放與維護一、油管的存放與維護v油管從修復線生產出來,到下入油井進行采油生產之前,要經歷歸類存放、防腐管理、搬運裝卸和井下作業起下管柱等幾個環節。這些環節中的不正確操作都會造成油管不同程度的損傷或銹蝕,從而降低油管的工作可靠性,給油井的安全生產造成隱患。因此有必要加強油管修復后的存儲、運輸、發放一直到下井整個過程的監控和管理,確保各個環節不出問題。 1 油管的存放技術要求油管的存放技術要求v(1)油管應整齊的排放在成品管架上,成品管架必須高出地面300mm以上。v(2

17、)油管擺放時一端應對齊,并且“逢十抽一”,方便點數。v(3)相鄰兩個管橋架之間距離應不小于3米,管橋架必須采取防滑措施。v(4)如采用管材焊制的管橋架,每個管橋架應至少有2個支撐點。(5)油管按層擺放時,一般最多不超過5層,堆放高度不得超過2米。(6)油管存放時兩端伸出管橋架長度不應超過1.5米。(7)不同規格油管的管橋架旁都應有明顯的標識牌。(8)油管存放場地的通風和排水情況良好,不應有腐蝕性物質存在。(9)接箍和外螺紋絲扣面需均勻涂抹專用螺紋脂防止 生銹。(10)如有必要接箍或外螺紋可配裝護絲帽加以防護。 2油管裝卸和運輸過程注意事項油管裝卸和運輸過程注意事項v(1)油管裝卸時需采用專用機

18、械,輕抓輕放。v(2)運輸油管的車輛拖車槽內應放置4-6根木板以保護油管。v(3)油管裝車運輸時不能超出拖車尾部1.2米。v(4)油管應均勻堆放在車槽內,防止運輸過程中滾落。v(5)油管運輸過程中車輛應平穩行駛,避免急停時油管竄出。3油管下井作業注意事項油管下井作業注意事項v(1)油管需卸放在專用管橋架上,不得直接放在井場地面。v(2)油管下井前應認真檢查絲扣,并涂抹專用螺紋脂。v(3)為了保證抽油泵等工具能順利通過,油管下井前應進行通徑檢查。v(4)油管對扣時應按照規定垂直對扣,風大時嚴禁起下油管。v(5)為了防止粘扣,液壓鉗上扣扭矩和速度不得超過規定數值。 二、抽油桿的存放與維護二、抽油桿

19、的存放與維護v1抽油桿存放技術要求v2抽油桿裝卸和運輸過程注意事項v3抽油桿下井作業注意事項二、抽油桿的存放與維護二、抽油桿的存放與維護v抽油桿從修復線生產出來,到下入油井進行采油生產之前,和油管一樣,也要經歷歸類存放、防腐管理、搬運裝卸和井下作業起下桿柱等幾個環節。這些環節中的不正確操作都會造成抽油桿不同程度的損傷,如劃痕、磨傷、螺紋損壞、桿體彎曲等,從而降低抽油桿的工作可靠性,給油井的安全生產到來隱患。而且由于抽油桿本身的特性(細長桿、剛度低、柔性大,易彎曲)。因此對抽油桿在保管、運輸與裝配等環節容易出現的問題采取預防措施很有必要。 1抽油桿存放技術要求抽油桿存放技術要求v(1)抽油桿庫存

20、場地應平整、清潔,不應有腐蝕性物質存在。v(2)擺放架支承點應不少于4個,均勻分布,且抽油桿端部距支點不得超過1.5m,支承高度應避免使抽油桿頭部或桿體接觸地面。v(3)抽油桿擺放時必須有一端對齊,所有抽油桿的接箍都應在同一個方向。v(4)相鄰兩個擺放架之間距離應不小于3米,擺放架必須采取防滑措施。(5)抽油桿散裝堆放時,堆放高度一般不得超過1.5米,防止底部桿受壓彎曲。 (6)抽油桿(新桿)按垛擺放時,堆垛層數一般不得超過6層。(7)不同規格抽油桿的存放架旁都應有明顯的標識牌。(8)抽油桿兩端須戴上護絲,護絲的強度要達到保護螺紋在裝卸和運輸中不受損傷。(9)接箍和外螺紋須涂抹專用潤滑脂防止生

21、銹。(10)抽油桿分規格、分年限擺放管理,同井發放同年限的抽油桿。 2抽油桿裝卸和運輸過程注意事項抽油桿裝卸和運輸過程注意事項v(1)起吊裝卸抽油桿需使用專用行吊,輕吊輕放。v(2)起吊抽油桿時要求繩索分布均勻,吊鉤位于抽油桿捆重心的上方。v(3)在運輸車輛上應擺放平穩、適當固定,以免因顛簸而擦傷抽油桿。v(4)車廂底板間必須墊起足夠的空間,以免磨傷抽油桿。v(5)散裝抽油桿在車廂內擺放應使用墊木支承,支承點不少于4個。3抽油桿下井作業注意事項抽油桿下井作業注意事項v(1)抽油桿需卸放在專用管橋架上,不得直接放在井場地面。v(2)抽油桿下井前,應將螺紋部分,推承面臺肩和接箍端面清洗干凈,并涂抹

22、專用潤滑脂。v(3)提下抽油桿時,應緩慢下落對扣,為防止亂扣,應先手動旋入23圈。v(4)下放抽油桿時應平穩操作,遇有卡阻情況,不得猛墩或猛拔。v(5)合理調整防沖距。v第三節第三節 油管桿修復工藝流程油管桿修復工藝流程 及修復質量標準及修復質量標準v v 一、油管修復工藝流程一、油管修復工藝流程v 二、抽油桿修復工藝流程二、抽油桿修復工藝流程v 三、油管修復質量標準三、油管修復質量標準v 四、抽油桿修復質量標準四、抽油桿修復質量標準v一、油管修復工藝流程一、油管修復工藝流程v 修復過程執行中石化勝利石油管理局企業標準Q/SH1020 0380-2007油管修復生產線設備技 術條件。v目前油田

23、各油管廠的油管修復工藝流程不盡相同,但總體來說是大同小異,有的只是流程各道工序的前后順序有差別,歸納起來,主要分為以下幾道工藝流程:初選校直清洗通徑探傷車扣換接箍試壓上成品架。 v 修復工藝流程如圖修復工藝流程如圖103所示。所示。初選清洗通徑探傷車扣換接箍試壓分類 上架校直彎曲圖103 油管修復工藝流程圖 v各工藝流程簡介如下:各工藝流程簡介如下: v(1)初選:從井上回收回來的油管放置在管橋架上根據標準進行人工初選,利用行吊配合將不合格油管挑出v(2)清洗:目前油田各家油管廠的清洗工藝不盡相同,有的還是使用傳統的化學浸泡法,存在著能耗高、污染環境、勞動強度大、工作效率低等弊端。還有的使用高

24、壓泵清洗,主要缺點是能耗高、高壓泵易出故障、維修不方便等。目前較先進的清洗方法是首先利用雙懸臂式獨立浮動外清洗機進行外壁清洗,接著使用內清洗設備進行內壁清洗,冬天還需要使用太波熱系統對油管進行預加熱。v(3)通徑:清洗后的油管進入通徑支架,啟動自動通徑機對管子內壁通徑,如在某一段遇阻說明內壁清洗不徹底或管體有慢彎,需返回重新清洗或校直。v(4)探傷:使用漏磁探傷儀對油管管體檢測,一些缺陷如拉槽、腐蝕坑等若在標準數據之內則判為合格,若超出規定范圍則判為不合格或降低標準使用。v(5)車扣:使用數控管螺紋車床對外螺紋絲扣損壞的油管重新車扣,工序完成后需使用螺紋規對新車扣進行檢驗。v(6校直:使用斜輥

25、校直機對彎曲油管進行校直,油管在上下斜輥之間進行往復旋轉運動,根據彎曲程度調整斜輥下壓量和行進速度,使其彎曲度不斷減小,達到標準為止。v(7)換接箍:對修復油管的接箍逐一檢查,發現內絲扣損壞或外表磨損嚴重的用液壓擰扣機卸下并更換新接箍。 v(8)試壓:利用全自動水壓試驗系統對油管進行最終檢驗,靜水壓力不低于20MPa,穩壓10秒鐘,油管不滲不漏為合格。v(9)分類上架:修復完畢的各類管材打上明顯標記分類入架。二、抽油桿修復工藝流程二、抽油桿修復工藝流程 v抽油桿修復工藝流程主要分為以下幾步:v浸泡初選外刷探傷中頻淬火拋丸刷漆分類上架.修復工藝流程如圖104所示。浸泡初選清洗換接箍探傷中頻淬火拋

26、丸浸漆分類上架圖104 抽油桿修復工藝流程圖 各工藝流程簡介如下:各工藝流程簡介如下: (1)浸泡:從井上回收回來的抽油桿首先放到熱堿水池或其它化學藥劑池中進行加溫浸泡,待浸泡一段時間后,用行吊吊起反復沖刷數次。v(2)初選:將浸泡完畢的抽油桿放在管橋架上人工對抽油桿進行外觀檢查,達不到標準的放入廢料堆,合格的進入下道工序。v(3)清洗:為了進一步提高抽油桿桿體的清潔度,為后續探傷等工序做準備,可使用外壁清洗機對抽油桿的外表面進行機械刷洗,以桿體無明顯油污為標準。v(4)換接箍:對修復抽油桿的接箍逐一檢查,發現內絲扣損壞或外表磨損嚴重的用液壓擰扣機卸下并更換新接箍。 v(5)探傷:使用抽油桿漏

27、磁探傷儀對抽油桿桿體檢測,檢查桿體中的疲勞裂紋、腐蝕坑、表面分層、夾雜及其它表面缺陷等,若在標準數據之內則判為合格,若超出規定范圍則判為不合格或降低標準使用。v(6)中頻淬火:抽油桿被進料機構送入淬火機床,由兩端拉伸機構進行拉緊,抽油桿進入感應線圈時,由特種電源提供中頻交流電源,再利用電磁感應原理在工件上產生渦流,將抽油桿的表面瞬間加熱在800900度的高溫,再由冷卻水將桿體冷卻到200度以上,使桿體內部組織的晶格形式發生改變從而提高機械強度。 v(7)拋丸:對抽油桿拋丸有兩個作用,一是表面清理,使桿表面露出金屬光澤,便于檢查缺陷和為表面噴漆做準備;二是表面強化,消除表面微觀裂紋,使桿體表面達

28、到一定的強度和表面覆蓋率,從而提高疲勞壽命。v(8)浸漆:修復完畢合格的抽油桿放入專門的器具中浸泡,表面涂抹上油溶性油漆,起到防腐防銹保護抽油桿的作用。v(9)分類上架:抽油桿目前一般采用分年限管理,這就要求修復完畢合格的抽油桿要按照不同的生產年限進行分類,并按要求分級、打標記,有條件的可打捆包扎好。三、油管修復質量標準三、油管修復質量標準v 油管修復質量執行中石化企業標準 Q/SH0180-2008修復油管質量求,具體各工序質量控制標準如下: 1油管初選質量標準要求油管初選質量標準要求v (1)油管內、外壁腐蝕嚴重、偏磨嚴重、有 明顯坑 洞、裂紋的予以報廢。v(2)油管長度小于8m的直接報廢

29、v(3)油管有徑向變形、管體破裂和彎曲度大的予以報廢。v(4)油管有麻花彎的直接打入報廢品內。v(5)火燒過的油管、涂料油管予以報廢。v(6)目測油管有彎曲但可以校直的打到待校直架。v(7)目測油管規格與當前修復種類不相符的打入分類架。v2油管校直質量標準要求v(1)校直后要保證油管整體直線度通暢。v(2)校直合格的油管必須使用標準通徑規進行通徑。v(3)通徑不合格的油管重新進行校直。v(4)經反復多次校直仍無法通徑合格的打入報廢。 3油管清洗質量標準要求油管清洗質量標準要求v(1)油管清洗分外洗和內洗兩步,必要時使用高溫池或太波熱輔助加溫。v(2)清洗后的油管應達到內外壁無明顯油泥、斑跡和沉

30、積泥沙。v(3)清洗后內壁銹垢較多較厚的油管必須增大泵壓并反復清洗數次。v(4)油管外壁清洗后無麻繩、塑料、布條等附著物。v(5)清洗后的油管應保證通徑時通暢無阻。 4油管通徑質量標準要求油管通徑質量標準要求v(1)清洗完畢的油管必須用標準通徑規逐根進行 通徑。通徑規長度和直徑均符合SY/T 6194標準中要求,長度為1067mm,直徑分別為油管內徑 d2.38mm(油管外徑73.02mm) 和d3.18mm(油管外徑73.02mm)。v(2)通徑不合格的油管重新進行清洗或校直。v(3)通徑時發現油管徑向變形做報廢處理。v(4)通徑規定期進行檢驗。 5油管探傷質量標準要求油管探傷質量標準要求v

31、 (1)探傷后油管壁厚磨損小于12.5%的油管應在接箍和油管連接處用黃漆做環行標記,且試壓合格為合格試壓管。v(2)壁厚磨損大于12.5%、小于35%的油管應在接箍和油管連接處用紅漆做環行標記,且試壓合格為合格沖砂管。v(3)壁厚磨損大于35%的油管應在管體用紅漆做三處叉形標記做報廢處理;v(4)探傷儀每次探傷前都要用樣管校對,校驗誤差。6油管車扣質量標準要求油管車扣質量標準要求v(1)保證油管外螺紋加工精度控制在:緊密距2.54mm(8牙/寸)和3.175mm(10牙/寸), 齒高公差(0.051mm0.102mm), 管端倒角(6570),螺距(0.076mm),錐度(0.132mm0.0

32、66mm),螺紋外觀有一定光潔度,無破壞螺紋連續性現象。v(2)外螺紋全長尺寸極限偏差: 每寸8牙螺紋為3.175mm,每寸10牙不加厚螺紋為3.81mm,每寸10牙外加厚螺紋為(3.81 mm1.905mm)。v(3)外螺紋內角符合標準要求60,外角45。v(4)加工后的螺紋無亂扣現象、無毛刺、鱗斑等情況。v(5)嚴禁在油管兩端變型的部位進行車扣。v(6)外螺紋加工后必須用扣規進行檢驗,檢驗不合格應重新車扣。v(7)螺紋加工使用的量具如游標卡尺、扣規等在檢定周期內使用。 7油管換接箍質量標準要求油管換接箍質量標準要求(1)油管接箍鋼級應于原接箍相同。(2)接箍外表面無裂紋、無缺陷和傷痕,內表

33、面螺紋無損壞和瑕疵。(3)上接箍前應在螺紋表面涂抹螺紋專用螺紋脂(4)接箍機緊前應人工帶上4-6扣,以保證機緊時不斜扣(5)接箍上緊力矩控制在1400-1800N.M。(6)油管接箍螺紋手緊緊密距在1.27-8.89mm。(7)接箍擰緊后應保證整體不變形。(8)游標卡尺、壓力表等計量量具必須在檢定周期內使用。8油管試壓質量標準要求油管試壓質量標準要求v(1)修復油管的試壓率達到100%,保證修復油管的出廠合格率達到100%。(2)試壓上扣扭矩應控制在1400-1800N.M。(3)試壓人員應保證上試壓槽的油管內外壁無嚴重腐蝕坑。(4)靜水壓力不低于20Mpa,穩壓時間應保持10秒鐘,油管不滲不

34、漏為合格。(5)外螺紋或接箍滲漏的要返回流水線重新修復,嚴禁在油管兩端或堵頭、堵套損壞的情況下進行試壓。(6)對于管體滲漏或打爆的予以報廢。(7)試壓合格的油管做環形標志上架。(8)試壓用的壓力表、游標卡尺、扣規等量具必須在檢定周期內使用。9油管分類上架質量標準要求油管分類上架質量標準要求v(1)油管應整齊的排放在成品管架上,成品管架必須高出地面300mm以上,必須有一端對齊。v(2)油管存放場地的通風和排水情況良好。v(3)在運輸過程中應輕裝輕卸,不能硬碰硬砸造成油管兩端螺紋受損。v(4)油管兩端的內外邊緣無毛刺,螺紋嚙合面須加滿油管螺紋專用潤滑脂。v(5)檢驗成品油管的量具如游標卡尺、扣規

35、等須定期進行校檢。10油管出廠檢驗技術要求油管出廠檢驗技術要求v(1)油管管端的內外邊緣無毛刺,螺紋嚙合面須加滿不含有腐蝕螺紋成分的油管螺紋專用潤滑脂。v(2)油管內外壁應無油泥斑跡和沉積的泥沙。v(3)油管的整體外觀和直線度通暢。v(4)油管外螺紋的整體外觀圓潤光滑、無亂扣、無毛刺、鱗斑等情況。v(5)油管的接箍外表面無裂紋、無缺陷和傷痕,內表面絲扣無損壞和瑕疵。v(6)杜絕由于人員失誤導致油管分類錯誤。v(7)在廠內運輸過程中出現彎曲、變形、公扣磨損、管端有泥沙、接箍變形等問題應立即挑出進行重新修復。v(8)檢驗油管的量具游標卡尺、扣規等必須定期校檢。 四、抽油桿修復質量標準四、抽油桿修復

36、質量標準v 抽油桿修復質量執行勝利石油管理局企業標準Q/SL0780-2001舊抽油桿及其接箍修復與檢測技術條件,具體各工序質量控制標準如下:1抽油桿浸泡質量標準要求抽油桿浸泡質量標準要求v(1)抽油桿浸泡液應使用防爆非易燃的化學藥劑。v(2)浸泡池溫度不得低于規定的溫度。v(3)抽油桿浸泡時應整體默入浸泡池內。v(4)抽油桿浸泡時間不得低于規定時間。v(5)達到規定時間起吊后應認真檢查浸泡質量,如不符合標準應延長浸泡時間。v(6)抽油桿浸泡液應定期檢查,如效果下降應及時更換。2抽油桿初選質量標準要求抽油桿初選質量標準要求v(1)抽油桿桿體腐蝕、偏磨超過2mm的予以報廢。v(2)抽油桿螺紋損壞的應予以報廢。v(3)公扣臺階磨損面小于接箍端面2mm應予以報廢處理。v(4)抽油桿桿體嚴重變形,呈現麻花彎或桿頭死彎的應予以報廢3抽油桿清洗質量標準要求抽油桿清洗質量標準要求v(1)用專用的機械設備對舊桿表面進行清洗,消除油污和鐵銹、蠟斑。v(2)根據抽油桿桿體的實際情況及時調整外刷機或更換鋼絲刷。v(3)清洗后抽油桿桿體表面應無油污和銹跡、油泥,露出金屬本色。v(4)抽油桿清洗后應無麻繩、塑料、布條等附著物。v(5)清洗后的抽油桿分規格、分年限進行擺放。4抽油桿換接箍質量標準要求抽油桿換接箍質量標準要求v(1)抽油桿新換接箍化學成分與力學性能應與原接箍相同。v(2)新換抽油桿接箍應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