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粒部分設計說明書_第1頁
脫粒部分設計說明書_第2頁
脫粒部分設計說明書_第3頁
脫粒部分設計說明書_第4頁
脫粒部分設計說明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農業機械學課程設計 目 錄 1.設計目的 22.脫粒裝置的選擇 23.結構設計 2 3.1滾筒 2 3.2凹板 3 3.3脫粒間隙與速度 4 3.4凹板與滾筒的相對位置4 4.脫粒間隙調整機構 45.生產率與所需功率 56.總結 6參考文獻 71 設計目的通過參照谷物聯合收割機的實體,查閱相關書籍以及機械設計手冊,設計出傳統谷物聯合收割機的紋桿式脫粒裝置的合理結構以及具體尺寸,使其滿足對小麥,大豆等常見農作物的脫粒要求。同時脫粒生產率,脫凈率,以及籽粒的破損率等工藝都要滿足國家規定的標準要求,以實現谷物的聯合收割。2 脫粒裝置的選擇脫粒裝置是脫粒機與水稻聯合收割機的核心部分。它不僅在很大程度上

2、決定了脫粒質量和生產率,而且對分離清選等也有很大影響。脫粒方式可分為紋桿式、釘齒式、雙滾筒和軸流式。根據表9.6-1采用紋桿滾筒式脫粒裝置。紋桿分為A型和D型,由于D型紋桿抓取作物能力強,裝卸方便,因此采用D型。滾筒采用開式即滾筒圓周方向不封閉,作物的喂入方式為縱喂。3 結構設計3.1滾筒 滾筒的直徑和長度大小與脫粒,分離裝置的通過能力密切相關。 作物進入脫離裝置呈薄層則得到的脫粒與分離效果最好,滾筒長度一定時,增加滾筒凹板的包角能提高分離率,小直徑滾筒采用大的凹板包角(加大弧長),相當與增加脫粒分離時間,并有利于提高稻粒分離率。因為對某種作物脫粒所需的速度是一定的,使稻粒分離的主要因素是運動

3、中稻粒所受的離心力,而離心力與角速度的平方成正比,所以小直徑滾筒和高轉速有利于稻粒分離,且小直徑滾筒結構小,效率高,比較經濟。但隨著喂入量增大到一定值后,滾筒凹板間作物層變厚,工作質量將降低。直徑大的滾筒配同樣的凹板包角,可以有較大的凹板分離面積,能提高其脫粒能力和生產率。采用大直徑滾筒使脫粒裝置體積和重量增大,從而使整機的外形尺寸加大。小直徑滾筒脫粒后的谷草比較碎,在同樣脫粒負荷下,小直徑的脫粒功率消耗一般比大直徑滾筒稍大,確定滾筒直徑D時,應首先從可以配用的最大凹板弧長來考慮。只有在凹板弧長因包角限制不能增大時候才選用較大的滾筒直徑。我國紋桿滾筒標準規定,滾筒直徑系列尺寸為400,450,

4、550和600。在國外聯合收割機上有采用直徑達到800mm的紋桿滾筒脫粒裝置。喂入量為3kg/s,選滾筒直徑D600mm 紋桿滾筒長度L主要根據生產率決定。在縱喂的脫粒裝置上滾筒長度按下式計算; (3-1)式中 脫粒裝置的喂入量(kg/s)-滾筒單位長度允許承擔的喂入量(kg/s), 現有一般縱喂脫粒機取1.52.0,對T型和型聯合收割機34,對直流型的滾筒長度隨割幅而定。L=1.0m取L=1000mm 在NJ10575標準中規定滾筒長度系列為500,700,900,1200,1350,1500mm,1100mm為保留系列,在新設計的機器中不采用。計算滾筒長度為1000mm。 紋桿根數Z可按下

5、列式計算 (3-2)式中 S是紋桿間距(mm),一般為180250mm,橫喂滾筒直徑較小,S的最小值150mm,為便于滾筒平衡,紋桿數一般都取偶數。在NJ10575標準中規定D400,450mm,Z6;D550,600mm,Z8取D600mm,Z=83.2凹板 凹板除配合滾筒起脫粒作用外,還應起分離脫出物作用。使脫下的大部分稻粒能很快地分離,可避免和減少稻粒破碎,同時也減輕了分離裝置的負擔,要提高凹板的通過性,必需盡可能地加大凹板的有效分離面積,也稱篩孔率。 紋桿滾筒式脫粒裝置常用的凹板結構有柵格式與沖孔式凹板。鋼板沖孔式凹板的優點是制造工藝簡單,但篩孔率僅2530,分離率一般不超過50,而柵

6、格式凹板的篩孔率為4070,凹板分離率可高達7590,故柵格式應用普遍。 柵格式凹板由橫格板,側弧板,篩條等組成,一般為整體結構,包角超過的凹板分成兩段或三段制造。通過調節機構可改變凹板與滾筒的間隙。凹板上的柵格板與篩條構成分離篩孔,橫格板均布時格板間的孔長(b)約3040mm,非均布為3050mm,篩條間孔寬為815mm。篩孔寬大時,稻粒破碎少而漏下的未脫凈穗與碎秸稈增多。橫格板應用棱角,頂面一般高出篩條,使旋轉滾筒對作物沖擊,振動充分發揮脫粒和分離作用,高度過大易使秸稈破碎增多。 凹板面積和凹板弧長對脫粒裝置的脫粒和分離能力有顯著影響,因而也與喂入量有關,其關系式為: (3-3)式中 為凹

7、板的寬度(m) 為凹板的弧長(m) 為脫粒裝置的喂入量(kg/s) 為喂入作物中谷粒所占重量的比率 當=0.4時,單位凹板面積允許負擔的喂入量;對脫粒機取2.53,對聯合收割機取58。要求脫粒裝置具有較高的分離性能時取最小值,發動機功率較大可取最大值。凹板寬度B等于滾筒長度L,因此當滾筒長度確定后,即可求出凹板弧長。弧長大脫粒分離能力加強,允許的喂入量增大,生產率提高。但相應的秸稈增多,功率消耗也加大。滾筒直徑一定,加大凹板弧長等于增加包角,凹板包角過大時,易使秸稈纏繞滾筒。現有脫粒裝置上凹板包角多數采用,少數達左右。在工作質量滿意的前提下,凹板弧長取短些為好,一般弧長為350700mm。A=

8、2.0 =2.0 =1000mm,=0.6 (3-4)脫粒間隙:入口間隙為20mm,出口間隙為5mm. 。3.3 脫粒間隙與速度滾筒凹板間組成的空隙稱脫粒間隙。為使脫粒裝置能適應不同品種和不同濕度的作物,脫粒間隙一般可調節。在通常情況下脫粒間隙按一定規律變化,在作物進口處的間隙大,出口處的間隙小,間隙比(入口間隙與出口間隙之比)為24。在作物能順利喂入的條件下入口間隙可盡量調小,有利于提高脫粒裝置的工作質量。常用的作物脫粒間隙范圍見下表:紋桿滾筒式脫粒裝置的脫粒速度與脫粒間隙作物種類滾筒速度(m/s)脫粒間隙(mm)入口出口小、大麥2732162246水稻 釉粳2426 26301622 16

9、22 410 46大豆10142030615高粱1222203046玉米101635451222谷子2428152024脫粒速度是指滾筒旋轉時紋桿頂端的圓周速度。脫粒速度大,對作物的打擊大,脫凈率與分離率會提高,谷粒的破碎和碎秸稈增多,功率消耗加大。反之則小。當脫凈率與分離率能滿意時應選用較低的脫粒速度。各種作物常用的脫粒速度可參照上表。3.4 凹板與滾筒的相對位置把喂入口布置在脫粒裝置的前部,凹板進口端設置在滾筒軸線以下,底部切線以上。作物喂入方向以位于D/4為半徑的滾筒假想同心圓的切線處較易。脫出物排出口位置在凹板面積確定后大體上已定,但要求使秸草的拋出軌跡能適合脫粒工藝流程,避免排出的秸

10、草返繞至滾筒前部。凹板包角的出口端通常在滾筒水平軸線以下。4 脫粒間隙調整機構脫粒間隙的調節采用移動凹板來實現。凹板采用出入口快速大幅度調節的聯動調節機構,以便遇滾筒堵塞時,可以迅速降落凹板,使堵塞作物順利通過。該機構由兩根等長吊桿和凹板側板組成一個固定的等腰三角形。在三角形各頂點側壁上開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的長孔。扳動操作手柄,通過彎臂和拉桿使支承臂繞支點轉動,兩等長吊桿沿長孔作直線移動,從而改變滾筒和凹板的間隙。當調到需要的間隙時,操作手柄可固定在齒板上相應的長孔內。若滾筒即將堵塞時,把操作手柄向右扳動至極限位置,間隙便迅速調到最大。凹板由可調節吊桿與支承臂相連,由拉桿和凹板聯接處側壁上的

11、導向孔定位。扳動操作手柄,通過調節螺母拉動拉桿,使支承臂繞支承點上下擺動,可調節吊桿帶動凹板沿導向孔移動,改變滾筒和凹板的間隙。這種機構對凹板進行三種調節:(1)調節可調節吊桿長度,改變滾筒與凹板的相對位置。(2)擰動調節螺母改變拉桿長度,獲得不同的間隙。(3)提起操縱手柄,可快速將滾筒與凹板的間隙調大,以防止滾筒堵塞。5 生產率與所需功率紋桿滾筒式脫粒裝置的生產率習慣用喂入量表示,即每秒進入脫粒裝置的作物總量。生產率主要按各種脫粒機和聯合收割機脫粒裝置的試驗和統計所得到的數據資料來進行計算。(1) 按紋桿單位長度脫粒能力計算生產率q: (5-1)式中 Z-紋桿根數; n-滾筒轉速r/min

12、L-滾筒長度m -紋桿單位長度脫粒能力kg/m,與作物的特性,紋桿間距以及脫粒裝置出口處莖稈速度有關,常采用0.0180.024kg/m。(2) 按凹板單位面積允許負擔作物喂入量計算生產率p。根據已知凹板寬度和弧長,從式中求出p。紋桿滾筒式脫粒裝置總功率消耗N包括克服滾筒轉動時軸承的摩擦阻力和滾筒旋轉時的空氣阻力等空轉功率和脫粒滾筒在脫粒過程中功率消耗兩部分。 (5-2) 式中 -滾筒角速度 -滾筒圓周速度m/s A- 系數,與軸承種類,傳動方式有關取(0.20.5) B-系數,與滾筒轉動時的迎風面積有關,取 q-喂入量kg/s f-搓擦系數,與圓周速度,凹板間隙,喂入量,谷物濕度等有關。根據試驗取0.70.8。 上式中的脫粒功率消耗,按滾筒對谷物的沖擊作為非彈性碰撞,即谷物被滾筒撞擊后即以滾筒的速度運動計算,因此計算出的功率一般供設計參考。正確的功率需實際試驗測定。根據試驗統計,一般情況下紋桿滾筒脫稻,麥時,每公斤喂入量消耗的平均功率為3-3.7kw。在實際脫粒時,由于喂入量不均勻,脫粒功率波動較大,設計時取最大功率為平均功率的1.52倍。實際消耗功率N=25.0492=10.0984KW。6 總結紋桿式滾筒采用D型紋桿,紋桿Z8,滾筒直徑D600mm,長度L1000mm。凹板采用柵格式包角,弧長l=1000mm,寬度B1000mm。總功率消耗為N10.0984KW。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