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執業醫師考試真題及答案(十六)_第1頁
中醫執業醫師考試真題及答案(十六)_第2頁
中醫執業醫師考試真題及答案(十六)_第3頁
中醫執業醫師考試真題及答案(十六)_第4頁
中醫執業醫師考試真題及答案(十六)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中醫執業醫師考試真題及答案-中醫基礎知識理論(十六)5. 咯痰白滑量多易出者屬A.寒痰B.燥痰C.熱痰D.濕痰E.肺癰之痰6. 鼻流濁涕者,多屬A.外感風熱B.膽經濕熱C.陽氣虛弱D.外感風寒E.陰虛肺燥7. 小兒指紋鮮紅主A.里熱B.表熱C.表證D.痛甚E.病危8. 小兒指紋紫紅屬A.外感表證B.里熱證C.痛證D.血絡閉郁E.驚風9. 小兒指紋色青者屬A.外感表證B.里實熱證C.痛證驚風D.血絡閉郁E.脾虛疳積10. 小兒指紋達于氣關是A.邪氣入絡B.邪氣入經C.邪人臟腑D.病情兇險E.外感初起11. 下列哪項不屬于中風病臨床表現A.卒然昏倒B.不省人事C.口眼歪斜

2、D.半身不遂E.四肢抽搐12. 小兒發結如穗,枯黃稀疏屬于A.先天不足B.疳積C.血熱D.腎精虧損E.血虛13. 兩目白睛是“五輪學說”之A.血輪B.風輪C.肉輪D.氣輪E.水輪14. 全目赤腫為A.脾胃濕熱B.肝經風熱C.心脾積熱D.肺熱壅盛E.腎經虛火15. 新生兒臍風,上下口唇緊聚稱為A.口噤B.口撮C.口喁D.口振E.口動16. 口腔肌膜灰白色小潰瘍,周圍紅暈,局部疼痛者為A.口瘡B.口糜C.鵝口瘡D.口撮E.以上都不是17. 瞳孔縮小可見于A.青風內障B.顱腦外傷C.顱內腫瘤D.川烏中毒E.杏仁中毒18. 唇邊生瘡,紅腫疼痛是因A.燥熱津傷B.陰虛火旺C.心脾積熱D.胃火亢盛E.以上

3、都不是19. 兩側瞳孔完全散大,對光反射消失提示A.嗎啡中毒B.有機磷中毒C.毒蕈中毒D.臟腑精氣耗竭E.氯丙嗪中毒20. 咽部潰爛成片或凹陷者多為A.肺胃熱輕B.肺胃熱盛C.火毒壅盛D.陰虛火旺E.以上都不是21. 手足蠕動的病機是A.熱極生風B.血虛生風C.陰虛動風D.肝陽化風E.寒凝筋脈22. 橢圓形粉紅色皰疹,漿液稀薄,皮薄易破,大小不等,分批出現者是A.風疹B.水痘C.濕疹D.麻疹E.癮疹23. 下列哪項不是得神的表現A.目光精彩B.神志清楚C.顴赤如妝D.面色榮潤E.呼吸調勻24. 假神最主要的病理機制是A.氣血不足,精津虧損B.機體陰陽失調C.臟腑虛衰,功能低下D.陰盛于內,格陽

4、于外E.精氣衰竭,虛陽外越5.【答案】D【解析】痰白黏稠量多,滑而易咯出者,多屬濕痰,因脾失健運,水濕內停,聚而成痰。6.【答案】A【解析】鼻流濁涕者,多屬外感風熱或肺胃蘊熱。7.【答案】C【解析】指紋鮮紅者,多屬外感表證。8.【答案】B【解析】指紋紫紅者,多屬里熱證。指紋鮮紅者,多屬外感表證。指紋色青者,主疼痛、驚風。指紋紫黑者,為血絡郁閉,病屬重危。故正確選項是B。9.【答案】C【解析】指紋色青者,主疼痛、驚風。指紋鮮紅者,多屬外感表證。指紋紫紅者,多屬里熱證。指紋紫黑者,為血絡郁閉,病屬重危。指紋色淡者,多屬脾虛、氣血不足等虛證。故此題的最佳答案是C。10.【答案】B【解析】指紋僅顯于風

5、關者,是邪氣入絡,邪淺而病輕。小兒指紋達于氣關者,是邪氣入經,邪深而病重。指紋達于命關者,是邪入臟腑,病情嚴重。指紋直達指端者,為透關射甲,病多兇險,預后不佳。故最佳的選項是B。11.【答案】E【解析】四肢抽搐指四肢筋脈攣急與弛張間作,舒縮交替,動作有力者,均屬于抽搐的范疇。為肝風內動之征。故根據題干要求,此題的最佳選項是E。12.【答案】B【解析】小兒發結如穗,枯黃無澤,伴有面黃肌瘦,多見于疳積,由于后天失養,以致脾胃虛損所致。故此題的正確選項是B。13.【答案】D【解析】五輪學說中,內眥及外眥的血絡屬“心”,稱為“血輪”,因為心主血,血之精為絡;黑珠屬肝,稱為“風輪”,因肝屬風主筋,筋之精

6、為黑睛;瞳仁屬水,稱為“水輪”,因為腎屬水,主骨生髓,骨之精為瞳仁;白睛屬肺,稱為“氣輪”,因為肺主氣,氣之精為白睛;眼胞屬脾,稱為“肉輪”,因為脾主肌肉,肌肉之精為約束(眼瞼)。14.【答案】B【解析】目赤腫痛多屬實熱證。如白睛色紅則為肺火,或外感風熱;兩眥赤痛為心火上炎;瞼緣赤爛為脾有濕熱;全目赤腫為肝經風熱上攻。15.【答案】B【解析】口撮:唇口收縮變窄變小,不能開口,叫做口撮,“撮”音搓。口撮多因肝風引起,每與抽搐、痙攣、角弓反張等一些嚴重的征象并見。如小兒臍風,即新生兒破傷風,就口撮不能吮乳,這也是一個險惡征象,有時由于痙痛后出現口撮的現象,這就未必是險惡征象。答案選B。16.【答案

7、】A【解析】口瘡:唇內和口腔肌膜出現白色小泡,潰爛后紅腫疼痛。多由心脾二經積熱上熏所致。口糜:口腔肌膜糜爛成片,口氣臭穢。多由濕熱內蘊上蒸口腔所致。鵝口瘡:嬰兒口腔、舌上出現片狀白屑,狀如鵝口者,多因感受邪毒,心脾積熱,上熏口舌所致。口撮:上下口唇緊聚,不能吸吮,為邪正交爭所致,可見于新生兒臍風、破傷風等病人。因此,最佳選項是A。17.【答案】D【解析】瞳孔縮小:可見于川烏、草烏、毒蕈、有機磷類農藥及嗎啡、氯丙嗪等藥物中毒。18.【答案】C【解析】唇邊生瘡,紅腫疼痛:為心脾積熱所致。脾開竅于口,脾絡布于舌下,口腔粘膜有賴于脾氣煦養;心開竅于舌,心脈布于舌上。心脾積熱,循經上炎,熏灼口舌。中醫學

8、認為,脾開竅于口,心開竅于舌,腎脈連咽系舌本,兩頰與齒齦屬胃與大腸,任脈、督脈均上絡口腔唇舌,表明口瘡的發生與五臟關系密切。素問.至真要大論說:“諸痛癢瘡,皆屬于心”。口瘡之火,不獨責之于心。平時憂思惱怒,嗜好煙酒咖啡,過食肥甘厚膩,均可致心脾積熱,可出現唇邊生瘡,紅腫疼痛。19.【答案】D【解析】瞳孔散大可見于顱腦損傷、出血中風病等,提示病情危重;若兩側瞳孔完全散大,對光反射消失則是臨床死亡的指征之一。故根據所給選項,正確的是D。其余選項瞳孔是縮小的。20.【答案】C【解析】咽喉腐爛,周圍紅腫,多為實證;潰爛成片或凹陷者,為火毒壅盛;腐爛分散淺表者,為肺胃之熱尚輕;潰腐日久,周圍淡紅或蒼白者,多屬虛證。21.【答案】C【解析】手足蠕動:指手足時時掣動,動作遲緩無力,類似蟲之蠕行者。多因脾胃氣虛,或陰血虧虛,筋脈失養所致。22.【答案】B【解析】水痘是指小兒皮膚出現粉紅色斑丘疹,迅即變為橢圓形小水皰,晶瑩明亮,頂滿無臍,漿液稀薄,皮薄易破,分批出現,大小不等,兼有輕度惡寒發熱表現者。多因外感時邪,內蘊濕熱所致,屬兒科常見傳染病。23.【答案】C【解析】得神的臨床表現:精神良好,神志清楚,反應靈敏,兩目精彩,面色紅潤,呼吸平穩,肌肉不削,動作自如等。C選項是假神的表現。24.【答案】E【解析】假神,是垂危病人出現的精神暫時好轉的假象,又稱回光返照。如久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