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十:顯微鏡和望遠鏡跟蹤訓練(教師版)_第1頁
專題十:顯微鏡和望遠鏡跟蹤訓練(教師版)_第2頁
專題十:顯微鏡和望遠鏡跟蹤訓練(教師版)_第3頁
專題十:顯微鏡和望遠鏡跟蹤訓練(教師版)_第4頁
專題十:顯微鏡和望遠鏡跟蹤訓練(教師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專題十:顯微鏡和望遠鏡跟蹤訓練老師版人教版一、選擇題1.關于望遠鏡的說法正確的選項是 。A所有的望遠鏡都是由兩個凸透鏡組成的;B望遠鏡都是由一個凸透鏡和一個凹透鏡構成的;C除了凸透鏡外,天文望遠鏡也常用凹面鏡做物鏡;D只有用透鏡才能做望遠鏡【解析】一般情況下,望遠鏡物鏡由凸透鏡組成,目鏡由凸透鏡或凹透鏡兩種類型,故A、B選項錯誤。觀察天體物理方面,一般采用反射式望遠鏡,采用凹面鏡做物鏡,故C選項正確。透鏡和凹面鏡都可以做望遠鏡,故D選項說法錯誤。應選C。2.假如你想仔細觀察一片樹葉的內部構造,最好使用 。A.平面鏡 B.凹透鏡 C.放大鏡 D.顯微鏡【解析】平面鏡成等大的虛像,不起放大作用,

2、A錯。凹透鏡不能將物體放大,B錯。放大鏡其實就是一個凸透鏡,放大倍數也是有限的,C錯。顯微鏡的物鏡使物體成一放大的實像,然后再用目鏡把這個實像再放大,這樣就能放大很多倍,就能看清很微小的物體了,D正確。答案D。3.以下關于望遠鏡的用處說法錯誤的選項是 。A.望遠鏡用來觀察遠處的物體;B.望遠鏡在軍事上有重要的應用;C.望遠鏡在天文學上有很重要的應用;D.望遠鏡可用來觀察植物細胞的構造【解析】望遠鏡用來觀察遠處的物體,能使很遠的物體成像在眼前。望遠鏡在軍事上用來觀察敵情,研究敵人的陣地等等都有很重要的應用。天文學上用來觀測天體,尤其對星象的研究作出了極大的奉獻。望遠鏡不能用來觀察植物細胞的構造。

3、選項D的說法是錯誤的。答案D。4.以下關于顯微鏡的說法正確的選項是 。A.電子顯微鏡要比光學顯微鏡的放大倍數高;B.當室內光線較暗時,要用反光鏡的凹面;C.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等于物鏡和目鏡的放大倍數之和;D.顯微鏡的物鏡和目鏡都成放大的虛像【解析】光學顯微鏡的放大倍數一般在幾百倍到幾千倍之間,電子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要大得多,隧道掃描顯微鏡能幫助我們看到分子和原子的輪廓,A正確。反光鏡有兩個反射面,一個是平面鏡,一個是凹面鏡,它們都是為了反射一部分光透過載物片增大物體的亮度,凹面鏡對光有會聚作用,使透過載物片的光更強,因此,當室內光線較暗時,要用反光鏡的凹面,B正確。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等于物鏡和目鏡的

4、放大倍數之積,選項C錯誤。顯微鏡的物鏡成放大的實像,目鏡成放大的虛像,應選項D錯誤。答案:AB。5.以下關于望遠鏡的說法不正確的選項是 .A.所有的望遠鏡都是由兩個凸透鏡制成的;B.望遠鏡的物鏡直徑越大,越容易觀察到較暗的星球;C.我們看到遠處的汽車越來越小,是因為汽車對我們的視角在逐漸減小;D.望遠鏡的物鏡成縮小的實像【解析】“開普勒望遠鏡的物鏡和目鏡都是凸透鏡;“伽利略望遠鏡的物鏡是凸透鏡,目鏡是凹透鏡;牛頓設計的“反射式望遠鏡的物鏡是凹面鏡,目鏡是凸透鏡;所以選項A錯誤。望遠鏡物鏡的直徑越大,會聚的光線越多,形成的像就越亮,因此選項B正確。對同一物體來說,它對人眼的視角越小,我們看見物體

5、越小,C項正確。望遠鏡的物鏡成縮小的實像,目鏡成放大的虛像,D正確。答案:A。6.有一種望遠鏡也由兩組凸透鏡組成。靠近被觀察物體的叫物鏡,靠近眼睛的叫目鏡,物鏡的作用好似一架 。A.投影儀 B.放大鏡 C.照相機 D.幻燈機【解析】物鏡的作用是使遠處的物體在焦點附近成一個倒立縮小實像,所以物鏡的作用好似一架照相機。答案:C。7.以下光學知識的應用中,有一個與其他三個不同,這個應用是 。A.天文愛好者用望遠鏡觀察天體;B.演員對著鏡子練習舞蹈動作;C.醫生用凹透鏡來矯正近視患者視力;D.攝影師用照相機拍攝照片【解析】從四個選項中不難發現,A、C、D項應用了光的折射知識,而B項應用了光的反射,所以

6、選B。答案:B。8.顯微鏡能對微小物體進展高倍數放大,它利用兩個焦距不同的凸透鏡分別作為目鏡和物鏡,那么物鏡和目鏡所成的像是 。A.物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B.物鏡和目鏡都成實像C.物鏡和目鏡都成虛像; D.目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解析】顯微鏡的成像原理是:被觀察的微小物體在物鏡的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間,成倒立放大的實像,該像位于目鏡的焦點以內,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故A和D正確。答案:AD。9.用顯微鏡和望遠鏡觀察物體時,關于像的倒正,以下說法正確的選項是 ;A.用顯微鏡觀察時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遠鏡觀察時像是倒立的;B.用顯微鏡觀察時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遠鏡觀察時像也是正立的;C.用顯微鏡觀察時像

7、是倒立的,用天文望遠鏡觀察時像是正立的;D.用顯微鏡觀察時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遠鏡觀察時像也是倒立的【解析】顯微鏡和天文望遠鏡的物鏡都是成倒立的實像,這個實像再通過它們各自的目鏡后成正立放大的虛像。它們分別都經過一次倒立的像,再經過一次正立的像,兩次成像的結果,使人們最終觀察到的都是倒立的像。但是通過顯微鏡得到的是物體倒立放大的像,通過天文望遠鏡得到的是物體倒立縮小的像。答案:D。10.哈勃望遠鏡的物鏡直徑達4.3 m其光學主鏡口徑為2.4 m,制造如此大的物鏡是因為 。A.物鏡越大我們看到的像越大;B.反射式望遠鏡的物鏡就應該比折射式望遠鏡大;C.物鏡越大,就能把越多的光會聚起來,使所成的像

8、更加亮堂;D.以上說法都是錯誤的【解析】為了使望遠鏡看清遠處比較暗的物體,就要想方法會聚更多的光,使得所成的像更加亮堂一些,到達這一目的的實在可行的做法就是把望遠鏡物鏡的直徑做得比我們眼睛的瞳孔大得多。答案:C。11.從顯微鏡的構造圖中的光路圖可以看出 。A.目鏡的焦距比較長,物鏡的焦距比較短;B.目鏡的焦距比較短,物鏡的焦距比較長;C.目鏡和物鏡的焦距一樣長;D.對目鏡和物鏡焦距的長度沒有明確的要求【解析】如右圖所示,物鏡的焦距小于載物片到鏡頭的間隔 ,因物鏡成的像位于目鏡焦點以內,故目鏡焦距大于實像到目鏡的間隔 ,所以目鏡焦距較長,物鏡焦距較短。故A正確。答案:A。12.以下說法不正確的選

9、項是 。A.顯微鏡由兩個凸透鏡組成,目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物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B.望遠鏡分為折射式望遠鏡和反射式望遠鏡;C.顯微鏡和各種形式的望遠鏡,目鏡都成虛像;D.無論什么形式的望遠鏡,其物鏡直徑越大越好【解析】顯微鏡的物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目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故A不正確。無論是顯微鏡還是望遠鏡,目鏡都成正立放大的虛像。各種望遠鏡的物鏡直徑越大,搜集的光線越多,觀察越明晰。答案:A。13.李洋在用顯微鏡觀察上皮組織細胞時,通過調節,被觀察的物體已經處在視野中央了,但像太小,觀察不清楚,這時應該 。A.使物鏡遠離物體,目鏡位置不變; B.使物鏡靠近物體,目鏡遠離物鏡一些;C.使物鏡遠離物

10、體,目鏡靠近物鏡一些;D.使物鏡位置不變,目鏡靠近物鏡一些【解析】物體經顯微鏡成放大的實像,想使像更大些,就要把物體靠近物鏡,這時像變大,同時像距變大,使實像離目鏡的間隔 減小,所以目鏡應遠離物鏡一些。所以應選B。答案:B。14.取兩個焦距不同的放大鏡,一只手握住一個,通過兩個透鏡看前面的物體,如下圖,調整兩個放大鏡間的間隔 ,直到看得最清楚為止。物體變大了還是變小了?把兩個放大鏡的位置前后對調,你有什么新的發現?為什么要用兩個焦距不同的放大鏡?【解析】此題通過兩個焦距不同的放大鏡演示望遠鏡成像原理,前面的凸透鏡相當于望遠鏡的物鏡,使遠處的物體在焦點附近成實像,后面的凸透鏡相當于望遠鏡的目鏡,

11、用來把這個實像放大,所以我們看到了物體放大的像。假設前后兩個凸透鏡位置顛倒,那么看到物體縮小的像。通過實驗發現,假設要看到物體放大的像,要求物鏡的焦距長,目鏡的焦距短。答案:物體變大了,前后對調,物體就變小了,因此只有物鏡焦距長、目鏡焦距短時我們才能看到遠處物體變大了。假設兩透鏡焦距相等,那么看到的物體大小幾乎不變,起不到望遠鏡望遠的作用。15.如下圖,物體對眼睛所成的視角決定了物體在視網膜上所成像的大小,視角越大,所成的像越大,眼睛看物體就越清楚。視角大小不僅跟物體大小有關,還跟物體到眼睛的間隔 有關。你能否根據視角的知識解釋利用顯微鏡能看清微小物體,利用望遠鏡能看清遠處物體的道理?另外,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與物體等大的,但為什么人在遠處看自己在平面鏡中的像很小,而走近平面鏡時看到的像大呢?【解析】根據顯微鏡物鏡和目鏡的作用可知,兩鏡都起放大物體的作用,從而增加視角,使放大倍數進步,看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