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安徽績溪抽水蓄能電站上下庫連接公路工程(合同編號:2013-04-CJ-GKZB-GC-014)測量工作大綱批準:審核:編制:中國水電建設集團路橋工程有限公司績蓄電站Q1標項目經理部2013年5月15日目 錄一、 測量內容概述二、 測量實施的技術依據三、 測量技術方案3.1 首級控制網復測3.2 施工控制網加密測量 3.3 隧洞施工控制網測量 3.4 原始地形測量 3.5 施工放樣測量 四、 工程量計算 4.1 土石方、混凝土工程 4.2 隧洞工程 五、 竣工測量 六、 測量組織機構設置及人員配置 七、 主要測量儀器設備 八、 測量實施進度計劃 九、 測量點設置及保護措施 十、 安全防護與成果
2、質量控制措施 十一、 測量人員工作履歷及資質、儀器檢定證書 安徽績溪抽水蓄能電站上下庫連接公路工程測量工作大綱一、 測量內容概述績溪抽水蓄能電站位于安徽省績溪縣伏嶺鎮,位于安徽和浙江交界的皖南山區。上水庫位于登源河的北支流源頭赤石坑溝林場一帶,上水庫主要建筑物有上水庫大壩、環庫公路、庫岸防護等,下水庫位于登源河的北支流、赤石坑溝口。本標項目主要有安徽績溪抽水蓄能電站的上下庫連接公路、進場公路、下水庫庫岸公路南段、開關站一期開挖、業主營地場平、至爆破器材庫道路、進廠交通洞至開關站公路共8個項目,施工內容主要有路基開挖、回填,隧道開挖與支護,路面混凝土施工及他附屬工程項目,其中涉及到的測量工作主要
3、有:1.1首級控制網復測1.2施工控制網建立1.3原始地形測量1.4施工放樣測量1.5計量測量和工程量計算1.6竣工測量二、測量實施的技術依據(1)水電水利工程施工測量規范(DL/T5173-2012)(2)國家三、四等水準測量規范(GB/T12898-2009)(3)有關招、投標文件,設計圖紙等。三、測量技術方案3.1首級控制網復測首級控制網復測是在設計院提供的II等控制網點的基礎上對點位間平面控制網采用測角測邊比較進行,水準點采用三角高程進行復測。施測方法:對平面控制網采用測角測邊比較進行,水平角觀測采用全圓方向觀測法,按照三等技術要求進行觀測,每個方向觀測9測回,按照規范要求配置度盤;高
4、程測量采用光電測距三角高程,每個觀測方向天頂距用中絲法觀測4測回,斜距觀測時照準前視(或后視),測斜距4次,并讀取氣象數據,記錄斜距、溫度和氣壓值,溫度氣壓直接在測站上輸入全站儀里改正。具體23個控制點分四站進行施測(設站點分別是02、08、13、21)。具體觀測順序如下:第一站:在21設站,后視23,正鏡以順時針方向依次觀測20、19、18、17、16、22直到23,倒鏡反之,共有7個觀測方向。第二站:在02設站,后視04,正鏡以順時針方向施測依次為06、10、01、03回到04,倒鏡反之,共有5個觀測方向。第三站:在08設站,后視06,正鏡以順時針方向施測依次為07、09、11、05、04
5、回到06,倒鏡反之,共有,共有6個觀測方向。第四站:在13設站,后視22,正鏡以順時針方向施測依次為16、15、14、10、12、回到22,倒鏡反之,共有6個觀測方向。 控制網復測測站及觀測方向設置圖見下圖技術要求(1)平面控制相關要求見表3.1-1、3.1-2。表3.1-1 水平角方向觀測法技術要求()等級儀器標稱精度光學測微器兩次重合讀書差兩次照準讀數差半測回歸零差一測回中2C較差同方向值各測回互差三等±2368139備注:若測站觀測方向數超過6個時,應分組進行觀測。分組觀測應包括兩個共同方向(其中一個為共同零方向),其兩組共同方向觀測角之差,不應大于同等級測角中誤差的2倍。兩組
6、觀測值按等權觀測進行測站平差。表3.1-2 測距作業技術要求等級測距儀標稱精度mm/km測距限差氣象數據一測回讀數較差mm測回間較差mm往返或光段較差mm溫度最小讀數氣壓最小讀數Pa測定時間間隔數據取用三等±3352(a+bD)0.250每邊觀測始末每邊兩端平均值注1:光電測距儀一測回的定義為照準一次,測距離4次。注2:往返較差必須將斜距化算到同一高程面上方可進行比較。(2)高程控制相關要求見表3.1-3、3.1-4。表3.1-3 全站儀測量斜距和高差的測回數要求等級儀器標稱精度斜距和高差的測回數測距精度mm/km測角精度()盤左 盤右三等±5±244注:一測回為
7、照準一次,測距離和高差4次。表3.1-4 光電測距三角高程導線測量的技術要求等級儀器標稱精度最大視線長度斜距測回數天頂距儀器高棱鏡高丈量精度mm對向觀測高差較差mm 隔點設站兩次觀測高差較差mm附合或環線閉合差mm測距精度mm/km測角精度()對向觀測 m隔點設站m測回數指標差較差()測回差()中絲法三絲法三等±5±270030044385±2±35±8±12注:S為斜距km;L為線路總長,km。斜距觀測一測回照準一次,測距離4次。 外業觀測(1 )水平角觀測 外業水平角觀測前,必須對精密測角儀器進行檢驗和校正。檢驗項目和檢驗方法按G
8、B/T 17942的有關規定執行。外業觀測時應遵守以下規定:(1)觀測應在成像清晰、穩定的條件下進行。晴天的日出、日落和中午前后,如果成像模糊或跳動劇烈,不應進行觀測。(2)觀測前先檢查電池電壓是否符合要求;(3)觀測過程中,儀器氣泡中心偏移值不得超過一格。當偏移值接近限值時,應在測回之間重新整平儀器。(4)觀測過程中,待儀器溫度與外界氣溫一致后開始觀測,應用測量傘遮陽;邊長觀測時應對大氣的溫度、氣壓進行測量并記錄。(5)采用人工記錄,每測回開始要讀、記完整的數字,以后可讀、記小數點后的數。小數不得劃改,整數部分讀、記錯誤,在同一測回或距離往返測量中,只能劃改一次。(6)水平角觀測誤差超過3.
9、5-1要求時,應在原來度盤位置上進行重測,并符合下列規定:1)上半測回歸零差或零方向2C超限時,該測回應立即重測,但不計重測測回數。2)同測回2C較差或各測回同一方向值較差超限,可重測超限方向(應聯測原零方向)。一測回中重測方向數超過測站方向總數的1/3時,該測回重測。3)若測錯方向、讀錯、記錯、氣泡中心位置偏移超過1格或個別方向臨時被檔,均可隨時進行重測。4)重測必須在全部測回數測完后進行。當重測測回數超過測回總數的1/3時,該站應全部重測。(7)觀測手簿的記錄、檢查和觀測數據的劃改應遵守下列定:1)水平角觀測的秒值讀、記錯誤,應重新觀測,度、分讀、記錯誤可在現場更正。但同一方向盤左、盤右不
10、得同時更改相關數字。2)天頂距觀測中,分的讀數在各測回不得連環更改。(2)距離測量測距作業應注意以下事項:1)測距前應先檢查電池電壓是否符合要求。在氣溫較低的條件下作業時,應有一定的預熱時間。2)測距時應使用相配套的反射棱鏡。未經驗證,不得與其他型號的相應設備互換使用。3)測距應在成像清晰、穩定的情況下進行。雨、雪、霧及大風天氣不應作業。4)反射棱鏡背面應避免有散射光的干擾,鏡面不得有水珠或灰塵沾污。5)晴天作業時,測站應用測傘遮陽,不宜逆光觀測。嚴禁將儀器照準部的物鏡對準太陽。架設儀器后,測站、鏡站不得離人。遷站時儀器應裝箱。6)當觀測數據出現分群現象時,應分析原因,待儀器或環境穩定后重新進
11、行觀測。7)通風干濕溫度計應懸掛在測站(或鏡站)附近,離開地面和人體1.5m以外的陰涼處,讀數前必須通風至少15min;氣壓表要置平,指針不應滯阻。8)距離測量人工記錄時,每測回開始要讀、記完整的數字,以后可讀、記小數點后的數。厘米以下數字不得劃改。米和厘米部分的讀、記錯誤,在同一距離的往返測量中,只能劃改一次。(9)測距邊的歸算應遵守下列規定:1)經過氣象、加常數、乘常數(必要時顧及周期誤差)改正后的斜距,才能化為水平距離。2)測距邊的氣象改正按儀器說明書給出的公式計算。3)測距邊的加、乘常數改正應根據儀器檢定的結果計算。(3) 內業資料整理作業組對首級控制網的原始記錄和計算數據進行初檢復檢
12、,發現有問題及時處理。測量技術負責人對所有觀測資料進行終檢,保證觀測數據的準確性,然后進行水平角和邊長的對比。水平角的比較:實際觀測角度經過計算后和設計院提供的成果坐標計算的角度進行對比。邊長的比較:經過溫度、氣壓、加乘常數及邊長投影的改正(溫度、氣壓在測站改正)后的斜距改算為平距后和設計院提供的成果坐標計算的邊長距離進行對比。高程的比較:根據測量改正后的斜距和天頂距計算高差來和設計院提供的成果坐標計算的高差進行對比。平面網邊長投影面為640m高程面(1985國家高程基準)。觀測記錄數據整理,三等內業計算數字取位要求:1)方向觀測值、方向改正數、方位角值取0.1;2)邊長值、長度改正數、坐標值
13、取1.0mm。(4)復測成果報告 1.水平角觀測對比表 2.斜距觀測計算表 3.控制網復測成果比較表4.水平角觀測原始記錄表 5.天頂距、斜距觀測原始記錄表3.2施工控制網加密測量施工控制網的建立是在首級控制網復測完成后進行的,施工控制網的建立主要采用全球定位系統(GPS)或導線(網)測量的方法建立,GPS網按四等要求測設,導線測量采用四等。各等級控制網根據水電水利工程施工測量規范(DL/T5173-2012)中的各項規定進行加密測量。3.2.1控制網選點和埋設由于本工程線路較長,工作面較多,沿線地勢起伏大,平面控制網網點宜選在通視良好,地基穩定且能長期保存的地方。測線離障礙物的距離不小于1.
14、5m,并避免視線通過吸熱、散熱快的地方;點位埋設主要采用在工地施工區域以外不受施工干擾且易于保存和使用的地點進行選點埋設鋼筋(鋼筋頂面鑿一原點或鋸畫十字絲);或在裸露且非常穩定的巖體上刻畫點位標記并以紅油漆涂描明顯。點位的埋設還要滿足規范中GPS網對選點、埋石的規定:1.網點應選在視野開闊、無障礙物,被測衛星的地平高角度在15°以上的地方。2.網點應遠離大功率無線電發射源和高壓線,前者距離不得小于200m,后者距離不得小于50m。3.網點宜具有一個以上通視方向。隨著工程的進展,放樣的需要逐步加密、補充控制點,使施工放樣直接在控制點或其它加密點上進行,以提高輪廓點放樣的進度及可靠性。平
15、面控制網測量平面控制網采用GPS測量、導線測量、三角測量相結合的方法測量,隧道內主要用導線測量。(1)GPS測量1加密平面控制網復測采用四等GPS靜態測量方法,采用邊聯接的形式進行。2平面控制網復測的主要技術要求應符合下表四等的技術指標規定。3GPS觀測應遵守下列規定:1).GPS衛星定位的主要技術要求要滿足下表中四等的技術要求2).GPS網測量不觀測氣象元素,只記錄天氣情況。3).每時段觀測前后各量取一次GPS天線高,兩次較差允許偏差為±1mm。4).GPS作業時,應做好測站記錄。包括觀測日期、天氣情況、控制點點名、時段號、接收機序列好、天線高、開關機時間等相關信息。4. GPS外
16、業觀測觀測組必須遵守調度命令,按規定的時間同步觀測同一組衛星。當不能按計劃到達點位時,應及時通知其它各組,并經觀測計劃編制者同意對時段作必要的調整,觀測組不得擅自更改觀測計劃。每個測站在三腳架上安裝接收機,通過基座光學對中器精確對中,整平,其對中誤差不超過1mm;用鋼尺在不同的方向量取天線高三次,三次互差不超過3mm,取其平均值;天線高度在觀測前后分別用鋼尺量測,其前后互差值不超過3mm時,取前后平均值作為最終天線高(若互差超限,應查明原因,提出處理意見并記如測量記錄手簿記事欄)。打開接收機,儀器工作信號燈顯示正常后,看衛星的接收顯示數大于等于4個以上,各項準備工作完成后,由動態轉換成靜態;各
17、個測站統一時間,由負責人統一開始時間和結束時間。采用靜態邊連式的觀測方法,按四等網要求施測。每測段同步觀測一般為60min,接收機的其他參數設置為:衛星截止高度角為15°;數據采樣率為15S;同步接收衛星的個數不少于4顆。接收機開始記錄數據后,應及時將測站名、時段號、天線高等信息記錄好。對講機等通訊工具應關閉,或放在離接收機10米20米遠的地方。時時觀察數據接收情況,如衛星數、信噪比及精度因子等,若觀測質量不佳,應及時聯絡負責人,延長有效觀測時間。對特殊的變化過程(如刮風、下雨等作業中出現的異常情況)、儀器顯示的警告信息及處理情況等均應作必要的記錄。觀測員在作業期間不得擅自離開測站,
18、應防止碰動儀器或儀器受震動。注意防止行人和其它物體靠近天線遮擋衛星信號。經檢查,調度命令已執行完畢,所有規定的作業項目已經完成并符合要求,記錄和資料完整無誤后方可遷站。外業記錄的管理應符合下列要求: 當天的觀測記錄數據應及時錄入計算機硬盤,并拷貝成一式兩份;數據文件備份時,不得進行任何剔除或刪改,不得調用任何對數據實施重新加工組合的操作指令; 測量手簿應按控制網裝訂成冊,交內業驗收。為確保數據安全,每天的數據應及時存盤保存。5. 平面加密點測量數據處理(1) GPS基線處理基線的處理采用與接收機配套的軟件進行,我們采用的是徠卡LGO7.0軟件,在處理基線時先用軟件默認基線解算設置(數據采樣間隔
19、是15,截止角是15°),解算全部基線,再參考基線殘差圖修改基線觀測數據圖。將基線殘差圖中跳動較大的地方屏蔽,但要保證每條殘差線的連貫性。如果有的線段中間變化大必須做屏蔽的話,那么在屏蔽后解算基線用搜索法。對于殘差有整體性的,可修改基線解算設置里的采樣間隔和高度角。在修改了基線觀測數據圖后再做基線解算。這是一個重復的過程,最后盡量使基線殘差圖是幾根平滑且緊靠中線的線條,以提高基線的質量,使它的殘差圖、整數解誤差都滿足規范的要求。同時,在解算好基線后要做同步環、異步環、閉合差、復測基線較差的檢驗。對不合格的要再次修改、刪除或重測。(2)外業數據質量檢核1.同一時段觀測值的數據剔除率,其
20、值宜小于10%。2.GPS網基線處理中,復測基線的長度較差ds,兩兩比較應滿足下式的規定:ds22式中:-相應級別規定的精度(按實際平均邊長計算)1. GPS網外業基線預處理結果,同步環各坐標分量閉合差及環線全長閉合差應滿足下式的規定:Wx(n/5) Wy(n/5) Wz(n/5) Ws(3n/5)式中:n-閉合環邊數; -相應級別規定的精度(按實際平均邊長計算)。Ws=Wx2+ Wy2+ Wz2(3).當所有的檢驗都通過以后再進行平差計算(4).解算方法采用徠卡LGO7.0靜態數據后處理軟件,對各方面檢查計算,滿足要求進行嚴密平差。高程采用GPS擬合高程測量。(2)導線測量各等級控制測量精度
21、及技術指標要求表4.1-1 光電測距附合(閉合)導線技術要求等級附合導線總長(km)平均邊長(m)測角中誤差()測距中誤差mm全長相對閉合差方位角閉合差()測回數水平角天頂距四等1.8300±2.5±71:35000±5n為測站數63注:表中數據是按照直伸附自導線中點(最弱點)的點位中誤差不超過計劃±10m的要求計算。表4.1-2 水平角方向觀測法技術要求()等級儀器標稱精度光學測微器兩次重合讀書差兩次照準讀數差半測回歸零差一測回中2C較差同方向值各測回互差四等±2368139表4.1-3 測距作業技術要求等級測距儀標稱精度mm/km測距限差氣
22、象數據一測回讀數較差mm測回間較差mm往返或光段較差mm溫度最小讀數氣壓最小讀數Pa測定時間間隔數據取用四等±5572(a+bD)1.0100每邊測定一次測站端觀測值注1:光電測距儀一測回的定義為照準一次,測距離4次。注2:往返較差必須將斜距化算到同一高程面上方可進行比較。(3) 高程測量高程測量采用電磁波測距三角高程,高程點是在平面控制點的基礎上布設成高程導線或三角高程網。電磁波測距三角高程測量按照規范規定的要求操作,主要有:1. 電磁波測距三角高程測量可采用每點設站法或隔點設站法。宜優先使用隔點設站法,兩種方法可以交替使用。隔點設站時。應每站變換儀器高或位置觀測兩次。2. 每站測
23、前測后,各量測一次儀器高和棱鏡高,兩次互差不得超過2mm;采用每點設站法可單向觀測,但總的觀測測回數不變。3.4. 采用電磁波測距時,觀測方法和作業要求,氣象元素測定,成果記錄及重測取舍,加常數、乘常數修正值的計算及邊長歸算等,均按照本規范的 規定執行。5.電磁波測距三角高程測量時還應遵守下列規定:1. 高程路線應附和或閉合于高一級的高程控制點上2. 全站儀觀測斜距、平距和高差時,溫度變化超過1,宜在測回間重新輸入溫度后在進行觀測。3. 當三角高程路線的長度短于估算的最短水準路線長度的1/2時,可將附合、閉合限差放寬到原限值的2倍。3.3隧洞施工控制網測量1、洞外平面控制網(1)洞外平面控制網
24、可布設為三角網、GPS網或導線網、控制網的等級按表-2選取。控制網邊長投影基準面采用上水庫壩頂與下水庫進/出水口底板高程的平均高程面即640m高程面(1985國家高程基準)。洞外平面控制網宜采用GPS或三角網測量方法。 表3.3-1地下工程洞外平面控制測量技術要求測量方法控制網等級測角中誤差()洞室相向開挖長度L (km)GPS測量二等1020三等510四等5三角形網測量二等1.0710三等1.847四等2.54導線測量二等1.0610三等1.836四等2.53(2)每個開挖洞口宜測設不少于3個相互通視的平面控制點和2個高程控制點。(3)洞外高程控制測量可采取用水準測量或電磁波測距三角高程測量
25、的方法,其測量等級按表3.3-2選取。表3.3-2地下工程洞外高程控制測量技術要求部位等級每千米高差中誤差(mm)洞室相向開挖長度L (km)洞外三等3820四等528等外1022、洞內控制測量(1)洞內平面控制測量宜采用采用長邊直伸導線或多環導線,導線分為基本導線和施工導線。(2)洞內平面控制測量的等級根據洞室相向開挖長度按表3.3-3選取。 表3.3-3地下工程洞內平面控制測量技術要求測量方法控制網等級測角中誤差()洞室相向開挖長度L (km)導線測量二等1.0920三等1.849四等2.524一級52(3)洞內高程控制測量可采取用水準測量或電磁波測距三角高程測量的方法,其測量等級按表選取
26、。部位等級每千米高差中誤差(mm)洞室相向開挖長度L (km)洞內三等4.5820四等5.528等外152(4)基本導線的邊長宜近似相等,直線段不宜短于200,曲線段部宜短于50m。導線邊視線距離設施不小于0.2m。(5)施工導線點宜50m左右布設一點,每200m左右應與基本導線附合。(2)地下工程相向開挖中線的貫通限差不大于表3.3-4的規定。表3.3-4貫通測量限差相向開挖長度(km)限差(mm)橫向高程5±100±8059±150914±3001420±400(3) 控制測量對貫通中誤差的影響值不大于3.3-5.表3.3-5控制測量對貫通
27、中誤差的影響值的限差相向開挖長度(km)中誤差(mm)橫向高程地面地下地面地下5±25±40±20±3059±37±60914±75±1201420±100±1703.4原始地形測量1).圖根點布置(1)部分首級控制網點作為圖根點。(2)施工控制網點作為圖根點。(3)根據需要支導線點作為圖根點。2).原始地形測圖比例尺應為1:500。3).基本等高距為1m。4).地形圖精度見表3.4-1。表3.4-1 地形圖精度規定表地形圖上地物點點位中誤差mm等高線高程中誤差基本等高距高程注記點高程中誤差基本
28、等高距平地、丘陵地山地、高山地平地、丘陵地山地、高山地±1/3±0.5±0.75±0.5±1注:森林、隱蔽等特殊困難地區,可將表中規定放寬0.5倍。5).全站儀采用坐標法,自動記錄,數據下載。測量地物點測距最大長度為400m,測量地形點測距最大長度為600m。6). 地形點的密度根據地形、地物變化的復雜程度確定,一般為圖上1cm3cm。7).使用南方測繪繪圖軟件CASS 9.0繪制地形圖作為計量依據。8).土石分界線測量(1)先由地質工程師確認土石分界線范圍。(2)在和測量監理聯合進行土石分界線測量。(2)土石分界線數據采集根據監理工程師要求采
29、用斷面法和地形圖測量法。3.5施工放樣測量施工測量放樣將貫穿整個施工過程,施工放樣所采用的測量點均以導線控制網點為基礎,洞外原則上采用加密控制點進行施工測量放樣。放樣方法一般點使用極坐標法。 放樣前,將施工區域的平面、高程控制點、軸線點、測站點等測量成果,以及工程部位的設計圖紙中的各種坐標、方位、幾何尺寸等數據進行認真計算、校核并編制成放樣數據手冊,供放樣使用。放樣基本過程包括:建立等級控制、根據實際建立放樣測站點、放樣開挖輪廓點、及時檢查開挖面、斷面測量繪制、砼襯砌放樣、竣工斷面測量繪制等。需要計算的工程坐標系統非常多,正確領會設計圖、編寫合適程序用于開挖、襯砌測量過程對提高放樣效率、放樣質
30、量十分關鍵。3.5.1 隧洞內施工測量放樣放樣方法的選擇以滿足放樣點位的精度要求為原則,一般采用極坐標法和后方交會。開挖過程注意設立巖體立面平面、高程校核點。一般洞室輪廓點具體放樣如下:設站導線控制點(或測站點),后視導線控制點(或測站點),檢核輸入測站和后視是否正確。由于洞內采光、施工干擾等原因,輸入點數據時要做到觀測人員和記錄人員互相回報確認。選擇放樣方法時,應考慮檢核條件。沒有檢核條件的方法(如極坐標法、后方交會法等)必須在放樣后采用異站的方法進行檢查。對輪廓放樣點進行檢核的方法可根據不同情況而異,但應簡易而行,以發現錯誤為目的,檢查結果應記入放樣手簿。放樣與檢核盡量同時進行,必要時可另
31、派小組進行檢查。所有的作業面測量放樣完畢后必須由班組長進行放樣數據校核確認無錯誤后給施工人員開放樣通知單現場交點。測站點離掌子面15米左右比較合適,觀測手與作點人員溝通比較方便,掌子面情況也易了解,也利于避開施工干擾。通常測出輪廓點附近任意點的坐標,利用計算器編程計算任意點與設計的差值(側墻點調整偏距、頂部點調整高程),調整后再測量,直至調整至設計線為止。輪廓點特征點(拱肩、頂拱、邊墻)需要放樣、輪廓中間點根據開挖要求選擇0.52m放樣間距。開挖放樣點的點位限差須滿足水電水利工程施工測量規范(DL/T5173-2012)的規定。開挖樁號、偏距、高程滿足設計圖要求,一般配合熟練的作業小組放樣一個
32、點需要移動測點23次,一次放樣過程應在半小時內完成。開挖后及時測量開挖斷面,用于指導修規、提交驗收。及時發現欠挖能節約施工成本,利于下道工序進行。斷面測量時逢5m或特征樁號在兩側墻標寫樁號,同時標定一定數量的高程。測量斷面時測站點要求布置在設定樁號即可(偏距無要求),測站點實際樁號與設計樁號小于5cm。四、工程量計算4.1 土石方、混凝土工程(1)開工前,實測工程部位的原始地形圖或斷面圖;施工過程中及時測繪不同材料的分界線,并定期測繪收方地形圖或斷面圖;工程竣工后,實測竣工地形圖或斷面圖。各階段的地形圖和斷面圖均為工程量計算和工程量結算的依據。(2)斷面間距可根據用途、工程部位和復雜程度在5m
33、20m范圍內選擇。有特殊要求的部位按設計要求執行。(3)采用CAD制圖,地形圖和斷面圖的比例尺,根據用途、工程部位范圍大小在1:2001:1000之間選擇。(4)斷面測量時測點的精度要求見下表6.1-1。表6.1-1 斷面測量測點的精度要求(cm) 斷面類別測點相對于測站點的限差平面高程原始、收方斷面±10±10土石方工程竣工斷面±5±5混凝土工程竣工斷面±2±2(5)斷面測點應以能正確反映斷面形狀、滿足面積計算精度要求為原則,測點間圖上距離不大于3cm,地形變化處應加密測點。斷面寬度應超過工程部位邊線。(6)施工過程中應定期測算已完
34、成的工程量,工程量的計算應以測量收方的工程量計算成果為依據。(7)工程量的計算應符合下列規定:、用于工程量計算的地形圖或斷面圖是現場實測的。、面積計算方法可采用CAD面域法。、土石方工程收方,應根據實測的各種材料分界線分別計算各種材料的方量。、混凝土填筑塊收方,基礎部位應根據基礎開挖竣工圖計算,基礎以上部位可直接根據水工設計圖的幾何尺寸及部位的實測平均高程進行計算。4.2 隧洞工程(1)施工過程中應及時測繪收方(驗收)斷面圖;工程竣工后,各階段的斷面圖均為工程量計算和工程量結算的依據。(2)斷面間距可根據用途、工程部位和復雜程度在3m5m范圍內選擇。有特殊要求的部位按設計要求執行。(3)采用C
35、AD制圖,地形圖和斷面圖的比例尺,可根據用途、工程部位范圍大小在1:501:200之間選擇。(4)斷面測量時測點的精度要求見表22。(5)斷面測點以能正確反映斷面形狀、滿足面積計算精度要求為原則,測點間距離不大于2m,地形變化處加密測點。斷面寬度應超過工程部位邊線。(6)施工過程中應定期測算已完成的工程量,工程量的計算以測量收方的工程量計算成果為依據。(7)工程量的計算應符合下列規定:、用于工程量計算的地形圖或斷面圖是現場實測的。、面積計算方法可采用CAD面域法。(8)應根據實測的數據計算石方洞挖工程量,襯砌混凝土可直接根據水工設計圖的幾何尺寸來計算工程量。 五、竣工測量隨工程的進展、按竣工測
36、量的要求,逐漸積累竣工資料。待每一單項工程完工后,均對該工程進行一次全面的測量。竣工測量的精度不應低于放樣精度。竣工測量包括下列主要項目(1)主要建筑物基礎開挖建基面的1:2001:500竣工地形圖或縱、橫斷面測量。(2)建筑物過流部位或隱蔽部位形體測量。(3)測繪地下工程開挖、襯砌竣工斷面圖。(4)外部變形監測設備埋設安裝竣工圖。(5)建筑物的各種主要閘、孔、洞、墻的體形測量。(6)收集、整理金屬結構、機電設備埋件安裝竣工驗收資料。 竣工測量后及時向監理人報送實測地形圖、縱橫斷面圖、測量技術總結報告、工程量決算表等規范要求的各種資料以及監理人認為有必要提交的資料。六、測量組織機構設置及人員配
37、置6.1 測量組織機構設置本項目測量機構稱為測量隊,由測量隊隊長負責本項目測量工作的實施及相關的管理工作,測量隊內分外業組合內業組,內業組設置專人負責內業資料的整理和上報;外業組根據工作的需要設置外業一組,二組,三組等等,主要負責外業測量工作,包括控制網的建立、加密測量,施工放樣等本工程的所有測量工作。測量隊組織機構設置如下圖:測量隊隊長 內業組外業二組外業一組6.2 測量人員配置針對本工程的施工特點及要求,選派多年從事水電建設工程施工測量工作、責任心強、專業水平高的技術人員擔任本工程的管理干部,建立質量責任制,組建一支專業測量隊,目前由4人組成。其中:隊長1人,由中級職稱人員擔當,負責技術和
38、質量安全工作;助理工程師1人;測量工2人,隨著測量工作展開,根據實際情況增加相應測量人員。設立專門的內業人員一名掌控本標的設計圖紙與驗收資料。按施工部位或區域分成若干個測量作業組,每個作業組設組長1名。以上人員均有多年從事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測量的經歷,專業知識全面,經驗豐富,完全能勝任該項目施工測量工作。工程開工前提交前期進廠測量人員資格證書,報送工程師審核。根據本工程實際進展情況,可做適當調整,測量人員和設備應達到滿足本工程的正常需要。七、主要測量儀器設備工程開工前提交前期進廠儀器設備清單及其檢定證書,報送工程師審核。本工程擬配備以下性能穩定、質量可靠耐用、精度符合要求的測量儀器設備,測量儀器
39、設備配置見表9-1。表9-1 測量儀器設備配置表序號儀器設備名稱型號精度數量備注1Leica全站儀TCR8022 2+2ppm1臺套瑞士2TOPCONHiper IIG±3mm+0.5ppm6臺套中國3計算機CASIO FX9860GII3個4對講機KENWOOD6部八、測量實施進度計劃測量實施進度計劃和本工程的施工進度計劃相對應,前提是滿足進度計劃的要求,具體計劃如下序號測量工作名稱測量時間備注1首級控制網復測82施工控制網建立2013.05.18根據工作需要及時增設控制點3原始地形測量2013.05.28根據施工進度安排及時測量4施工放樣2013.05.20完工九、測點設置及保護
40、措施本工程中首級控制網點是由設計院做的墩標,由于本工程線路較長,工作面較多,沿線地勢起伏大,所以在做施工控制網時采用在工地施工區域以外,不受施工干擾且易于保存和使用的地點進行選點埋設鋼筋(鋼筋頂面鑿一原點或鋸畫十字絲);或在裸露且非常穩定的大巖石上刻畫點位標記并以紅油漆涂描明顯,同時在點位附近做好警醒提示標志,確保點位不被人為破壞。測量工作中要經常檢查和校核點位坐標,發現移位或其它變化要及時處理,確保控制點的準確性和可靠性,防止出現測量放樣錯誤。十、安全防護與成果質量控制措施本工程中選派多年從事水電建設工程施工測量工作、責任心強、專業水平高的技術人員擔任本工程的管理干部,建立質量責任制,嚴格執
41、行IS9002質量體系文件施工測量控制程序(CX.9.26B1),形成強有力的質量管理體系和質量保證體系,推行“全面質量管理”,參加工程施工的所有測量人員都熟悉現場情況,明確每個人的職責,確保施工測量的準確性。1) 嚴格按規范規定的方法和格式,作好原始記錄。保證原始測量記錄的完整性和準確性。放樣使用的所有數據、放樣圖,實行一對一的校核制和責任制;嚴格執行三檢制,測量隊外業技術員要對當天完成的放樣成果進行驗算,測量班長要對放樣的成果進行復核,測量內業技術員要隊放樣的成果進行終檢,確保放樣成果的準確。2) 測量隊外業人員對當天完成的驗收資料應及時交還內業人員,內業人員在收到驗收資料后應及時地對資料進行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八年級物理上《光的直線傳播》教學設計
- 城管年終總結模版
- 護理中級評聘
- 小米3小米電視發布會課件
- 中醫情志護理理論與實踐
- 中級會計知識點總結模版
- 流動超市商業計劃書-超市便利店
- 電視產品培訓
- 關愛健康 預防傳染病
- 永康國企面試題及答案
- 初中生財商素質教育教學設計
- 泵站運行管理手冊
- SH∕T 3097-2017 石油化工靜電接地設計規范
- HJ1188-2021核醫學輻射防護與安全要求
- 四川省綿陽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英語試題(解析版)
- 浙江省現代化水廠評價標準
- MOOC 音樂導聆-山東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保安定期開展心理健康培訓
- Ceph之RADOS設計原理與實現
- 農行超級柜臺業務知識考試題庫(含答案)
- 免疫治療免疫相關不良反應的處理PowerPoint-演示文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