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圖書館設計分析方案文本_第1頁
國內外圖書館設計分析方案文本_第2頁
國內外圖書館設計分析方案文本_第3頁
國內外圖書館設計分析方案文本_第4頁
國內外圖書館設計分析方案文本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發展過程:一、發展過程:(一)中國:首先有文字- 圖書 - 收藏 - 圖書館 最早的中國文字殷商時期的甲骨文(卜辭),在殷商首都遺址中,發現了貯存甲骨文的專用庫房- 歷史上最早的書庫。 隨著科學文化的發展,書籍的種類和數量有了大量的增加,所以各朝各代都建有專們的藏書建筑。(系為皇家或貴族專用)。比較有名的如明代的天一閣天一閣,是我國最早的私家藏書樓。另外,清代北京故宮的文文淵閣淵閣,圓明園文源閣文源閣,沈陽文溯閣文溯閣,熱河文津閣文津閣,揚州文匯閣文匯閣,鎮江文宗閣文宗閣,杭州文瀾閣文瀾閣等清代七閣較為有名。技術特點: 這些藏書建筑,非常注重防火、霉、蛀、鼠。系用磚石建造,墻厚小窗或天窗,

2、只留通風孔,以保證其恒溫、洹濕及通風防火,并在近處挖水池,以作消防用水。(重藏輕閱)(藏閱合一)。功能變化 鴉片戰征之后,國門打開,西方的建筑思想開始涌入,圖書館的形式受外來影響也發生了變化,在此之后新建的圖書館,已放棄了傳統的藏書樓的形式,而是根據功能,將藏、閱分離。如建于1931年的南京大學老圖書館(見附圖)南京大學老圖書館平面圖南京大學老圖書館平面圖 (二)國外:十九世紀四十年代之前的圖書館,都是以藏為主的,即將藏、閱、工作室三合一的布局方式。 十九世紀四十年代之后(產業革命之后),隨著近代科技的發展,特別是滾筒印刷術的廣泛使用,圖書數量出版數量大增,過去的三合一式的圖書館已不適應新的發

3、展需要, 發展為藏、閱、業務用房分別位于三種不同空間之中的布局方式,并一直對今天的圖書館的空間布局發生著影響。 但此種布局也存在著許多弊病,如讀者與藏書分離、取書時間長,平面使用不靈活等,故近代圖書館在空間處理和功能處理上,也作了一些新的探索,如藏、閱用統一的柱網尺寸,功能可以互換;采用開架藏、閱用統一的柱網尺寸,功能可以互換;采用開架閱覽方式,使讀者可以自由取閱圖書;采用現代化的閱覽方式,使讀者可以自由取閱圖書;采用現代化的傳送設備和電腦檢索、縮微讀物等等傳送設備和電腦檢索、縮微讀物等等,節省了空間和時間,使圖書館的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觀。山東建工學院老圖書館山東建工學院老圖書館二、圖書館的類型

4、、規模二、圖書館的類型、規模 (一)公共圖書館:(一)公共圖書館:按行政區域劃分和設置的。分為國家省、市、縣各級,共特點是向社會開放,服務對象沒有限制。 (二)高等院校圖書館:(二)高等院校圖書館:為教學和科研服務,服務對象是全校師生。 (三)科學和專業圖書館:(三)科學和專業圖書館:讀者學為某一系統,部門內部的科研人員,圖書專業性較強,一般不對社會開放。 (四)(四) 規模:規模:其大小受多方面因素決定:如服務范圍、性質及任務;讀者多少;藏書量、閱覽座位數及建筑的積等。其中,主要依據藏書量來決定,(藏書量一定,其他方面相應部可確定)。三、總體布置三、總體布置。 (一)(一)1、合理地劃分功能

5、分區、合理地劃分功能分區。 圖書館建筑是功能復雜,內容繁多的一種公共文化、教育活動場所。要把不同使用對象、不同工作內容的各種房間有機地組成一個整體。使之使之既要彼此聯系方便,又要內既要彼此聯系方便,又要內外有別。避免使用中的相互干擾和影響外有別。避免使用中的相互干擾和影響。盡可能使圖書館中不同的功能部分都有一個相對獨立的既適用又安靜的場所。這就要求在有限的基地上進行合理的功能分區。 1. 總體設計最基本的一條,就是要做到內外有別,即把外部讀者活動區和內內外有別,即把外部讀者活動區和內部工作管理區嚴格區分開來。在分清內、部工作管理區嚴格區分開來。在分清內、外兩大區的前提下,進一步將閱覽區和外兩大

6、區的前提下,進一步將閱覽區和公共活動區分開;成年閱覽區與少兒閱公共活動區分開;成年閱覽區與少兒閱覽區分開,把業務辦公與一般加工用房覽區分開,把業務辦公與一般加工用房分開。分開。在大型公共圖書館中,如設有生活區的話,那定要把館區與生活區分開,館區與生活區分開,切忌混雜布置。2爭取良好的朝向及自然通風爭取良好的朝向及自然通風 在進行總平面布置時,應盡量使各組成部分都能有良好的朝向和通風,但有時受地段的條件限制,不能使所有部分都能滿足。這時就應分清主次,統籌照顧分清主次,統籌照顧,重要部分優先安排好的朝向考慮的順序為:閱覽順序為:閱覽室室書庫書庫出納出納業務辦公業務辦公附屬用房附屬用房。3因地制宜,

7、結合現狀、保護因地制宜,結合現狀、保護環境、集中緊湊。環境、集中緊湊。 a. 擬建用地各種各樣,有時較為理想,而有時要受到許多方面的限制,較理想的是長寬比接近于3:2或或2:1的獨立地段的獨立地段,且地形平整,基地較大,這就給合理的總體布局提供了條件。但既使這樣,也不宜將建筑物布置得太分散也不宜將建筑物布置得太分散,以縮短縮短館內的交通路線交通路線和爭取更多的室外綠化面積,并為今后的擴建擴建留有余地(圖書的增長速度很快,圖書館的擴建是必須考慮的問題)。 b. 另一種情況是建館基地條件相當差,面積小,長寬比過于狹長,附近有其他建筑等。這種情況下更應因地制宜,靈活處理、集中布置。國外的有圖書館在這

8、方面作了較好的嘗試,如加拿大哥倫比亞大學新圖書館建于地下,以保護名貴橡樹及原有的優美環境。 c. 有時基地因留有需保護的樹木及建筑,布局時應予以保護,建成后不僅不破壞原有環境還應美化原有環境,而且還應為環境增色。 有時地面有起伏,應與環境有機結合,以減少土方量、節約造價,這樣更易于創作出有特色、也更有生命力的建筑。(二)總體布置方式二)總體布置方式 1集中式:即把書庫、閱覽、出納目錄及內部業務用房等四部分集中在一幢建筑之中。閱覽書庫出納辦公閱覽閱覽辦公書庫 優點:布局緊湊、集中,各部分聯系方便,節約用地,節約管網。 缺點:讀者與工作人員相互干擾,自然采光,通風易受限制。 集中式有垂直組合與水平

9、組合兩種方式水平組合垂直組合 2分散式:分散式:即將四部分分別設于四幢不同建筑之內。閱覽書庫書庫辦公出納 優點:優點:便于分期建造和擴建,分區明顯。 缺點:缺點:占地大,交通輔助面積大,各部分之間聯系不便,浪費管線。這種方式現在已較少采用。 3混合式:混合式: 即將上述二種方式混合使用即將上述二種方式混合使用閱覽書庫出納辦公報告廳 優點:優點:又分又聯,分區明確,組合靈活,便于分期建造的擴建。 缺點:缺點:走廊多,輔助面積大,占地較多。書庫與閱覽聯系不直接,一般適用于較大型圖書館的總體布置。四、平面布局及空間組織四、平面布局及空間組織原則原則 (一)組成:(一)組成:四大部分:藏、閱、借(出納

10、、藏、閱、借(出納、目錄),內部業務部分。目錄),內部業務部分。 此外,還有其他輔助其他輔助用房用房,如門廳、存物、廁所等,有的還設講演廳,陳列展覽,會議、研究室等。 (二)功能關系(二)功能關系(見右側功能關系圖見右側功能關系圖)四部分之間的關系:四部分之間的關系: 書庫、借書處及閱覽室的關系,必須密切,書庫、借書處及閱覽室的關系,必須密切,而而借書處一般置于書庫和閱覽部分之間借書處一般置于書庫和閱覽部分之間。使讀者入館后能方便地到達借書處和各閱覽室。圖書也能方便地由書庫傳送至借書處,路線爭取最短。 采編業務用房應與書庫及借書處有直接的采編業務用房應與書庫及借書處有直接的聯系,聯系,以便新書

11、徑加工,編目后入庫和查閱、增補卡片。 一層適合布置期刊閱覽室,主層常設于二主層常設于二層層,并設普通閱覽室,而研究室一般設于頂層,以利于安靜。(三)基本功能要求:(三)基本功能要求: 1合理安排藏、借、閱的關系合理安排藏、借、閱的關系,圖書館中的三個最基本組成部分是藏、借、閱。三者的關系構成了館內讀者和圖書的基本路線(或基本流線),而其中書籍運送路線又書籍運送路線又是最主要的因素是最主要的因素。三者的布局方式,決定著建筑平面的形式。 在進行平面布局時,必須使書籍、讀者、在進行平面布局時,必須使書籍、讀者、服務三條流線暢通,避免交叉、干擾,力求服務三條流線暢通,避免交叉、干擾,力求直接、通暢,使

12、工作人員取書距離,讀者借直接、通暢,使工作人員取書距離,讀者借書時間最短。同時避免書籍運送路線和服務書時間最短。同時避免書籍運送路線和服務路線穿行閱覽區。路線穿行閱覽區。 2分區布置和分層布置分區布置和分層布置 (1)分區布置:)分區布置:在建筑布局時,應具體對館內各部分房間進行合理的安排。哪些屬于聯切聯系?哪些須分開?這就要求按其特點及使用要求,劃分不同的區域,使各區之間既有聯系,又有分隔。既有聯系,又有分隔。 一般來說,應做到:內、外分內、外分區區,鬧、靜分區鬧、靜分區,以及將不同的讀者閱覽室分開,以利于使用。 具體說:具體說: a、內外分區:、內外分區:即將讀者活動路線活動路線、工作人員

13、工作人員的服務路線及書籍的加工運送路線的服務路線及書籍的加工運送路線,進行合理的組織區分,使流線簡捷明確,避免彼此穿行,相互干擾。 內部區域:內部區域:工作人員活動的區域:書庫、辦公室、內部作業及加工用房。 外部區域:外部區域:讀者活動的區域:閱覽室、講演廳、展廳等。 內與外應既有區別,又有聯系。內與外應既有區別,又有聯系。如處理不好二者的關系,將帶來使用上的不便和管理上的混亂。 b、鬧靜分區鬧靜分區:有些用房在使用過程中會產生噪音。如裝訂室、印刷間、打字室裝訂室、印刷間、打字室等;有些人多嘈雜,如報告廳、展覽廳報告廳、展覽廳等。 而有些房間則需要有高度的安靜,如采編部采編部分和業務辦公室等分

14、和業務辦公室等。(辦公部分內部) 在閱覽區內,總的說來都應安靜,特別是研研究室,參考閱覽室及視聽閱覽室究室,參考閱覽室及視聽閱覽室等更為突出,而報刊閱覽室、兒童閱覽室報刊閱覽室、兒童閱覽室就可能嘈雜一些,需分開布置,以免干擾。(2)分層布置)分層布置:即垂直布置(基地限制或總體布局要求)需考慮哪些房間須相互靠近并置于同一層,哪些可不放在同一層,哪些房間必須放在底層,哪些可放在頂層。原則上,功能關系緊密的應置于同層,而將不功能關系緊密的應置于同層,而將不同性質的房間置于不同層上。同性質的房間置于不同層上。 首先,應確定主層的位置首先,應確定主層的位置(主層是全館的服務中心,目錄廳、總出納臺及主要

15、閱覽室一般都設在這一層)主層位置,一般小型館常設于底層。一般小型館常設于底層。 大、中型常設于二層、三層大、中型常設于二層、三層而在底層在底層設為瀏閱性讀者而設的期刊閱覽室期刊閱覽室及內部辦公用房。這樣布置也可使主層離頂層的書庫距離不致過遠。其次,在布置時應考慮不同讀者的特點來安排閱覽室。 其次,在布置時還應考慮不同讀者的特其次,在布置時還應考慮不同讀者的特點來安排閱覽室點來安排閱覽室 a、瀏覽性讀者:為、瀏覽性讀者:為無一定借閱目的、逗留時間短的讀者所設,如閱報室、期刊室等,一般設在底層。 b、閱覽讀者:、閱覽讀者:人數多,停留時間較長,有目的。如普通閱覽室、參考閱覽室等,設于主層上。 c、

16、研究讀者:、研究讀者:人數少,工作時間長。如珍藏閱覽室,專題研究室等,置于頂層。 另外,善本閱覽室,縮微讀物,期刊文獻等特藏專業閱覽室及書庫,應獨立設置。(四)朝向、采光、通風(四)朝向、采光、通風 a、朝向:、朝向:盡可能使各組成部分都能有較好的朝向因此“一”字型最能滿足。 有時,受基地之限制,不可避免地出現東西向房間,這時應盡量滿足閱、藏部分為南北向,其他附屬部分為東西向,同時應作遮陽處理。 一般來講,中、小型中、小型圖書館更應努力爭取各個部分都有良好的朝向,自然采光和通風條件, 而大型大型館內容較多,平面較復雜,各部分用房都要求有較好的朝向,采光和通風,實際有一困難,這時應保證主要部分,

17、北向比南向光線柔和北向比南向光線柔和。 這就要求從功能出發,結合道路及地形,靈活地進行布局。五、當代圖書館的新特點五、當代圖書館的新特點(一)開、閉架相結合的管理方式(一)開、閉架相結合的管理方式 閉架方式閉架方式:便于管理,使用效率低。 開架方式開架方式:讀者直接接觸圖書,方便讀者,圖書利用率高,但不利于管理。完全開架,使用上是不必要的,經濟上也是不合理的。固為開架圖書只是那些流通量大的常用書刊,只占20%30%。而70%80%的書刊量很少被借閱的。因此,在設計中多采用開架、半開架、閉開架、半開架、閉架相結合,基本書庫、輔助書庫,開架書庫相架相結合,基本書庫、輔助書庫,開架書庫相結合的方式。

18、結合的方式。(二)使用的靈活性(二)使用的靈活性 一個好的現代圖書館設計,不僅要能滿足目前的使用要求,而且要能適應今后發展的變化。因此,要求其必須具有一定的靈活性靈活性。這種靈活性是現代圖書館的重要特征。 為達到這種靈活性,現代圖書館做了一些嘗試: 1變分散的條狀體型為集中的塊狀體型變分散的條狀體型為集中的塊狀體型。空間緊湊,土地利用率高,便于靈活分隔,利于節能,但需人工照明,采光。 2變固定的小空間為開敝連貫的大空間變固定的小空間為開敝連貫的大空間。多采用跨度較大的柱網,盡量避免室內固定的結構墻體。(需分隔時,可用輕質隔墻或書架)。 柱網尺寸:過小不靈活,過大結構不合理,以8.1m左右最好。

19、 3統一柱網,統一層高,和統一荷載。統一柱網,統一層高,和統一荷載。 (三)擴建(三)擴建 1必要性必要性:隨著科技發展,出版物與讀者都有增長很快,這就決定圖書館的規模十幾十幾幾十年就要擴大一倍幾十年就要擴大一倍。 擴建主要是書庫(閱覽及管理部分有一定彈性,經濟不擴建主要是書庫(閱覽及管理部分有一定彈性,經濟不允許時可以緩建)。允許時可以緩建)。 2擴建方式:擴建方式: 一次設計一次設計,分期建造分期建造 可避免擴建后的不適用,并且每一階段都應完整,擴建后應重新調整功能。 “生長體系生長體系” 采用一個個單元拼接方式,每個單元的結構、設備管道、照明都是一體化的,可根據要求進行生長和發展。 向空

20、中、地下發展向空中、地下發展 (1)向空中,基礎留有余地。 (2)向地下,地皮緊縮時或保護原有環境。 六:書庫設計六:書庫設計 一、設計要點:一、設計要點: 書庫是圖書館建筑中的一個最重要部分。其面積占全館1/41/3,造價也最高。 在設計書庫時,應首先確定其位置位置。它應與目錄目錄廳、出納臺、閱覽室廳、出納臺、閱覽室等房間密切聯系,以使藏、借、閱成為一個整體,使讀者能用最短的時間借到圖書。它與業務加工用房之間,應有直接的聯系。 在實用的前提下,盡量提高單位體積的容書量。 盡量縮短取書時間。(縮短取書距離)書庫書庫優劣的重要標志。優劣的重要標志。 流通量較大,無機械傳送設備的閉架書庫,工作人員

21、每天取書,上架要走40-50華里。 應具備長期保管圖書的良好條件。如做好防曬、漏、潮、塵、火、蟲等處理。二、書庫的分類二、書庫的分類 1按容量分為大、中、小。按容量分為大、中、小。 ?。?萬冊。中:530萬冊。大:30萬冊 2按其使用性質分:按其使用性質分: 主書庫:主書庫:(其中書庫或總書庫),是全館的藏書中心。閉架書庫 輔助書庫:輔助書庫:設立于大閱覽室或專業閱覽室中的開架或半開架書庫。它應與主書庫有一個方便的聯系通道,以便調整或增減書刊。 特藏書庫:特藏書庫:收藏善本、特種文獻、文物、手稿或收藏縮微讀物、視聽資料等非書本形式資料的書庫。特藏庫應與主書庫靠近或放在它的底層,但需有特殊的存放

22、設備和規定的濕、溫條件。 儲存書庫:儲存書庫:(儲備書庫)指將立書庫里一些副本量過大,長期呆滯或失去時效的書刊剔除出來而移存的地方。其位置可以與原館相連,內部書架排列密集,層高也較高(不常取書)。 保存本書庫保存本書庫(保留書庫),版本書庫、度藏書庫,是從主書庫各種藏書中各抽出一本作為長期保存,位于主書庫一角。三、書庫的平面設計三、書庫的平面設計 1書架排列書架排列 書架排列是書庫平面設計的基本依據基本依據,它直接影響到書房的開間、進深、平面布置尺寸及書庫的利用率開間、進深、平面布置尺寸及書庫的利用率,因此,設計時應注意選擇合適的書架排列方式及尺寸。 書架的尺寸書架的尺寸:寬:450。高:18

23、002200 排列排列: 小書庫小書庫:人們在走道中相遇的機會較多,走道應寬一些,900左右,書架中距為1350。 較大書庫較大書庫:(50萬冊以上)畢架書庫中,走道800860。這樣書架中距為12501300。 大型書庫大型書庫(100萬冊以上)760,1200。 儲備書庫儲備書庫(保存為主)660,1100。 但無論如何不能小于600,否則蹲下取書有困難。 書架中距:1200,1250,13001500。多數為1250,中間走道800左右。 2書庫的開間、進深與層高。書庫的開間、進深與層高。 開間開間:書庫的開間決定于書架排列的中心距,一般來說,為書架中心距的信數。為充分利用書庫空間,可使

24、開間為中心距的5-7倍(69m),8m左右較為適宜。 跨度跨度:一般來說:小跨度采光、通風較好,但利用率低;大跨度采光、通風較差,但利用率高。單面采光:8-9m。雙面:1618。如庫內采用人工照明,通風時,其跨度可適當加大。 層高層高:閉架書庫閉架書庫 :2.3-2.7m; 開架書庫開架書庫:可與閱覽室同高,使得空間可以互換。 3書庫平面形狀的選擇書庫平面形狀的選擇 要求:提書距離短;造價經濟,經過統計分析,長邊:短邊=3.1:1時提出距離最短;在同等面積下,正方形邊長最短,外墻少,最經濟。 4庫內交通庫內交通 走道:一般設一條主走道,若干條次走道。主:12001800;次:600 樓(電)梯

25、:樓梯寬度一般為8001000,樓梯之間的距離25m。形式:5,書庫在圖書館中的位置,書庫在圖書館中的位置:閱覽室設計閱覽室設計 它是與讀者活動最密切的部分,所占面積最多。在設計中,常將之放在最好的位置,并將主要閱覽室所在的一層作為主層。一、分類:一、分類: 1按學科分:哲學、社會科學;文藝書刊;自然科學 2按讀者對象分:普通讀者;教師;學生;兒童;研究室;參考室; 3按出版物類型分; 縮微讀物;視聽資料(幻燈、影片、錄音、像帶);報刊;工具書室;古籍善本等。1安靜的閱覽環境安靜的閱覽環境 要使閱覽室有一個相對安靜的學習環境,就應從整體和局部都進行認真考慮。 整體整體:首先要防止外部噪聲侵入。

26、 內部內部:須進行鬧、靜分區。即將閱覽區與業務用房、報告廳等較鬧的部分分開。另外,閱覽區內部也可分為鬧、靜幾部分: a:瀏覽性的閱覽室瀏覽性的閱覽室宜對安靜程度要求不高,常置于底層。 b:普通閱覽室、參考閱覽室普通閱覽室、參考閱覽室等讀者最多,停留時間較長,宜放在二層,并臨近主出納臺,形成一個主要的閱覽區。環境比較安靜比較安靜。 c:專題性的閱覽室、研究室專題性的閱覽室、研究室等,人流少,在館時間長,應與一般閱覽室分開,常置于后部或三層以上后部或三層以上,這部分最安靜。 2良好的朝向良好的朝向 對于北向采暖地區而言,北向最好(光線柔和均勻),而無采暖的江南地區,南向更受歡迎。 高校圖書館,如條

27、件限制,也可朝向東、西(因最炎熱的夏季,學校已放暑假,閱覽室一般不開放)。 3合適的采光、通風合適的采光、通風 目前,我國圖書館閱覽室大都以自然采光為主。一般閱覽室的采光通常用窗子面積與地板面積之比(采光系數)來衡量。一般認為:窗:地=1:41:6較合適。 除光線要充足外,還要照度均勻,并避免眩光。采光形式: 單面采光:房間高,進深以1:2較合適,跨度89m 雙面采光:房高,進深1:4較合適,跨度16-18m 天窗采光:跨度較大的單層或頂層,側窗不能滿足要求,可采用。 為使離窗最遠一排座位能得到充足的光線,單側采光時,進深2h;雙側采光時,進深4h。 通風:盡量雙面開窗,以組織穿堂風。如有內院

28、,其不宜過小。 4開間、進深與層高開間、進深與層高 開間:開間: 閱覽室開間尺寸,要取決于閱覽室桌的寬度及排列方式,有時也受結構的影響。 閱覽桌一般是垂直于外墻布置的,因此,閱覽室的開間應是閱覽桌排列中心距的倍數。桌中心距一般為2.32.5m,則開間一般為其23倍,即4.66.00m(2倍);6.99m(3倍)。 進深:進深: 主要取決于采光方式,結構,層高等因素。 為使空間靈活,盡量不在閱覽室內加柱子,但為加大跨度而必須加柱子時,應以不阻礙交通和影響閱覽室單元排列為原則。 層高層高小型館、開架閱覽室可與書庫同層高,34m為宜。大、中型館、閱覽室層高一般為書庫2倍,為4.65.0m。閱覽室布置

29、示意閱覽室布置示意 七:出納部分七:出納部分 一、目錄廳及借書處設計要點一、目錄廳及借書處設計要點 目錄廳應臨近讀者入口,與借閱處相毗鄰。 目錄室中宜附設咨詢處,以便輔導讀者查目及解答讀者提問 在中、小型館中,也可不單設目錄室,而將目錄柜設于借閱處或閱覽室內。 高校圖書館中,可設一個總借閱處,也可按專業、書形和讀者分別設置。 借閱處應與目錄廳鄰近,或將二者組合在一個房間內,形成借閱目錄廳。外借借閱處應接近讀者入口:館內借閱處宜靠近閱覽室。半開架書庫,借閱臺一般設在閱覽室入口處。 中心借閱處的借閱臺應毗連書庫設置。借閱臺與書庫之間的聯系通道不應設置踏步。如高差不可避免時,應采用坡道,旦坡度應10

30、%。 借閱臺外應留有便于讀者辦理手續及等候取書的面積。二、設置方式二、設置方式 a、集中設置一個借書處、集中設置一個借書處,較普遍的方式。 管理集中,可減少工作人員。但人流集 中,讀者等候時間長。 b、在水平方向分設出納臺、在水平方向分設出納臺,人流分散,方便讀者,借、還書時間短。 c、按樓層分設、按樓層分設:按樓層將不同的書籍分設出納臺(特點同上),應注意出納臺地面與書庫樓面標高相一致。九:辦公業務及其他房間九:辦公業務及其他房間 一、行政辦公用房一、行政辦公用房 1位置位置:既要聯系讀者接待來訪人員,同時又要與內部其他部分有工作聯系,因此位置應適中。一般設在業務用房附近,既要聯系方便,又不

31、受讀者人流干擾,單設出入口。 2內容內容:館長室、業務辦公、會議、會客等。 3要求要求:建筑上無特殊要求,一般12m2,層高3m左右。二、內部業務用房二、內部業務用房 1內容:采編、交換、外借、參考、復制、加工等。 采編采編:是每個圖書館最基本的業務。包括:采購、分編、儲藏等。 復制用房:復制用房: 內容:縮微復制,照相用房、靜電用房、印刷用房等。 位置:宜與書庫、期刊庫、縮微閱覽室、專業閱覽室、研究室鄰近,以便于聯系。 裝訂室:裝訂室:(大型館多設)宜與期刊庫、書庫直接聯系,一般圖書館可不設,如設應與閱覽部分隔開(噪音)。 十:門廳十:門廳 1:設計要點:設計要點:圖書館的門廳是讀者進出圖書

32、館的必經之地,兼有驗證,咨詢,收發,寄存和監理值班等多種功能,應與借閱部分和閱覽室有方便的聯系。一般宜將瀏覽性讀者用房和公共活動用房(如講演廳,陳列廳等)靠近門廳布置,使之出入方便,不影響閱覽室的安靜。 2:內容:內容:陳列,廁所,讀者休息處等。十一、圖書館建筑設計主要相關法規(JGJ 3899) 1總平面 (1)總平面布置應功能分區明確、總體布局合理、各區聯系方便、互不干擾,并留有發展余地。 (2)交通組織應做到人、車分流,道路布置應便于人員進出、圖書運送、裝卸和消防疏散。 (3)設有少年兒童閱覽區的圖書館,該區應有單獨的出人口,室外應有設施較完善的兒童活動場地。 (4)建筑物基地覆蓋率不宜

33、大于40。 (5)基地內應設置供內部和外部使用的機動車停車場和自行車停放設施。 2建筑設計 (1)圖書館各空間柱網尺寸、層高、荷載設計應有較大的適應性和使用的靈活性。 (2)圖書館各類用房除有特殊要求外,應利用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風。 (3)建筑設計應進行無障礙設計。 (4)書庫框架結構的柱網宜采用120m或125m的整數倍模數。 (5)二層及二層以上的書庫應至少有一套書刊提升設備。 (6)書庫與閱覽區的樓地面宜采用同一標高。 (7)閱覽區域應光線充足、照度均勻,防止陽光直曬。 (8)閱覽區的建筑開間、進深及層高應滿足家具、設備合理布置的要求,并應考慮開架管理的使用要求。 (9)閱覽區應在人口附近

34、設管理(出納)臺和工作間。 (10)閱覽區不得被過往人流穿行,獨立使用的閱覽空間不得設于套間內。 (11)使用頻繁、開放時間長的閱覽室宜鄰近門廳布置。 (12)珍善本閱覽室與珍善本書庫應毗鄰布置。閱覽和庫房之間應設緩沖區,并設分區門。 (1 3)音像資料視聽室宜自成區域,與其他閱覽室之間互不干擾。 (14)電子出版物閱覽室宜靠近計算機中心,并與電子出版物庫相連通。 (1 5)少兒閱覽室應與成人閱覽區分隔,單獨設出人口,并應設兒童活動場所。 (16)目錄檢索空間應靠近讀者出入口,并與出納空間毗鄰。當與出納共處同一空間時,應有明確的功能分區。 (17)300座位以上規模的報告廳應與閱覽區隔離,獨立

35、設置。宜設專用休息處、接待處及廁所。(18)公用和專用廁所宜分別設置。公用廁所衛生潔具按人數男女各計算,并應符下列規定: 1)成人男廁按每60人設大便器一具,每30人設小便斗一具; 2)成人女廁按每30人設大便器一具; 3)兒童男廁按每50人設大便器一具,小便器兩具; 4)兒童女廁按每25人設大便器一具; 5)洗手盆按每60人設一具; 6)公用廁所內應設污水池一個;7)公用廁所中應設殘疾人使用的專門設施。 (19)采編用房應與讀者活動區分開,與典藏室、書庫、書刊入口有便捷聯系:平面布置應符合采購、交換、拆包、驗收、登記、分類、編目和加工等工藝流程的要求。 (20)裝裱、照相等業務用房不應與書庫、非書資料庫貼鄰布置。 (21)圖書館的安全出口不應少于兩個,并應分散設置。 (22)書庫、非書資料庫、藏閱合一的閱覽空間,防火分區最大允許建筑面積:當為單層時不應大于l 500m2;當為多層、建筑高度不超過24m時,不應大于1 000m2;當高度超過24m時,不應大于700m2。同時,每個防火分區的安全出口不應少于兩個。但建筑面積不超過1000m2的特藏庫、膠片庫和珍善本書庫可設一個安全出口。 (23)書庫、非書資料庫的疏散樓梯,應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