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談日本人的送禮習俗_第1頁
試談日本人的送禮習俗_第2頁
試談日本人的送禮習俗_第3頁
試談日本人的送禮習俗_第4頁
試談日本人的送禮習俗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試談日本人的送禮習俗摘要 送禮習俗可以說是貫穿于日本人日常生活的一種國民性行為。而與其他國家不同的是,日本人在收到禮物的同時,也具有了一種還禮的義務,這也是深植于日本人意識中的意念。在考察送禮習俗的起源和發展狀況,通過對現代中元節送禮習俗調查數據的分析,揭示送禮習俗的意識根源及所體現出來的變化。關鍵詞 送禮習俗 還禮 中元節一、引言送禮還禮行為可以說是日本的一種國民性行為。根據日本客様生活文化研究所在2008年6月進行的一項調查表明,調查對象中有72.8%的人“中元節”準備送禮,由此可以看出,送禮行為在日本的普遍性。日本的送還禮物行為可謂多種多樣,其中,最具代表意義的

2、應該是7月中旬的“中元節”和臨近新年的“歲末”。每年一進入6月和11月,日本的各大商家都開始為顧客準備大量可供選購的禮品,此時,大多數日本人也都會給自己的親戚朋友等贈送禮物。像這樣大規模送禮的習俗并不是日本獨有的,在中國也有類似的傳統,但像日本那樣已經形成一種固定習慣,在接受禮物的同時還要還禮的行為在其他國家還是極其稀少的。二、送禮習俗的起源在日本祭祀所用的物品大都是糯米餅、酒和米等食品,這些東西在日本被認為是具有某種神秘的力量。民俗學家柳田國男通過對這些特定事物的考察,提出了日本送禮習俗起源的假說。他認為,人們為了達到人神共享的目的,在祭祀儀式結束后把供奉給神靈的供品分給親朋和鄰居享用,從而

3、產生了日本所謂的送禮習俗。后來民俗學家和歌森太郎繼承和發展了柳田國男的理論,他認為贈答的禮物具有“分食同一個鍋里煮的食物”的含義。日本人慣于把盛大節日的食物作為禮物。比如正月送“糯米餅”,中元節送烏冬面或是夏季食用的細面條等。這些東西常常是送給那些沒能參加祭祀的人們,因此,送禮行為也具有維系人際交往的內涵。這種行為不僅具有宗教的意義,同時也具有了強化村落社會中家人、親戚、近鄰關系的作用。現在的送禮行為中“共食”的意識雖然已經淡漠,但是“中元節”贈與和答謝的禮品中仍以食物居多。整體上看,日本日常的送禮行為大體可以分為以下五種:第一種,是作為一年中慣例行動的中元節、歲末、情人節等;第二種,是人生必

4、須經過的儀式,如升學、畢業和結婚等;第三種,是生病、車禍等日常生活中發生的一些偶熱事件時產生的探望行為;第四種,是進行祭祀活動或紀念去世親人的法事等;第五種,是作為還禮的內祝家庭內的祝賀“寸志”菲薄的禮物和賄賂等。從這些多種多樣的送禮習俗中,我們可以看出,人際交往在日本人日常生活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三、“中元節”的由來日本的“中元節”來源于中國道教的“三官信仰”。按中國古代歷法,把1月15日稱為“上元”,7月15日稱為“中元”,10月15日稱為“下元”。特別是一年當中一半的“中元”,被認為可以把善惡區別開來,原諒人類所犯的罪過并用來祭祀神靈的日子。中元節傳到日本以后,人們漸漸把它和佛教的“盂

5、蘭盆節”結合在一起。在江戶時代,人們開始把作為普通民眾贈答慣例的“盆”盆和“暮”歳暮區別開來,把祭祀祖先靈魂的“盂蘭盆節”作為“中元節”。祭祀結束后人們把祭祀給祖先的供品分給親戚、近鄰、朋友,和他們共享。十五世紀以后,中元節不僅僅用于祭祀祖先的神靈,同時也出現了為了給健在的父母祈福消災,把魚類等作為禮物送給父母。并且由于江戶時代商業發達,商人們開始把“中元節”和“歲末”作為結算的時期,結算時常把毛巾和扇子等作為禮物送給生意上的伙伴,從而使贈答活動更加活躍。也就是從江戶時代開始,原有的由人神共享祭祀供品的習慣融入了商人贈送給生意伙伴禮物的內容,從而使“中元節”的內涵更加豐富。四、送禮習俗的發展進

6、入明治時期以后,隨著工業化的發展,人口開始往東京和大阪等大城市集中,隨著人們交際的增加,送還禮物活動的規模也開始擴大。特別是一些大商場的出現為人們的這種行為提供了方便條件,人們可以從商店里直接購入最新流行的各種所需的禮物。在明治末期和大正時代,“中元節”和“歲末”時節,各地的大商場開始為招攬更多的顧客絞盡腦汁,商場之間展開激烈的競爭。當然,作為大多數人在百貨店購買中元節等贈答禮物的原因,還有人際關系貨幣化傾向的影響。在日本中元節等送什么禮物、送多少,不僅要考慮和對方的關系,還有考慮當時社會上的人情標志。社會心理學家井上忠司曾指出,日本人的社會行為規范標志是令自己在他人面前不失去面子,即日本人在

7、行動的時候非常在意別人的看法。因為如果你違背了約定成俗的規定的話,你就有可能被周圍的人們疏遠。如果遵從了當地的習俗,人際交往就能夠順利進行。進入近代社會以后,隨著城市化和工業化的迅速發展,雖然人與人之間的聯系逐漸減少,但如何同大多數人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成為令人頭痛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大約在20世紀六、七時年代,關于“冠婚葬祭”成人式、結婚、葬禮、祭祀活動和人際關系的相關做法和應遵守的禮儀等方面的書籍開始出現,至今為止,人們仍然把它們作為贈答時候的參考資料。五、結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日本社會開始大量吸收美國的民主主義思想和管理方式,日本經濟獲得飛速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貧富差距逐漸縮

8、小。絕大多數國民認為自己的生活都處于中等水平,即一億中流化的意識,也淡化了日本社會嚴格的等級制度,因而也由此改變了把“贈答行為”作為一種絕對的道德規范的觀念,其結果使生活在現代社會的人們在“還禮”時候,如何判斷與此人的關系成為一個難題,而原有的那種世話的相互關系的確認的贈答活動,也成為世話或世話 等一種互相酬謝和均衡性較高的行為。或者說,從送禮行為中所看到的人際關系,正逐漸變成一種可以用貨幣換算的關系。此外,受晚婚化和少子化的影響,“核家族”的比例逐漸增加,傳統的以家族為單位的送禮行為也轉變為以家庭為單位。即原有的村落生活時代產生的重視地域共同體之間的聯系的送禮行為也失去了原有的意義,送禮的對象可以是孩子的老師,曾經關照過自己的醫生等。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出現了以個人為單位進行的送禮行為。比如,以年輕群體為主的贈送“情人節的巧克力”。他們在情人節的時候,不僅把巧克力送給自己喜歡的人,同時還把它送給自己的同事和上司,或自己的老師等。通過以上對日本送禮習俗的分析,我們可以窺見日本文化的特征,為更深入地了解日本國度及日本國民的特性提供了些微的資料。參考文獻:1安達正嗣.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