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專項攻堅習(xí)題_第1頁
冀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專項攻堅習(xí)題_第2頁
冀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專項攻堅習(xí)題_第3頁
冀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專項攻堅習(xí)題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冀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專項攻堅習(xí)題班級:_ 姓名:_ 時間:_1. 閱讀文言文,完成練習(xí)。一兒曰:“日初出,及日中則如孟盂,此不為?”一兒日:“日初出,及其日中,此不為?”孔子不能決也。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1按原文填空。2聯(lián)系上下文,解釋下面的詞語日中:_。 滄滄涼涼:_。探湯:_。3文中兩小兒所持的依據(jù)分別是從哪一種感覺獲得的?(視覺、嗅覺、觸覺、味覺)(1)_  (2)_。4兩小兒的辯論富含智慧,是應(yīng)該表揚的,而文中一句“孔子不能決也”雖然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卻也體現(xiàn)了孔子_的態(tài)度。5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聽了兩小兒的話,孔子會說什么呢?_。2. 閱讀

2、文言文,回答問題。 兩小兒辯日孔子?xùn)|游,見斗,問其故。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 小而近者大乎?”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 熱而遠者涼乎?”孔子不能決也。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1解釋下列字詞的意思。 故:_去人近:_及日中:_2聯(lián)系課文,把下面句子的意思寫出來。 孔子不能決也。_孰為汝多知乎?_3兩小孩辯斗的原因。一兒認(rèn)為“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的原因是:_。一兒認(rèn)為“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的原因是:_

3、。4有關(guān)兩小兒辯日中的知識:我知道早晨和中午的太陽與地球的距離是_,早晨的太陽之所以看起來比中午的大,這是視覺的_。造成中午的氣溫比早晨高的主要原因是早晨太陽_射大地,中午太陽_射大地。3. 課內(nèi)閱讀選文。伯牙絕弦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日:“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fù)鼓。1給下列加下劃線字選擇正確的解釋:志在高山( )A.記 B.記號 C.志向 D.心情2給下列加下劃線字選擇正確的解釋:伯牙謂世再無知音( )A.告訴 

4、B.說 C.稱為 D.認(rèn)為3對“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理解正確的是(  )。A.伯牙想要什么,鐘子期一定想方設(shè)法幫他得到。B.不管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鐘子期都能準(zhǔn)確地道出他的心意。C.伯牙每次想到鐘子期,鐘子期也一定會想到他。D.不管伯牙念什么,鐘子期都能清楚地聽到。4“伯牙絕弦”這個故事贊揚了(  )。A.朋友間相互理解和欣賞的真摯友情。B.戀人間始終如一、忠貞不渝的愛情。C.伯牙精湛的琴技和鐘子期高超的音樂鑒賞力。D.伯牙和鐘子期志趣高遠,情操高尚。4. 文言文閱讀。后羿射日堯之時,十日并出。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堯命羿射十

5、日,中其九日。日中九烏盡死,墮其羽翼,故留其一日也。萬民皆喜,置堯以為天子。選自淮南子(注釋)后羿(yì):傳說是夏王太康時東夷族首領(lǐng),善于射箭。堯(yáo):傳說中上古的賢明君主。十日:十個太陽。并:一起。焦禾稼(jià): 烤焦了禾苗莊稼。禾稼,谷類作物的統(tǒng)稱。中(zhòng):射中。鳥:傳說日中有三足鳥。后也以烏指代太陽。墮(duò): 掉下。羽翼(yì):翅膀。故:特意。皆:都。天子:古以君權(quán)為神所授,所以稱帝王為天子。1解釋下列加點的字詞。(1)十日并出(_)(2)中其九日(_)(3)日中九烏盡死(_)(

6、4)故留其一日也(_)(5)萬民皆喜(_)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1)堯命羿射十日,中其九日。_(2)萬民皆喜,置堯以為天子。_3想一想,后羿為什么特意留一個太陽不射?_5. 文言文閱讀。1王行思愛馬1 有富民王行思,嘗養(yǎng)一馬,甚愛之,飼sì秣mò甚于他馬。2 一日乘往本郡,值夏潦lo暴漲。3 舟子先濟jì馬,回舟以迎行思,至中流,風(fēng)聚起船覆fù。4 其馬自岸躍入駭hài浪,接其主,蒼茫之中,遽jù免沉溺。字詞解釋:嘗:_ 甚:_ 秣:_   值:_  潦:_  

7、60;濟:_   覆:_   駭:_2馬嚙niè盜髻jì1 董熙載應(yīng)友人延,至其家豪飲。自午及薄暮,已酩mng酊dng醉矣。2 友人留其宿,熙載曰:“毋wú庸,吾尚可乘馬返家。”3 時月黑風(fēng)驟,未幾醉而墮馬,僵仆道邊,馬韁持于手。4 忽有盜過,自喜曰:“天贊我也!”遂盡解其衣,又欲盜其馬。5 方俯身執(zhí)韁,馬遽jù嚙其髻,竭力掙扎而不得去。6 待熙載醉醒,盡復(fù)取所失物,馬乃縱盜。字詞解釋:延:_  薄:_酩酊:_  毋庸: _ 尚: _  

8、; 驟:_ 未幾: _  贊: _方:_  俯:_   遽:_ 髻:_乃:_ 縱:_3“的盧”救主1 劉備屯兵樊fán城,時荊jng州刺史劉表禮焉,然不甚信用。2 表嘗延備赴宴,其下蔡瑁mào等欲因取備。備覺之,佯yáng如廁,潛遁去。3 其所乘馬名“的dì盧”。備騎“的盧”走墮duò城西檀tán溪水,溺不能出。4 備亟j(luò)í曰:“的盧,的盧!今日危矣!可努力!”“的盧”乃一踴yng三丈,遂得以過水。字詞解釋

9、:屯:_ 延:_ 因:_   佯:_  如:_   遁:_   墮:_   亟:_  踴:_4越人道上遇狗越人道上遇狗。狗下首掉尾人言曰:“我善獵,與若中分。”越人喜,引而俱歸,食sì以粱肉,待之禮以人。狗得盛禮,日益倨jù,獵得獸,必盡啖乃已。或嗤ch越人曰:“爾飲yìn食sì之;得獸盡啖,將何以狗為?”越人悟,因與分肉,多自與。狗怒,嚙niè其首,斷其領(lǐng)足,走而去之。夫以家人豢huàn狗,而與狗爭食,幾何不敗也!

10、字詞解釋:掉:_  引:_ 俱:_  粱: _ 倨: _   啖:_ 已:_  與:_嚙:_  領(lǐng):_ 豢:_6. 閱讀下面文章,完成問題。蜀鄙二僧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貧者語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缽足矣。”富者曰:“吾教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富者有慚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11、?注釋:蜀:四川。鄙:邊遠的地方。恃:憑借。買舟:租船。越:到了。顧:難道。1解釋加點字的含義。(1)吾欲之南海(_)A相當(dāng)手“的”   B往,到去。 C代指他(2)吾數(shù)年來欲買舟而下(_)A欲望,欲念。   B喜歡,愛好。   C想要,希望2請把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_3作者分別舉“富者”和“貧者”的例子,采用的是_的表現(xiàn)手法,這樣寫是為了說明人之為學(xué),關(guān)鍵在于_。7. 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楚人隱形楚人貧居,讀淮南子,得“螳螂伺蟬自障葉,可以隱形”,遂于樹下仰取葉螳螂執(zhí)葉伺蟬,以摘之。葉落樹下,樹下先有落葉,不能復(fù)分別

12、。掃取數(shù)斗歸,一一以葉自障,問其妻曰:“汝見我不(同“否”)?”妻始時恒答言“見”,經(jīng)日,乃厭倦不堪,紿(dài,哄騙)云“不見”。嘿(同“默”)然大喜,赍(j,攜帶)葉入市,對面取人物,吏遂縛詣縣。1下列劃線字注音及解釋全正確的一項是(    )A.螳螂執(zhí)葉伺蟬(sì,等待)     遂于樹下仰取葉(zhú,就)B.掃取數(shù)斗歸(sh,好幾)      汝見我不(fu,同“否”)?C.乃厭倦不堪(kn,能忍受)

13、60;  妻始時恒答言“見”(héng,總是)D.吏遂縛詣縣(fù,綁)(zh,到去)2寫出下列“以”字的含義。 螳螂伺蟬自障葉,可以隱形_螳螂執(zhí)葉伺蟬,以摘之_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_3翻譯語句。 螳螂伺蟬自障葉,可以隱形。_對面取人物。_4“楚人”真的能夠自隱其形嗎?他是個什么樣的人?  _5用原文回答:“楚人”的妻子是在什么情況下說不見的?  _6“嘿然大喜”表現(xiàn)“楚人”怎樣的心態(tài)?  _7請用一個成語概括本則選文的內(nèi)容:_。8. 閱讀下面的小古文,回答問題。&#

14、160;智子疑鄰宋有富人,天雨墻壞。其子曰:“不筑固,必將有盜。”其鄰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財,其家甚智其子  , 而疑鄰人之父。(節(jié)選自韓非子·說難)(注)宋:宋國。雨(yù):下雨,名詞作動詞。筑:修補。盜:小偷。父(f):古代對老年男子的尊稱,這里譯為“老人”,指鄰居家的老人。亦云:也這樣說。亦,也。云,說。暮:晚上。亡:丟失。家:指這家人。甚:很,非常。智其子:認(rèn)為他的兒子很聰明。1根據(jù)短文內(nèi)容判斷,下面句子中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宋國有個富人,天下雨,他家的墻毀壞了。B.晚上果然丟

15、失了大量錢財。C.不把墻修好,一定會有小偷進來。D.富人家的那個兒子十分聰明。2這個故事主要想告訴我們(    )A.出現(xiàn)問題要及時補救。B.富人的兒子非常聰明。C.評價一個人要客觀公正。D.鄰居家的老人多管閑事。9. 閱讀小古文,完成習(xí)題。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xì),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sòng yng)讀,(決  絕)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1用橫線畫出括號里正確的字和讀音。2對文中劃線句子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16、60;   )A.反問句,說明心到了,眼睛也會看到。B.反問句,點明,只要用心了,眼和口自然會到。點明心到的重要性。3解釋文中加點字的意思。并解釋整個句子。(1)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_)  (_)_(2)知之為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_)_(3)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_)_4讀了這篇短文, 你有什么收獲?_10. 閱讀文言文,完成練習(xí)。刻舟求劍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于水。遽(jù)契(qì)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注釋)自從。

17、墜掉落。  不亦惑乎不是很糊涂嗎?惑,迷惑,糊涂。“不亦乎”是一種委婉的反問句式。1刻舟求劍這則寓言出自_,編者是_。2解釋下列詞語。涉_   是_遽_   求_3翻譯句子。是吾劍之所從墜。_求劍若此,不亦惑乎!_4這則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_11. 閱讀文言文,回答問題。 晉平公問于師曠日:“吾年七十,欲學(xué),恐已暮矣。”師曠日:“何不炳燭乎?”平公日:“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師曠曰:“盲臣安敢戲其君乎?臣聞之:少而好學(xué),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xué),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xué),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平公日:“善哉!”(注)炳燭:

18、點燃蠟燭。盲臣:師曠自謙之辭。師曠是個盲人,所以這么說。陽:這里指陽光。孰與:一種固定格式,用來比較,相當(dāng)于“比怎么樣”。昧行:在黑暗中行走。1解釋下列劃線的字。 暮_  戲_   聞_  善_2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A.臣聞之。 B.如日出之光。 C.默而識之。 D.學(xué)而時習(xí)之。3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_12. 閱讀文言文,完成練習(xí)。黃琬巧對黃琬幼而慧。祖父瓊,為魏郡太守。建和

19、元年正月日食。京師不見而瓊以狀聞。太后詔問所食多少。瓊思其對而未知所況。琬年七歲,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瓊大驚,即以其言應(yīng)詔,而深奇愛之。1解釋:詔 (_)  奇(_)2翻譯:瓊思其對而未知所況 ;_即以其言應(yīng)詔:_3選擇:“瓊以狀聞”有以下理解,哪一項是不正確的? ( )A.黃瓊因此聽說了這情況。 B.黃瓊把這情況報告皇上。 C.黃瓊把這情況讓皇上聽到。4理解:黃琬說的日食后的樣子到底是怎樣的?_13. 閱讀訓(xùn)練。牛郎織女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女也。年年機杼勞役,織成云錦天衣,容貌不暇整。天帝憐其獨處,許嫁河西牽牛郎。嫁后遂廢織衽。天帝怒,責(zé)令歸河?xùn)|,許一年一度相會。涉秋七日,鵲首無故皆髡。相傳是日河鼓與織女會于漢東,役烏鵲為梁以渡,故毛皆脫去。選自月令廣義(注釋)牛郎織女:神話人物。天河:銀河。機桿(zhù):織布的梭子。勞役:勞苦。云錦:織有云紋圖案的絲織品。天衣:泛指仙神所著之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