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博客網站的設計與開發_第1頁
個人博客網站的設計與開發_第2頁
個人博客網站的設計與開發_第3頁
個人博客網站的設計與開發_第4頁
個人博客網站的設計與開發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編號:03023175*大學2007屆本科畢業論文個人博客網站的設計與開發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Personal Blog Website論文作者姓名:* 作者學號: _ 所在學院: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 所學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導師姓名職稱:*(副教授) 論文完成時間: 年5月20日 年5月20日*大學2*屆畢業論文(設計、創作)開題報告(由學生本人認真填寫)課題題目個人博客網站的設計與開發課題來源導師指定 自定 其他來源課題的目的、意義以及和本課題有關的國內外現狀分析:1、目的:為用戶提供一個學習和交流的平臺。2、意義:借助博客自主性、互動性、共享性的特點,

2、用戶可以盡情表達自己的思想,促進人們的深度交流和溝通。3、現狀:近兩年來,博客及博客文化正成為互聯網的熱點,并被視為繼Email、BBS和ICQ之后出現的第四種網絡交流方式。博客的發展對應了全球范圍內知識社會來臨的背景,它的快速發展以及廣泛應用,有助于推動中國向學習型社會演進。 研究目標、研究內容和準備解決的問題:1、目標:設計一個既可以讓用戶擁有自己的自由空間,又可以與其他用戶互動的個人博客網站。2、內容:設計的博客網站能夠集博客、相冊、鏈接于一身。注冊用戶可以發布網上日志,通過文字、圖片和鏈接,將個人工作、學習、生活等內容全方位的展示給公眾,同時對自己的博客空間進行管理。訪客可以瀏覽文章、

3、發表評論、留言,與注冊用戶產生互動,達到交流和共享的目的3、準備解決的問題:設計友好的界面,方便用戶的使用;設計安全的數據庫,保存注冊用戶信息以及注冊用戶的博客信息。擬采取的方法、技術或設計(開發)工具:擬采用Miscrosoft Visual Studio2005作為開發工具, 運用C#作為開發語言,采用MS SQL Server2005作為后臺數據庫。預期成果:1、畢業設計成果軟件(源程序),相關開發文檔2、畢業論文進度計劃:2006.12.1 - 2007.3.20:查找資料、搜集相關素材2007.3.21 - 2007.4.3: 完成界面部分的設計2007.4.4 - 2007.4.1

4、5:完成數據庫部分的設計2007.4.16 - 2007.4.30:完成功能實現部分的設計2007.5.1 - 2007.5.20:整理資料、撰寫畢業論文2007.5.21 - 2007.5.25:根據導師要求,完善畢業設計和論文指導教師對選題報告的意見:同意開題。 指導教師簽名: 2006 年 12 月 1 日開題報告II*大學2*屆畢業論文(設計、創作)任務書(由學生本人認真填寫)論文提要:1. 開發背景、意義,使用的開發工具2. 系統功能需求及流程分析3. 系統結構及數據庫設計4. 系統主要功能模塊實現課題任務要求:運用C#作為開發工具,采用MS SQL Server作為后臺數據庫,完成

5、博客系統中系統的架構設計,數據庫設計,以及下列功能的設計與實現:1. 用戶基本資料維護;2. 后臺管理; 3. 用戶博客管理,包括: 1)用戶信息發布與管理2) 留言管理 3) 個人資料管理 4)評論管理等。要求:1. 界面美觀;2. 使用方便。主要參考文獻:1 陳志泊、李冬梅、王春玲,數據庫原理及應用教程,第1版,人民郵電出版社,2002年3月2 劉瑞新、馬俊、何欣,C#網絡編程及應用,第1版,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年6月3 Tom Archer, INSIDE C#, MICROSOFT PRESS, 2001.74 齊治昌、譚慶平、寧洪,軟件工程,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

6、5 鄧良松、劉海巖、陸麗娜,軟件工程,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1年*大學2*屆畢業設計(論文、創作)中期檢查表學院名稱: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一、畢業設計進展情況根據所查考的資料以及博客的特點,該系統所涉及的大部分界面已經設計好,數據庫的設計正在進行中,部分表已經建立。下一步將根據系統的需要,完成數據庫的設計。二、存在問題雖然大部分的界面已經設計好,但界面還不夠美觀,不夠規范。對界面的設計得不夠到位,需要進一步的修整。三、下一階段的研究方法或設計思路對界面作進一步的調整,同時根據數據庫的設計思想和方法,關系數據庫的規范化的原則,以及該系統的實際情況來具體設計數據庫中的各個表。四、指導教師對

7、學生設計(論文、創作)進展等方面的評語 該生能夠按照進度計劃完成前一階段的工作,設計內容合理,進度適當,希望在下一階段解決存在的問題。 指導教師簽字: 2007年 4月10 日此表除第四項外由學生填寫指導教師簽名河南大學2007屆畢業論文(設計、創作)綜合成績表(一)學院名稱: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學 號03023175姓名鄭艷麗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指導教師郭拯危(副教授)綜合得分80論文題目個人博客網站的設計與開發指導教師評語及得分指導教師評語該生能夠按照老師的要求完成畢業設計和論文,畢業設計界面友好,完成了指定功能;畢業論文書寫認真、規范,內容充實。評分項目分值指導教師對畢業論文(設計、創作

8、)評分撰寫開題報告、文獻綜述15調查研究查閱整理資料10學習態度與規范要求10數據處理、文字表達10論文(設計、創作)質量和創新意識55合計100得分128874580指導教師簽名 2007年 5 月 20 日評閱教師評語及評分評閱教師評語該生畢業設計具有一定的實用性,功能較齊全,畢業論文書寫規范,語句通順,達到了本科畢業論文的要求。評分項目分值評閱畢業論文(設計、創作)評分撰寫開題報告、文獻綜述15調查研究查閱整理資料10學習態度與規范要求10數據處理、文字表達10論文(設計、創作)質量和創新意識55合計100得分127884580評閱教師簽名 2007年 5 月 22 日此表由教師填寫河南

9、大學2007屆畢業論文(設計、創作)綜合成績表(二)學號03023175姓名鄭艷麗所在學院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答辯委員會評語及評分答辯委員會評語該生思路較為清晰,語言流暢,回答問題正確。畢業論文書寫規范,符合本科畢業論文的要求。答辯委員簽字: 2007年 5 月 26 日評分 項目 分值論文答辯小組評分答辯情況論文質量合計(100)內容表達情況(15)答辯問題情況(25)規范要求與文字表達(20)論文(設計、創作)質量和創新意識(40)得分1220163280答辯委員會主任簽字: 2007年 5 月 26 日畢業論文(設計、創作)成績綜合評定: 80分綜合評定等級:良備注:一、論文的質量評定,

10、應包括對論文的語言表達、結構層次、邏輯性理論分析、設計計算、分析和概括能力及在論文中是否有新的見解或創新性成果等做出評價。從論文來看學生掌握本專業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的程度。二、成績評定采用結構評分法,即由指導教師、評閱教師和答辯委員會分別給分(以百分計),評閱教師得分乘以20%加上指導教師得分乘以20%加上答辯委員會得分乘以60%即綜合成績。評估等級按優、良、中、差劃分,優90-100分;良76-89分;中60-75分;差60分以下。三、評分由專業教研室或院組織專門評分小組(不少于5人),根據指導教師和答辯委員會意見決定每個學生的分數,在有爭議時,應由答辯委員會進行表決。四、畢業論文答辯工作結

11、束后,各院應于6月20日前向教務處推薦優秀論文以匯編成冊,推薦的篇數為按當年學院畢業生人數的1.5%篇。五、各院亦可根據本專業的不同情況,制定相應的具有自己特色的內容。須報教務處備案。六、書寫格式要求:1、目錄;2、內容提要須書寫200左右漢字,開題報告(文科除外)的內容要根據不同專業的課題任務要求,闡述查閱文獻、文案論證、解題思路、工作步驟等;3、正文(含引言、結論等);4、參考文獻(或資料)河南大學本科生畢業論文(設計、創作)承諾書論文題目個人博客網站的設計與開發姓 名鄭艷麗所學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 號03023175完成時間2007年5 月20日指導教師姓名職稱郭拯危(副教授)承諾內容

12、:1、本畢業論文(設計、創作)是學生 鄭艷麗 在導師 郭拯危 的指導下獨立完成的,沒有抄襲、剽竊他人成果,沒有請人代做,若在畢業論文(設計、創作)的各種檢查、評比中被發現有以上行為,愿按學校有關規定接受處理,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2、學校有權保留并向上級有關部門送交本畢業論文(設計、創作)的復印件和磁盤。備注:學生簽名: 指導教師簽名: 2007年 5 月 20 日 2007年 5 月 20 日說明:學生畢業論文(設計、創作)如有保密等要求,請在備注中明確,承諾內容第2條即以備注為準。目 錄摘 要IABSTRACTII第1章 緒論11.1 開發背景及意義11.2 系統開發軟件簡介21.2.1

13、.Net框架21.2.2 C#語言21.2.3 SQL Server 20053第2章 系統分析42.1 系統功能需求42.1.1 訪客42.1.2 注冊用戶42.1.3 管理員52.2 系統流程6第3章 系統設計73.1 系統B/S結構73.2 數據庫設計73.2.1 數據庫概念結構設計83.2.2 數據庫邏輯結構設計83.3 存儲過程9第4章 系統實現104.1 系統主界面104.2 注冊模塊104.3 發表評論模塊124.4 日志管理模塊13結 論16參考文獻17河南大學本科畢業生學士學位論文摘 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生活節奏的加快,博客被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作為學習和交流的工具。博客

14、的內容豐富多彩,有對其他網站的超鏈接和評論,有個人構思,還有新聞日志、照片、詩歌和散文等。博客具有自主性、開放性、互動性和共享性的特點,是一個很好的交流的渠道,思想展現的舞臺和學術探討的園地。本系統是一個實用的個人博客網站,集博客、相冊、留言板、鏈接于一身。未注冊用戶(訪客)可以瀏覽文章,發表評論及留言。也可以通過注冊成為該系統的注冊用戶,注冊用戶可以管理自己的博客、相冊、留言板、友情鏈接等,同時還可以發表新日志,上傳圖片等。關鍵詞 博客,日志,評論,留言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and high spe

15、ed of life rhythm, Blog has being chosen by more and more people as the tool of study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Blog is very rich and colourful: some has hyperlink and comment of other website, some about personal thinking, news, music, article and so on. Because of the character of independ

16、ence, open, interaction and share of Blog, it is regarded as an outlet of good exchange channel, the stage of personal thought displaying, and the garden area of knowledge studying.This system is a practical Blog website which has Blog, photo album, message board and link. Visitor can browse article

17、s, post comments and leave messages. The visitor can register in the Blog website, after that they can manage the Blog, photo album, message board, link of friendship etc. At the same time, they can also post new log, picture etc.Keywords Blog,log,comment,message第 17 頁第1章 緒論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使得博客及博客文化成為熱點。博客以

18、其自主性、開放性、共享性的特點,滿足了人們展示個性、盡情交流的要求。本章主要介紹該系統的開發背景及意義、系統的開發軟件。1.1 開發背景及意義 近兩年來,博客及博客文化正成為互聯網的熱點,并被視為繼Email、BBS和ICQ之后出現的第四種網絡交流方式。博客正在改變組織溝通和社會交流方式。目前,全球參與博客的人數已經達到1000萬之眾,而且每5.8秒鐘,都有一名新的博客用戶加盟進來。很多記者、律師、教授、學者、專家,甚至法官和議員都有了自己的博客網站,形成了獨特的博客文化。美國總統候選人樂于開設博客站點,作為競選的重要手段。企業界也正在把博客方式引入企業內部網和公司網站,用于非正式的知識管理和

19、網絡營銷等。政府部門和教育領域都在嘗試利用博客構建內部知識管理和溝通交流的新體系,可以讓職員發表評論,積累知識,鏈接有意思的網絡資源,促進彼此的交流溝通。顯然,博客的發展對應了全球范圍內知識社會來臨的背景。對于中國這樣一個組織機構信息化仍處于初級階段的國家,博客這種充分發揮個人主導性和積極性的非正式知識管理工具和其深度溝通交流的功能,對于我們國家的知識傳播、知識擴散和有效提升組織的學習和創新能力,具有更特殊的意義。博客用戶的快速增長以及組織機構對它的廣泛應用,有助于推動中國向學習型社會演進。本系統根據現實的情況以及博客互動性的特點進行設計開發,旨在為用戶提供一個交流的平臺,促進用戶間的深度溝通

20、;并根據博客共享性的特點,促進用戶之間的知識交流,使其成為一個學習的園地。1.2 系統開發軟件簡介系統的開發采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Net 2005 集成開發環境和SQL Server 2005等工具,使用C#編程語言。在設計上采用Visio圖表的形式描述系統模型和系統架構,利用Asp.Net、ADO.Net、存儲過程等技術,大大提高了開發效率和系統的可維護與可擴展性。在內容表現上努力做到數據的表現和結構相分離,采用XHTMLl1.0+CSS.0標準編碼,并且支持幾乎所有的瀏覽器。1.2.1 .Net框架Visual Studio.NET是一套完整的開發工具,用于生

21、成 Asp Web 應用程序、Xml Web services、桌面應用程序和移動應用程序。Visual Basic.Net、Visual C+.Net、Visual C#.Net 和 Visual J#.Net全都使用相同的集成開發環境(IDE),該環境允許它們共享工具并有助于創建混合語言解決方案。另外,這些語言利用了.Net Framework 的功能,此框架提供對簡化Asp Web應用程序和 Xml Web services 開發的關鍵技術的訪問。.Net Framework是一種新的計算平臺,它簡化了在高度分布式Internet環境中的應用程序開發。.Net Framework 具有兩

22、個主要組件:公共語言運行庫和.Net Framework類庫。Asp.Net又叫Asp+,是Microsoft推出的新一代Active Server Pages腳本語言。Asp.Net是建立在公共語言運行庫上的編程框架,可用于在服務器上生成功能強大的Web應用程序。與以前的Web開發模型相比,Asp.Net提供了數個重要的優點:增強的性能、世界級的工具支持、威力和靈活性、簡易性。1.2.2 C#語言C#語言是在C和C+語言基礎上開發的在.Net平臺上運行的為適應Internet、Intranet和各類網絡應用而設計的編程語言,該語言綜合了C、C+和Java以及其他高級語言的特點,是一種語法優雅

23、,類型安全,完全面向對象的編程語言,也是.NET的首選語言。早期的網絡編程難度大、效率低,而C#語言和.Net平臺大大簡化了這些技術,使得過去困難的網絡應用編程變得輕松。任何人只要熟悉 C 和類似的語言,在應用 C# 時就幾乎不會有什么問題。C# 在不犧牲 C 和 C+ 的功能和控制特色的前提下提高了 C+ 編程人員的開發速度。基于C#的這些特點,本系統選擇C# 作為開發語言。1.2.3 SQL Server 2005 本系統的數據庫采用SQL server 2005。SQL Server 2005是一個全面的數據庫平臺,使用集成的商業智能(BI)工具提供了企業級的數據管理。SQL Serve

24、r 2005數據庫引擎為關系型數據和結構化數據提供了更安全可靠的存儲功能,使用戶可以構建和管理用于業務的高可用和高性能的數據應用程序。SQL Server 2005在SQL Server 2000的強大功能基礎上,提供了一個完整的數據管理和分析解決方案,它將會給不同規模的組織帶來幫助:使應用程序更加安全、伸縮性更強和更可靠;降低開發和支持數據庫應用程序的復雜性;能夠在多個平臺、應用程序和設備之間共享數據;更易于連接內部和外部系統;在不犧牲性能、可用性、可伸縮性或安全性的前提下有效控制成本。第2章 系統分析本章將詳細介紹該系統的分析過程,包括系統的各類用戶的功能需求以及系統流程。2.1 系統功能

25、需求系統涉及到的用戶角色分三種:訪客、注冊用戶和管理員。下面分別介紹各類用戶角色的主要功能。2.1.1 訪客訪客無須注冊,即可瀏覽注冊用戶發表的日志、上傳的圖片,并且還可對自己感興趣的日志發表評論,給注冊用戶留言。其功能結構如圖2-1所示:圖2-1 訪客功能圖2.1.2 注冊用戶注冊用戶可以通過登錄,對自己的博客空間進行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模塊:日志管理模塊:包括日志分類管理(添加新分類、刪除分類),個人日志管理(個人日志的添加、刪除、編輯),日志評論管理(查看評論、刪除評論)。留言板管理模塊:包括查看所有留言,刪除留言。相冊管理模塊:此模塊包括上傳新照片,刪除照片。友情鏈接管理模塊:包括添

26、加新的友情鏈接,編輯友情鏈接,刪除友情鏈接。功能結構如圖2-2所示:圖2-2 注冊用戶功能圖2.1.3 管理員管理員要對系統的注冊用戶的基本資料進行維護,并管理注冊用戶的日志以及留言。另外,管理員還可以修改該系統的常規設置,如:修改系統公告,修改用戶注冊條款等。功能結構如圖2-3所示:圖2-3 管理員功能圖 2.2 系統流程根據以上的需求分析,以及各類用戶的功能要求,得到系統的流程如圖2-4所示:圖2-4 系統流程圖第3章 系統設計本章主要介紹該系統采用的結構以及數據庫的詳細設計過程。3.1 系統B/S結構B/S結構為三層結構,建立在廣域網的基礎之上,客戶端只需要安裝瀏覽器,通過http協議向

27、Web Server提出請求,Web Server站點收到請求后,通過CGI(ISAPI)得到相關數據,然后以HTML文檔的形式返回給瀏覽器。結構如圖3-1所示:圖3-1 B/S結構原理B/S建立在廣域網之上,不必是專門的網絡硬件環境,有比C/S更強的適應范圍,一般只要有操作系統和瀏覽器即可。在B/S結構的系統中,用戶可以通過瀏覽器向分布在網絡上的許多服務器發出請求。B/S結構極大地簡化了客戶機的工作,客戶機上只需安裝、配置少量的客戶端軟件即可,服務器將擔負更多的工作,對數據庫的訪問和應用程序的執行將在服務器上完成。B/S體系的優點是:系統安裝維護簡便、數據集中管理;便于分散用戶使用,適應互聯

28、網時代軟件的發展趨勢。根據B/S結構的特點和本系統的性能特點,采用B/S結構進行開發更合適。3.2 數據庫設計本系統采用微軟公司的大型數據庫MS SQL Server 2005,數據庫結構設計如下:3.2.1 數據庫概念結構設計概念結構設計就是將需求分析得到的用戶需求抽象為信息結構,即概念模型。在這里采用E-R模型。概念結構的E-R模型設計如圖3-2所示:圖3-2 E-R模型3.2.2 數據庫邏輯結構設計概念結構設計階段得到的E-R模型是用戶的模型,它獨立于任何一種數據模型,獨立于任何一種具體的DBMS。為了建立用戶所需求的數據庫,需要把上述概念模型轉換為某個具體的DBMS所支持的數據模型。數

29、據庫邏輯結構設計的任務就是將概念結構轉換為特定DBMS的所支持的數據模型的過程。該系統數據庫的邏輯結構設計如圖3-3所示:圖3-3 數據庫邏輯關系圖3.3 存儲過程簡單的說,存儲過程是由一些SQL語句和控制語句組成的被封裝起來的過程,它駐留在數據庫中,可以被客戶應用程序調用,也可以從另一個過程或觸發器調用。它的參數可以被傳遞和返回。與應用程序中的函數過程類似,存儲過程可以通過名字來調用,而且它們同樣有輸入參數和輸出參數。根據返回值類型的不同,我們可以將存儲過程分為三類:返回記錄集的存儲過程, 返回數值的存儲過程(也可以稱為標量存儲過程),以及行為存儲過程。相對于直接使用SQL語句,在應用程序中

30、直接調用存儲過程有以下好處:(1)減少網絡通信量 (2)執行速度更快 (3)更強的適應性。(4)可用于增強安全性。由于存儲過程具有以上的優點,該系統也多次使用。例如:在發表日志時,存儲過程InsertLog用于保存新發表的日志的信息。在日志管理時,存儲過程updateLog用于及時更新日志信息。在用戶注冊時,存儲過程checkUser用于驗證數據庫中是否已經存在該用戶名,以保證用戶名不能重復。第4章 系統實現本章主要介紹該系統主要部分的具體實現。4.1 系統主界面該界面為該系統的首頁,顯示出最新日志,最熱日志等。訪客只要一進入該網站,就可以看到該頁面。并通過該頁面進入留言板、日志、發表評論等其

31、他感興趣的頁面。系統主界面如圖4-1所示:圖4-1 系統主界面4.2 注冊模塊訪客可以通過該界面注冊成為該系統的注冊用戶,擁有自己的博客空間。界面如圖4-2所示:圖4-2 用戶注冊界面protected void Button1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連接數據庫,使用存儲過程CheckUser,查看該用戶名是否已經存在 SqlCommand command = new SqlCommand("CheckUser", conn); SqlDataReader dr=command.ExecuteReader(); if (Che

32、ckBox1.Checked) /如果同意注冊條款,則可以進行注冊 if (dr.Read() /如果用戶名已經存在,則注冊失敗 Response.Write("<script>window.alert('注冊失敗:已有該用戶名!');</script>"); else /如果用戶名不存在,則在數據庫中保存新注冊用戶的信息 command = new SqlCommand("InsertUser", conn); SqlParameter RegisterName = command.Parameters.Add(

33、"name", SqlDbType.NVarChar, 30); /傳遞各個參數的值 RegisterName.Value = TextBoxName.Text; Session"username" = TextBoxName.Text.Trim(); else /如果不同意注冊條款,則不能進行注冊 Response.Write("<script>window.alert('不同意注冊協議不能注冊! ');</script>");4.3 發表評論模塊在該模塊中主要使用了存儲過程。SQL存儲過程執

34、行起來比SQL命令快得多,當一個SQL語句包含在存儲過程中時,服務器不必每次都要分析和編譯它。而且存儲過程使程序易于維護。如果程序需要做某些修改,只要改動存儲過程即可。數據庫建立表之后,根據系統的功能,也多次用到存儲過程。創建存儲過程如下: Creat Procedure InsertComment(log_ID int, /日志編號comm_subject varchar(30), /評論主題comm_content ntext, /評論內容comm_author varchar(30), /評論作者post_time datetime /評論時間)AS Insert into blog_c

35、omment(log_ID,comm._subject,comm._content,comm._author,post_time)Values(log_ID,comm_subject,comm_content,comm_author,post_time)RETURN發表評論的界面如圖4-3所示:圖4-3 發表評論界面以下為點擊提交按鈕時觸發的事件:protected void ButtonOk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if (TextBox1.Text="") author = "匿名" /如果作者沒填,則默認

36、為匿名 else author = TextBox1.Text; /獲取評論的作者 SqlCommand command = new SqlCommand("insertComment", conn); /添加參數 SqlParameter log_ID = command.Parameters.Add("log_ID",SqlDbType.Int); /傳遞參數的值log_ID.Value =Session"log_ID" SqlParameter comm_subject = command.Parameters.Add(&quo

37、t;comm_subject", SqlDbType.VarChar, 30); comm_subject.Value=this.labSubject.Text; SqlParameter comm_content = command.Parameters.Add("comm_content", SqlDbType.NText); comm_content.Value =TextBox2.Text; SqlParameter comm_author = command.Parameters.Add("comm_author", SqlDbTyp

38、e.VarChar,30); comm_author.Value = author; int number = command.ExecuteNonQuery(); if (number < 1) Response.Write("<script>window.alert('發表評論失敗!');</script>"); else Response.Write("<script>window.alert('發表評論成功!');</script>"); 4.4 日志管理模塊該

39、模塊用到的控件是DataList以及用戶自定義控件。DataList控件是一種以自定義格式顯示綁定數據源信息的控件,使數據的顯示外觀更加多樣化,操作更加簡單。(1) DataList任務菜單中選擇編輯模板命令,DataList控件進入模板編輯狀態,在下拉列表框中選擇”ItemTemplate”,布局如圖4-4所示:圖4-4 項模板(2) 編輯模板的設計,布局如圖4-5所示:圖4-5 編輯項模板(3) 各事件代碼如下: protected void DataList1_CancelCommand(object source, DataListCommandEventArgs e) DataList1.EditItemIndex = -1; /編輯結束 DataList1.DataBind(); protected void DataList1_EditCommand(object source, DataListCommandEventArgs e) DataList1.EditI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