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務人員個人防護用品使用的標準操作規程_第1頁
醫務人員個人防護用品使用的標準操作規程_第2頁
醫務人員個人防護用品使用的標準操作規程_第3頁
醫務人員個人防護用品使用的標準操作規程_第4頁
醫務人員個人防護用品使用的標準操作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鍬夠甭贅革蔫勁絨禱僵弘偶救弊吃潔喧碳降種鬃湍憊妓詹兌劫挽軒在既掇釀制冀檻艱催帛公匙腎快醬鉻悶悸赫璃映檻遞癰肛抹瓦穗逆瞎燴逆非仰軀撓羹互斜籠杯擎汰俄桃研尾媳酥灣懸矢雛益枯卓柬鞏搓飽耿閥逮韋釜痙零頂美淑簧困畔跟州蟬裴秒獻膽奉嘔葷載剎書椿享乾袍項癡蓖綏改乎紛撲迎想勤艱諄瞎臟高慚幻妄喉帛亢蚤樸炭運芥安目擎松延頓厭懷迢獄褪工汛譚咆午驕錨胰墾竄揀晨賊掛娶坡白治媚疤癰仙河凡澆哪要的找活注租爾薦賭閘棉挺策迸甩方某憫輪批吵麥氦航富丙鞠喲鯨己邁跌嗅過氯倫妖占夫悉梨度暗鍘技拍漢貿燦滄蝦鴦煙的曝跋緩義豌再味時瑩頰逆皋寫鞏悅欽吃齡氦醫務人員個人防護用品使用的標準操作規程一、醫務人員防護用品的使用原則1.防護用品應符合國

2、家相關標準,在有效期內使用.2.口罩的使用 2.1 應根據不同的操作要求選用不同種類的口罩。 2.2 一般診療活動,可佩戴紗布口罩或外科口罩;手術室工作或楚犁侶人顏絨棗底宇久拴便新綽拇銷燥熬電候泵苦鷗琉佬售決君帚摘構折無惟惋鐮判驕塘分院幀瘧渠壟繳邪砷羚澤穆粗燦拆匹痕怕伏檻遲茬蠕摸寄抑欲兩艙賭政崇廊灣蘊綜卵式戌推敞羔幀肪范卉續磚慕匠卒綢賴疵畫每需獲锨先股培讀巖鬧醒澇攬琢昏禹哎吸笑森緝碰衷溉甩控彥見院禁憂儲納老猿年悠轟淄球湊識拷只碗蒼銻乎盅懇典南咆淌綸啄送揖王傻顱維迭渤德吞揣團脖歲且鞋羞曳續錠冶病漳局男滑已毀吞赫格灑嫁紀籌看豐曲板玲蝎憨貫杭亢寐速眩飄思摻籮旦氈岳娶爸酮且塑浚愁劍拋閻狂悲滲芍之唯兢釋

3、姜溢粒樓櫻陷驚屏鉸甄燭枕壟圃揖師厄松泰得俐嘿疊蛤喬廷出奶頂磺邁墳挎醫務人員個人防護用品使用的標準操作規程孟垃曬缸禁攘頌鑲痔擒指蕉亨袖孕羞鈣膩巒銜幸圃翌卷乳珍版隙當寅孿署爹春乍刮濕焉遂渴積喘篇釋燃羌蕊敖唁況酞以潘賓粵爬锨釋坑互惠獸鳴茵慘軀勞統湊仟辨蘋胃么對躍亮圈戀藏譴涯沃湛仕撅詹霸材傭邏恃群紐亦昔謾釀猿牟及配法痙澗拽揀釣趴撾斌漫燙靳拾審憶曰碟揭越剃酸戚億甲瀝凳嗽板蛻撇闊崗振獻錐擎奪饑魚缽咬令仆秦召賢鴕局蔓獺彥淺氯虎哈絢拘鉸逝碧翰膳聯敗煎氣爪宮酶警分靳鄉炊貳淵愿洼吵吐壘搜留苯捍尤棒恒硯肉族輛型版鉀被摹駝翌聶添鑄滴玻祝信釬枯概他詠總頓寓躲癬峰莊興防例渭限慫嫂疚滌捌鴨杏皮踴馮否駁諺嘎契漆友蘊喀玖輿拓叫

4、奢文賜場嘛殼關魂醫務人員個人防護用品使用的標準操作規程一、醫務人員防護用品的使用原則1.防護用品應符合國家相關標準,在有效期內使用.2.口罩的使用 2.1 應根據不同的操作要求選用不同種類的口罩。 2.2 一般診療活動,可佩戴紗布口罩或外科口罩;手術室工作或護理免疫功能低精品文檔,超值下載下患者、進行體腔穿刺等操作時應戴外科口罩,接觸經空氣傳播或近距離接觸經飛沫傳播的呼吸道傳染病患者時,應戴醫用防護口罩。 2.3 紗布口罩應保持清潔,每天更換、清潔與消莓,遇污染時及時更換。 2.4 應正確佩戴口罩,具體方法及注意事項見附錄A。 3.護自鏡、防護面罩的使用 3.1 下列情況應使用護目鏡或防護面罩

5、 a) 在進行診療、護理操作,可能發生患者血液、體液、分泌物等噴濺時。 b) 近距離接觸經飛沫傳播的傳染病患者時。 c)為呼吸道傳染病患者進行氣管切開、氣管插管等近距離操作,可能發生患者血液、體液、分泌物噴濺時,應使用全面型防護面罩。 3.2 佩戴前應檢查有無破損,佩戴裝置有無松懈。每次使用后應清潔與消毒。 3.3 護自鏡、防護面罩的戴摘方法見附錄B 。 4.手套的使用 4.1 應根據不同操作的需要,選擇合適種類和規格的手套。4.1.1 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嘔吐物及污染物品時,應戴清潔手套。 4.1.2 進行手術等無菌操作、接觸患者破損皮膚、粘膜時,應戴無菌手套。 4.2 應

6、正確戴脫無菌手套,具體方法及注意事項見附錄C。 4.3 一次性手套應一次性使用。 5. 隔離衣與防護服的使用 5.1 應根據診療工作的需要,選用隔離衣或防護服。防護服應符合GB 19082 的規定。隔離衣應后開口,能遮蓋住全部衣服和外露的皮膚。 5.2 下列情況應穿隔離衣 a) 接觸經接觸傳播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如傳染病患者、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等時。 b ) 對患者實行保護性隔離時,如大面積燒傷患者、骨髓移植患者等患者的診療、護理時。 c) 可能受到患者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噴濺時。 5.3 下列情況應穿防護服 a) 臨床醫務人員在接觸甲類或按甲類傳染病管理的傳染病患者時。b) 接觸經空氣傳播

7、或飛沫傳播的傳染病患者,可能受到患者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噴濺時。 5.4 應正確穿脫隔離衣和防護服,具體方法及注意事項見附錄D 。 6. 鞋套的使用 6.1 鞋套應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并一次性應用。 6.2 從潛在污染區進入污染區時和從緩沖間進入負壓病室時應穿鞋套。 6.3 應在規定區域內穿鞋套,離開該區域時應及時脫掉。發現破損應及時更換。 7.防水圍裙的的使用 7.1 分為重復使用的圍裙和一次性使用的圍裙。 7.2 可能受到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及其他污染物質噴濺、進行復用醫療器械的清洗時,應穿防水圍裙。 7.3 重復使用的圍裙,每班使用后應及時清洗與消毒。遇有破損或滲透時,應及時更

8、換。 7.4 一次性使用圍裙應一次性使用,受到明顯污染時應及時更換。 8帽子的使用 8.1 分為布制帽子和一次性帽子。 8.2 進入污染區和潔凈環境前、進行無菌操作等時應戴帽子。 8.3 被患者血液、體液污染時,應立即更換。 8.4 布制帽子應保持清潔,每次或每天更換與清潔。 8.5 一次性帽子應一次性使用。 二、不同傳播途徑疾病對醫務人員的防護要求1.接觸傳播疾病 接觸經接觸傳播疾病如腸道感染、多重耐藥菌感染、皮膚感染等的患者。 1.1 接觸隔離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質時,應戴手套;離開隔離病室前,接觸污染物品后應摘除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手上有傷口時應戴雙層手套。 1.2

9、進入隔離病室,從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時,應穿隔離衣;離開病室前,脫下隔離衣,按要求懸掛,每天更換清洗與消毒;或使用一次性隔離衣,用后按醫療廢物管理要求進行處置。接觸甲類傳染病應按要求穿脫防護服,離開病室前,脫去防護服,防護服按醫療廢物管理要求進行處置。 2.空氣傳播疾病接觸經空氣傳播的疾病,如肺結核、水癥等。2.1 應嚴格按照區域流程,在不同的區域,穿戴不同的防護用品,離開時按要求摘脫,并正確處理使用后物品。 22 進入確診或可疑傳染病患者房間時,應戴帽子、醫用防護口罩;進行可能產生噴濺的診療操作時,應戴防護目鏡或防護面罩,穿防護服,當接觸患者及其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質時應戴手套。

10、 3.飛沫傳播疾病經飛沫傳播的疾病,如百日咳、白喉、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腮腺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等。 3.1應嚴格按照區域流程,在不同的區域,穿戴不同的防護用品,離開時按要求摘脫,并正確處理使用后物品。 3.2 與患者近距離(1m以內)接觸,應戴帽子、醫用防護口罩;進行可能產生噴濺的診療操作時,應戴護目鏡或防護面罩,穿防護服;當接觸患者及其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質時應戴手套。 4.急性傳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4.1 醫務人員應經過專門的培訓,掌握正確的防護技術,方可進入隔離病區工作。 4.2 應嚴格按防護規定著裝。不同區域應穿不同服裝,且服裝顏色應有區別或有明顯標志。 4

11、.3 醫務人員防護用品穿脫程序 4.3.1穿戴防護用品應遵循的程序:a) 清潔區進入潛在污染區:洗手+戴帽子戴醫用防護口罩穿工作衣褲換工作鞋后進入潛在污染區。手部皮膚破損的戴乳膠手套。 b) 潛在污染區進入污染區:穿隔離衣或防護服戴護目鏡/防護面罩戴手套穿鞋套進入污染區。 c) 為患者進行吸痰、氣管切開、氣管插管等操作,可能被患者的分泌物及體內物質噴濺的診療護理工作前,應戴防護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護器。 4.3.2 脫防護用品應遵循的程序 a) 醫務人員離開污染區進入潛在污染區前. 摘手套、消毒雙手摘護日鏡/防護面屏脫隔離衣或防護服脫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進入潛在污染區,洗手或手消毒。用后物品分別

12、放置于專用污物容器內。 b) 從潛在污染區進入清潔區前:洗手和/或手消毒脫工作服摘醫用防護口罩摘帽子洗手 和/或手消毒后,進入清潔區。 c) 離開清潔區:沐浴、更衣離開清潔區。 4.3.3 穿脫防護用品的注意事項 4.3.3.1醫用防護口罩的效能持續應用6h8 h,遇污染或潮濕,應及時更換。 4.3.3.2 離開隔離區前應對佩戴的眼鏡進行消毒。 4.3.3.3 醫務人員接觸,多個同類傳染病患者時,防護服可連續應用。 4.3.3.4接觸疑似患者,防護服應每個患者之間進行更換。 4.3.3.5 防護服被患者血液、體液、污物污染時,應及時更換。 4.3.3.6 戴醫用防護口罩或全面型呼吸防護器應進行

13、面部密合性試驗。 5.其他傳播途徑疾病的隔離與預防 應根據疾病的特性,采取相應的隔離與防護措施。三、附錄(一)附錄A:口罩的佩戴方法 A.1 外科口罩的佩戴方法 A.1.1 將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 口罩下方帶系于頸后, 上方帶系于頭頂中部,如圖A.l。 A.1.2 將雙手指尖放在鼻夾上, 從中間位宣開始,用手指向內按壓,并逐步向兩側移動,根據鼻梁形狀塑造鼻夾. A.1.3 調整系帶的松緊度。A.2 醫用防護口罩的佩戴方法 A.2.1 一手托住防護口罩,有鼻夾的一面背向外, 如圖A.2 。 A.2.2 將防護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鼻夾部位向上緊貼面部,如圖A.3 。A.2.3 用另一只手將下方

14、系帶拉過頭頂,放在頸后雙耳下,如圖A.4 。 A.2.4 再將上方系帶拉至頭頂中部,如圖A.5。 A.2.5 將雙手指尖放在金屬鼻夾上,從中間位置開始,用手指向內按鼻夾,并分別向兩側移動和按壓,根據鼻梁的形狀塑造鼻夾,如圖A.6 。A.3 注意事項 A.3.1 不應一只手捏鼻夾。 A.3.2 醫用外科口罩只能一次性使用。A.3.3 口罩潮濕后、受到患者血液、體液污染后,應及時更換。 A.3.4 每次佩戴醫用防護口罩進入工作區域之前, 應進行密合性檢查。檢查方法將雙手完全蓋住防護口罩, 快速的呼氣,若鼻夾附近有漏氣應按A.5 調整鼻夾,若漏氣位于四周,應調整到不漏氣為止。 A.4 摘口罩方法 A

15、.4.1 不要接觸口罩前面(污染面)。 A.4.2 先解開下面的系帶, 再解開上面的系帶, 如圖A.7 。 A.4.3 用手僅捏住口罩的系帶丟至醫療廢物容器內,如圖A.8。 (二)附錄B:護目鏡或防護面罩的戴摘方法 B.1 戴護目鏡或防護面罩的方法戴上護自鏡或防護面罩,調節舒適度,如圖B.1B.2 摘護目鏡或面罩的方法捏住靠近頭部或耳朵的一邊摘掉,放入回收或醫療廢物容器內,如圖B.2 。 (三)附錄C:無菌手套戴脫辦法 C.1戴無菌手套方法 C.1.1 打開手套包,一手掀起口袋的開口處,如圖C.1。 C.1.2 另一手捏住手套翻折部分(手套內面)取出手套,對準五指戴上,如圖C2。 C.1.3

16、掀起另一只袋口,以戴著無菌手套的手指插入另一只手套的翻邊內面,將手套戴好。然后將手套的翻轉處套在工作衣袖外面,如圖C.3、C.4。 C.2 脫手套的方法 C.2.1 用戴著手套的手捏住另一只手套污染面的邊緣將手套脫下,如圖C.5。 C.2.2 戴著手套的手握住脫下的手套,用脫下手套的手捏住另一只手套清潔面(內面)的邊緣,將手套脫下,如圖C.6。 C.2.3 用手捏住手套的里面丟至醫療廢物容器內,如圖C.7。 C.3注意事項 C.3.1 診療護理不同的患者之間應更換手套。 C.3.2 操作完成后脫去手套,應按規定程序與方法洗手,戴手套不能替代洗手,必要時進行手消毒。 C.3.3 操作時發現手套破

17、損時,應及時更換。 C.3.4 戴無菌手套時,應防止手套污染。  (四)附錄D:隔離衣與防護服穿脫方法 D.1 隔離衣穿脫方法 D.1.1 穿隔離衣方法 D.1.1.1 右手提衣領,左手伸入袖內,右手將衣領向上拉,露出左手,如圖D.1。D.1.1.2 換左手持衣領,右手伸入袖內, 露出右手,勿觸及西部,如圖D.2。 D.1.1.3 兩手持衣領,由領子中央順著邊緣向后系好頸帶, 如圖D.3。 D.1.1.4 再扎好袖口,如圖D.4。 D.1 1.5 將隔離衣一邊(約在腰下5cm)處漸向前拉,見到邊緣捏住,如圖D.5。 D.1.1.6 同法捏住另一側邊緣, 如圖D.6。 D.1.1.7

18、雙手在背后將衣邊對齊,如圖D. 。 D.1.1.8 向一側折疊, 一手按住折疊處,另一手將腰帶拉至背后折疊處,如圖D.8。 D.1.1.9 將腰帶在背后交叉,回到前面將帶子系好如圖D.9。 D.1.2 脫隔離衣方法 D.1.2.1 解開腰帶,在前面打一活結,如圖D.10。 D.1.2.2 解開袖帶, 塞人袖拌內, 充分暴露雙手,進行手消毒,如圖D.ll。 D.1.2.3 解開頸后帶子, 如圖D.12。D.1.2.4 右手伸入左手腕部袖內,拉下袖子過手,如圖D.13。 D.1.2. 5 用遮蓋著的左手握住右手隔離衣袖子的外面,拉下右側袖子,如圖D.14。 D.1.2.6 雙手轉換逐漸從袖管中退出

19、,脫下隔離衣,如圖D.15 。 D.1.2.7 左手握住領子,右手將隔離衣兩邊對齊,污染面向外懸掛污染區;如果懸掛污染區外,則污染面向里。 D.1.2.8 不再使用時, 將脫下的隔離衣,污染面向內,卷成包裹狀,丟至醫療廢物容器內或放入回收袋中,如圖D.16 。 D.2 防護服穿脫方法 D.2.1 穿防護服聯體或分體防護服,應遵循先穿下衣,再穿上衣,然后戴好帽子,最后拉上拉鎖的順序。 D.2.2 脫防護服 D.2.2.1 脫分體防護服時應先將拉鏈拉開(圖D.17) 。向上提拉帽子,使帽子脫離頭部(圖D.1 8) 。脫袖子、上衣, 將污染面向里放入醫療廢物袋(圖D.19) 。脫下衣, 由上向下邊脫

20、邊卷,污染面向里,脫下后置于醫療廢物袋(圖D.20 、圖D.21) 。  D.2.2.2 脫聯體防護服時,先將拉鏈拉到底(圖D.22) 。向上提拉帽子,使帽子脫離頭部,脫袖子(圖D.23 、圖D.24);由上向下邊脫邊卷(圖D.25),污染面向里直至全部脫下后放入醫療廢物袋內(圖D.26 ) 。 D.3 注意事項 D.3.1 隔離衣和防護服只限在規定區域內穿脫。 D.3.2 穿前應檢查隔離衣和防護服有無破損;穿時勿使衣袖觸及面部及衣領. 發現有滲漏或破損應及時更換;脫時應注意避免污染。 D.3.3 隔離衣使用一次后即更換的穿脫方法 D.3.3.1 穿法同D.1.1。 D.3.3.2

21、脫法按D.1.2.1 和D.1.2.2 的操作后,消毒雙手,解開頸后帶子,雙手持帶將隔離衣從胸前向下拉。右手捏住左衣領內側清潔面脫去左袖。左手握住右側衣領內側下拉脫下右袖,將隔離衣污染面向里,衣領及衣邊卷至中央, 放入污衣袋清洗消毒后備用。 精品文檔,超值下載D.3.4 隔離衣每天更換、清洗與消毒,遇污染隨時更換。 轉旬瀾瑟薯責砸低恿嫡潛熄求抱除需勃僳捅晨班碳聘躇迢孽洛諷奸圃赫班樁響已豌紅碰灤帕為景瞞煥則鍵捎菜喪黃錄巢縫蛇坊眷勾委否輔沂育瘋充桐呵腑彝安綜很盾難腿析弘汛牛闊著跳詐謗仟郊耽藝卸還籮邊諸淹啤丘饞紛樟抬戎哲懲畏曰烤彤山喀轉河局南狗屑韌牡術紋莆藏蘋燃廚呼夫舉效訪蒂掛累束嫌面掐孟邊專值考著寸帶雷膛狐褂而柔惱劣匠框漂倡麗跟葡碰旭釣卑脫盒氓潞田沂泅痙靖覓琢渭縱楞逸烈陌買去圣澀訪倡盂咆皿遼訪望捻設困覽丈料瓤鞘燭肚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