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性腦出血開顱術后并發再出血的護理_第1頁
高血壓性腦出血開顱術后并發再出血的護理_第2頁
高血壓性腦出血開顱術后并發再出血的護理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高血壓性腦出血開顱術后并發再出血的護理        摘要對12例高血壓性腦出血開顱術后并發再出血的誘發因素進行了分析,其血壓持續升高、體位變動、情緒激動、排便用力等為主要誘發因素。總結開顱術后嚴密觀察病情變化,早期發現、及時處理,積極控制血壓,加強體位及身心護理,防止并發癥的發生,對病情的預后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高血壓;腦出血;開顱術;護理Key words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craniotomy; nursing

2、care隨著CT掃描、磁共振的廣泛應用及臨床觀察水平和護理質量的提高,對高血壓性腦出血開顱術后并發再出血(下稱開顱術后再出血)的診斷更及時、準確。我科1990年9月至1998年9月收治180例高血壓性腦出血病人行開顱手術,其中12例術后并發再出血。經密切觀察病情、積極治療,取得了較好效果,報告如下。1臨床資料12例中男8例,女4例,年齡最小44歲,最大88歲,平均66歲。術后24 h內確診再出血3例,210天 6例,10天 3例。主要癥狀及體征:神志恍惚3例,神志清醒轉昏迷6例,持續昏迷3例;嘔吐3例,抽搐1例,瞳孔改變8例,肢體運動障礙9例。出血部位均位于原手術區,出血量2080 ml。行血

3、腫清除術6例,腦室外引流術4例,保守治療2例。6例治愈;6例死亡,其中腦出血量較大導致死亡3例,并發肺部感染、消化道大出血、腎功能衰竭死亡各1例。2誘發因素分析根據臨床綜合分析及文獻報道1,開顱術后并發再出血的誘發因素可能與下列原因有關。2.1血壓持續升高:術后持續高血壓,加上病人凝血機制障礙,致手術殘腔創面廣泛滲血而形成血腫。本文12例中,因血壓控制不佳致再出血7例,雖然應用降壓藥積極控制血壓,但未能有效地控制,血壓高達2430/1617 kPa。2.2體位變動:出血量較大的病人,血腫清除后留有較大殘腔,當大幅度翻動、躁動不安(如猛烈搖頭、咳嗽),造成腦組織移位,過度牽拉,血管撕裂致出血。本

4、組1例拔除氣管插管時出現猛烈搖頭致再出血。2.3情緒激動:病人常伴有失語、肢體癱瘓,生活不能自理,容易出現情緒激動,致血壓升高而再出血。本組3例術后再出血與此有關。2.4排便用力:本組1例排便時用力過猛致血壓突然升高,導致再出血。3臨床觀察3.1意識觀察:術后并發再出血病人主要表現為進行性意識障礙,通過回答問題、肢體運動和對疼痛刺激的反應來觀察有無意識障礙及障礙程度,常用格拉斯哥(GCS)計分來評定。對術后麻醉已消失但仍未清醒者應提高警惕;麻醉清醒后又出現躁動、嗜睡,甚至昏迷者更應注意。本組有9例出現不同程度意識障礙,其中3例術后24 h內再出血病人,術后清醒,能正確回答問題,GCS評分101

5、2分,24 h內出現意識障礙,GCS評分68分,CT檢查示手術區有出血,量2030ml,即行血腫清除術,預后良好。3.2瞳孔觀察:瞳孔的變化是顱內再出血觀察的主要指標之一,對判斷病情非常重要。當發現術野區同側瞳孔先縮小后進行性擴大,對光反應遲鈍或消失,同時伴有意識障礙,應警惕手術同側再出血的可能。本組有8例出現瞳孔擴大,同時伴有不同程度意識障礙,CT證實顱內再出血,其中4例行血腫清除術,3例行腦室外引流,1例保守治療后4例轉危為安。3.3生命體征觀察:12例病人均監測生命體征,每3060 min 1次。尤其對血壓的監測,如術后出現難以控制的血壓升高,應結合其它觀察指標分析有無再出血。術后再出現

6、顱內血腫,顱內壓升高的病人,可表現為血壓升高、脈搏緩慢且洪大、呼吸慢而淺(二慢一高),應及時處理,積極治療。如未能及時治療并解除腦受壓,則進入晚期失代償期,出現脈搏快而弱,血壓下降,呼吸異常或突然停止。本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顱內壓增高,其中3例死亡者再次手術前出現血壓下降、心率加快。3.4肢體活動觀察:注意與原發癥狀相比較,如原有一側肢體運動障礙而術后未能改善甚至加重,應高度懷疑顱內再出血的存在。本組1例術畢神志清楚,雙側瞳孔等圓、等大,一側肢體肌張力級,30 min后出現嗜睡,檢查該肢體肌張力級,隨后出現一側瞳孔散大,立即手術清除血腫50 ml,預后良好。4護理措施4.1積極控制血壓,防止術

7、后再出血:對高血壓病人持續監測生命體征,特別是血壓變化尤為重要。血壓過高者按醫囑給予降壓藥,使血壓控制在2021.3/1213.3 kPa,同時嚴格控制藥物濃度及速度,血壓下降不能過快,以免引起心臟供血不足2。本組有7例術后出現難以控制的血壓升高(2430/1617 kPa),致手術創面廣泛出血再次形成血腫。4.2保持正確臥位:開顱術后23天應保持頭部平臥位,對顱內血腫較大、術后留有較大腔隙的病人,盡量采取平臥或健側臥位,頭部保持中位,避免前屈、過伸。翻身時動作輕柔緩慢,翻身以3050°為宜,同時盡量避免過度刺激和連續護理操作3,以免大幅度翻動造成血壓升高、腦組織移位,過度牽拉血管撕

8、裂而出血。4.3保持呼吸道通暢:舌根后墜者應用口咽通氣管,以保持呼吸道通暢。行氣管切開者,在氣管切開前30 min給予20%甘露醇250 ml靜脈快速輸入。頭部置水平位稍后仰,不超過10°。術中防止壓迫氣管兩旁的頸部血管。氣管套管放置成功后立即將頭部調整為最佳位置。在氣管拔管前,應使收縮壓低于平時血壓的48 kPa,充分吸痰后拔管,防止病人因拔管刺激而躁動不安,使血壓升高。4.4加強身心護理:病人常伴有失語、肢體癱瘓、生活不能自理,再加上對疾病缺乏認識,很容易產生急躁、焦慮和恐懼心理。因此,一方面給病人以精神安慰,對病人的顧慮給予解釋和指導,另一方面向家屬說明本病容易再出血,并詳細介紹再出血的誘因和預防方法,以提高其認識能力,取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