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監控系統培訓教材-文檔資料_第1頁
視頻監控系統培訓教材-文檔資料_第2頁
視頻監控系統培訓教材-文檔資料_第3頁
視頻監控系統培訓教材-文檔資料_第4頁
視頻監控系統培訓教材-文檔資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安防系統培訓教材安防系統培訓教材昆明瑞溥工程有限公司 2010年10月11日2一、信號一、信號l1、視頻信號l視頻信號是指電視信號、靜止圖象信號和可視電視圖象信號。對于視頻信號可支持三種制式:NTSC、PAL、SECAM。l2、射頻信號l射頻信號就是經過調制的,擁有一定發射頻率的電波。 3l3、調制l用低頻調制電壓去控制高頻載波信號的幅度的過程 。l4、解調l已調頻波(高頻)還原成低頻信號 45l開關量信號l即數字信號。相對于模擬信號信號的大小、方向在時間上是連續變化的。開關量信號的變化不是連續的 。6l串口信號l1、RS232 特征:最大通信距離為50m ,點對點傳輸。l2、RS485 特

2、征:最大傳輸距離1200m,任何時候只能有一點處于發送狀態 ,能檢測低至200mV的電壓 ,總線傳輸,最遠處需要匹配120。7二、常用名詞二、常用名詞ldB:是一個純計數單位,本意是表示兩個量的比值大小,沒有單位 。dB = 20*lg(A/B)。 例如:原始信號1000mv,衰減后900mv,衰減量=20*lg(900-1000)/1000 )=-20dBl最小彎曲半徑 :在材料不發生破壞的情況下所能彎曲半徑的最小值 。89l(1) AGC ON/OFF(自動增益控制)l(2) ATW ON/OFF(自動白平衡)l(3) ALC/ELC(自動亮度控制/電子亮度控制)l(4) BLC ON/O

3、FF(背光補償開關)l(5) LL/INT(同步選擇開關)l(6) VIDEO/DC(鏡頭控制信號選擇開關)10l(7) SOFT/SHARP(細節電平選擇開關)l(8) FLICKERLESS(無閃動方式)l(9) LEVEL (電平調節旋鈕)l(10) Video Out (視頻輸出BNC接頭)l(11) Power (電源) GND (地)l(12) LENS (鏡頭光圈輸出)11l動增益控制自動增益控制攝像機輸出的視頻信號必須達到電視傳輸規定的標準電平0.7v,即,為了能在不同的景物照度條件下都能輸出的標準視頻信號,必須使放大器的增益能夠在較大的范圍內進行調節。這種增益調節通常都是通過

4、檢測視頻信號的平均電平而自動完成的,實現此功能的電路稱為自動增益控制電路,簡稱agc電路。具有agc功能的攝像機,在低照度時的靈敏度會有所提高,但此時的噪點也會比較明顯。這是由于信號和噪聲被同時放大的緣故。 12l白平衡,字面上的理解是白色的平衡。白平衡是描述顯示器中紅、綠、蘭三基色混合生成后白色精確度的一項指標。l自動白平衡:白平衡設置將隨著景物色景物彩溫度的改變而連續地調整,范圍為28006000k。這種方式對于的色彩溫度在拍攝期間不斷改變的場合是最適宜的,使色彩表現自然,但對于景物中很少甚至沒有白色時,連續的白平衡不能產生最佳的彩色效果。 13l自動亮度控制:在任何亮度的條件下都可以看清

5、圖像。l背光補償:提供在非常強的背景光線前面目標的理想的曝光 。14l光圈是一個用來控制光線透過鏡頭,進入機身內感光面的光量的裝置,它通常是在鏡頭內。表達光圈大小我們是用f值。對于已經制造好的鏡頭,我們不可能隨意改變鏡頭的直徑,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在鏡頭內部加入多邊形或者圓型,并且面積可變的孔狀光柵來達到控制鏡頭通光量,這個裝置就叫做光圈。 15l焦距,是光學系統中衡量光的聚集或發散的度量方式,指從透鏡的光心到光聚集之焦點的距離。亦是照相機中,從鏡片中心到底片或CCD等成像平面的距離。具有短焦距的光學系統比長焦距的光學系統有更佳聚集光的能力。簡單的說焦距是焦點到面鏡的頂點之間的距離。 1617l逆

6、時鐘方向旋松“焦距調節”鎖緊鏍絲,在查看顯示畫面效果的同時,先旋轉 “焦距調節”環,使您要看的物體全部在畫面顯示內;l逆時鐘方向旋松“視場角調節”鎖緊鏍絲,在查看顯示畫面效果的同時,慢慢旋轉 “視場角調節”環,使您要看的物體達到最清晰的效果;18三、施工規范三、施工規范l攝像機部分l1、攝像機鏡頭安裝宜順光源方向對準監視目標,并宜避免逆光安裝;當必須逆光安裝時,宜降低監視區域的光照對比度或選用具有簾柵作用等具有逆光補償的攝像機。l2、攝像機設置的高度,室內距地面不宜低于 2.5m;室外距地面不宜低于 3.5m。19l2、電梯廂內的攝像機應安裝在電梯廂頂部,電梯操作器的對角處,并應能監視電梯廂內

7、的全景。l3、攝像機鏡頭應避免強光直射,保證攝像管靶面不受損傷。鏡頭視場內,不得有遮擋監視目標的物體。 l4、攝像機鏡頭應從光源方向對準監視目標,并應避免逆光安裝;當需要逆光安裝時,應降低監視區域的對比度。 20l5、攝像機原有Q9盡量不要剪除,應用普通防水膠和可拉伸防水膠雙重保護。l6、槍式攝像機尾部線纜預留400600mm。l固定方式l(1)、圓形盤線,用捆扎帶固定在支架上,并用纏繞帶包裹。l(2)、事先套上波紋管,U形盤線,并用捆扎帶固定在支架上。21l傳輸部分l3、穿管敷設的絕緣導線,線芯最小截面積不應小于1.00mm;線槽內敷設的絕緣導線,線芯最小截面積不應小于0.75mm;多芯電纜

8、的單股線芯最小截面積不應小于0.50mm。l4、當電纜與其它線路共溝(隧道)敷設時,與220V交流電最小間距0.5M,其他通訊電纜0.1M。22l5、當采用架空電纜與其他線路共桿架設時,其兩線間最小垂直間距 :l1-10kv電力線 2.5 Ml廣播線 1 Ml通信線 0.6Ml6、電纜與電力線平行或交叉敷設時,其間距不得小于0.3M;與通訊平行或交叉敷設時,其間距不得小于0.1M 23l7、敷設電纜時,多芯電纜的最小彎曲半徑,應大于其外徑的6倍;同軸電纜的最小彎曲半徑應大于其外徑的15倍。 光纖的最小彎曲半徑應大于其外徑的20倍。l8、線纜槽敷設截面利用率不應大于60;線纜穿管敷設截面利用率不

9、應大于40。l9、同軸電纜應一線到位,中間無接頭。24l10、導線在管內或線槽內不應有接頭和扭結。l11、敷設光纜時,光纜的牽引端頭應作好技術處理,可采用自動控制牽引力的牽引機進行牽引。牽引力應加在加強芯上,其牽引力不應超過150kg;牽引速度宜為10m/min;一次牽引的直線長度不宜超過1km,光纖接頭的預留長度不應小于8m。25l12、信號線和電源線應分別引入,外露部分用軟管保護。l13、 線纜敷設時,為避免干擾,電源線與信號線、控制線,應分別穿管敷設;當低電壓供電時,電源線與信號線、控制線可以同管敷設。 l14、室外設備連接電纜時,宜從設備的下部進線; 26l15、架設架空電纜時,宜將電

10、纜吊線固定在電桿上,在用電纜掛鉤把電纜卡掛在吊線上;掛鉤的間隔距離應宜為0.5-0.6m.根據氣候條件,每一桿應留出余量。l16、 墻壁電纜的敷設,沿室外墻面宜采用吊掛方式;室內墻面宜采用卡自子方式。墻壁電纜沿墻角轉彎時,應在墻角處設轉角墻擔。電纜卡子的間距在水平路徑上宜為0.6米;在垂直路徑上宜為1米。 27l17、 敷設管道線之前應先清刷管孔。l18、井內走線不應置于井底,應固定于 井頂部或側面墻上并用管卡固定。l19、如井內無法避免接頭,應用兩種膠布包裹,并用玻璃膠密封。28l紅外對射部分l1、入線必須在設備外留有400mm的余量,并用U型捆扎。l2、進線入口處必須用玻璃膠封住。l3、紅

11、外對射必須4個燈亮或測量電壓大于1.4V才視為安裝成功。29l室外機箱部分l1、所有線纜接頭和設備處不得置于箱底。l2、所有接頭都必須用防水膠布包裹。l3、線纜至少留有0.8M的余量。30監控室監控室l1、采用地槽或墻槽時,電纜應從機架、控制臺底部引入,將電纜順著所盤方向理直,按電纜的排列次序放人槽內;拐彎處應符合電纜曲率半徑要求。電纜離開機架和控制臺時,應在距起彎點10mm處成捆空綁,根據電纜的數量應隔100200mm空綁一次。l2、采用架槽時,架槽宜每隔一定距離留出線口。電纜由出線口從機架上方引入,在引入機架時應成捆綁扎。 31l3、采用活動地板時,電纜在地板下可靈活布放,并應順直無扭絞;

12、在引入機架和控制臺處還應成捆綁扎。 l4、引入、引出房屋的電(光)纜,在出人口處應加裝防水罩。向上引入、引出的電(光)纜,在出人口處還應做滴水彎,其彎度不得小于電(光)纜的最小彎曲半徑。電(光)纜沿墻上下引入、引出時應設支持物。電(光)纜應固定(綁扎)在支持物上,支持物的間隔距離不宜大于1m。 32l5、監控室內光纜的敷設,在電纜走道上時,光端機上的光纜宜預留10M;余纜盤成圈后應妥善放置 。l6、在敷設的電纜兩端應留0.6M余量,并標示明顯的永久性標記。33監控系統常見問題監控系統常見問題l 無圖像輸出無圖像輸出 la. 檢查電源是否接好,電源電壓是否足夠,極性是否正確。 lb. BNC接頭或視頻電纜是否接觸不良。 lc. 鏡頭光圈有否打開。 ld. 視頻或直流驅動的自動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