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每一個學生的內心世界_第1頁
走進每一個學生的內心世界_第2頁
走進每一個學生的內心世界_第3頁
走進每一個學生的內心世界_第4頁
走進每一個學生的內心世界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十二屆“金帆杯”大型教育科研活動交流論文走進每一個學生的內心世界淺談思想品德課中的情感教育朱明霞 鎮江市實驗初中 051185480618情感是人世間極為美麗的花朵。電影哈里·波特中有這樣一個情節:小哈里·波特魔力無比,當他得知他的魔力來自于母親為他而死而給他的愛時,他流下了熱淚,觀眾們也落下了感動的淚水。愛讓這部魔幻電影產生了情感的力量,也讓這部電影在人們的心里留下深刻的感觸和記憶。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情感存在于每一個人的心中。也正因為其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它被許多人忽視、忘卻。當今的社會就有不少人患上了“情感缺乏癥”,青少年尤為嚴重。因此,在思想品德課滲透情感教

2、育,是個值得探討的問題。首先,思想品德課自身特點決定其要滲透情感教育。思想品德課主要是為了對學生進行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等基本常識和社會主義政治、思想、道德教育。在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過程中,也就是在進行思想品德課教育的過程中是兼有傳授知識和教育思想品德雙重任務的。也就是既要“教書”,更要“育人”。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打動學生的“情”是該課達到最終教學目的的必由之路,是它本身的要求。其次,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要求滲透情感教育。由于中國長期以來的“應試教育”,不少思想品德課教師也奉行“唯理智教育”。由于教師沒有進行情感投資,當然,也不可能有情感的收獲。顯然,培養出來的就是“語言的

3、巨人,行動的矮子”了。要使品德課成為一門學生愛聽的課,務必讓情感教育來加盟,讓“情感”來喚醒沉悶的課堂,喚發課堂的生命力。最后,當代學生本身的情感淡化,要求思想品德課育情。由于社會上一些不良現象的侵蝕,現代的中學生的親情淡化,友情薄弱,感情出現了“真空”。中學生確確實實需要老師重新給他們種下“情感”的種子,并努力去澆水、施肥否則,將來在社會上行走的將是一些只有軀體,沒有血肉的,讓人發指的青年。而思想品德課作為情感教育目標實現的重要陣地,怎能不滲透“情”呢?作為教師,首先應該要有這樣一個認知,自己的情緒以及教學態度將會對教學效果產生積極或消極的影響。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始終保持愉快、飽滿、振奮的主

4、導情緒狀態;同時,還應該熱愛自己所教的學科,熱愛自己所教學科的任何內容,要知道,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也將自己對學科的熱忱和感受隨著教學內容一道帶給學生,以撥動、引發、激起學生情感上的漣漪和共鳴。其次,要有一個親切積極健康的教態。思想品德課最大的悲哀就是一些學生對該課沒興趣,一上課就犯困,有人認為這與思想品德本身的內容有關,但也有人認為這與教師的教態有直接的關系。由于受傳統教育的影響,有的教師總在學生面前擺出一副“師道尊嚴”的樣子,在上課時保持政治教師“應有”的嚴肅面孔;有的教師只注重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自身體態表情給學生情緒上的影響。這些都使學生很難在一個寬松、愉悅的氛圍中受教,也很容易使學生

5、感到沉悶和壓抑。因此,教師在教學中的一個溫和的眼神、一個贊賞的微笑、一個肯定的點頭,都會給學生帶來巨大的精神力量,從而使學生在愉悅的心境中接受知識、探索知識。因此,教師在平時應注意培養自己的親切的正確的教態,使學生輕松起來,使學生在一個融洽的情感環境中接受知識教育和情感教育。情感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紐帶,情感在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如果學生沒有必要的情感體驗,那么思想品德教育只能存之于腦,停之于口,而不能轉化為相應的道德行為。那么,思想品德教師怎樣才能進行有效的情感教學呢?初中生由于年齡小、知識根底淺、活潑好奇,偏愛形象思維,樂于接受教師的富于情趣的教學方式。為此 ,我在思想品德

6、課的教學中,傾注情感的感化、熏陶,收到良好的效果。我的做法是:一、以情育情學生的情感具有極易受感染的特點。因而,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用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語言陶冶和培養學生的情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恰如其分地把教材內容的情感表達出來,以名人、先進人物之情感染學生,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以此加深學生對教材思想內容的理解,使其進行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如七年級下第三單元第五課人生難免有挫折,我播放震撼全國的千手觀音作為新課導入,并介紹他們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是通過聲音的振動來感受他們所不能聽到的常人的音樂。并用他們僅能用的肢體語言表達出來。在觀看的過程中很多學生眼中含著淚花,那是被一種精神所震懾的

7、。通過這一情景,讓學生認識到人生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人生難免有挫折,我們青少年在學習生活中也會遇到失利和失敗。我們要學習千手觀音中的那些聾啞人,他們那堅強的意志,堅定的信念,向困難發出挑戰的勇氣,更是我們正常人應該有的。二、以境育情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這如同演員登臺表演,要靠音樂、布景等藝術手段進行烘托一樣,思想品德課的教學內容同樣需要情境的協調和配合。在教學中,教師設置適宜的情景,將理論的教學內容用圖畫、錄像等以課外感性的方式直觀反映出來,使學生置身于可知可感的環境中體驗、感受蘊含其中的思想與情感。如講新學校,新同學這一框題時,我運用多媒體形式,播放有關學校的圖片和錄象資料,加

8、深了學生對學校的了解,讓學生喜歡上自己的學校。在講享受學習這一框題時,先展示了貧困地區失學兒童的圖片,再利用小品“我不愛學習“進行對比,讓學生切實感覺到學習機會的來之不易。而在講讓我們選擇堅強這一框題時,我們國家剛剛發生了震驚世界的汶川大地震,我在網上搜集了相關的圖片和新聞,尤其是看到一個可樂男孩在失去了左臂后依舊笑對人生,同學們都被他的精神深深折服了,讓學生從感觀升華到了情感,整個課堂教學圍繞教學內容,把情感教育和德育教育都揉合在一起,可以說是一種激情智慧綜合生成過程。三、以行育情行為實踐是情感形成和轉變的基礎,也是豐富情感的途徑和推動情感發展的動力。蘇霍姆林斯基說:“要知道,道德準則只有當

9、它們被學生自己去追求和親身體驗過的時候,只有當它們變成學生獨特的個人信念的時候,才能真正成為學生精神財富。”學生只有經過具體實踐,才能把道德認識轉化為個人的道德需要。如講孝敬父母的內容時,我列舉大量事例,表明父母對子女的慈愛之情。又 掛出游子吟的詩句,引導學生們討論一下:“父母是怎樣關心自己的?”同學們爭先恐后地述說父母在飲 食、起居、學習等各方面對自己的關心。我又問:“你們都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嗎?”教室立即靜下來。一會 兒,有個別同學說出了父母生日,但語氣還不大肯定。我嘆息道:“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我啟發大 家:“想一想,怎樣報答父母生養之恩?不要口頭,而是要行動,一星期后向我匯報?!苯Y果沒過三天,就有 不少同學對我講了他們如何幫助媽媽刷鍋碗、洗衣服,給媽媽做生日卡。總之,心靈的橋梁需要用情感去架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