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工業大學 機械設計基礎 軸系部件設計_第1頁
哈爾濱工業大學 機械設計基礎 軸系部件設計_第2頁
哈爾濱工業大學 機械設計基礎 軸系部件設計_第3頁
哈爾濱工業大學 機械設計基礎 軸系部件設計_第4頁
哈爾濱工業大學 機械設計基礎 軸系部件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機械設計基礎大作業計算說明書題目:朱自發學院:航天學院班號:1418201班姓名:朱自發日期:2016.12.05哈爾濱工業大學機械設計基礎大作業任務書題目:軸系部件設計設計原始數據及要求:方案序號5輸出軸功率(KW)6.3輸出軸轉速175大齒輪齒數83齒輪模數(mm)3大齒輪寬度80半聯軸器輪轂寬(mm)70機器工作環境清潔機器載荷特性平穩機器工作年限班次3年3班中心距(mm)160小齒輪的齒數20目錄1.設計題目42.設計原始數據43.設計計算說明書53.1 軸的結構設計53.1.1 軸材料的選取53.1.2初步計算軸徑53.1.3結構設計63.2 校核計算83.2.1軸的受力分析83.2

2、.2校核軸的強度103.2.3校核鍵的強度113.2.4校核軸承的壽命114.  參考文獻121.設計題目 斜齒圓柱齒輪減速器軸系部件設計2.設計原始數據 方案序號5輸出軸功率(KW)6.3輸出軸轉速175大齒輪齒數83齒輪模數(mm)3大齒輪寬度80半聯軸器輪轂寬(mm)70機器工作環境清潔機器載荷特性平穩機器工作年限班次3年3班中心距(mm)160小齒輪的齒數203.設計計算說明書 3.1 軸的結構設計3.1.1 軸材料的選取大、小齒輪均選用45號鋼,調制處理,采用軟齒面,大小齒面硬度為,平均硬度;齒輪為8級精度。因軸傳遞功率不大,對重量及結構尺寸無特殊要求,

3、故選用常用材料45鋼,調質處理。3.1.2初步計算軸徑按照扭矩初算軸徑:式中: d軸的直徑,mm; 軸剖面中最大扭轉剪應力,; P軸傳遞的功率,; n軸的轉速,; 許用扭轉剪應力,; C由許用扭轉剪應力確定的系數;根據參考文獻查得,取 故本方案中,軸頸上有一個鍵槽,應將軸徑增大5%,即取圓整,。3.1.3結構設計(1)軸承部件的支承結構形式減速器的機體采用剖分式結構。軸承部件采用兩端固定方式。(2)軸承潤滑方式螺旋角:齒輪線速度:因, 故軸承用油潤滑。(3)聯軸器及軸段1選定聯軸器的類型和型號,從而確定聯軸器的輪轂寬度和孔的直徑,設計任務書中已給出了聯軸器的輪轂寬和聯軸器孔直徑系列:末位數為:

4、0、2、5、8。設本例中給定的聯軸器的輪轂寬,故取。(4)軸的結構設計 橡膠密封圈與軸段2軸肩高,相應。選橡膠密封軸徑為,則。 軸承與軸段3及軸段6考慮齒輪有軸向力,軸承類型選角接觸球軸承。取軸承內徑,現暫取軸承型號為7209C,查表2軸承外徑,寬度 , 故軸段3的直徑,軸段7的直徑。 與齒輪配合的軸段4取 軸環-軸段5齒輪左端軸肩高,取,軸環長度為,可取軸段5的長度。 軸段6右端軸肩高,取,可取軸段6的長度 軸承座設計以及軸段2,3,7的長度齒輪端面與機體間留有足夠的間距( 箱體壁厚),取.軸承采用油潤滑,取軸承上靠近機體內壁的端面與機體內壁間的距離,壁厚,軸承座應有足夠的寬度。調整墊片的厚

5、度取為。軸承端蓋凸緣厚度, 軸段的長度畫圖確定。量取: 端蓋外圈直徑 (5)鍵聯接設計聯軸器及齒輪與軸的周向聯接均采用A型普通平鍵聯接,分別為鍵10x50 GB1096-90及鍵14x50 GB1096-903.2 校核計算3.2.1軸的受力分析為簡化計算,取軸承寬度的中間為支點。取齒輪齒寬中間為力作用點,則可得跨矩.(1) 畫軸的受力簡圖并計算齒輪上的作用力齒輪分度圓直徑:軸上所受轉矩 齒輪所受圓周力 齒輪所受徑向力 齒輪所受軸向力 (2) 計算支承反力在水平面在垂直面軸承1 的總支反力 軸承2的總支反力 (3)畫彎矩圖在水平面上,a-a剖面左側: a-a剖面右側:在垂直面:合成彎矩,a-a

6、剖面左側:a-a剖面右側:(4)畫轉矩圖(5)畫當量彎矩圖最大當量彎矩3.2.2校核軸的強度查資料得:,因此: 滿足要求 3.2.3校核鍵的強度聯軸器處鍵的擠壓應力 取鍵、軸及聯軸器的材料均為鋼,查得1 故 ,強度足夠齒輪處鍵的擠壓應力取鍵、軸及聯軸器的材料均為鋼,查表得 故 ,強度足夠3.2.4校核軸承的壽命查表2得 7209C軸承C=29800N, C0r=23800N(1) 計算軸承的軸向力內部軸向力的方向如圖內部軸向力的大小為: S=0.4FrS2與Fa同向,則1端被壓緊,2端放松比較兩軸承的受力,因,故只需校核軸承1(2)計算當量動載荷,查表1得 e=0.42因為所以X=0.44,Y=1.33載荷平穩,當量動載荷 (3) 校核軸承壽命溫度系數 ,軸承1的壽命 已知減速器使用三年,三班制工作,則最大預期壽命顯然 ,故軸承壽命很充裕4.  參考文獻 1.宋寶玉. 機械設計基礎(第4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