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災害評估課程設計報告書_第1頁
地質災害評估課程設計報告書_第2頁
地質災害評估課程設計報告書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7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平壩下溝110kV變電站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說明書第一章 前言第一節任務由來第二節 評估工作的目的、任務第三節 評估工作依據第二章評估工作概述第一節擬建工程概況及征地范圍第二節以往工作程度第三節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第四節 評估范圍與級別的確定第三章地質環境條件第一節氣象水文第二節地形地貌第三節地層巖性第四節 地質構造與地震第五節水文地質條件第六節工程地質條件第七節斜坡類型及其特征第八節破壞地質環境的人類工程活動第九節小結第四章 地質災害危險性的現狀評估第一節現狀地質災害及危險性評估第二節小結第五章地質災害危險性預測評估第一節 工程建設可能引發地質災害危險性的預測第二節工程建設可能遭受地質災害危

2、險性的預測第三節小結第六章地質災害危險性綜合分區評估及防治措施第一節地質災害危險性綜合分區原則與量化指標的確定第二節地質災害危險性分區評估第三節工程建設適宜性分區評估第四節地質災害防治措施建議第五節小結第七章結論與建議第一節結論第二節建議、八、刖言第一章第一節任務由來為貫切執行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國土資源部關于加強地質災 害危險性評估工作的通知(國土資發200469號)。也為了讓安順 市平壩鄉能更方便地用電,安全地用電,經過有關專家的研究,認為 在平壩下溝建一個變電站,能更好地規劃該地區的用電制度, 也更方 便、更經濟、更實惠。受安順市有關政府部門的委托,對該區域進行 一次地質災害評估,已確定該

3、地區具有修建變電站的條件。第二節 評估工作的目的、任務工作的目的:準確地反映該地區的環境地質條件和地質災害的歷史, 從而分析該地區的地質環境。客觀地評價在該地修建變電站的可行性 或者是該地不具備修建變電站的原因,以及相關解決的方案。工作任務:評價平壩下溝地區的環境地質條件, 以及該地的地層情況 和地質災害發生的歷史,從而得出此地的對修建變電站的又是和劣 勢。第三節評估工作依據貴州電網公司35-110kV輸變電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內容深度規定南方電網公司110kV及以下配電網規劃指導原則設計過程中主要參考了以下有關資料:貴州電網110kV及以下變電工程標準設計(第二卷)“ 一五”安順地區110kV

4、電網規劃平壩供電局編制的平壩縣電網 20092013年規劃第二章評估工作概述第一節擬建工程概況及征地范圍平壩下溝110kV輸變電工程可行性研究包含的工程有平壩下溝 110kV變電站、配套110kV線路工程及相關的光纖通信工程。推薦站址位于平壩縣十字鄉中寨村,緊臨平齊公路。本次可研結合平壩電力系統發展的最新情況,在上述工程前期工作的基礎上進 行。本變電站工程規模如下:主變容量:終期規模 2X 40MVA本期1X 40MVA110kV出線:終期4回,采用單母線分段接線,本期2回接夏 云220kV變樂平110kV變輸電線路,采用單母線刀閘分段;35kV出線:終期8回,采用單母線分段接線,本期 6回,

5、采用 單母線分段接線;10kV出線:終期16回,采用單母線分段接線,本期8回,采用 單母線接線;10kV無功補償:最終4組,容量4X 3.6Mvar,本期2X 3.6Mvar.本工程相關項目的概況詳見表1-1。表1-1工程項目概況表單位MVA個,km序號工程名稱建設性質型號建設 規模投產時間-一一變電工程1平壩下溝110kV變電站新建402011-二二110kV送電線路工程1夏樂線n進 下溝變新建LGJ-18510.32011;35kV送電線路工程1下溝黔中 水利工程1級站新建LGJ-95520112下溝黔中 水利工程II級站新建LGJ-952X 320113下溝黔中 水利工程III 級站新建

6、LGJ-95320114齊佰變35kV進線改進下 溝變新建LGJ-95520115平媒變35kV線路改進下 溝變新建LGJ-9522011為了增加評估的精確性和報告的可信度, 征地范圍一般確定為離變電站邊緣區域500-1000米的范圍內。第二節以往工作程度經過多次的實地考察、野外觀測,得出了修建地的地形圖;對該 地的地質災害歷史進行分析,得出該地發生地質災害的可能性; 再分 析該地的地層構造,確定該地可能發生的地質災害以及其規模和區 域。還有以往國家地質隊在該地進行地質工作時, 所做的不同比例 尺的地質圖和相關的一些報告。第三節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結合當地的地形,大部分的工作都是野外考察,僅

7、繪制剖面圖在 室內完成。但是由于準確性的原因,基本要圍著變電站以 500-1000 米為半徑的圓跑一圈,造成本次評估工作量很大。第四節評估范圍與級別的確定平壩下溝110kV輸變電工程可行性研究重點是:該輸變電工程 建設的必要性和工程實施的可行性, 提出工程設想和投資估算,為上 報本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書提供依據。本次工作主要內容為電力系統(包括電力系統一次、二次)、變電 站站址選擇及工程設想、送電線路路徑選擇及工程設想、 光纖通信工 程、變電站節能設計、投資估算及技術經濟評價等。級別按下表進行分類,表如下:表1地質環境條件復雜程度分類表復雜中等簡單1.地質災害發育強烈1.地質災害發育中等1.地質

8、災害般不發育2.地形與地貌類型復雜2.地形簡單,地貌類型單一2.地形較簡單,地貌類型單一3.地質構造復 雜,巖性巖相變化大, 巖土體工程地質性質 不良3.地質構造較復 雜,巖性巖相不穩定, 巖土體工程地質性質 較差3.地質構造簡單,巖性單一,巖土 體工程地質性質良好4.工程水文地質條件不良4.工程水文地質條件較差4.工程水文地質條件良好5.破壞地質環境5.破壞地質環境5.破壞地質環境的人類工程活動強烈人類工程活動較強烈的人類工程活動一般注:每類5項條件中,有1條符合較復雜條件者即劃為較復雜類型表2建設項目重要性分類表項目類型項目類別重要建設項目開發區建設、城鎮新區建設、放射性設施、軍事設 施、

9、核電、二級(含)以上公路、鐵路、機場、大型水 利工程、電力工程、洪口碼頭、集中供水水源地、工業 建筑、民用建筑、垃圾處理場、水處理廠等較重要建設項目新建村莊、二級(含)以下公路、中型水利工程、 電力工程、洪口碼頭、礦山、集中供水水源地、工業建 筑、民用建筑、垃圾處理場、水處理廠等般建設項目小型水利工程、電力工程、洪口碼頭、礦山、集中供水水源地、工業建筑、民用建筑、垃圾處理場、水處理廠等重要建設項目一級一級一級較重要建設項目一級二級三級一般建設項目二級三級三級綜上二個表,最后得出這次工作級別微微二級第三章地質環境條件第一節氣象水文平壩縣位于貴州省中部,東經105° 59106°

10、; 34,北緯26° 1526° 38,東西長 42.3km,南北寬 41.2km,政區面積 998.8km2,境內地勢平坦,河流縱橫,全縣河流均屬長江流域烏江水 系,水資源豐富,河網密布,河道總長 772公里,流域面積達755平 方公里,占全縣面積73.57%,縣內水資源總量近50億立方米,水域 面積達4萬畝,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4.1C,年平均降水量1305.7mm年平均日照時數1241.2小時,全年無霜期 274天,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溫和。第二節地形地貌該地區屬丘陵地貌,地勢較平坦,主要為水田及旱地,植被有水 稻,玉米等。站址最高點標高 131

11、6.8m,最低點標高1306.7m,高差 約10.1m,場地整平標高為1311.5m,高于百年一遇洪水位。但是在周圍有幾座大山,有可能造成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再加上坡度有點偏大,形成滑坡和泥石流的可能性很大。 不過總的來 說還是很穩定的,經過一定的技術手段處理,將會很適應建設變電站的。第三節地層巖性該地地層基本可以分為兩層:(1) 第四系殘坡積(Qel+dl ):黃色、黃褐色粘土,厚度015m 廣泛分布于溝谷、谷地及斜坡地帶。(2) 大冶組(Tid):上部為淺灰色、灰色片狀灰巖夾中厚層灰 巖,下部為淺灰色、灰色薄層灰巖與頁巖互層,底部為黃綠色頁巖, 偶夾薄層灰巖。厚度150-600m。場地

12、內巖層產狀為150°/ 45°第四節 地質構造與地震地質構造:評估區位于揚子準地臺黔北臺隆遵義斷拱貴陽復雜構造變形 區。區內構造主要發育方向為北東南西向,評估區地質構造較簡單, 區內無活動斷裂評估區內基巖受區域構造和斷層構造的影響,節理裂隙發育,一般為23組,大多切穿巖體,將巖體切割成不規則體,裂隙(溶隙) 寬度0.01.5m不等,傾角35°85°。地震:查:1/400萬中國地震烈度動參數區劃圖(GB18306-2001)、 1/400萬中國地震動反應譜特征周期區劃圖、建筑抗震設計規范 (GB50011-200) 本區地震動峰值加速度 0.05g,反應譜

13、特征周期 為0.35s,對應地震烈度為W度。晚、近期構造活動不明顯,本區地 質構造相對較穩定。第五節水文地質條件評估區地下水類型有第四系松散巖層孔隙水、基巖裂隙水、巖溶 水三大類。松散層孔隙水主要賦存于第四系沖積層, 賦存于河漫灘的 砂卵石層中;碎屑巖裂隙水主要賦存于三疊系大冶組的上部為淺灰 色、灰色片狀灰巖夾中厚層灰巖中;巖溶水主要賦存于三疊系下統大 冶組泥灰巖、硅質灰巖中。巖體較完整,節理裂隙發育一般,巖溶不 發育,富水性弱。區內地下水主要為大氣降水滲入補給, 降水通過裂隙、溶隙向下 滲透補給裂隙及溶隙含水層,部分在深部徑流,部分在山坡腳以下降 泉形式或通過裂隙排泄于便水。地下水動態變化受

14、大氣降水影響較 大。綜上所述評估區水文地質條件復雜程度屬簡單類型。第六節工程地質條件一. 土體殘坡積單層結構土體黃色、黃褐色粘土,厚度 oi5m,廣泛分布于溝谷、谷地及斜 坡地帶。二. 巖體三疊系大冶組淺灰色、灰色片狀灰巖夾中厚層灰巖,下部為淺灰 色、灰色薄層灰巖與頁巖互層,底部為黃綠色頁巖,偶夾薄層灰巖。 厚度 150-600R!綜上所述評估區工程地質條件復雜程度屬中等類型。第七節斜坡類型及其特征平壩地處云貴高原梯狀東斜坡的中段,緯度低,海拔高。地勢西 北高,東南低,中部較平坦。該地坡高坎陡,且在站址兩邊都是深溝, 坡度很大,可能會發生滑坡。四周的大山,坡也很高。雖然站址的斜 坡很陡,但是該

15、地的地層特性很穩定,不容易發生滑坡等斜坡地質災 害,并且四周的高山坡距站址很遠,對站址地區的影響不算大。所以 該地的斜坡對建變電站造不成較大的威脅。綜述,該地適合建變電站。第八節破壞地質環境的人類工程活動評估區人類工程活動主要是當地農民水田的耕作, 農作物耕作對 地質環境影響較輕。其他的影響因素沒有,所以人類工程活動對地質 環境的破壞很小。第九節小結綜上所述,平谷區內地形地貌條件簡單,地質構造條件簡單,工 程地質條件中等,水文地質條件簡單,人類工程活動對地質環境有一 定的影響。總體上,評估區地質環境條件都雜程度屬中等類型。第四章 地質災害危險性的現狀評估第一節現狀地質災害及危險性評估據本次現場

16、實地調查尚未發現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地裂縫等各類地質災害。故現狀評估上述各類地質災害危險性小。第二節小結綜上的評估,可以得出現狀評估上述各類地質災害危險性小。第五章地質災害危險性預測評估第一節 工程建設引發地質災害危險性的預測一. 工程建設引發崩塌、滑坡地質災害危險性預測評估該工程的站址區域屬地勢較為平坦,主要為旱地,種植有玉米, 煙葉等農作物。站址最高標高 1391.5m,最低標高1386.0m,高差約 5.5m,場地整平標高為1389.6m,高于百年一遇洪水位。工程建設平整場地需要切坡、削平、填方。根據設計圖可知,站 址區大部分是在水田和旱地,但是與兩邊深溝的高差有點偏大, 有可

17、 能發生滑坡和崩塌。故預測場區工程建設引發崩塌、 滑坡地質災害危 險性屬中等,需要相關的工程手段處理。二. 工程建設引發泥石流地質災害危險性預測評估場區相鄰兩溝,匯水的可能行很小,且離山坡較遠,不易受山上 匯水影響,故工程建設引發泥石流地質災害的可能性小,危險性小。三. 工程建設引發地面沉降、地裂縫地質災害危險性的預測評估建設場區地地下無大孔隙含水層, 工程建設無需抽取地下水,因 此引發地面不均沉降的可能性小;擬建工程區修建廠房需平整地基, 有的地段會有少量填方,一般需填方厚度1-5m,如填方不夯實,沉降量過大,在天方地去容易發生地面不均勻沉降而產生地面裂縫。但 這些屬于建設施工管理與填方工程

18、質量問題, 只要嚴格執行工程填土 規范技術要求,確保填土質量,就可以別免這類問題的發生。故預測 工程建設引發地面不均勻沉降及地裂縫的可能性小,危險性小。第二節工程建設可能遭受地質災害危險性的預測一. 遭受崩塌、滑坡地質災害危險性的預測評估該場區位于幾座大山中間的一個小山丘上,且距四周山坡較遠,還有山坡腳下地區很平坦,遭受周圍山坡崩塌、滑坡的可能性很小,危險性小。但是自身就是一個小山坡,有可能產生崩塌、滑坡,必須 要通過一定的工程技術手段處理, 以保證小土坡地基的穩定。故總體 來說,該地遭受崩塌、滑坡的地質災害危險性屬中等。二. 遭受泥石流地質災害危險性的預測評估工程建設在一個緩坡上,兩面臨深溝

19、,但是匯水條件相當差,形成泥石流的可能性小。而周圍山坡距站址較遠,受山坡泥石流影響的 可能性也很小。故工程建設遭受泥石流地質災害的危險性小。三. 工程建設遭受地面塌陷地質災害危險性預測評估建設場地及評估范圍內只有水田、 旱地農民耕作活動,發生地面 沉降的可能很小。故工程建設遭受地面塌陷地質災害可能性很小,危 險性很小。第三節小結評估區內工程建設引發或遭受崩塌、 滑坡的危險性屬中等;引發 或遭受泥石流的可能性很小,危險性很小。第六章地質災害危險性綜合分區評估及防治措施第一節地質災害危險性綜合分區原則與量化指標的確定1.1 .地質災害危險性綜合分區原則依據地質災害危險性現狀、預測評估,充分考慮評估

20、區的地質環境條件的差異和潛在的地質災害隱患點的分布、危險程度,確定判別區段危險性的量化指標,根據“區內相似,區際相異”的原則,采 用半定量分析法,進行工程區地質災害危險性等級分段。1.2 .量化指標的確定根據地質災害危險性現狀、預測評估結果,區內地質災害種類, 充分考慮評估區的地質環境條件的差異和潛在的地質災害隱患點的 分布、危險程度,分別確定判別區段危險性的量化指標,其采用量化 指標及權值見表4、表5。地質災害危險性量化指標等級賦值表表4量化等級危險性大(I)(標度分值9)危險性中等(U)(標度分值6)危險性小(山)(標度分值3)災害種類(0.1 ) 3個以上災種23個災種1個以下災種現狀評

21、估結果(0.15)危險性大危險性中等危險性小預測評估結果(0.15)危險性大危險性中等危險性小災害規模(0.1 )大型中型小型地質環境復雜程度(0.1 )復雜中等簡單災害對象社會經 濟屬性(0.2 )威脅人口 100人以上 影響資產500萬元以 上威脅人口 10100 人,影響資產 100500萬元威脅人口小于10 人,影響資產小于100萬元地質災害防治難度(0.2 )防治難度大防治難度中等防治容易,難度小綜合評估分區等級劃分標準表表5危險性分區級別地質災害危險性 大區(I)地質災害危險性 中等去()地質災害危險性 小區(m)危險性指數>747<4第二節 地質災害危險性分區評估根據

22、上述綜合評估分區原則及所確定量化指標,對評估去進行綜 合分區評估,評估去可分為三區二級。地面沉降地質災害危險性小區(皿):整個建筑場地建設場地及評估范圍內,只有水田、旱地農民耕作活動,發生地 面沉降的可能很小。故地面沉降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為危險性小區。崩塌、滑坡地質災害危險性中等區(H):整個建設場地場區建在一個頂部平緩且面積較大的山坡上,有可能產生崩塌、 滑坡,必須要通過一定的工程技術手段處理, 以保證小土坡地基的穩 定。故崩塌、滑坡地質災害危險性預測評估為危險性中等區。第三節工程建設適宜性分區評估3.1 評估方法與依據建設區場地適宜性等級劃分標準,主要考慮場區是否適宜擬規 劃建設項目的適宜

23、程度。主要與地質災害發育程度及易發程度、 危險 性程度、工程地質條件、水文地質條件、地形地貌,以及災害防治難 度及其經濟合理性等因素直接相關,根據“評估技術要求”,綜合考 慮上述因素及組合,對建設區場區適宜性進行評估,具體劃分標準、 影響因素及標度分值見表6。適宜性指數及適宜性等級劃分見表 7。土地適宜性劃分因素影響程度及標度分值表序號影響因素及權重川類;標度分 值3分U類;標度分 值6分I類;標度分 值10分1地質災害危險性程度,權重0.25小中等大2地質災害發育程度及 易發程度,權重0.2不發育,不易 誘發發育中等, 較容易誘發發育強烈, 很容易誘發3工程地質條件,權重0.15巖土體類型單

24、 一,物理力學 性質好,工程 地質問題少巖土體類型較 多,物理力學 性質一般,工 程地質問題較 多巖土體類型 多,物理力學 性質差,工程 地質冋題多, 影響大4水文地質條件,權重0.15地下水量貧 乏,對工程影 響小地下水量中 等,對工程有 一定影響地下水量豐 富,對工程影 響大5地形地貌,權重0.10建設區及周邊 地形平坦開闊,坡角25°建設區及周邊 地形起伏較 大,坡角25° 35° , 相對咼差200m建設區及周邊地形起伏大,坡角35° ,相對咼差200m6地質災害防治難度及 經濟合理性,權重0.15難度小,投入 少難度中等,經 濟投入合理難度大,經濟 投入大場地適宜性分級表表7舌宜性等級標準適宜基本適宜適宜性差適宜性指數1< 4.0>4.0 7.0>73.1.1場地適宜性分區評估結果根據上述土地適宜性影響因素及其權重、 適宜性分級標準,對評估區規劃項目建設的適宜性進行評估,評估結果如表&建設場地適宜性分區評估結果表表8整個建設場地區(U)地質災害危險1.5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