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民事審級制度的改革與完善———比較法學視角下的分析(一)(20211110010630)_第1頁
我國民事審級制度的改革與完善———比較法學視角下的分析(一)(20211110010630)_第2頁
我國民事審級制度的改革與完善———比較法學視角下的分析(一)(20211110010630)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我國民事審級制度的改革與完善比擬法學視角下的分析 一摘要:比擬分析中國、日本、德國、美國、法國及我國臺灣地區的民 事審級制度,可以看出我國審級制度中存在的弊端。實際上,實行有 條件的三審終審制更具合理性。為此,我國原有的兩審終審制必須加 以改革,那就是實行以兩審終審為原那么、以三審終審為例外的民事審 級制度。關鍵詞:民事審級制度;比擬法學;兩審終審制;三審終審 制審級制度包括兩層含義,一方面指法院組織體系層次設置,一方面 指一件案件經過幾級法院審理方告終結 1.各國依據其歷史傳統和現實 需要,審級制度的規定也不同,主要有兩審終審制和三審終審制。我 國實行兩審終審制,美國等西方國家那么采取三審終

2、審制。而且即使同 是采取三審終審制,上訴審的范圍在各國也有所不同。本文試圖通過 比擬分析中外關于民事訴訟中審級制度的規定,從中吸取精華,用以 改革和完善我國民事審級制度。一中外民事審級制度日本司法權由最 高法院及依照法律規定設立的下級法院行使。第一審管轄法院包括地 方法院和簡易法院,在第一審中敗訴的當事人如果對簡易法院或地方 法院的第一審終局判決不服,為了謀求更有利的判決,可以向上一級 法院提出控訴。具體而言,對地方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控訴由該地域的 高等法院管轄;對簡易法院判決的控訴由該地域的地方法院管轄。所 以,二審管轄法院也就包括高等法院和地方法院。二審管轄法院的控 訴審以第一審為根底,可以

3、提出新的訴訟材料,因此控訴審就以當事 人謀求第一審判決的變更為限, 對事實問題和法律問題同時進行審理。 在第二審中敗訴的當事人如果對高等法院作為第二審法院或作為第一 審法院時所作的終局判決不服,可以向最高法院提起上告;如果對地 方法院作為第二審法院所作的終局判決不服,可以向高等法院提起上 告。根據日本新民事訴訟法第 311 條第 2 項的規定,如果雙方當事人 達成了保存共同提起上告的權利而不提起控訴的協議,就地方法院的 判決可以直接向最高法院、就簡易法院的判決可以直接向高等法院進 行上告。上告審是法律審,只審查原判決是否違反憲法或違反了民事 訴訟法第 312 條第 2 項所列舉的六種程序法事項

4、,而不審查原判決在 認定事實上是否有誤,這是上告審與控訴審這兩種上訴審在審理范圍 上的不同之處。 在日本審級制度中,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其民訴法第 303 條第 1 項關于對濫用控訴權的制裁的規定:控訴審法院在駁回控訴請 求的情況下,認為控訴人提起控訴只是以拖延訴訟的終了為目的時, 可以命令控訴人繳納作為提起控訴的手續費應繳納金額的 10 倍以下的 現金。這一規定在程序上對當事人濫用控訴權設置了障礙,有效防止 了訴訟拖延 2.德國由普通管轄法院管轄民事案件。普通管轄法院分為 四級,包括地方法院、地區法院、高等地區上訴法院和聯邦法院。地 方法院作為最低一級的法院,只處理涉訟金額在 1 萬馬克以下的

5、民事 爭議以及有關婚姻法、土地出租人和承租人關系的爭議。對地方法院 所作的判決不服的,假設民事爭議涉訟金額在 1500 馬克以上,才可以控 訴到地區法院,地區法院是終審法院;有關婚姻法的案件可控訴到高 等地區上訴法院。地區法院除審理來自地方法院的控訴外,還是所有 地方法院不審理的民事案件和商事案件的初審法院。對地區法院在控 訴審中作出的終局判決不服,又可上告到聯邦法院或州的最高法院, 聯邦法院或州最高法院是終審法院。雖然普通法院體系有四級,但個 案的審理通常不超過三級,其中控訴審為法律審和事實審,上告審只 進行法律審 3.德國審級制度的一個顯著特色就是確定級別管轄的標準 比擬明確、具體,易于操

6、作。美國審級制度也采取三審終審制。美國 的法院系統分為聯邦法院系統和州法院系統,都實行三審終審。以聯 邦法院系統為例,包括以聯邦地區法院為初審法院、聯邦上訴法院為 二審法院、聯邦最高法院為終審法院的三級法院系統。聯邦地區法院 是聯邦法院的基層組織,主要是進行事實審,當事人如果對聯邦地區 法院所作的終局判決不服,可以向聯邦上訴法院提起上訴,上訴法院 主要進行法律審,通常不對第一審法院業已認定的事實問題予以重新 考慮,這是因為陪審團是事實認定者,而除了對證據是否足以作出合 理裁決的有限考慮外,法院無權重新決定陪審團的裁決 4.如果當事人 對聯邦上訴法院作出的上訴判決不服, 可以向聯邦最高法院提出上

7、訴, 最高法院從總體上根據上訴所涉及法律問題的一般重要性以及具體案 件的公共重要性,來行使其自由裁量權, 以決定是否接受該上訴請求。 一般而言,只有一小局部對上訴法院判決的上訴才被接受。由于要對 上訴案件進行選擇,在提交上訴理由、辯論以及判決時主要關注具有 普遍意義的法律問題,這就使最高法院的職能更加近似于立法機關, 向法律制定者方面轉變 4.最高法院對于自己所接受的二次上訴案件只1.31.7進行法律審,這也與其類似于立法機關的職能緊密相關。法國是司法 法院與行政法院分立的雙軌法院體制。在眾多的司法法院中,審理民 商事等非刑事案件的第一審法院為大審法院、小審法院、商事法院、 勞動法院、社會保障

8、法院和農事租賃法院。除一定數額以下即 萬法郎以下,對勞動法院一審判決提起的上訴,一定數額不得低于 萬法郎的案件外,當事人可以對所有的一審終審判決以單方申請或 共同申請的方式向上訴法院提起上訴。法國的上訴法院不受理一審案 件,只審理上訴案件,而且幾乎所有的上訴案件都由上訴法院管轄, 但由于上訴法院存在嚴重的人財物缺乏及職業法官缺乏專門知識、對 商事案件的審理力不從心等問題,使單純化的上訴程序在運作上經常 發生延遲現象,即形成所謂 “瓶口 現象 5.由于上訴審的經常性遲延, 不少當事人便通過上訴以期到達拖延債務履行的目的,對此,法國民 訴法規定可在一審判決中附假執行的宣告,以保障權利人的權利得以

9、實現。當事人對上訴審的裁判不服時,可以向最高法院提出上告,法 國最高法院的上告審與其他西方國家一樣,也不對上訴案件進行事實 審,而只進行法律審,不對事實作出判決。我國臺灣地區實行三級三 審制度。對第一審法院判決不服的當事人可向高等法院提起上訴,但 如果第一審法院實行簡易訴訟程序,那么仍由原審法院的合議庭進行第 二審上訴程序。這種特殊的上訴制度目的在于迅速終結訴訟程序及便 利當事人就近進行訴訟。對此制度,臺灣不少學者認為這實際上剝奪 了當事人之上訴審級利益,甚為不妥。臺灣民事訴訟第二審實行事實 審與法律審,重在判斷事實問題的正確性,同時也對一審終局判決在 適用法律上進行審查。對高等法院作出的終局

10、判決不服,只要符合上 訴條件,即可向第三審法院提起上訴。第三審法院以統一法規之解釋 適用為其目的,主要進行法律審,以第二審判決所確定的事實為第三 審判決的根底 6.與上述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民事審級制度相比,我國大 陸的民事審級制度可謂是頗具特色:其一是采取兩審終審制。當事人 只要對于地方各級人民法院作出的未生效第一審判決不服,就可向上 一級人民法院上訴, 而上一級人民法院作出的終局判決就是生效判決, 不允許再次上訴。 其二是一審法院包括基層人民法院、 中級人民法院、 高級人民法院及最高人民法院,換言之我國法院系統內所有級別的法 院皆可成為第一審法院。 而其他國家和地區那么有相對固定的初審法院、

11、二審法院和終審法院。其三是我國二審法院,即終審法院的審理范圍 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終審法院僅限于法律審不同,包括事實審和法律 審,而且限于當事人的上訴請求范圍。其四是上訴的無限制性。只要 是對一審民事訴訟案件的判決不服,無論判決性質、訴訟標的價額及 上訴理由如何,都不阻礙當事人提出上訴。這與我國臺灣地區以及其 他一些國家的規定不同。臺灣地區和其他一些國家對二次性上訴有一 定的限制,如臺灣地區 “民事訴訟法 第 466 條規定:對于財產權上訴之 第二審判決,如因上訴所得之利益不逾十萬元者,不得上訴。依據法 國民事訴訟法第 34 條規定,訴額未到達 1.3萬法郎的一審終審判決, 當事人不得對之提起上訴。德國民事訴訟法也規定對地方法院所作的 判決不服的,只有民事爭議涉訟金額在 1500 馬克以上,才可以上訴至 地區法院。美國也賦予了最高法院自由裁量權,可自由決定是否受理 第二次上訴請求。這種規定無疑有利于節約訴訟資源,減輕法院的工 作負擔。其五是上訴的循序漸進性。日美德等國實行飛躍上訴制度, 法國民訴法也規定對受上訴期限限制的第一審判決,在不能提出上訴 時,可直接向最高法院上告。而我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