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因素對語言學習的影響和第二語言習得_第1頁
個人因素對語言學習的影響和第二語言習得_第2頁
個人因素對語言學習的影響和第二語言習得_第3頁
個人因素對語言學習的影響和第二語言習得_第4頁
個人因素對語言學習的影響和第二語言習得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yōu)質(zhì)文檔-傾情為你奉上 個體差異因素與第二語言習得研究 孫廣治(黑龍江大學外語教學研究部,黑龍江 哈爾濱 )摘 要:在第二語言習得過程中,個體差異因素對第二語言習得有很大的影響。個體差異因素包括性格、語言能力傾向、學習動機、認知風格和年齡因素。現(xiàn)在的研究成果還無法說明哪些個體差異因素對第二語言習得的成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此外,對于第二語言習得產(chǎn)生影響的還有其它方面因素。關鍵詞:個體差異;語言能力傾向;認知風格;第二語言習得 中圖分類號:H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7836(20

2、04)02-0047-03   學習者作為學習的主體,在外語學習中,即在第二語言習得過程中(尤其是在中國)表現(xiàn)出很大的個體差異。按照眾多學者的共識,這些個體差異因素包括以下幾方面:1)對如何學習外語所持的看法和觀點;2)精神和心理狀態(tài);3)性格因素;4)語言能力傾向;5)學習動機;6)認知風格;7)年齡因素。我們在這里主要研究探討的是后五項個體差異因素。我們做這樣選擇的原因是學生對第二語言習得的看法及其精神、心理狀態(tài)固然對第二語言習得會產(chǎn)生直接影響,但它們本身卻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后五項一般因素(generalfactors)的影響(Ellis,1999)。因此我們在這里主要研

3、究探討的是后五項個體差異因素。一、性格因素與第二語言習得 許多人認為第二語言習得者習得成功與否與他們的性格特點有很大關系。在性格因素中諸如自尊心(self-esteem)、抑制(inhibition)、焦慮(anxiety)、冒險精神(risk-taking)及內(nèi)外傾向(introversion-extroversion)等會對第二語言習得有一定的影響,它們使學習速度以及最終外語水平產(chǎn)生差異。事實上情況并非完全如此,以研究較多的外向型性格和內(nèi)向型性格為例,我們做如下的分析: 近年的研究越來越表明性格外向的學習者在掌握基本的人際交流技能方面具有優(yōu)勢。原因是外向型性格使學習者有更多的參與語言實踐機

4、會,語言輸入的總量上要遠遠大于內(nèi)向型性格學習者;而性格內(nèi)向的學習者在發(fā)展語言認知能力方面有很大的優(yōu)勢。對于這方面的原因目前尚有爭議。有人認為和他們在讀寫方面花的時間更多有關而有人則認為這類學習者可能更善于利用其性格特點,對有限的輸入可以進行更深入細致的形式分析,或解釋為性格內(nèi)向的學習者可能在語法、翻譯、閱讀理解方面鉆研更加深入??傮w而言,外向性格的學生在掌握人際交往中所需的基本語言技能方面占有一定的優(yōu)勢,在課內(nèi)外口頭交際活動中表現(xiàn)得更為積極主動,但在對語言結構的掌握及聽力、理解能力、筆頭表達等方面,內(nèi)外向性格的人并無明顯差異。2、 語言能力傾向因素與第二語言習得 語言能力傾向(language

5、aptitude)指第二語言習得者所具備的一種自然的語言學習能力,即它是一種可能發(fā)展出來的潛在能力。它不包括天資、動機、興趣等因素。一般認為語言能力傾向主要體現(xiàn)在四個方面:1語言解碼能力(soundcodingability,phoneticcodingability),即具有辨別、記憶所學外語因素的能力。該能力主要體現(xiàn)在拼讀單詞及掌握聲音和符號對應關系的能力上。2語法解碼能力(grammaticalcodingability),有的學者亦稱其為語法敏感性(grammaticalsensitivity),這主要指學習者具有辨別句子中各個詞所具有的語法功能的能力。3歸納學習能力(inductiv

6、elearningability),指第二語言習得者所具有的辨別語言形式和意義之間對應關系模式的能力。4機械學習能力(rotelearningability),一般指對缺乏聯(lián)系材料的學習或材料的意義聯(lián)系缺乏領會的學習,即通常說的單純重復、死記硬背的學習。第二語言習得中,此能力主要體現(xiàn)在對詞匯和語法規(guī)則等的記憶。 國內(nèi)外多年研究結果表明,語言能力傾向在第二語言習得中具有重要作用,是衡量第二語言習得者成功與否的最為有效的預測器之一。在其他條件相同時,具有較高語言能力傾向的人會學得更快些,更省力些。目前檢驗語言能力傾向的主要方式是進行語言能力測度。三、動機因素與第二語言習得 外語老師及語言教學專家一

7、致認為動機因素在第二語言習得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動機指的是那些能引起、維持一個人的活動,并將該活動導向某一目標,以滿足個體某種需要的念頭、愿望、理想等因素。在第二外語習得過程中,學習者可能有多種多樣的動機。動機可分如下具體類型: 1 工具性動機(instrumentalmotivation)。工具性動機是第二語言習得者對外語本身并無興趣或沒有與講母語的人進行交際的條件,學習外語只是作為達到其他目的的手段或工具,如找工作、讀原文報刊或通過考試等等,這樣的動機稱為工具性動機。在閉塞的條件下,工具性動機會顯示出較大的作用。因為,在此環(huán)境下,它是人們學習外語的唯一動力。如果沒有它,人們對外語學習的努力就會

8、終止,這是工具性動機不利的一面。 2 結果動機(resultativemotivation)。結果動機是指第二語言習得者由于取得好的學習成績,產(chǎn)生成就感而獲得的滿足。動機與學習成績是相輔相成的,較高層次的動機會促進和刺激學習;反過來,學習中取得的良好成績一些既定的學習目標的實現(xiàn),也有助于保持已有的動機,甚至會產(chǎn)生其他種類的動機,從而達到良性循環(huán)。 3 綜合動機(integrativemotivation)。綜合動機指的是由于第二語言習得者對其所學語言為母語的民族及其文化等懷有一種濃厚的興趣而學其語言,以達到與其交往、甚至融于該社會文化之中的目的。第二語言習得者綜合動機的強弱直接影響其學習成績。

9、綜合動機和工具性動機對正規(guī)學習環(huán)境中學生是否取得成功有很強的預測功能。具有綜合動機的學生課堂上表現(xiàn)較為積極主動,學習有韌勁,很少出現(xiàn)放棄的情況。當然綜合動機并不是學習的內(nèi)部動因,自信心在外語中亦發(fā)揮重要作用。 4 內(nèi)在激勵(intrinsicmotivation),也叫直接滿足。它是指第二語言習得者從學習本身所獲得的滿足。要使學生對學習產(chǎn)生興趣,培養(yǎng)內(nèi)在激勵,主要靠教師發(fā)揮能動性,在課堂上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多交流,自主地調(diào)整自己的學習。教師亦應調(diào)整好學習內(nèi)容,做到深淺適度。課堂活動應豐富多彩,多提供分組活動的機會。總之,教師和學生保持和諧的關系是維持學生興趣的關鍵。四、

10、認知風格因素與第二語言習得 認知風格(cognitivestyle),又稱認知模式,是普通心理學中的概念。它指個體在信息加工過程中表現(xiàn)在認知組織和認知功能方面持久一貫的特有風格。它“既包括個體知覺、記憶、思維等認知過程方面的差異,又包括個體態(tài)度、動機等人格形成和認知能力與認知功能方面的差異”。個體認知風格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場依存性與場獨立性;分析性與非分析性概念化傾向;對認知領域寬窄的選擇;復雜認知與簡約認知;冒險與保守。第二語言習得中起作用較大、研究的較多是場依存性和場獨立性對第二語言習得的影響。 美國心理學家威特金(HAWitkin)及其同事古迪納夫(DRGoodenough)等根據(jù)

11、30余年的實驗研究提出了一種場依存性人格維度構想理論,主要內(nèi)容是場依存性(fielddependence)和場獨立性(fieldindependence)。他們認為屬于連續(xù)體一端的人往往傾向于更多地利用內(nèi)在參照標志主動地對外來信息加工,這種人叫做獨立于場的人;而屬于另一端的人則往往傾向于更多地利用內(nèi)在參照標志,不那么主動地對外信息加工,這種人叫做依賴于場的人。兩種認知方式各有其比較適應的特殊生活情景,無優(yōu)劣之分,只有聯(lián)系對環(huán)境的適應性時才可加以評價。 在個體發(fā)展上,是從場依存向場獨立性發(fā)展的;在性別差異上,兒童期不顯著;從青春期起,男性比女性更獨立于場。至于兩種認知方式在第二語言習得方面孰優(yōu)孰

12、劣,目前尚無一致觀點。依存于場的人易受上下文左右,傾向于綜合的學習方法,擅長于經(jīng)驗式地學習語言,語言交際能力強。獨立于場的人則傾向于分析方法,適合語言形式的研究、學習,見長于語言知識和語法結構的測試等??傮w上看,獨立于場的人在書面和口頭兩種測試中成績均好于依存于場的人。五、年齡因素與第二語言習得 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以美國語言專家Krashen為代表的很多國外語言教育專家和學者對年齡對第二語言習得的影響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結果仍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目前趨于共識的有以下幾點: 1 學習速度問題。由于在智力發(fā)育水平、知識面、社會經(jīng)驗及母語能力等方面成人占據(jù)較大優(yōu)勢,成年人的學習速度,特別是

13、語法學習速度,大大快于兒童。但隨著語言的逐漸積累和熏陶,兒童將最終追趕上并超過成年人。兒童在自然的語言環(huán)境中會顯示出較大的第二語言習得優(yōu)勢,而在正規(guī)的外語課堂上因語境、智力發(fā)展水平等條件的限制,學習速度較成年人緩慢。 2 語調(diào)問題。在非正規(guī)學習的條件下,只有兒童才能達到與講母語的人相同的語調(diào),兒童一般在6歲之前(也有學者認為在青春期前,即12、13歲前),如能受到足夠的外語熏陶,就有可能達到語音純正。成年人經(jīng)過多年的正規(guī)學習,多數(shù)可以流利地講外語,但只有極少數(shù)人能達到與講母語的人相似或相同的語調(diào)。 3 語言能力與潛力問題。兒童更具有取得與講母語者相同的語言能力的潛力。與語音掌握速度相比,兒童對

14、外語語法規(guī)則的掌握相對較慢,大約在15歲左右才能較好地掌握語法規(guī)則。在口頭和書面語方面,成年人均可達到講母語者水平,語法掌握的精確度可達到或超過講母語的人。無論最終能否達到類似講母語者的語言能力,兒童在語音和語法方面與成人相比更有可能達到更高的水平和層次。 4 對語音和語法的影響程度問題。年齡因素對外語語法學習過程并不產(chǎn)生實質(zhì)性影響,但對語音習得有決定性影響。正如我們在上文中所研究論述的,在第二語言習得過程中,個體差異因素中的性格因素、語言能力傾向因素、學習動機因素、認知風格因素和年齡因素對學習者第二語言的習得影響非常大。但就目前的研究成果而言,我們?nèi)詿o法說明哪些個體差異因素對第二語言習得的成

15、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此外,我們還應認識到除個體差異因素外,社會、外語習得機制、文化背景、學習氛圍和環(huán)境等對學習者第二語言的習得影響也非常大。我們所研究探討的個體差異因素僅僅是影響學習者第二語言習得眾多因素之一。參考文獻:1Chapelle,C.A.&Green,P.FieldIndependence/Dependencein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ResearchJ.LanguageLearning,1992,42(1).2Gardner,R.&Lambert,W.(1972)AttitudesandMotivationinSecond-langua

16、geLearningM.Rowley,Mass.:NewburyHouse.3Griffiths,R.(1991)Personalityandsecondlangu2agelearning:theory,researchandpractice.InE.Sadtano(ed.).LanguageAcquisitionandtheSecondForeignLanguageClassroom.Singapore:SEAMEORegionalLanguageCentre.4Krashen,S.D.(1982)PrinciplesandPracticein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NewYork:PergarumPress.5Littlewood,W.(1984)ForeignandSecondLangu2ageLearningM.CambridgeUnive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