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工基礎支路電流法_第1頁
電工基礎支路電流法_第2頁
電工基礎支路電流法_第3頁
電工基礎支路電流法_第4頁
電工基礎支路電流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求電路中各支路電流(12分) 2、求電路中各支路電流(12分)820V10V16512V218V3、求電路中各支路電流(12分) 4、求電路中各支路電流(12分)2015V30V2415188V124V25、求電路中各支路電流(12分) 6、求電路中各支路電流(12分)36V8V148V4V1510V55V20V10107、求電路中各支路電流(12分) 8、求電路中各支路電流(12分)117V321V14V7111442V10V8112V24V12V639V6V1108V5V4V4639、求電路中各支路電流(12分) 10、求電路中各支路電流(12分)24V5V7528V14V18V93V

2、2雜直流電路測試題一、 選擇題1、只有在電路中的( )確定之后,電流才有正負之分。A、各支路電流的實際方向 B、各支路電流的正方向C、各支路電流的負方向 D、各支路電流的參考方向:I4I3I15A10A-5AI2 2、如圖所示電路為某一電路中的一個節點,則I4為 ( )。 A、0 B、5A C、10A D、20A 24135+_+I1I2I33、如圖所示,5個方框分別代表電源和電阻器,其電壓極性和電流方向如圖中所標,則代表電源的方框是:( ) A、1,3 B、3,5 C、1,5 D、2,4I1I3I2I40.9A0.5A43 4、如圖所示,I3為( ) A、1.4A B、1A I1I2I3AR

3、1R2U1U210V25V510C、0.8A D、0.6A 5、如圖所示,I1 和I2分別是( ) A、1A,2A B、2A,1A C、3A,0 D、0,3A 6、戴維南定理適用于對( )進行等效計算,其所得的電源只對( )等效 A、線性有源二端網絡 B、非線性有源二端網絡C、內電路 D、外電路 7、如圖所示,圖中電流、電壓、電動勢三者之間的關系為( )ERIU+_ A、U=E-IR B、U=-E+IR C、E=-U-IR D、E=U-IR 12V556+_U8、如圖所示,二端網絡等效電路的參數為( ) A、8V,7 B、12V,16 C、10V,2 D、6V,8.5IsUsR1R2RL+_

4、9、如圖所示,已知Is=10A,Us=15V,R1=1.5 ,R2=0.5,RL=8,則負載RL的電流為( ) A、10A B、7A C、5A D、3A 10、如圖所示,已知Is=3A,Us=90V,R1=60 ,R2=15,RL=18,則負載RL的電流為( )IsUsR1R2RL+_ A、1.8A B、1.6A C、1.4A D、1.2A二、填空題 1、如果復雜電路有3個節點,3個網孔,5條支路,要采用支路電流法,共應列( )個方程,其中,節點電流方程( )個,回路電壓方程( )個。 2、如下左圖所示,已知通過R1的電流為3A,則通過R2的電流為( ),通過R0的電流為( ),電路的端電壓為

5、( )ER0R1R223I1I2I10V5V102 3、如上右圖所示,已知I=6A,則I1=( ),I2=( ).30V15V10V53-9VRI 4、如下左圖所示,已知Us=6V,Is=2A,R=2,則電阻中得電流I為( ),電阻所消耗的電功率為( )。+_UsRIIs 5、如上右圖所示,若回路的繞行方向為順時針,則KVL方程為( ),電阻R=( ).三,作圖題 1、作出下列有源二端網絡的等效電路(寫好過程)20V264ab 30V486ab510V 3A2A34ab2、將下列網絡變換為一個等效的電壓源。 ab369V12V+_四、計算題U1R1R3R2U2R4ab 1、如圖所示,已知U1=

6、18V,U2=12V,R1=6 ,R2=3,R3=10 ,R4=2,用KVL求Uab 2、如圖所示,已知U1=18V,U2=12V,R1=6 ,R2=3,R3=10,流過R1的電流為4mA,求另外支路的電流及電阻R2的大小。U1R1R3R2U23、如圖所示,已知E1=18V,E2=12V,R1=R2= R4= R5=3,R3=3,求流過R3上的電流及電壓。(用疊加原理求解)E1R1R3R2E2R5R4E1R1R3R2E2R44、如圖所示,已知E1=10V,E2=5V,R1=R4=5 R2=R3=10,試用戴維南定理求通過R3的電流。 5、如圖所示,已知Us1=18V,Us2=12V,R1=20

7、 ,R2=20,R3=50,用兩種電源的等效變換求R3的電流。Us1Us2R1R2R3+- 1、基爾霍夫電流定律指出流過任一節點的_為零,其數學表達式為_;基爾霍夫電壓定律指出從電路上的任一點出發繞任意回路一周回到該點時_為零,其數學表達式為_。2、如圖211所示的電路中,已知E=12V,內阻不計,電阻R1、R2兩端的電壓為2V和6V,極性如圖所示。那么電阻R3、R4和R5兩端的電壓分別為_、_和_,并在圖上標出電阻兩端的極性。 10A3A5AI110A2AI2R1R2R3R4R6R5EI1I2I3R1R3_R2R4R5E+_圖215圖212圖2113、圖212所示的電橋電路中,已知電阻R1、

8、R2和R3中的電流分別是25mA、15mA和10mA,方向如圖中所示,那么電阻R4、R5和R6中的電流分別是_、_和_,并在圖上標出電流方向。4、如圖215所示,為一網絡的一部分。則I1= ,I2= 。5、電路如圖230所示,求I的大小 I10V13-4A1A+_圖230 6、如圖所示,已知I1=0.01A,I2=0.3A, I5=9.61A,則I3= ,II6= I4= 。7、如圖I= Uab= 。 I3I1I2I4I5I6圖7課后練習1、如圖23所示網絡N1、N2,已知I1=5A,I2=6A,則I3為( )A、11A B、-11A C、1A D、-1AN1N2I2I3I1圖232、如圖(5

9、)所示,已知I1=0.8mA, I2=1.2mA, R=50k,則電壓U等于 。112A1A+_A、 -20V B、 +20V C、 +50V D 、 -50V1AUsI3、如圖24所示,電流I的值為( )A、1A B、-2A C、2A D、-1A4、上圖中,Us的值為( )A、3V B、-3V C、2V D、-2V圖245、如圖220所示,已知E1=80V,E2=10V,E3=50V,R1=10,R2=R3=20,試用支路電流法求各支路上的電流。R1R2R3E1E2E3圖220R1R3R2E1E26、如圖221所示,已知E1=8V內阻不計,R1=6,R2=12,R3=8,要使R1中的電流為零,E2應為多大?(內阻不計)。 圖221R1R2R3E1E2E3I17、如圖222所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