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恩施職業技術學院人才培養質量2013年度報告二一三年十月2013年度人才培養質量報告院校負責人(簽字):院校名稱(蓋章):二一三年十月目 錄一、學院基本狀況1(一)學院沿革1(二)學院現有教職工狀況2(三)學院辦學規模3(四)學院基本辦學條件4二、人才培養工作質量分析7(一)專業設置7(二)開設課程9(三)師資隊伍9(四)實踐教學條件12(五)校企合作13(六)學生獎勵資助14(七)社會評價14三、人才培養工作主要成效16(一)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取得新進展16(二)專業與產業的融合度達到新水平17(三)服務區域經濟發展能力實現新跨越18(四)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跨上新臺階18(五)學生的職
2、場競爭力取得新突破20四、學院發展的機遇和挑戰21(一)四大機遇21(二)三大挑戰21五、學院發展重點舉措22(一)以創新辦學體制機制為重點,促進校企深度融合22(二)以打造品牌專業(群)為著力點,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22(三)以招生為突破口,切實提高我院高職學生比例22(四)以就業為導向,全面提高畢業生就業質量23(五)以構建行業企業參與的質量監控與評價體系為抓手,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23(六)強力推進技術服務和社會培訓,提升社會服務能力23(七)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努力建設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專兼結合、相對穩定的高水平“雙師型”教師隊伍23(八)加強基礎能力建設,努力改善辦學條件24一、
3、學院基本狀況(一)學院沿革 恩施職業技術學院于2000年8月經湖北省人民政府批準,由原恩施教育學院、恩施財校、恩施農校、恩施工校、恩施林校和恩施供銷學校合并組建而成。恩施州機電工程學校、恩施州民族體校分別于2005年、2009年并入。其辦學歷史最早可追溯到1937年西遷恩施的湖北省農業專科學校附設高級農業職業學校(原恩施農校的前身),迄今已走過七十六年的辦學歷程。學院是恩施州人民政府舉辦的唯一高校,是湖北省少數民族地區唯一的高等職業院校。學院占地730畝(含新劃撥的恩施高中老校區土地),建筑面積25萬平方米。擁有 “數控技術”、“計算機及應用”、“生物技術”、“建筑工程技術”四個國家職業教育實
4、訓基地和“旅游管理”、“畜牧獸醫”、“生物制藥”三個省級示范性實訓基地,教學儀器設備總值4693萬元。學院設有經濟管理系、旅游系、電氣與機械工程系、計算機與信息工程系、生物工程系、建筑工程系、外語系、人文科學系、體育系、思政課部、中等職業教育部等11個教學系(部)。近年來,學院綜合辦學實力不斷增強,人才培養工作水平不斷提高,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能力不斷提升,在湖北西部和武陵地區高職教育發揮著重要的示范和輻射帶動作用。學院是湘鄂渝川黔邊區高職高專校際協作會會長學校。2007年9月,學院通過了教育部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并獲得優秀等次。2011年5月,學院順利通過省級示范性高職院校建設項目
5、驗收。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學院立足湖北民族地區,緊緊圍繞恩施州區域經濟發展,提出了“一二三四”的辦學指導思想,即“一創”目標:創建特色鮮明的示范高職院校;“兩為”宗旨:為學生職業生涯發展奠定基礎;為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支撐;“三融”模式:教育與產業相融合;學校與企業相融合;學習與工作相融合;“四院”方略:質量立院、特色興院、人才強院、依法治院。確立了“立足恩施,輻射武陵,面向市場,開放辦學”的辦學指導方針,形成了“植根湖北西部地區,服務民族經濟發展”的辦學特色。 (二)學院現有教職工狀況學院現有教職工557人,其中專任教師321人,占教職工總數的57.6%,其他236人,占教職工總人數的4
6、2.4%。見圖1所示:圖1 學院教職工狀況(三)學院辦學規模1.在校生人數學院在校生總人數為7831人,全日制高職在校生2640人,其中高中起點2266人,占總人數的85.8%,中職起點374人,占總數的14.2%。見圖2所示:圖2 全日制高職在校生2.招生情況(1)招生地區2013年學院招生總數為1128人,招生專業29個。在招生地區分布為州內、州外省內和全國22個省份,其中州內招生人數760人,占總招生人數的67.4%,州外省內招生人數191人,占總招生人數的17%,省外招生人數177人,占總招生人數的16%。2012年實際報到人數為818人,報到率為72.5%。招生詳見表1。表1 201
7、3年招生情況匯總表省 份招生類別總錄取數報到數報到率(%)備注湖北省專科批(普通類)58748382.3專科批(藝術類)7571.4專科批(校企合作)35720254.6合 計95169072.6外省市合 計17712872.3(2)招生方式 統招(3)專業類型按專業類型有藝術類、校企合作辦學、普通類三種。藝術類專業招生7人,占總招生人數的0.6%;校企合作招生人數357人,占總招生人數的31.6%;普通類招生人數為764人,占總招生人數的67.7%。統招生省內專科批次(普通類)錄取人數587人,占總人數的52.0%。(四)學院基本辦學條件1經費收入經費收入共計11494.91萬元,其中,學費
8、收入2711.24萬元,占總收入23.6%,財政經常性補助收入3899.53萬元,占總收入的33.9%,財政專項投入3705.30萬元,占總收入的32.2%,其他收入1178.84萬元,占總收入的10.36%,如圖3所示。圖3 學院經費收入狀況2經費支出學院經費總支出12403.655萬元,其中基礎設施建設975.00萬元,占總支出的7.86%,設備采購257.667萬元,占總支出的2.08%,教學改革與研究78.024萬元,占總支出的0.63%,師資隊伍建設45.972萬元,占總支出的0.37%,圖書購置費21.524萬元,占總支出的0.17%,日常教學經費1162.639萬元,占總支出的9
9、.37%,其他9862.829,見下圖4。圖4 學院經費支出情況3辦學資源辦學資源總量數及生均數如表2、表3所示。表2 20122013學年辦學資源總量數占地面積(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萬平方米)教學行政用房總值(萬平方米)學生宿舍總面積(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萬元)教學用計算機總臺數(臺)多媒體教室和語音實驗室總座位數紙質圖書總數(萬冊)電子圖書總數(GB)48.6719.979.76.053981.64159036704127700 表3 20122013學年辦學資源生均數生均占地面積(平方米/生)生均宿舍面積(平方米/生)生均教學行政用房(平方米/生)生均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元
10、/生)生均紙質圖書數(冊/生)百名學生配教學計算機臺數(臺)百名學生配多媒體教室和語音實驗室座位數生師比69.407.9614.785084.4652215217.8二、人才培養工作質量分析(一)專業設置20122013學年,學院共開設專業30個,專業在校生生均數88人/個。每個年級30人左右,總體合理,如表4、表5所示。表4 2011-2012學年學院專業規模情況開設專業總數(個)高職在校生總數(人)專業平均規模(人)30264088表5 2013年學院專業設置一覽表序號專 業專業代碼開班數系 部開辦時間說明1旅游管理6401011旅游系2001年省級重點、示范專業、中央財政支持專業2航空服
11、務52050412009年3漢語6601011人文科學系2001年4文秘66011212000年5學前教育66021422011年6英語教育6602031外語系2001年7建筑工程技術5603014建筑工程系2000年省級教改專業8建筑裝飾工程技術56010212007年中央財政支持專業9道路橋梁工程技術52010812010年10工程測量技術54060112011年11電氣自動化技術5802021電氣與機械工程系2000年省級教改專業12機電一體化技術58020112000年省級重點、示范專業13汽車運用技術52010412006年14模具設計與制造580106115數控技術58010312
12、004年16生物技術及應用5301011生物工程系2001年17生物制藥技術53030212001年18畜牧獸醫51030112000年省級重點、示范專業19煙草栽培技術67011112008年20茶藝51011212009年21園林技術51020212000年省級教改專業22動漫設計與制作5901101計算機與信息工程系2009年23計算機應用技術59010112000年23計算機應用技術(電子商務系統研發方向)59010112000年校企合作23計算機應用技術(高級軟件開發方向)59010112000年校企合作23計算機應用技術(金融電信管理軟件管理方向)59010112000年校企合作2
13、4計算機網絡技術(3G/4G物聯網設計方向)59010212000年校企合作24計算機網絡技術(3G/4G高級移動商務開發方向)59010212000年校企合作24計算機網絡技術(3G/4G智能游戲開發方向)59010212000年校企合作25會計6202032經濟管理系2000年26財務管理62020112011年27市場營銷62040112004年28電子商務62040512000年校企合作29廣告設計與制作67011212001年30電腦藝術設計(環境藝術設計方向)67010412004年校企合作30電腦藝術設計(影視廣告設計方向)67010412004年校企合作(二)開設課程1、課程建
14、設20122013學年,學院共開設課程471門。建成省級精品課程7門,院級精品課程37門。如表7所示。 表7 20112012學年課程建設情況課程總數(門)總課時省級精品課程院級精品課程471651327372教材建設教材使用中,公共類課程主要選用教育部規劃教材;而專業類課程的教材則主要使用自編教材、高職高專教材、講義或校企合作開發教材。詳見表8。表8 20112012年使用教材情況表教材總數(本)教育部規劃教材教育部精品教材(本)行業部委統編教材(本)校企合作開發教材(本)自編教材(本)講義(本)其他(本)數量(本)比例(%)數量(本)比例(%)數量(本)比例(%)數量(本)比例(%)數量(
15、本)比例(%)數量(本)比例(%)數量(本)比例(%)47126756.781.76012.7255.3122.5357.46413.6(三)師資隊伍1.教師整體情況學院教師中,專任教師約占70.4%,校外兼職教師約占25.2%,校內兼課教師約占4.4%,如圖5所示.圖5 教師隊伍結構情況2.專任教師結構情況學院專任教師中,高級職稱教師約占37.0%,初級職稱教師約占17.7%,中級職稱教師占40.1%,見圖6。本科學歷的教師約占76.3%,碩士研究生占17.1%,見表9。35歲以下青年教師占20.6%,見圖7.圖6 專任教師職稱結構圖7 專任教師年齡結構表9 專任教師學歷結構分析表校內專任教
16、師數學歷結構博士碩士本科人數比例(%)人數比例(%)人數比例(%)3215517.124576.33.雙師素質比例情況學院雙師素質教師222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69.2%,見表10。表10 20112012學年校內專任教師雙師素質比例分析表校內專任教師人數校內專任教師雙師素質雙師人數雙師比例(%)3212226924.教師科研情況學院公開出版著作與公開發表論文專任教師比例為40.2%,主持在研教學改革課題專任教師人數比例為21.5%,主持在研技術開發課題專任教師人數比例為19.0%,如表11所示。很多教師積極探索工作室化、項目引領的教學模式,形成了一批自編教材或者講義,尚未公開出版。部分教師與
17、企業合作開展專題設計或開發產品。表11 20122013學年專任教師科研情況公開出版著作與公開發表論文專任教師人數主持在研教學改革課題專任教師人數主持在研技術開發課題專任教師人數12940.26921.56119.0(四)實踐教學條件1.職業資格證書獲取情況獲得職業資格證書的畢業生比例為95.15%,均為中、高級證書,如表12所示。表12 20112012學年學生獲取職業資格證書情況分析表畢業生人數中級證書高級證書無等級人數比例(%)人數比例(%)人數比例(%)76313517.6925132.8934044.562.學生頂崗實習情況頂崗實習應屆畢業生人數為763人,企業錄用頂崗實習畢業生比例
18、達到68.0%,如表13所示。表13 20112012學年頂崗實習情況分析表頂崗實習單位總數(個)頂崗實習學生總數(人)頂崗實習應屆畢業生總數(人)企業錄用頂崗實習畢業生數(人)錄用畢業生比例(%)45176375564885.833.校內外實訓基地情況學院共擁有校內實訓基地21個,項目190個,建筑面積41525.8m2,設備總值3981.64萬元,如表14所示。校外實訓基地241個,年接待總量5737人次,其中接受半年頂崗實習學生數為774人,如表15所示。表14 20112012學年校內實訓基地建設情況分析表校內實訓基地基地數(個)項目總數(個)建筑面積m2設備總值(萬元)設備總數(臺套
19、)2119041525.803981645312表14 20112012學年校外實訓基地建設情況分析表校外實訓基地基地數(個)項目總數(個)接待學生量(人次)接待半年頂崗實習學生數(人)1471535284774(五)校企合作學院合作的企業數量達到 165家,合作企業訂單培養727人。校企共同開發課程71門,共同開發教材70本。每年為企業技術服務收入達54.2萬元,每年為企業培訓員工39416人次,如表15所示。表15 20112012學年校企合作情況分析表合作企業數量訂單培養數(人)共同開發課程數(門)共同開發教材數(本)支持學校兼職教師數對學校捐贈設備總值(萬元)接受學生頂崗實習學生數接受
20、畢業生就業數學校為企業技術服務年收入(萬元)學校為企業培訓員工數(人次)16572771701147261036154.239416(六)學生獎勵資助 通過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國家獎學金、何康基金、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學院助學金、義務兵學費補償等項目,共資助獎勵學生1314人,金額為329.8萬元.(七)社會評價1. 就業率應屆畢業生就業率和上屆畢業生就業率均達到87%以上,如表16、表17所示。表16 20112012學年應屆畢業生就業情況分析表應屆畢業生數(人)應屆畢業生9月1日就業數(人)應屆畢業生9月1日就業率(%)76366487.02表17 20112012學年上屆畢業生就
21、業情況分析表上屆畢業生數(人)上屆畢業生12月31日就業數(人)上屆畢業生12月31日就業率(%)1390132995.612.畢業生就業狀態2012年院系兩級共舉辦41場招聘會,1場大型校園招聘會,組織來校參加招聘單位167家。2012屆畢業人數763人,初次就業率87.02%,協議就業率為40.10%。專業對口率84.19%,有 5名學生被本科院校錄取。詳見表18、表19、表20。表18 各系(部)212屆畢業生初次就業率統計表系(部)總就業率其 中協議就業率靈活就業率升學就業率人文科學系61.762.9458.820外語系95.4554.5536.364.55經濟管理系92.8642.2
22、150.000.65生物工程系91.0951.4939.600電氣與機械工程系91.7854.7936.990計算機與信息工程系80.3931.3747.061.96建筑工程系82.0038.0043.001.00旅游系87.2710.9176.360表19 畢業生就業職業統計表畢業生人數事業機關企業部隊自主創業升學小計科研國家基層其它事業小計國企三資其他企業7635925525944021533425表20 不同規模用人單位對本校畢業生的滿意度 單位:%用人單位規模總體滿意度各項滿意意度有上進心服從管理誠實守信敬業勤奮工作業績團隊精神50人以下99991009999989951-300人99
23、.3399100991009999301-500人97.83989998989797501-1000人99.83100100100100100991001-3000人98.339899989998983000人以上95.50929998979691三、人才培養工作主要成效(一)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取得新進展學院深化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讓企業參與人才培養和評價的全過程,2009年起,在各專業實踐“1333”校企共育、工學交融、能力遞進人才培養模式:即人才培養一個本位:以職業能力為本位,校企共同確定專業人才培養標準;課程構造三個模塊:校企共同開發專業支撐課程、專業核心課程和專業拓展課程
24、三個模塊化課程;能力提升三個層次:校企共同實施職場體驗實習、專業頂崗實習和就業頂崗實習;教學過程三個結合:校內學與做(訓)相結合;校內培養與校外培養相結合;校內考核與企業考核相結合。畜牧獸醫、旅游管理、機電一體化技術、建筑工程技術、生物制藥技術等重點建設專業分別實踐了“三三六”、“實境鑲嵌、分段循環”、“平臺+訂單”、“三個平臺、三輪實踐、一專多崗”、“學產融合、循崗跟師”等具有鮮明特色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高職生物制藥技術專業學產融合、循崗跟師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項目獲2013年第七屆湖北省高等學校教學改革成果獎三等獎。(二)專業與產業的融合度達到新水平在專業建設上堅持“以服務為宗
25、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結合道路”的高職教育辦學方針,緊緊圍繞州委州政府提出的“生態立州,產業興州,開放活州”的經濟社會發展戰略,把恩施州建成“全國知名的綠色產業基地、全國知名的特色農產品加工基地、鄂西南乃至華中地區潔凈能源基地、全省重要的礦產工業基地、最具成長性的旅游基地”等五大產業基地,圍繞恩施州五大骨干工業(卷煙、水電、食品、藥化、建材),六大農業主導產業(煙葉、茶葉、畜牧、林果、藥材、特色蔬菜)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堅持“統籌規劃、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協調發展”的原則,提高專業與地方產業的融合度。2013年新增社會體育、工程造價兩個專業。同時,根據市場調研和系統分析,按照“推龍頭、舉拳頭
26、、扶苗頭和調后頭”的思路,對專業建設進行動態調整。把與地方產業融合度高的專業確定為龍頭專業,在師資隊伍建設、實踐教學條件改善、教學改革、資金投入等方面給予重點傾斜,加快專業建設與調整的步伐,使這些專業真正發揮龍頭作用,帶動了其它專業或專業群的發展。畜牧獸醫專業、旅游管理專業已經被省教育廳授予湖北省高職教育重點專業,已打造成具有一定特色的省內知名專業;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也已建成設湖北省示范專業;園林技術、建筑工程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作為湖北省教育廳立項建設的教學改革試點專業,通過幾年的改革實踐,已取得了初步成效。我院的專業結構得到了進一步優化,專業發展與地方產業的吻合度明顯提高,我院本地生源招生
27、比例達到70%,畢業生在本地就業的比例達到50%以上,學院為地方經濟建設吸納和培養高技能人才的貢獻率日益提高。(三)服務區域經濟發展能力實現新跨越學院緊緊圍繞“三農”、行業、企業技術需求,不斷創新體制機制,建立起“一二二”社會服務能力體系,即打造一個平臺(依托四個中央財政支持的實訓基地、三個省級示范實訓基地,打造科技服務平臺);建設兩支隊伍(企業服務隊伍,“三農”服務隊伍);實施“雙百”項目(百名教師進企業活動、百項技術服務項目)。20122013年,共完成科技開發項目20余項,為企業增收1000萬元以上;為各級各類行業、企業開展培訓達61784人·天。開展了維修電工、綠化工等33工
28、種的職業資格鑒定工作,2500人次通過鑒定并獲得相應職業資格證。開展送科技下鄉活動2次,培訓農民3000余人次,進行技術咨詢服務10000余人次。參與恩施市畜牧局春防、秋防,注射疫苗111491頭羽;診治牲豬1275頭;診斷寵物1509頭;為6家禽養殖企業、14家牲豬養殖企業、5家牛羊養殖企業提供技術服務。 (四)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跨上新臺階 學院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實施“形式多樣、全程貫穿”的職業素質教育,建立起“155”學生素質教育體系,即一個宗旨(提高學生綜合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五個平臺(課程、隊伍、基地、校園文化、管理)、五項工程(文明修身、學風建設、
29、恩施民族文化進校園、社會實踐鍛煉、就業創業推進)。1學生對學院的滿意度提升 為了方便學生訴求,及時發現和解決教育、管理和服務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學院設立了學生服務與投訴中心。有固定辦公地點、投訴電話和電子信箱,由院領導和職能部門主要負責人值班。建立管理干部聯系班級制度,院領導、副縣級干部、教學系部、教務處、學工處、團委、中職處、繼續教育學院、督導室副科級以上的干部共116人,每人聯系1個班級,對班主任履職狀況、班級日常教學管理、學院安排部署的重要工作在班級落實情況、頂崗實習與就業服務落實情況進行督導,同時了解學生訴求,幫助解決有關問題。2012年2013年度在全院開展了“滿意度、吸引力提升
30、工程”和推行育人新模式改革。通過這些長效機制建設,打破了管理與育人兩張皮,增強了干部的生本意識、育人意識、服務意識,提升了學生對學院的滿意度。2學生的綜合素質明顯提高 學院現有團員3974人,黨員(預備)233人,提交入黨申請的學生人290人。學院現有各類學生社團21個,隸屬于學院團委管理,參與學生3368人。社會志愿服務隊8個,參加的學生人數為1562人,2013年度開展志愿服務108次,社會實踐團隊有2個。社會各界對我院的志愿者服務滿意率100%。通過扶貧濟困、敬老助殘、生態保護等公益志愿服務活動,培育團員青年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品質。2013年獲州級以上表彰的優秀學生團隊3個,5名學
31、生獲省級以上表彰,2人被評為優秀志愿者,4人為西部志愿者計劃。學生獲全國高職高專學生職業技能競賽團體二等獎1項,個人特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獲省級團體二等獎兩項,個人一等獎4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4項。畢業生“雙證書”獲取率達到95.2%。學生家長和社會評價滿意度達到90%以上。2011屆畢業生的最終就業率為95.61%,2013屆畢業生初次就業率為87.02%。(五)學生的職場競爭力取得新突破2012年2013年度,學院與恩施華硒生態旅游公司合作建立了大學生創業基地,目前共有十個創業項目通過審核,將在2013年10月19日正式開業運營。與恩施州勞動就業管理局共同舉辦了以“教育啟迪
32、人生 創業成就夢想”為主題的大學生創業沙龍活動,邀請了我院2008屆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畢業生、湖北省大學生“十大創業先進人物”姚俊、2010屆生物制藥專業畢業生劉剛、2011屆市場營銷專業畢業生董超等成功創業嘉賓進行現場演講,并回答同學們的提問,143名學生參加。成立了大學生創業俱樂部,通過交流座談、參觀考察、創業知識講座活動的開展,提升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創業知識素質。舉辦學生創業培訓,150名學生參加,通過企業參觀、課堂講授、模擬演練、個別咨詢指導等形式提升學生職場競爭力,每個學生都撰寫了創業計劃書,9名學生進入創業實踐體驗階段。同時,學院按照“導師+項目+團隊”模式建立創新團隊,通過創
33、新團隊的實施,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創業創新能力。2013屆畢業生已自主創業的有3人,在校生組織建立創業團隊1個。四、學院發展的機遇和挑戰學院改革發展既面臨難得的機遇,又面臨嚴峻挑戰,但機遇大于挑戰。(一)四大機遇一是武陵山區少數民族經濟社會發展試驗區建設和“湖北恩施全國綜合扶貧改革試點”已上升為國家戰略將為我們爭取到更優惠的政策支持提供良好機遇。二是州委、州政府提出建成全國先進自治州和與全國同步進入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教育優先發展戰略,要求我院成為武陵山區高職教育的龍頭,建成高水平、有特色的省級示范院校。三是經過13年的發展和積累,校園基礎設施建設已初具規模,學院已經具備了可持續發展的良好基礎。四
34、是經過迎評估、創示范,學院內涵建設上了一個新的臺階,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增強,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抗風險能力。(二)三大挑戰一是招生壓力短時期難以緩解。雖然高速公路、鐵路幾年前就已建成通車,恩施州交通條件大為改善,但本地生源出山求學更便捷,外地生源仍不愿進山就讀,區位劣勢并未改變。面對生源減少的大環境和本科、中職的雙向擠兌,招生的壓力短期內難以緩解。二是校企合作很難深入。由于恩施州地處老、少、邊、窮地區,企業發育不充分,規模以上企業少,校企合作無法深入。品牌專業很難建立,辦學優勢和辦學特色的培育難度大。三是就業政策不利于高職學生就業。恩施州農村中小學教師、鄉鎮實用型技術人才需求量大,但沒有高職畢業生的就業通道,客觀上限制了高職畢業生的就業途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GB/T 45612-2025航空航天用1 100 MPa MJ螺紋花鍵頭螺栓
- 編程培訓班匯報
- 交通工程安全生產培訓
- 研究生教育與保安專業發展的聯系計劃
- 車輛過戶項目合同協議
- 演出用工協議書
- 車位出租轉讓合同協議
- 送水店轉讓合同協議
- 《古代小說選讀》課件
- 消防雙方協議書
- 餐飲抽成合同協議書
- 大神心理測試題及答案
- 2025春季學期國開河南電大本科《行政管理理論與實踐專題講座》一平臺無紙化考試(作業練習+我要考試)試題及答案
- 國家開放大學《人文英語4》邊學邊練參考答案
- 第8章審計抽樣練習題結合9銷售循環
- 世界民族音樂鑒賞之歐洲篇課件
- 入團志愿書(2016版本)(可編輯打印標準A4) (1)
- T梁臺座計算書
- 01-《數值分析》實驗指導書
- 第四章 潛孔鉆機
- 佳能700D單反相機拍攝技巧[技巧]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