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災戰評及戰例研討記_第1頁
火災戰評及戰例研討記_第2頁
火災戰評及戰例研討記_第3頁
火災戰評及戰例研討記_第4頁
火災戰評及戰例研討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火災戰評及戰例研討記錄地點學習室時間06年1月1日主持人申海峰參加人員中隊全體官兵記錄人趙光飛內容紀要撲救十八里鋪鎮鞠屯大棚火災戰評一、基本情況2006年1月1日6時23分,莘縣公安消防中隊119值班室接到莘縣十八里鋪鎮鞠屯一村民打來的報警電話,稱:其自家種植的大棚不慎失火,原因不明。莘縣公安消防中隊接到報警電話后,根據報警人所述的情況,立即調動2部消防車、14名消防官兵前往撲救。在趕往火災現場的途中,中隊指揮員注意同119值班室的聯系以便能夠隨時掌握火災的發展情況以及火勢的蔓延方向、周圍的其他一些情況。并且,中隊指揮員注意觀察當時的風向,風向為偏北風。12分鐘后,莘縣中隊2部消防車抵達火災現

2、場。到達火場后,發現失火大棚的南側、北側、西側為大棚,東側為麥地。中隊指揮員根據火場的情況,下達作戰命令,東風153出一支水槍從北側進攻,阻止火勢進一步向北側蔓延和擴大,小東風出一支水槍,從失火大棚的南側進攻,阻止進一步向南側蔓延和擴大。經過全體官兵緊張有序的共同奮戰,大火于7時10分被撲滅。消滅火災后,指揮員組織人員對火場進行重新檢查,防止復燃情況的發生。在確定無復燃可能性的情況下,下達整收器材、歸隊的命令。7時22分,中隊2部車輛和全部人員歸隊,歸隊后,及時地補充油、水?;謴蛨糖趹饌錉顟B。二、戰評(一)受理報警、調動力量和出動情況1、119接警值班,接警比較迅速,地址明確字跡工整、清晰。2

3、、從總體情況看,調集的力量比較合理。共出2部消防車、14名消防官兵進行撲救,保證了火場上的不間斷供水,確保了能夠在第一時間內撲滅火災。3、中隊全體人員出動比較迅速,戰斗員著裝整齊,能夠按照規定的時間進行出動。4、在趕往火災現場的途中,中隊指揮員時刻注意保持與119值班室的聯系,以能夠隨時掌握和了解火場上情況變化和火勢的蔓延方向。5、在駛往火場的過程當中,選擇了最佳的行車路線趕赴火災現場。6、行車途中,注意行車安全,確保了安全抵達火災現場。(二)戰斗部署和組織指揮情況1、力量部署比較合理、得當。根據火場的情況,1、2號車各出一支水槍分別從失火大棚的北側和南側進攻,阻止火勢向北側和南側蔓延和擴大。

4、2、組織指揮得當。戰斗員能夠按照指揮員的命令進行有效的滅火,避免了出現各自為戰的現象發生。(三)戰術運用和技術裝備應用情況1、首先,對著火大棚進行了有效的控制。阻止了火勢進一步向西側和北側蔓延、擴大。2、其次,在控制的基礎上,集中所有力量在同一時間內向火勢進行滅火。(四)現場紀律和戰斗作風情況1、火場紀律嚴明,能夠按照指揮員的指揮實施滅火。戰斗員能夠服從命令,聽從指揮。2、在滅火戰斗過程中,指戰員能夠發揚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沒有一人叫苦叫累。3、此次火災的撲救,涌現出幾個比較好的同志。在火災撲救過程中,切實地發揮了一定的模范帶頭作用。比如:像焦裕濤、宋端偉等2名同志,真正地能夠做到沖在前面。

5、三、戰斗得失和經驗教訓縱觀撲救此次火災的整個過程,主要的經驗教訓如下:1、指揮正確,措施得力。2、接警比較迅速。3、出動迅速,調派力量合理。出動過程中,能夠按照規定的時間進行出動。4、接警記錄明確,地址詳細。確保了消防車能夠在第一時間內趕赴火災現場。四、作戰力量部署撲救十八里鋪鎮鞠屯大棚作戰力量部署圖路火災戰評及戰例研討記錄地點學習室時間06年1月2日主持人申海峰參加人員中隊全體官兵記錄人趙光飛內容紀要撲救水利局木器廠木材火災戰評一、基本情況2006年1月2日5時26分,莘縣公安消防中隊的警鈴突然響起,正在熟睡的戰士聽到鈴聲后,來不及穿著衣服,急忙地跑向車庫,迅速地穿上戰斗服,快速地蹬上消防車

6、。中隊指揮員接到指令后,根據報警人打來的火警電話,通過簡單地詢問接警人員,了解到水利局木器加工廠失火。中隊指揮員根據這一情況,立即調動2部消防車和14名消防官兵前往撲救。在趕往火災現場的途中,中隊指揮員與119值班室保持緊密地聯系,了解火場的具體情況和掌握火勢發展的蔓延方向及其影響的大小,并且注意觀察當時的風向,風向為西北風。5時31分,2部消防車和14名消防官兵抵達火災現場。到達火場后,中隊指揮員發現著火建筑物的北側為住宅樓、南側為水利局辦公樓、西側為住宅區。中隊指揮員詢問知情人和周圍的一些群眾,是否有人員被困、建筑物內的著火物等一些有關情況。在確定無人員被困的情況下,中隊指揮員立即下達作戰

7、命令,東風153和小東風各出一支水槍分別從著火建筑物的北側和南側進攻,阻止火勢的擴大和蔓延。由于火勢比較大,蔓延比較迅速。2部消防車的載水量將無法滿足于火災的需要。結合這一情況,中隊指揮員迅速地與119值班室聯系,調派斯太爾王水罐消防車前往增援。5時36分,斯太爾王水罐消防車到達火災現場。中隊指揮員對三部消防車重新進行了力量部署。斯太爾王出2支水槍向著火建筑物進攻。東風153、小東風向斯太爾王進行供水。經過官兵緊張有序的戰斗,此次大火于6時15分被撲滅?;馂膿錅绾螅笓]員根據當時的火場情況,對火場進行了全面的檢查,是否有復燃的可能性。中隊指揮員在確定無復燃可能性的情況下,下令整收器材,歸隊。6

8、時25分,中隊2部消防車和全部人員歸隊,歸隊后,及時地對消防車補充油、水?;謴徒洺P缘燃墤饌錉顟B。二、戰評(一)受理報警、調動力量和出動情況1、中隊通信員接警比較迅速。2、出動命令填寫清楚、字跡工整。3、中隊所調集的力量,從總體情況看比較合理。能夠按照火警出動規定,首先加強第一出動力量,調集2部消防車、14名消防官兵進行撲救,保證了火場上的不間斷共水。4、第二出動力量出動及時。中隊指揮員在確定2部消防車無法滿足火場的需要時,立即調集了另外一部消防車進行增援。5、從出動的速度來看,中隊全體人員出動比較快,戰斗員著裝整齊,個人防護裝備比較齊全,能夠在規定的時間內進行出動。6、在向火場行駛途中,中隊

9、指揮員時刻注意保持與119值班室的聯系,以能夠隨時掌握和了解火場上情況變化和火勢的蔓延方向。7、駛往火災現場過程當中,選擇了最佳的行車路線趕赴火災現場,確保了消防在第一時間內到達火災現場。8、行車途中,注意行車安全,保證了消防車能夠安全地抵達火場。(二)戰斗部署和組織指揮情況1、力量部署比較合理、適中。中隊指揮員根據火災現場的情況,命令東風153出一支水槍,從著火建筑物的南側進攻,阻止火勢進一步向南側蔓延和擴大;小東風出一支水槍從著火建筑物的北側進攻,阻止火勢向北側進一步蔓延和擴大。2、重新部署力量及時。重型水罐消防車到達火災現場后,對火場力量進行了重新部署。斯太爾王水罐消防車出2支水槍分別從

10、南側和北側進攻,東風153和小東風負責向斯太爾王供水,確保了火場上的不間斷供水。3、組織指揮得當。指揮員能夠根據火場的具體情況,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和方法;戰斗員能夠按照指揮員的命令進行有效的滅火,防止了“指東打西”局面的發生,保證了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撲滅火災。(三)戰術運用和技術裝備應用情況1、首先,中隊指揮員根據火場的情況,采取“先控制、后消滅”的戰術原則,對著火建筑物進行積極地控制,阻止火勢進一步向其他方向蔓延和擴大,避免了火勢得不到有效控制情況的發生。2、其次,集中兵力打殲滅戰。在控制火勢的基礎上,中隊指揮員集中所有力量對火災進行消滅。3、技術裝備運用情況。能夠立足于中隊現有的條件利用現

11、有的技術裝備、現有的人員消滅火災。4、在滅火戰斗過程中,平時的訓練水平在火場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四)現場紀律和戰斗作風情況1、紀律嚴明,秩序嚴謹。戰斗員能夠按照指揮員的指揮進行滅火。戰斗員能夠做到服從命令,聽從指揮,能夠真正地按照指揮員的意圖作戰?;饒鲋刃蚓挥行颍闯霈F各自為戰現象的發生。2、作風過硬。在滅火戰斗中,指戰員能夠發揚頑強的戰斗作用。3、在此次火災的撲救的過程當中,涌現出幾個比較好的同志。在火災撲救過程中,切實地發揮了一定的模范帶頭作用。鄭士濤、孫軍寶等2名同志,真正地能夠真正地發揮自己的模范帶頭作用,能夠真正地做到沖在前面。三、戰斗得失和經驗教訓縱觀撲救此次火災的整個過程,主

12、要的經驗教訓如下:1、指揮方法正確,措施得到。第一出動力量調動比較及時,增援力量能夠及時到達。2、出動迅速,調派力量合理。出動過程中,能夠按照規定的時間進行出動。3、接警記錄明確,地址詳細。4、消防水源比較缺乏。5、火場上的圍觀群眾影響了火災的有序的進行。四、作戰力量部署撲救水利局木器廠木材火災作戰力量部署圖通運路住宅樓水利局辦公樓路火災戰評的寫法一、戰評的主要內容:1、評受理火警、調度力量和出動情況。2、評戰斗部署和指揮情況。3、評戰術運用和技術裝備應用情況。4、評協同作戰和戰斗保障情況。5、評現場紀律和戰斗作風情況。6、評戰斗得失和經驗教訓。二、戰評主要包括文字和圖表兩大部分1、文字部分的

13、主要內容。(1)基本情況A、災害及事故發生時間、單位(部位)名稱、地址、毗連(鄰)情況,行車里程與時間、消防水源,有無滅火搶險救援預案。B、起火建(構)筑物及大型易燃物質容器等社會性災害事故的基本特點、性質、面(體、容)積及其他危險性。C、接警、力量出動,第一出動力量到達現場時間,增援力量的調派與到場時間,參戰的消防人員和各種車輛數。D、當天風力、幾向、溫(濕)度及氣象(晴、雨)情況。E、災害事故毀壞的建(構)筑物面積及其他物質的名稱、數量;災害事故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數額。(2)戰斗經過A、責任區消防部隊到達現場時,災害事故的情況,有無人員被困,指揮員進行情況偵察和戰斗部署的情況,采

14、取的技、戰術措施。B、成立現場指揮部的情況,增援力量到達時間及到場時災害的發展情況,現場指揮員對出現的意外情況采取的應變措施。C、使用滅火劑、消防水源、停車位置、水槍(炮)陣地及進行搶險救援所實施的各項技術手段(器材運用)等情況。D、戰斗人員進行的破拆、救人、疏散和保護物資及具體戰斗行動過程情況。E、滅火救援預案是否發揮作用,災情被控制和結束時間。F、現場的通信聯絡、后勤保障、政治鼓動及各支援力量協同作戰情況。(3)經驗教訓A、分析在接警、力量出動、調派增援力量、組織指揮、情況偵察、戰斗部署、技術戰術的運用,滅火救援行動方面的經驗教訓。B、分析在現場供水、通信、后勤保障及支援力量的協同作戰等方面存在的經驗教訓。(4)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