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over IP技術在移動網絡中的應用new_第1頁
Gb over IP技術在移動網絡中的應用new_第2頁
Gb over IP技術在移動網絡中的應用new_第3頁
Gb over IP技術在移動網絡中的應用new_第4頁
Gb over IP技術在移動網絡中的應用new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Gb over IP技術在移動網絡中的應用泰爾網 2009-12-10 10:57:21 來源電信網技術作者楚 印 諾基亞西門子通信1 引言承載網絡采用IP技術是今后電信網絡的重要發展趨勢之一。通過采用統一的IP骨干網,可實現移動通信網絡結構的簡化與優化,支持組網的靈活性和傳輸帶寬的最佳利用,從而為移動運營商節省網絡投資和運維開銷。目前,國內各運營商都在經歷著從2G到3G網絡的業務演化和遷移。在此過程中,終端用戶接入速度明顯提升,數據流量也急速增長。這些增長對網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需要能夠靈活地處理峰值流量的沖擊,而且能夠在需要時迅速、簡單地擴容,同時還要保證電信網絡的安全性和健壯性。在

2、這種條件下,原來基于幀中繼的Gb鏈路已經不能滿足新的要求,在IP網絡上承載Gb業務流已成為迫切的需要。在這樣的背景下,擁有許多成功商用Gb over IP案例的諾基亞西門子通信攜手中國移動通信一起,在其GPRS/EDGE網絡上實施Gb接口IP化改造方案,僅河南移動就有15臺SGSN,400多個BSC,8000多個PCU運行在Gb over IP網絡中,全省共節約E1電路1000余條。2 Gb over IP的技術原理2.1 Gb over IP接口的協議棧Gb接口位于GSM/GPRS網絡中的BSS和SGSN之間,用來傳送SGSN和BSC之間的信令和用戶數據。Gb over IP(3GPP TS

3、 48.016)與Gb over FR相比并沒有本質的區別(見圖1),主要改變是在網絡服務層從原來的幀中繼承載改變為IP/UDP承載,通過基于IP的路由尋址完成Gb接口的信令和數據交換。而其上層的其他協議和應用并沒有任何改變。圖1 Gb over IP和Gb over FR協議棧的比較在幀中繼承載方式中,(NSEI,NSVCI)對應于存在于PCU和SGSN間幀中繼承載中的永久虛連接,而在IP承載的Gb口中,(NSEI,NSVCI)則最終通過源/目標地址端口四元組(IPs,UDPs,IPdst,UDPdst)來進行標識(見圖2)。通過該四元組,可以明確標識PCU和SGSN間的一條鏈路。NS-VL

4、是對應著本端(PAPU或PCU)的UDP/IP Endpoint,它是NS層與下層L2通信的路徑。一個NS-VL可以服務于多個NV-VC link。而NSEI主要是為了實現Gb口接口鏈路管理,同一NSEI組內的多條NSVC可以實現負荷分擔和互為備份的作用。在IP作為承載的Gb鏈路中,BSS/SGSN的同一NSEI組中的多條NSVC,可以IP地址不同,也可以IP地址相同,而端口不同,配置上的靈活性非常強。圖2 NS-VL、NS-VC和NSEI的示例2.2 Gb over IP的配置模式諾基亞西門子通信的Gb over IP解決方案支持靜態和動態兩種配置模式,兩者的區別在于對NS-VC的定義上,靜

5、態配置模式需要手動去定義所有相關參數,而動態則只需要定義部分參數,其余的配置信息則由PCU和SGSN兩端協商產生,具體的描述如下:(1)靜態配置模式在靜態配置模式下,每一條NSVC在PCU和SGSN兩端都需要明確定義:NSVCI,NSEI,PCU ID(或SGSN PAPU ID),IPs+UDPs,IPdst+UDPdst,Data Weight,Signaling Weight。兩端配置都完成后,當激活NS-VC鏈路時,BSC或SGSN會向對端發送NS-ALIVE消息;在收到該消息之后,SGSN或BSC會向對端回應NS-ALIVE-ACK消息,至此該流程結束,這時的BSC和SGSN會在本端

6、將NS-VC狀態置為工作狀態,并開始傳輸信令和用戶數據流量。隨后的BSC或SGSN會每隔NS-test Timer后發送一個NS-ALIVE消息給對端,來確認鏈路狀態是否正常。(2)動態配置模式在動態配置模式下,只需定義本端的NSE參數,其它的配置信息是由鏈路兩端網元的Sub-Network層的自動協商流程來完成的。其自協商流程有SIZE,CONFIG,ADD,DELETE,CHANGE-WEIGHT等。該流程首先是BSC發送一個SNS-SIZE 給SGSN,內容包含Reset標識、最大可配置的NS-VC數量,以及BSC側配置的IP Endpoint的數量。SGSN收到后會依據此計算出全互連狀

7、態下需要的NS-VC的數量,如果它小于等于BSS可以配置的最大NS-VC的數量,則這次SIZE流程就被SGSN接受。如果SIZE流程成功,接下來BSS會繼續發送SNS-CONFIG給SGSN。如果SIZE流程不成功,則SGSN會在SNS-SIZE-ACK中用Cause Code為“Invalid Number of NS-VCs”,“Invalid Number of IP4 Endpoints”,“Invalid Number of IP6 Endpoints”來通知BSS。CONFIG流程用來交換該NSEI兩端的配置信息。首先BSC會發送所有自己要配置的IP Endpoint信息給SGSN

8、,SGSN收到后會回復SNS-CONFIG-ACK給BSS。隨后SGSN會將自己的配置信息通過SNS-CONFIG PDU發送給BSS,BSC收到后也回復SNS-CONFIG-ACK消息。所有流程完成后,BSC側的IP Endpoint會向對應的SGSN側的IP Endpoint發送NS-ALIVE消息來激活NS-VC(見圖3)。圖3 SNS SIZE和CONFIG流程動態配置模式下還有ADD和DELETE流程,用來增加和刪減IP Endpoint,以及CHANGEWEIGHT流程用來通知對端本網元的Signalling Weight或Data Weight發生了變化。(3)負載分擔Gb ov

9、er IP支持同一NSE下多條NSVC之間的負荷分擔,而不管是動態還是靜態模式,每條NSVC所承載業務量的多少由定義的權重Weight來決定(包含Data Weight和Signaling Weight),Weight越大,該鏈路所承載的業務量的比例越高。為避免IP數據包在選擇不同路徑時,出發和到達順序不一致,通常同一TLLI的數據包只選擇一條NSVC通過,后續的數據包不再進行路徑選擇。3 Gb over IP的組網IP的組網方式可以靈活多變,但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現有IP網絡資源,并能夠保證GPRS網絡的安全性、可靠性、擴展性以及有效地減少IP網絡中的抖動和時延以保證業務的QoS,是Gb ov

10、er IP網絡實施前要考慮的幾大要素。如圖4所示,運營商可以根據PCU和SGSN所在的位置和地域不同,分為同城市共機房、同城市不共機房以及不同城市等組網方案。3種方案中都利用了已有的IP網作為承載,并在接入層面做冗余性設計(如使用OSPF,VRRP,MSTP等網絡協議),另外可以利用IP承載網中的MPLS技術將Gb業務和其它業務流進行分離(如Gn,Gi,Gp等),這樣既保障了QoS又提高了安全性。圖4 Gb over IP的組網方式4 Gb over IP的優勢4.1 投資成本的減少(1)E1的投資節省由于Gb接口IP化擺脫了對傳統幀中繼網絡中E1電路的依賴,只需承載于現有的IP網絡上即可,從

11、而可以大大地降低對傳輸資源的投入和占用。(2)網絡利用率提升由于傳統幀中繼網絡為鏈路獨占方式,虛鏈路的帶寬始終限制著PCU下業務量的增長。而GPRS業務有很大的潮汐效應,由此造成同一時間內富余的Gb鏈路資源得不到釋放,而業務量增長的地方,帶寬又得不到保證,這樣就造成鏈路帶寬利用率不高的問題。而IP承載中的帶寬共享的特性,能夠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3)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由于國內各運營商均建有自己成熟且完備的IP承載網,因此不需要新建網絡來實現Gb接口的IP化,只需利用現有資源即可。4.2 運維成本的減少(1)簡化的Gb鏈路調整傳統幀中繼網絡下的Gb擴容或Gb調整工作,由于近年來業務的迅猛發展而變得

12、越來越多,再加上例行的軟、硬件維護而產生的Gb調整,這些都需要前期網絡規劃和后期的操作實施,從而浪費了大量的維護成本。Gb接口IP化使得Gb帶寬擴容的概念轉化為設備容量的擴充和IP帶寬資源的擴充,調整的頻率因此被大大降低。諾基亞西門子的Gb over IP解決方案支持使用域名解析的方式來尋找對端的IP Endpoint,網絡調整時只需更新DNS和SGSN上的配置信息,即可完成Gb接口遷移的工作,而無需像傳統模式下既要跳接電路,又要手動修改或創建兩端網元的配置數據,從而大大減少了網絡中斷的時間。(2)統一的IP網維護傳統幀中繼網絡下由于Gb接口占用大量的E1端,這些E1電路經常會由于誤碼和滑碼過

13、多而造成Gb鏈路的中斷或閃斷。Gb接口的IP化使Gb接口也納入IP網綜合維護的范圍之內,從而使分組域核心網的各個接口都歸屬到同一維護部門,讓維護工作更加高效、有序。(3)簡化的IP連接傳統幀中繼網絡下的SGSN和BSC,其Gb接口通常需要從設備上引出很多條E1電路到傳輸網。而IP化改造后,只用幾根光纖和網線就可以解決問題。4.3 穩定性和可靠性提高(1)IP承載網提供更好的冗余性傳統的幀中繼連接方式通常沒有備份機制,一旦傳輸出現問題,就會造成Gb接口中斷進而影響業務使用。而運營商的IP承載網通常具有良好的冗余性和可靠性,從接入層面到匯聚層面都有良好的保護功能,動態路由,VRRP和STP等被廣泛

14、應用的網絡協議都為業務保護和快速恢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2)業務恢復快傳統幀中繼網絡中,一旦出現SGSN故障或傳輸中斷,常常需要重新布放傳輸和重新配置數據,業務往往要很長時間才能得到恢復。而Gb over IP以后,一旦SGSN出現問題,只需在備份的SGSN上添加數據和修改IP網的路由指向即可,業務在幾分鐘內即可得到恢復,從而有效地保護了投資及維持了用戶感知。(3)Multi-Gb需要Gb over IP支持Gb over IP為SGSN Pool的網絡實施打下了基礎。基于Gb over IP的網絡只需進行數據配置即可輕松實施SGSN Pool。Gb over IP和SGSN Pool的技術在現網中的實施,可以大大提高分組域核心網的可靠性和抗沖擊性。4.4 更利于平滑演進(1)IP化和FR可以共存諾基亞西門子通信的Gb over I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