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一課三上導學案_第1頁
鳥一課三上導學案_第2頁
鳥一課三上導學案_第3頁
鳥一課三上導學案_第4頁
鳥一課三上導學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課三上導學案 七 年級下冊 語文 科 課題鳥 主備人 向江梅 導學目標 1、學習目標: (1)、了解作者極其散文小品的風格,積累并理解文中的生字、生詞。 (2)、理解狀物散文托物言志的特點。把握文章脈絡,品味文章運用多種修辭手法所產生的表達效果。 (3)、理解作者對鳥的生存和命運的情思,對無拘無束生活的向往和對囚籠般的現實的不滿。 2、學習重難點: (1)、把握文章脈絡,品味文章運用多種修辭手法所產生的表達效果。 (2)、理解作者對鳥的生存和命運的情思,對無拘無束生活的向往和對囚籠般的現實的不滿。 3、學習主問題: (1)、默讀課文,想想作者在表達愛鳥的同時,是否另有深意? (2)、這篇文章

2、要表達的中心是什么? (3)、開頭和結尾都寫到“籠中的鳥”,這對于表達中心有什么作用?導學步驟 一、自學檢測 (一)問題導學1、了解作家作品。2、認識生字生詞。3、回想一下,你讀過那些寫鳥的詩文? (二)自學解問 1、梁實秋(19031987),現代著名的作家、文學評論家、翻譯家,原名志華,字實秋。曾與徐志摩、聞一多創辦新月書店。代表作品有雅舍小品、譯著莎士比亞全集等。 2、文題解讀:鳥,脊椎動物的一類,以其清脆的叫聲或美麗的外表深得人們的喜愛。“鳥”既是本文的寫作對象,也是作者情感的流露對象。 3、詞語解釋: 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辦。 斑斕:燦爛多彩。 孤苦伶仃:形容孤苦困苦,

3、無依無靠。二、合作探究(一)問題導學 1、本文的文眼是什么? 2、默讀課文,看看課文從那幾個方面介紹鳥? 3、作者在本文的一開始便點出自己對鳥的喜愛,通讀全文,請分條概括作者喜愛鳥的原因。(二)合作解問 1、本文的文眼是:我愛鳥。(第1段) 2、作者從處境、鳥聲、形體和生存狀態來介紹鳥的。 3、(1)我愛鳥的聲音。聲音如交響樂、如哀樂,讓我的心情為之沉醉、酸楚。(2)“我”也愛鳥的形體。鳥的形體較之世界上的其他生物更俊俏,就是鳶鶯在天空盤旋亦有令人喜悅的一種雄姿。(3)鳥給我的悲苦也是讓我喜愛鳥的原因之一。三、精講釋疑 1、簡述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 答:第1段獨句成段,直接抒發自己對鳥的感情,

4、定下全文的感情基調。同時這句話是全文的文眼,也是全文的總綱,開啟下文。 2、第2段中“鳥到了這種地步,我想它的苦悶,大概是僅次于粘在膠紙上的蒼蠅;它的快樂是僅優于在標本室里住著吧?”一句的深刻含義? 答:鳥的快樂都被那些閑人閑情禁錮成了苦悶,作者在這里用看似平緩實則嚴峻的語氣斥責了那些束縛鳥類自由的閑人閑情。 3、作者在第3、4段插敘自己開始欣賞鳥的經歷有何作用? 答:第3、4段分別從鳥的聲音、形體兩方面生動細膩地表現了鳥的美好,既表現了對鳥的觀察之細,認識之多,喜愛之深照應第一段,也為下文做下鋪墊。 4、文章最后一段運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運用了反襯的手法。作者用籠中鳥來反襯生活在

5、自由天地中那些鳥的可愛,同時表達了作者不滿于像禁錮似的用籠養鳥的做法。 5、作者著力寫了鳥給人的喜悅和鳥的生活的悲苦,從這些描寫中,你感受到了作者對社會和人生有怎樣的感情? 答:表達了作者對囚籠般的現實不滿,對無拘無束的生活向往。 作者希望建立自由、平等、幸福、美好、沒有強權、沒有欺壓、沒有貧困的社會,希望能自由的發展個性和才能的人生空間。 6、這篇文章要表達的中心是什么?開頭和結尾都寫到“籠中的鳥”,這對于表達中心有什么作用? 答:本文通過對鳥的形態、四、展示提升(一) 問題導學 下列選項中銜接正確的一項是( ) 聆聽自然,萬物皆有情。 ; ; 。讓我們心存感恩,為他們贊美,為他們歌唱;贊美

6、這成長路上風霜雨雪的奇觀,歌唱這前行途中鳥語花香的陪伴。 (1)紅梅傲雪,白杏吐蕊,綻放著生活的芬芳。 (2)小雨淅瀝,泉水叮咚,訴說著心中的喜悅 (3)夜鶯歌唱,喜鵲報春,講訴著人間的歡樂。 A.(3)(2)(1) B.(2)(3)(1) C.(2)(1)(3) D.(1)(3)(2)展示解問 下列選項中銜接正確的一項是( B ) 聆聽自然,萬物皆有情。 ; ; 。讓我們心存感恩,為他們贊美,為他們歌唱;贊美這成長路上風霜雨雪的奇觀,歌唱這前行途中鳥語花香的陪伴。 (1)紅梅傲雪,白杏吐蕊,綻放著生活的芬芳。 (2)小雨淅瀝,泉水叮咚,訴說著心中的喜悅。 (3)夜鶯歌唱,喜鵲報春,講訴著人間

7、的歡樂。 A.(3)(2)(1) B.(2)(3)(1) C.(2)(1)(3) D.(1)(3)(2)五、競學拓展(一)問題導學 想象鳥鳴的幸福我一直認為,鳥聲是一切聲音里最美妙的一種,緣于它們質樸的鄉土味。鳥們是鄉村的天使,是鄉村用雨水和谷粒喂養出來的。它們總會在某個淅淅瀝瀝的早晨抑或夜晚,站在我的面前,說很多很多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話。我知道好多人不知道應該把自己歸到城市一族還是鄉村一族,既渴望鄉村的自然,也期盼城市的奢華,就是這樣矛盾的統一體。在接近最鄉村的人物或者物什時,我們會習慣地用城市的口吻說:那些鄉村老大。春天來了,仿佛空氣在燃燒。這是一部電影里的對白,這句話讓我感動。我想到的不

8、是春天,而是與鄉村春天有關聯的事物:鳥鳴。鳥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從一個路口抵達另一個路口,從一家的房頂抵達另一家的房頂,從一方樹叢到另一方樹叢,從一個村莊到另一個村莊。鳥的叫聲也是這樣,只要你認真傾聽,你就會情不自禁地飛起來。鳥聲透著細瓷的質感清清純純地傳過來。我只聞鳥聲,不見鳥影,我想象那么好聽的聲音是由樹上的葉子發出的。記得看過這樣一句詩:鳥聲是樹的花朵。多好。這樣,滿樹葉子便變成了滿樹的鳥。這樣想就有了一種隱隱的牽掛,隔著暮靄,似乎感覺那鳥鳴在夜風中微微搖動。依然回到鄉村的視角上來。鳥聲,這是個有著古典詩歌般美感的名稱,充分體現出了漢語表達的簡潔性和準確性,略帶暖意的鳥聲很快就霧一樣地在鄉村

9、里彌漫開來,詞語里暗含了一個多么生動的過程。對于村莊,我向來懷有這樣一種詩意的構圖:樹蔭叢中,水墨畫般的村莊在熹微的白光中顯現出模糊的輪廓,四周霧靄縈繞,看不出一切具體的具象。一個農家小院木門輕掩,屋檐下半圓碗狀的鳥窩里燕子在呢喃,院子里的樹枝葉間,成群的麻雀跳躍啁啾,細碎的鳴叫聲催醒了昨晚貪玩遲睡的頑皮兒郎之所以是燕子和麻雀在村莊的清晨歌吟,是因為它們是中國古典鄉間最常見的兩種凡鳥。勤勞的燕子一身黛黑的羽翼,凜然、高貴,令不少孩子敬而遠之。而體形更纖小、毛色更灰土、鳴聲也更短促瑣碎的麻雀,則極像一位調皮、可愛的灰姑娘,成了跟雞、狗一樣深入人們日常生活的動物。一位作家這樣說,麻雀是鳥類中的“貧

10、民”。我深以為然,平常日子,麻雀在瓦楞、林間,或搭在墻洞里的草窩里,嘰嘰喳喳地像馬路歌手一樣地歌唱,單一的音調不停歇地平衡著鄉村生活的動與靜,它們是最能夠與人一起和諧相處及至同存共榮的一種飛翔動物。這些對音樂充滿好感的小生靈總能在起飛的瞬間聽到樹枝“嗡”地一聲彈響。假若它們能有機會落在盛中國的那把小提琴的弦上,小爪子也那么劃拉一下,我相信其中的美妙一定是不可言說的。這些可愛的小鳥,在上個世紀50年代,曾被人為地列為“四個壞蛋”之一,幾乎被人們趕盡殺絕。這讓我想起瓦爾登湖中的一段話“要是沒有兔子和鷓鴣,一個田野還成什么田野呢?它們是最簡單的土生土長的動物,與大自然同色彩,同性質,和樹葉,和土地最

11、親密的聯盟。”兔子也好,鷓鴣也罷,它們是自然的親近 者。仔細想想,在城市蟄居的人們又何嘗有一只土撥鼠快樂呢?幽夢影言道:“春聽鳥聲,夏聽蟬聲,秋聽蟲聲,冬聽雪聲,白晝聽棋聲,月下聽簫聲,山中聽松聲,水際聽唉乃聲,方不虛此生耳。”此種情境,今天的我們已只可在詩中畫中略見一二,又哪里還有心靜聽?因此,對于我來說,對于我生活的城市來說,想象一下鳥鳴也是幸福的。 1閱讀前三段,請概括鳥聲的特點。(3分) 2第段插敘上世界五十年代鳥遭受迫害一事和引用瓦爾登湖中的話,有什么作用?(2分) 3分析下列句子隱含的思想感情。(2分)鳥的叫聲也是這樣,只要你認真傾聽,你就會情不自禁地飛起來。(2分) 仔細想想,在

12、城市蟄居的人們又何嘗有一只土撥鼠快樂呢?(2分) 4文章最后一句說“對于我來說,對于我生活的城市來說,想象一下鳥鳴也是幸福的”,你是如何理解的?請根據文意概括解答。(3分) 5.作者為什么說,“在城市居住的人們又何嘗有一只土撥鼠快樂呢”?(3分) 6.文章末寫道,“對于我來說,對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來說,想像一下鳥鳴也是幸福的”。這一句話在文中有何作用?請聯系全文談談的理解。(5分)(二)競學解問 1閱讀前三段,請概括鳥聲的特點。(3分) 答:質樸(鄉土味)、清純、古典(詩意)、暖意(溫暖)。 2第段插敘上世界五十年代鳥遭受迫害一事和引用瓦爾登湖中的話,有什么作用?(2分) 答:前一句運用對比,把

13、歷史上人們捕殺與鳥鳴的美好形成對比,后一句引用瓦爾登湖中的話,表明作者熱愛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心聲,突出文章的中心。 3分析下列句子隱含的思想感情。(2分) 鳥的叫聲也是這樣,只要你認真傾聽,你就會情不自禁地飛起來。(2分) 答:運用“情不自禁”“飛”等詞,真切地表達了作者傾聽清純的鳥鳴聲時的幸福。 仔細想想,在城市蟄居的人們又何嘗有一只土撥鼠快樂呢?(2分) 答:運用反問,表達了作者對人類不能像動物一樣成為自然的親近者的遺憾。 4文章最后一句說“對于我來說,對于我生活的城市來說,想象一下鳥鳴也是幸福的”,你是如何理解的?請根據文意概括解答。(3分) 答:本文通過想象,描寫了一系列美好祥和的

14、畫面,表現了鳥鳴聲帶給我們的快樂和作者對美好事物的渴望,也寫出了現代工業文明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生態環境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從而表現作者對美好東西缺失的遺憾與傷感之情。 5.作者為什么說,“在城市居住的人們又何嘗有一只土撥鼠快樂呢”?(3分) 答:作者認為只有親近自然,才有快樂可言, 而在鋼筋水泥的森林(城市)中,人們已大自然已是越來越遠了,想聽鳥聲也是一種非常奢侈的事情了,土撥鼠卻不同,它是自然的親近者,與大自然同色彩、同性質,是土地最親密的聯盟。就此而言,作者斷言在城市居住的人們沒有土撥鼠快樂。 6.文章末寫道,“對于我來說,對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來說,想像一下鳥鳴也是幸福的”。這一句話在文中有何作用?請聯系全文談談的理解。(5分) 答:點明題意;深化主題。與有著 兔子和鷓鴣的田野”相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