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本生物七上第三節(植物光合作用的實質)學案_第1頁
蘇教版本生物七上第三節(植物光合作用的實質)學案_第2頁
蘇教版本生物七上第三節(植物光合作用的實質)學案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植物光合作用的實質導學案設計人:楊汝建 審核:楊汝建 課時:一節學習目標1、說明綠色植物的細胞在光下能夠制造淀粉,同時釋放氧氣。2、說明二氧化碳和水是綠色植物的細胞進行光合作用的原料。3、闡明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預習案教學重點:綠色植物的細胞在光下能夠制造淀粉,同時釋放氧氣。教學難點:光合作用產生淀粉和釋放出氧氣的實驗操作。預習自測1、做“綠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實驗,正確的實驗順序是:()(選葉遮光酒精脫色黑暗處理碘酒顯影清水漂洗觀察變化)A.B.C.D.2、植物葉片在陽光下進行光合作用的產物主要是()A.二氧化碳B.氧氣和淀粉C.二氧化碳和淀粉D.氧氣3、下列關于淀粉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2、)A.光能通過光合作用轉化成淀粉中的能量B.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產物是淀粉C.馬鈴薯的地下莖中淀粉的含量很高 D.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產物只有淀粉4、一種觀賞植物,其綠色葉片上有黃色的斑紋,經過陽光照射后,用碘酒處理,葉的綠色部分變成藍色,而黃斑部分卻不變成藍色。這一事實說明:光合作用需要()A.光B.水C.二氧化碳D.葉綠體5、植物光合作用的實質是:()A.合成有機物,釋放能量B.合成有機物,貯存能量C.分解有機物,貯存能量D.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探究案探究一:根據“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實驗回答。(1)此實驗探究的問題是 (2) 實驗前,要將一盆天竺葵植物放在黑暗處一晝夜的目的是 。(3)

3、將暗處理過的天竺葵的一片葉部分遮光后,將植物放在陽光下照射30min。然后摘下這片葉放在酒精中水浴加熱,其目的是 。(4)此實驗的變量是 。探究二:某生物小組利用銀邊天竺葵(葉片邊緣部分的細胞中無葉綠體,呈白色)進行了如下實驗:將銀邊天竺葵放在黑暗處一晝夜。用不透光的黑紙片從上下兩面遮蓋在圖中C處;用裝有固體氫氧化鈉(氫氧化鈉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的透明塑料袋將部分枝葉密封。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幾小時后,摘下葉片M、N,去掉遮光的黑紙片。將葉片M、N放入裝有某溶液的燒杯里,隔水加熱,脫去葉片中的葉綠素把經過脫色的葉片放入清水中漂洗。將漂洗后的葉片放在培養皿里,滴加碘液,觀察葉片顏色變化。請分析回答

4、:(1)實驗前將植株放到黑暗環境中的目的是 。(2)實驗中用于脫色的某溶液是 。(3)滴加碘液后,發現只有B處變成藍色,A、C、D處均未變藍色。則比較A、B兩處,可以說明 。比較B、C兩處,可以說明 。比較B、D兩處,可以說明 。訓練案1、為使城市居民每天得到新鮮空氣,應采取的最好措施是()A.加大住房面積B.多蓋高樓,居住在高層C.多種花草樹木D.清理垃圾,搞好環境衛生2、光合作用的能量轉化過程是( )A.將光能轉變為有機物里的能量B.將光能轉變為氧氣和二氧化碳C.將光能轉變為有機物D.將光能轉變為有機物和氧氣3、下列關于光合作用意義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是人和動物的營養來源B.是生物界的主要能量來源C.維持大氣中氧氣和二氧化碳平衡D.是大氣中二氧化碳的主要來源4、現有四個實驗裝置,若要驗證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則應選用的裝置組合是5、某同學把調查一農田生態系統作為研究性課題,認真考察了西瓜從播種到收獲的全過程。下面是他的部分調查內容及感想和疑問,請分析回答:(5分)(1)在播種后,瓜農一般都采用地膜覆蓋措施,目的是 (2)在瓜苗長齊后,瓜農采取了“間苗、定苗”措施,使瓜苗疏密合理。這樣做的意義是 。(3)在西瓜開花期間,瓜農老王把一些雄花的花蕊取下來去觸碰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