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污水調試方案_第1頁
醫院污水調試方案_第2頁
醫院污水調試方案_第3頁
醫院污水調試方案_第4頁
醫院污水調試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醫院綜合污水處理設備調試、運行工藝*工程設備有限公司2011年9月一 工藝原理、流程及特點首先應清楚該污水處理廠采用活性污泥法工藝。該工藝主要由:進水、曝氣、沉淀、出水、(排泥)五個階段組成。其工藝流程如下;生活污水及醫療廢水及醫療廢水格柵調節池AO池沉淀池消毒池投加藥劑出 水化糞池工藝流程圖 工藝流程說明u 格柵:通過格柵去除污水中尺寸較大懸浮雜質,保護水泵,排除對后續處理設備可能帶來的不利影響。因為是洗浴廢水,在格柵后需設毛發聚集器去除洗浴廢水中的毛發。u 調節池:原污水水質在高峰期與低峰期相差較大,單位時間流量變化較大,為保證處理設備穩定運行以及供氣、投藥量的相對穩定,需設置調節池進行

2、調節。u 接觸氧化池:曝氣生物濾池內填料為自制填料。通過對異養菌和硝化菌的有效富集,達到對COD和氨氮的高效去除,使出水COD和氨氮濃度分別低于90mg/L和20mg/L。同時對污水中的懸浮物達到一定的去除效果。u 沉淀池:經過生物氧化處理過的水在此停留一段時間將其攜帶的污泥加以分離沉淀,減小后續工序負荷,減少出水SS濃度。u 消毒池:主要功能為殺死污水中大腸桿菌及其他有害菌,該工藝屬于活性污泥法,其起作用主要是活性污泥。活性污泥:它由具有活性的微生物、微生物自身氧化的殘留物、吸附在活性污泥上不能被降解的有機物和無機物組成,形狀象絮凝后的礬花。活性污泥法屬于典型的好氧生物處理法,是采用人工曝氣

3、的手段,使得活性污泥均勻分散于池中,和污水充分接觸,并在有溶解氧的條件下,對污水中所含的有機物進行合成和分解的代謝活動。工藝的特點; 1 工藝簡單,管理簡便。 2 好氧、厭氧交替進行,能同時具有脫氮和脫磷的功能,去除率高,而且產泥量少。處理污水所需機械和工藝設備較少。二系統運行時各單元的功能及運行機理。以下依照工藝流程順序依次做以解釋;格柵池該單元共設置一臺固定格柵。該單元主要功能是為工藝處理時負責進水。它依靠格柵自動攔截人工清除進水時水中粗大的漂浮物為下道工序處理減輕負擔并保護提升泵不受絲狀物困擾造成堵塞。調節池該單元共配置提升泵兩臺。該單元主要功能是緩沖進水量的不穩定性,將不同時段不同水質

4、進行中和,為后續處理提供穩定水量及水質。運行時要保證泵正常工作因為泵流量過大,所以設置回流管目的是即要泵正常連續工作又要將多余的水回流回泵池。兩臺泵運行時一用一備。3 厭氧池設置有曝氣管攪拌。進水同時啟動沉淀池及集泥池中的回流污泥泵使回流污泥與新鮮污水進行短時間的快速混合,由于基質濃度高有利于菌膠團的生長,使得進入主反應區后菌膠團細菌在數量上占絕對優勢,從而有效地制止絲狀菌過度的生長而引起污泥膨脹。混合后的污水經溢流堰流入厭氧區后啟動曝氣管攪拌使得污水與該區的厭氧菌充分接觸并防止污泥沉淀,該區目的是創造超量生物除磷的條件。4 曝氣池當污水從厭氧區底部過墻孔流入好氧曝氣池時,啟動風機開始曝氣,曝

5、氣的目的主要進行有機物降解和N的消化反消化,當到額定時間后曝氣停止。5 沉淀池經厭氧好氧處理過的水溢流到沉淀池后開始沉淀,該池設置斜板沉淀器,它特殊的結構及安裝角度保證泥水徹底分離,工作時上清液從沉淀器上部流出,污泥沉淀到沉淀器下部,從而達到泥水分離目的。一定時間后,一般污泥經沉淀池底部連通管流入集泥池由回流泵將泥回流至厭氧池進水口進行消化和返消化,當泥量過多時打開池外污泥管道閥門將多余污泥排至污泥干化場,或者轉化回流泵管路上的閥門將剩余污泥由泵抽至污泥干花場。斜板沉淀區也設有一臺污泥回流泵其目的與集泥池內回流泵作用一樣。經沉淀分離后的清水由斜板沉淀區上部溢流管流入清水池從管道排入人工濕地進行

6、進一步凈化,最終從人工濕地排入消毒池。6 消毒池該單元共配置如下;加藥裝置一套。 系統運行過程:水從沉淀池進入,通過二氧化氯發生器水射器加氯進行殺滅其所含細菌,最終達標排放。7 剩余污泥污泥經市政化糞車吸走衛生填埋或焚燒。8 鼓風機房 鼓風機房內設有兩臺風機(一用一備)。風機是在曝氣階段給曝氣池供氧。 7 配電室擔負給整個系統供電控制功能。它由一臺電器柜組成(分別為各系統提供動力)。自控系統由時間繼電器控制,當各單元控制手柄處于自動狀態時系統將自動運行。8檢測儀表 根據工藝需要我們在系統運行過程中設置了許多儀表,簡單劃分為進出水流量計、及液位計儀表。其主要功能是提供準確數據以便監控計量明確系統

7、運行是否正常。三 系統調試運行時各階段的操作及注意事項。 我們將系統運行劃分為三個階段即調試準備階段、調試階段、正常運行階段。以下分別做以解釋。 1調試準備階段。依照上述工藝流程順序在調試準備階段首先將各單元設備進行單機運行24小時及手動、自動轉換操作,確定無誤;再開始向池內加泥,加泥量由工藝計算而定,加泥區為進水調節區或曝氣區,加泥后進入調試階段。 2調試階段。此階段主要工作是污泥培養及馴化。活性污泥的培養即通過一定方法使活性污泥的微生物增殖,達到一定的污泥濃度。活性污泥馴化即對活性污泥中的混合微生物群進行選擇和誘導,使活性污泥中具有降解污水中的污染物活性的微生物占據主導。污泥培養及馴化方法

8、有兩種;同步法和異步法。異步法程序是;將經過粗慮的濃便水投入曝氣池,用生活污水稀釋成BOD約300500MGL加培養液,連續曝氣12小時,池內出現絮狀物后,停止曝氣,靜置沉淀11.5小時,排出上清液(池容的5070),再加濃便水和稀釋水重新曝氣,12周后待污泥增加一定濃度后,開始按1020進待處理污水,當處理效果穩定后再增加污水比例,每次按1020增加,直至滿負荷。 同步法步驟;直接向曝氣池投加一定比例的活性污泥,曝氣池全部進水,連續曝氣、排水。經過12周后即將活性污泥培養成熟使他具有良好的凝聚、沉淀性能,污水中含有大量的菌膠團和纖毛類原生物。在培養和馴化期間,應保證良好的微生物生長繁殖條件,

9、水溫一般在(1535度)、(.MGL)、PH(6.57.5)。首次調試采用同步法并將污泥培養及馴化這兩個階段合并起來執行。同時調試過程中還應注意;設備及儀表已經處于帶負荷運轉,隨時觀察他們運行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排除。并隨時進行人工采樣化驗,將化驗數據與儀表顯示數據比對,以確定儀表測量的準確性。3 系統運行階段。經過以上步驟后系統進入運行階段。系統運行時,日處理量300立方米。以下從人員配置、設備日常管理與維護、監控采樣化驗、常見異常現象及排除四點做以闡述;(1) 人員配置。 根據工藝特點可以設置管理經理1名,后勤2名,機修電工、鉗工各1名,保安1名,一線工作人員3名(分3班組、3班組輪流工作保

10、證24小時運轉正常、每班設置班長1名)、化驗員2名(2) 系統運行時的日常管理與維護。 系統運行日常管理與維護重點在設備、儀表、設施的管理與維護。它從選用、安裝、運行、維修、直至報廢的全過程管理。重點做好以下幾點即建立設備管理檔案、建立嚴格管理制度、做好保養和檢修工作、根據需要有計劃進行更新改造、做好事故處理工作。要做好以上幾點可以從以下標準執行: A 編制機械設備運行管理制度,編制年檢制度,編制備件及備品購置計劃,進行運行人員崗前培訓及運行人員責任制,編制設備運行規程包括潤滑保養、運行操作、調度、緊急處理、事故處理。B 進行設備維修保養工作。按一般步驟分;日常保養、一級保養、二級保養、小修、

11、中修、大修、設備的計劃預修。C 進行人員培訓。設備操作人員最基本應做到(三好、四會、操作中堅持五項紀律)即 管好設備,用好設備,修好設備;會使用、會維護、會檢查、會排除故障;實行定人定機培訓考核合格后持證上崗、經常保持設備整潔按規定加油、遵守交接班制度、管好工具附件備件、發現異常立即停機檢查對自己不能處理的問題應及時通知有關人員檢查處理。對與儀表管理與維護,可以參照設備管理執行,同時在以上基礎上應作好儀表效驗工作。對設施管理及維護重點應放在基礎維護和表面防腐及防漏三方面考慮。(后期將把重點設備使用及維護專門作以培訓,本節將不再做詳細敘述)。 (3) 系統運行操作程序。根據工藝步驟分為;進水階段

12、、反應階段、沉淀階段、排水階段、(排泥)階段。以下詳細做以敘述。 進水階段:此階段流程為污水從市政管網自流到粗格柵池,格柵池,啟動粗格柵,啟動提升泵(一用一備)。調節池內設有溢流管及液位計,當水位達到上限后液位計會給提升泵訊號而關閉提升泵,同時過多污水從溢流管排入進水井。 反應階段:確切的說反應階段應該開始進水就已經開始。此階段運行操作程序:一開始進水即打開回流污泥泵及潛水攪拌器,開始進行調節和厭氧反應,待污水進到規定上限水位,回流污泥泵及潛水攪拌器關閉,啟動鼓風機,(運行的鼓風機對應的閥打開,備用風機對應的閥關閉),開始曝氣。沉淀階段:此階段采取自然沉降泥水分離。沉降后進入排水及消毒階段。在

13、如此連續運行中,池內污泥超量后,啟動集泥池污泥泵向污泥干化場排泥,當排到需要泥量后停止排泥。(4) 運行時常見異常現象及處理方法。A 污泥膨脹 污泥膨脹是指活性污泥的凝聚、沉降性能惡化,導致處理系統出水水質渾濁的現象。一般表現為含水率升高,體積膨脹,澄清液減少,難以沉降分離。主要原因是大量絲狀菌或真菌在污泥內繁殖,使泥塊松散,密度降低所致。絲狀菌或真菌生長時需要較多的碳素,對氮、磷,特別是溶解氧要求較低,因此,在污水中碳水化合物較多,曝氣溶解氧不足,養料配比不當,水溫偏高或PH值偏低場合下,都容易引起污泥膨脹。 解決污泥膨脹方法應首先分析出引起污泥膨脹的原因,針對原因采取措施。以下將按不同原因

14、相應采取不同方法加以敘述: 缺氧水溫過高;可以加大曝氣量,或降低進水量減輕負荷,或適當降低MLSS值,以調整負荷。污泥負荷過高;可適當提高MLSS值。缺氮、磷、鐵養料;可投加硝化污泥液或氮、磷等成分化肥。PH值過低;可投加石灰進行調節。污泥大量流失;可投加510MGL氯化鐵,幫助絮凝,刺激膠團菌生長,也可以投加漂白粉或液氯(按干泥的0.30.6%)投加,阻制絲狀菌繁殖。B 污泥減少及泥量減少 造成上述問題原因主要是因為污泥上浮流失或養料不足,有機物含量少,或是污泥排放過多。防治辦法是;提高沉淀效率,投入過多養料,包括進水量;如果養料少,應減少空氣量,防止過氧;養料多,增加曝氣量,使污泥迅速增長

15、;減少剩余污泥排放量。C 泡沫問題 曝氣池產生泡沫主要原因是:污水中存在有大量合成洗劑物或其他起泡物質。 解決辦法:用壓力水噴灑;用除泡劑(機油、煤油投放量應嚴格控制在0.5MGL范圍內);提高曝氣池中污泥濃度。D 污泥脫氮問題 產生原因:當進水中含有較多的氮化合物,系統運行的曝氣時間較長,曝氣量充分時,在曝氣池中所發生的高硝化作用會使混合液中含有較多的硝酸鹽,當系統處于沉淀階段時,就會在污泥區發生反消化細菌將硝酸鹽還原成氮氣,這樣溢出的氮氣就會攜帶污泥一起浮升,產生污泥上浮現象。 解決辦法:增加污泥回流量或及時排放剩余污泥;減少曝氣量或縮短曝氣時間。E 污泥腐化 產生原因:操作不當系統曝氣量過小,造成厭氧分解,產生大量氣體攜帶污泥上升。 解決辦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