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老年人更需要精神贍養》一文有感_第1頁
讀《老年人更需要精神贍養》一文有感_第2頁
讀《老年人更需要精神贍養》一文有感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讀老年人更需要精神贍養一文有感東陵區教育局第二幼兒園 邢麗君我在報紙上看到這樣一篇關于老年人更需要精神贍養的文章。這里面提出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不僅生理上會衰老,心理健康也會逐漸弱化,害怕孤獨脆弱,灰心喪氣等。這些心理病狀比病痛本身更折磨人。如果得不到親人、朋友、社會的撫慰,必然會導致一系列的心理疾病。所以人到老年,更希望得到“精神贍養”需要親情的呵護。看后,我的心久久難以平靜把我的想法寫出來,希望能與大家一起關愛老人的精神世界。 父母老了,真的老了.讓我們子女的心變柔了很多。 他們的老讓我們有很多機會去回報他們對我們愛。我們要對他們進行“精神贍養”。一個節日,兩個節日.節日都不能

2、完全算回報愛的時機,而是每天都要把他們裝在心里。時時刻刻進行精神贍養。    每天(周)都要抽出時間去看看父母,哪怕是中午的半個小時也好。不要等父母生病了,才床前床后的陪伴,那時太晚了。如果組團去看父母,且雙方父母都要去看看,就花一整天,上午和下午分開;或者隔周看望;實在不行就各自看各自的父母,然后交換場地。總之,回家看看,見行動,而不是掛在嘴上。     如果真的很忙,或者離父母很遠,經常去看實在做不到,那就要有效利用通信設備。每天堅持打電話還是可以的,不僅是自己打電話,還要讓愛人、孩子也打電話。這充分證明家的和睦,家的文

3、明建設從問候開始。形成良好的家風。    有條件要為父母配上老年手機,(里面有一項向家人“報警”功能)讓我們做子女比較放心,便于與父母聯系。還可以給父母安裝電腦、上網,和他們視頻聊天。有人會說那要多少投資人民幣呀。你想過嗎,他們吝嗇過對我們子女的投資嗎?你吝嗇過對你孩子的投資嗎?細算來,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投資”。也可以給自己的家人辦一個“大客戶”的卡,每個月固定的錢,省內隨便通話。別忘了,隨時為父母的手機充電話費。就在前幾天,幫我交手機費的人qq沒有開,沒能給老爸的手機及時充費,手機整整停了一天。晚上,充好后,聽到老爸第一句話就是:“謝謝你”。這讓我的

4、心很難受。我想爸爸是不是期盼了一天,我發誓一定不讓此事再發生。匯 今年的重陽節,我的老公為我的爸爸買了一部新手機,老爸自然很高興,可是直到我快離開他家的時侯,這新手機還在我兒子手上,(他充分的理由:幫忙查看手機的功能,掌握后教給姥爺使用)。這孩子!我實在看不過眼了,就和兒子說:兒呀,是不是姥爺還沒摸到這手機呢,你快教姥爺呀。老爸馬上說:是呀,快來教我呀。我心里暗笑:老爸也著急看手機,就是沒好意思和他外孫子爭而已。老媽呢,頭一天我和老公給她換了一個新的排油煙機,哎,沒辦法,媽媽平時在廚房,只好“投其所好”了。是不是不公平,呵呵,可是俺老媽高興。這一天,最高興的還是我,我要感謝老公和兒子,一直都在

5、陪我一起關愛我的父母。幫我維護我一生的港灣父母的家。 我們經常向領導請示、匯報工作,工作自然變得比較順暢。有必要把這種好的做法拿到父母這里運用一番。經常向他們“匯報”一下自己的現狀(包括家庭、工作、身體健康、安全等),他們關心什么,你匯報什么,讓他們那顆成天惦記你心放下。原則是多報喜少報憂。把自己成功解決的案例例舉一兩個。     請示什么呢?隔一段時間要向父母請示目前正在解決的小問題,把自己的想法說一說,征求一下他們的意見和建議,讓他們感受到自己永遠是我們的“導師”。切忌當面反對他們的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做到所有不同意見“心中留”!別忘了我們的

6、目的是活躍他們的思維,調動他們的參與性,繼續發揮他們做好父母的生活熱情。傳授一個好方法就是:他們說:雞蛋是樹上長的,你要接著說:是呀,還帶把的呢。不是玩笑話,順從父母,大家心情都好,何樂而不為呢。     我經常和兒子、外甥說,給你們一個任務,幫我好好照顧這兩個“小孩”。我說的照顧就是精神方面的照顧。哄他們開心會嗎?像哄小孩一樣哄我們的父母!如給他們零花錢(特別是給經常給家買東西的人,支持一下能為家做貢獻的行為);帶一些小禮物(以健康為主線).最有藝術的是解決他們之間的不同意見。解決不了的時候,就學會傾聽每個人的想法,(可別真的去解決,站在中間立場左右平

7、衡)用成人要去解決兩個“告狀孩子”的問題就行了。還有問題不能解決,就拿出子女的殺手锏:“你們要開心,一切都好好的,身體健健康康的,這就是給我最大的支持,我會安心工作和生活.”(認真的去說,感動他們)。他們有時會像小孩一樣各抒己見,沒關系,常和他們開開玩笑,偶爾照顧一下固執的一方,“支持”一下歪理學說,“欺負”一下善良的弱者,馬上尋找時機對對弱者進行安撫,問題就解決了,皆大歡喜。這樣做為什么呢?躲開不是更好嗎?我想我們的作用是在幫父母解心中的結。心中不打結,夫妻不僅是在年輕時這樣,到老年也要這樣。由于父母年老,身體變了,情緒變了,有時候都像小孩子,幫他們梳理一下情感還是有必要的。  &

8、#160; 記得小時侯,父母經常帶我們到飯店吃飯。等我們長大了,就經常帶自己的孩子去吃飯。反過來,帶父母去吃飯,他們會說不喜歡去那里吃飯,實際呢,是怕子女為他們花錢。有時給他們買東西他們會以各種理由不舍得用,然后再找時間給自己的子女或者親屬。后來,我找到一個竅門團購。這個團購就是給你周圍的親人都買和他們一樣的物品人人有份。雖然破費了很多人民幣,但是我認為值得,因為他們惦記的心隨之放下。這么做也無意的促進了我關愛其他親人的行為,增添自己的幸福指數。 現在,我和愛人正在籌劃給父母買房子,不是他們沒有房子,而是沒有和我們共住之處。主要是想,讓父母放心呀,感受到人老了有自己的孩子的照管。房子呢,要大一

9、些的(能容下我們、雙方父母)、一樓(他們走不動那天也不用天天坐在房間里干著急)、帶花園的(老爸可以自己種花、種菜,“第二職業”可以煥發青春,還可以鍛煉身體)。這些贍養行為讓我有幸福感。    我的幸福感,有一部分來自于父母(包括愛人的父母),一個不愛自己父母的人,不會愛他人!也不會有幸福而言!更讓我欣慰的是我的“精神贍養”行為,延續到自己的孩子身上。例一:(帶兒子吃燒烤中的一幕)由于感冒,我聞到煙就咳嗽的厲害,在進餐時,我用干毛巾捂住鼻口,兒子看到立刻將我手中的毛巾接過去,用水沾濕遞給我,效果真的不錯,一股清涼之氣侵入鼻中.他的主動關心媽媽以及他人的行為經常讓我感動。 例二:每次周末從父母家回來,兒子都要提示我:媽媽再見,到家要馬上給我回個電話。如果你有一次忘記了,或者有事耽擱了,兒子的電話就會打過來:你們到家了嗎?怎么不給我回電話,讓我擔心,下次記得到家就回電話.有時,我邊接電話邊暗笑,也不知道誰是“家長”。每天早晨都是由兒子來鎖門,晚上由兒子來開門。現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