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井作業常用公式_第1頁
固井作業常用公式_第2頁
固井作業常用公式_第3頁
固井作業常用公式_第4頁
固井作業常用公式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固井施工作業常用公式一、 水灰比的確定設水灰比為,水泥漿密度為 g/cm3,干灰密度為 g/cm3,則有:=二、 1m3水泥漿所需的干水泥量設水泥漿密度為 g/cm3,干灰密度為 g/cm3Tc= (噸)三、 1m3水泥漿所需的水量V= (m3)四、 造漿量的計算Vs= (1/100kg)五、 水泥漿到達井底壓力計算:設鉆井液密度為(g/cm3),井垂深深為h(m)井底壓力P=gh/1000 (Mpa)六、 井底循環溫度計算(1)已知地溫梯度為p(/m),井垂深深為h(m),循環溫度系數為(取值在0.6-0.8之間),地表溫度為TS()井底循環溫度Tc=(TS+ph) ()(2)已知鉆井液出口

2、溫度為To()井垂深深為h(m)井底循環溫度Tc=To+h/168 ()七、 注水泥升溫時間計算已知套管內容積Q(m2),套管下深h(m),設計注入水泥漿量L(m3),注水泥排量為q1(m3/min),替泥漿排量為q2(m3/min):(1) 當QhL,則升溫時間t=(min)(2) 當QhL,則升溫時間t=+(min)八、 稠化時間計算已知套管內容積Q(m2),套管下深h(m),設計注入水泥漿量L(m3),注水泥排量為q1(m3/min),替泥漿排量為q2(m3/min)稠化時間t=+附加安全時間(60-90min)(min)九、 失水量的計算Q30=2*Qt式中:Q3030min失水量,m

3、lQt在時間t時收集的濾液量,mlT試驗結束時的時間,min十、 流變參數計算流變模式判別:F= 式中:F流變模式判別系數,無量綱; 轉速300r/min時儀器讀數 轉速200r/min時儀器讀數 轉速100r/min時儀器讀數當F=0.5±0.03時選用賓漢流變模式,否則選用冪律流變模式。賓漢模式 p=0.0015(- ) =0.511 -511p式中:p塑性粘度,Pa.s動切力,Pa冪律模式 n=2.092lg() k=式中:n流性指數,無量綱;k稠度系數,Pa.sn十一、 游離液的計算: FF=式中:FF游離液占的比例;Vf游離液體積 (ml)Vs水泥漿體積 (ml)十二、 固

4、井配水用量計算(1) 固體外加劑固體用量:W=1000 (kg)式中 : a%為固體在干灰中的加量,為水灰比,V為配水總量,單位為m3。(2) 液體外加劑液體用量:W=1000(kg)式中: a為試驗加量,單位(ml)Wc為試驗干灰用量,單位(g)為水灰比V為配水總量,單位為m3l為液體密度,單位g/cm3十三、 套管內容積計算已知套管外徑D(mm),壁厚h(mm)套管內容積Q=(D-2h)2(mm2)十四、 環空容積計算已知井徑D1(mm),套管外徑D2(mm)環空容積Q= (D12-D22)(mm2)十五、 環空流體所占環空高度已知注入流體體積為V(m3),所占環空的環空容積為Q(L/m)

5、該流體所占環空高度H=(m)十六、 環空返速及注水泥排量計算環空返速V=注水泥排量q=60QV式中: Q為環容,單位(L/m)q為注水泥排量,單位(L/min)V為環空返速,單位(m/s)十七、 鉆井液替量計算已知套管阻位為H(m),套管內容為Q(L/m)鉆井液替量L=QH/1000(m3)。十八、 靜壓差計算已知鉆井液密度為m(g/cm3),注入前置液所占環空高度為Hf(m),密度f(g/cm3),注入水泥漿所占環空高度為Hs(m),密度為s(g/cm3),g為重力加速度。則靜壓差P= (Hs(s-m)+Hf(m-f)(Mpa)十九、 井底當量密度計算已知鉆井液密度為m(g/cm3),井垂深

6、H(m),注入前置液所占環空高度為Hf(m),密度f(g/cm3),注入水泥漿所占環空高度為Hs(m),密度為s(g/cm3),井底流動阻力為P(Mpa),g為9.8牛頓/千克。井底靜態當量密度=井底動態態當量密度= 二十、 平衡前置液所用重漿計算已知鉆井液密度為m(g/cm3),重漿密度為h(g/cm3),重漿所占環空的環容為Q(L/m),注入前置液所占環空高度為Hf(m),密度f(g/cm3)平衡所需重漿量L=(m3)二十一、水泥漿失重時,全井平衡所需重漿計算已知鉆井液密度為m(g/cm3),重漿密度為h(g/cm3),重漿所占環空的環容為Q(L/m),注入水泥漿所占環空高度為Hs(m),

7、密度s(g/cm3)全井平衡所需重漿量L= (m3)二十二、起壓替量計算已知套管內容為Qi(L/m),總替量為Q(m3),裸眼平均環容Qa(L/m),鉆井液密度為m(g/cm3),注入水泥漿量為Ls(m3),水泥漿密度為s(g/cm3)起壓替量Qt=Q-1、動態起壓時間計算:設管內外壓力平衡時,管內泥漿液柱高度為Him則: 式中 Him管內泥漿液柱高度,m;H井深,m;Ci套管內每米容積,m3/m;Co平均環空每米容積,m3/m;c水泥漿密度,g/cm3;m泥漿密度,g/cm3;Vc注水泥漿量,m3;Q頂替排量,m3/min;T起壓時間,min;p循環壓耗,MPa;循環壓耗p采用經驗公式:(當

8、p=0時,計算結果為靜態起壓時間)當套管下深1000m時: p=0.0981(0.01H)+0.8(MPa)當套管下深5000mL1000m時: p=0.0981(0.01H)+1.6(MPa)2、環空液柱壓力當量密度(m)的計算: Him 鉆井液 H 水泥漿設井深為H;環空中前置液的高度為H前;前置液的密度為前;水泥漿的高度為H水泥;水泥漿的密度為水泥;泥漿的密度為泥漿;則 注:為地層破裂壓力當量密度 為地層孔隙壓力當量密度在固井設計過程中應滿足:二十三、熱采井預應力計算基本數據:177.8mm9.19mm×N80 套管下深1670m,泥漿密度按,設計注蒸汽的溫度為3201、套管內

9、產生的最大應力: Pmax =E·C·Qmax =1.52×9.80665×107×12.1×10-6×(320-72) =447302.5 KPa2、應施加的預應力: P= PmaxA·Y =447302.5·98.067 =447302.5419246.0=28056.5 KPa3、套管在井內的自重(考慮浮力) m=(q·KB)=38.69×1670×0.85÷1000=55.3 t 注: KB為泥漿密度為1.18g/cm3時的浮力系數4、井口拉力:(S為套管橫截面積) P=+m-f0 =+55.3- =13.94+55.3-30.5 =38.74 t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