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50等級1培訓_第1頁
HS-50等級1培訓_第2頁
HS-50等級1培訓_第3頁
HS-50等級1培訓_第4頁
HS-50等級1培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貼片機HS-50提升等級1培訓目 錄目 錄1序 言2一、安全操作注意事項:31、機器安全32、機器上的圖標認知43、靜電防護(ESD)6二、綜 述71、電源部分72、控制單元93、伺服部分114、氣路部分13三、機器運行141、機器回參考點原則142、機器偵測運行回參考點的程序:14四、旋轉頭簡介161、旋轉頭工作原理簡介172、下一個元件的拾取和貼片循環233、注意:帶有缺陷元件的段位器234、PCB 貼片結束23五、機器校正241、校正前的準備工作:242、系統進行校正25六、機器的維護保養261、維護時間表262、維護所需要的材料27七、附錄(調整機器所需的一些工具)30序 言此資料是去

2、上海西門子公司接受培訓后,根據其等級一的培訓資料編寫而成,在這里也要十分感謝WaveSolder會員,他的資料給我很大的幫助!十分感謝!貼片機HS-50的提升等級1的培訓需要我們掌握和了解的包括:1、 機器部件位置和功能概述如機器電源控制箱伺服箱等;2、 研究機器回參考點;3、 簡述旋轉頭操作理論及其結構;4、 進行并研究機器的全套校準工作;5、 設備定期維護的注意事項;當機器出現故障時能夠從出現的錯誤提示信息或是從信號燈的亮與滅之中知道機器故障的原因,并能達到一定的動手能力,并解決問題。 當然,由于本人接觸SMT才不到兩年,所以認知有限,許多不完善的地方希望大家看后能多給點意見和幫助!很希望

3、能互相交流!謝謝!一、安全操作注意事項:1、機器安全為保證操作安全必須遵守下列注意事項:1)如果不是完全熟悉機器的使用和功能切勿打開保護罩,除非軟件對話框中明確說明否則在操作過程中不要打開保護罩2)轉換鑰匙只有經過培訓的有資格人員才能將其設置為配置狀 態 ( I ),除非軟件對話框中提示否則不要將鍵盤轉換鑰匙轉到I 位置( 配置狀態) 13)在貼片機打開的情況下切勿將頭或胳膊放到懸臂運行范圍4)切勿進行哪怕很小的改動除非完全清楚這些改動對系統的總體功能所產生的影響5)貼片機必須始終由經過適當培訓的人員來安裝重裝和維護6)只使用西門子原裝備件和經過認可的附件使用其它來源的配件將影響設備安全并可能

4、導致由此產生損壞的保修責任失效7)只有在按規定及用戶/ 服務手冊中的說明使用系統才能保證SMD 自 動 貼片系統的操作安全8)將開門鑰匙放在操作面板的右下角轉換鑰匙放在只有有資格的人員才能夠拿取的地方9)如果必須使用機器并且沒有經過適當培訓的人員請務必請西門子技術服務人員到場對于不正確的操作導致的任何損壞及間接損壞Siemens AG 不負責任10)機器操作人員只能執行得到適當培訓完全熟悉的工作內容11)務必遵守您所在國家的所有安全規定 返回首頁12)不要對安全設備進行改動尤其不要繞過斷路器或卸下安全設備13)如果在機器使用過程中出現特別危險的情況用戶必須立即書面通知生產商以便采取相應的措施減

5、少潛在的危險2、機器上的圖標認知機器要正常運行,安全操作是十分重要的。由上圖可以看出,在機器的醒目地方都貼有黃色的安全警示標簽?,F在我們來解釋一下這幾個圖標的含義。由于貼片機中Y軸部分是線性馬達控制,是帶有磁性的,因此:顯示該部分是帶有磁性的。在帶有磁性的地方,嚴禁帶有心臟起撥器的人員靠近。在帶有磁性的地方,嚴禁將鑰匙或手表靠近。在帶有磁性的地方,嚴禁將磁條卡靠近。 返回首頁 HS-50安全回路示意圖上圖是HS-50安全回路的流程圖,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出要使機器安全啟動,各個安全部分所需要達到的要求。例如:當按下開始按鈕,先會檢查氣壓是否達到標準,若未達到,機器將不會有任何動作;若達到,檢查緊急

6、開關是否已經打開;若未打開,機器仍將不會有任何動作;若已經打開,檢查元件送料臺的翻蓋是否合上,若未合上,依舊無動作;若合上,檢查機器安全蓋是否關上,若關上,機器才會正常啟動。返回首頁3、靜電防護(ESD)目前貼片機上使用的所有模塊幾乎都配有高度集成的MOS 塊和組件它所使用的制造工藝意味著這些電子組件對過電壓極度敏感因此對靜電釋放也非常敏感。3.1 防護靜電的重要措施:1)大部分塑料都很容易帶電因此有危險的部件必須遠離塑料2)在使用靜電敏感部件時一定要確保人員工作場所及包裝安全接地3.2 防護靜電的方法:不要觸摸電子模塊除非絕對必要如果必須觸摸則在拿取平放模塊時應保證不觸摸管腳或印刷導體,除非

7、做好下列準備否則不要觸摸部件1、一直用ESD 腕帶接地或在ESD 地板上穿ESD 鞋或 帶 ESD 鞋接地條2、在接觸電子模塊之前,一定要釋放掉自己身上所帶的靜電,只需在接觸該模塊之前,觸摸一下導電并已接地的物體即可(例如開關柜水管等未油漆的部分) 3、不要讓含有可帶電并高度絕緣材料的物體互相摩擦,例如,塑料薄膜絕緣桌表面或者合成纖維衣物4、一定要將模塊放在導體表面上(具有ESD 涂層的工作臺、導電ESD、 泡沫ESD 袋或容器)5、不要將模塊靠近視覺顯示裝置、監視器或電視,與屏幕應保持至少10 cm 的距離返回首頁二、綜 述1、電源部分(1) Main switch 電源主開關(2) Con

8、trol unit 控制單元(3) Power supply unit ± 12 VDC 電源單元(提供± 12 V直流電給數字電路)(4) Power supply unit ± 15 VDC 電源單元(提供± 15 V直流電給模擬電路)(5) Power supply unit + 5 VDC/+ 24 VDC 電源單元(提供+ 5 VDC/+ 24 V直流電給機器外圍)(6) Power supply unit + 5 VDC/+ 50 VDC 電源單元(提供+ 5 VDC/+ 24 V直流電)左圖為電源單元控制箱,在電源主開關的下方。上圖中1的位

9、置 返回首頁 電源箱內部各部分詳細說明上表為電源各個部分的詳細說明,我們可以從上圖清楚的知道電源單元中,各個部分所載電壓大小以及各自所起的作用。在這里我們要強調的是表中,X1,BU1,S1在電源插座未拔下而只是單純關機時依舊帶電,當要對機器進行維修時,為安全起見,拔下電源插座。上表也對我們進行電氣部分檢查時起到參考作用。 返回首頁2、控制單元位于第三號料站的左側,出板方向的下方。(1)上排右邊的9、10、11、12在上節中已經講到,是電源部分。(2)上排左邊的108、8為機器的視覺系統的板卡:左邊第一張控制第一區懸臂1、4;第二張控制第二區懸臂2、3(兩張卡可以互換)(3)圖中3、4為真正控制

10、機器的單元,簡稱MC(4)圖中5、6為軸承卡,在下面有詳細介紹(5)圖中7為總線控制單元,左邊第一張為Fast CAN Bus(500kBit/s),由它負責控制機器的輸入輸出信號,軌道的傳輸等,第二張為Slow CAN Bus (125kBit/s),負責控制機器旋轉頭,送料臺以及切刀部分。(這兩張卡可以互換) 返回首頁軸控卡(Axes Boards A362)上圖為軸承控制卡,前四張卡依次為14區的X軸、Y軸以及STAR軸的控制卡由于都是控制交流伺服馬達,因此在出現某個軸有錯誤時可以相互交換作為檢查用。后三張卡為14區的Z軸和DP軸的控制卡,控制直流伺服馬達,這三張卡同樣可以互換。當然,由

11、于每個區不同,互換時必須注意跳線問題。LED燈的含義:CE :光柵刻度尺讀數錯誤 0 :零脈沖(參考點)ED :結束信號 BE :模式錯誤IN :系統初始化 ON :伺服打開 返回首頁Axis enable switch 軸卡功能開關1)Servo ON 伺服開 2)Servo OFF 伺服關通常我們可以根據LED燈的信號來判斷機器是否運行正常。3、伺服部分軸承卡給出的信號傳送到伺服卡,再由伺服卡放大后傳送到馬達(位于第二區的左側,出板的正下方)上圖中4為Break卡(動態制動卡),2、3、5、6、7分別為X軸、Y軸、STAR軸、Z軸以及DP軸的伺服控制卡 返回首頁在伺服卡上有LED燈,顏色如

12、左所示,代表的含義由上至下依次為:1、 綠燈:準備(發光二極管通常打開表明伺服系統已準備好)2、 綠燈:輸出級釋放(綠色發光二極管通常打開表明伺服放大器已啟動,準備接受信號)3、 黃燈:電流限制黃色發光二極管通常關閉,當軸的伺服系統吸進過多的電流(軌道上生銹和腐蝕物所造成)時就發光4、 紅燈:故障(紅色發光二極管通常關閉,當伺服系統檢測到故障就發光)綠綠黃紅 上圖中圖標9為防撞卡(它為安全裝置,是用來監控X 和Y 接近開關的狀況。當快到達極限位置時,它向動態制動卡和伺服放大器卡發送信號制動并使伺服放大器卡無法使用)發光二極管:1、懸臂1 X 軸: 綠色發光二極管(通常打開。當懸臂1 上的X 軸

13、制動接近開關改變狀態時,發光二極管就關閉)2、懸臂2X 軸: 綠色發光二極管(通常打開。當懸臂2 上的X 軸制動接近開關改變狀態時,發光二極管就關閉)3、懸臂1Y 軸: 綠色發光二極管(通常打開。當懸臂1 上的Y 軸制動接近開關改變狀態時,發光二極管就關閉)4、懸臂2Y 軸: 綠色發光二極管 (通常打開。當懸臂2 上的Y 軸制動接近開關改變狀態時,發光二極管就關閉)5、距離傳感器: 綠色發光二極管(通常打開。當懸臂1 和懸臂2 之間的距離下降到預先設定的極限值以下時,發光二極管關閉) 返回首頁4、氣路部分如圖所示:(1)Shut-off valve lever in the CLOSED po

14、sition 真空管閥門在關閉位置(2)Operating pressure gauge 操作壓力表(3)Pressure gauge for the component table operating pressure 送料臺的壓力表(4)Input pressure manometer 輸入壓力表(5)Position of the compressed air unit on the placement system 壓力裝置的所在位置圖中2、3、4為壓力計,(我們所使用的設備并沒有圖標4這個壓力計)氣壓單元一般氣壓范圍在68bar之間1) 壓力計2是預先設定不可調的。標準值(5.5&#

15、177;0.5bar)由它提供給切刀、PCB停止、吸嘴更換器、元件送料臺、懸臂的壓力2) 壓力計3是手動可調的。標準值(2.5±0.5bar)由它提供壓力給送料臺上的FEEDER使用。 返回首頁三、機器運行1、機器回參考點原則首先,回參考點對所有旋轉頭的步進電機進行初始化。其次,調至零脈沖,而后至零點校正值,以便旋轉頭軸回參考點。同時dp X Y 軸也回參考點 2、機器偵測運行回參考點的程序:機器運行回參考點的工作原理:1、Z 軸預歸零:Z 軸回至最高處的終點檔塊檢測到停止時Z 軸就以減小的力向下運行至27 個Digit 處。借助減小的力,Z 軸即能使貼片頭Star 旋轉軸運行至參考

16、點。Star 旋轉軸回參 返回首頁考點后,Z 軸回參考點才能被完成。2、 開始運行STAR軸:STAR 旋轉軸以逆時針方向轉動到增量軸編碼器的零點脈沖。裝入零點校正值,旋轉軸以順時針方向旋轉,直至計數器顯示0 為止。1號段位器處于貼片位置。3、開始運行Z 軸:Z 軸回參考點程序完成,STAR 旋轉軸返回參考點。4、開始運行DP軸:在dp 軸內的段位器轉到參考點。順序:DP 站轉入,軸開始運動并尋找零脈沖。檢查零脈沖故障,在終止信號后dp 轉出。(擺入/ 出功能由CAN 總線控制)5、開始運行X、Y軸:兩個軸同時起動,首先, 懸臂軸行至參考點接近開關。如果檢查出切換位置,則懸臂軸反向運行,開始尋

17、找零脈沖。檢查出零脈沖后,將零點校正值裝入軸控制器,回參考點完成。至此,所有軸的回參考點都已完成,現在開始真空回參考點。6、真空測試:回參考點時,系統將進行兩次真空測試,第一次為關閉時的數值,第二次為開啟時的數值,此時空氣通過吸嘴。此標準值為吸嘴開啟和關閉時的差值的最小值,一般根據吸嘴的不同,真空測試的標準值也不相同。7、測試吸嘴高度:懸臂把貼片頭移動到固定傳送軌的上方。Z 軸下行,所有的段位器接觸到傳送軌,與系統給定的標準值進行比較。8、初始化軌道:最后傳送系統回參考點,升降臺循環確保該系統處于低位。這時如果有任何的PCB 板在導軌上,則傳送系統就會把PCB 移到輸出傳送導軌,可將板子拿出。

18、關于機器運行回參考點的工作原理更為詳細的資料,在論壇上已經有十分詳細的介紹,這里我就不再多加說明了! 返回首頁四、旋轉頭簡介12段位器旋轉頭的全視圖圖例:1) 元件照明控制板2) 吸嘴光柵盤(112)3) 棄料位置的調節裝置4) STAR旋轉馬達5) 中間分配板6) Z軸馬達7) 元件照相機8) 元件照明系統所有元件均以相同的循環時間插入,在插入元件之前,用光電視覺系統測量。圖例(1) 光學對中(2) 旋轉位置(DP 軸工作位置) 返回首頁(3) 段位器的服務位置(拆除另一側的光柵讀數盤軸)(4) 拾取/ 貼片位置(5) 拋料位置(6) 工作方向(順時針方向)1、旋轉頭工作原理簡介DP軸工作原

19、理圖解(1)DP馬達,顯示為旋轉停止的狀態。從轉入狀態起,步進電機逆時針方向轉動90°直至旋轉停止。(2)置在段位器處的DP馬達,顯示為轉入狀態位于原始位置的12吸嘴旋轉頭12吸嘴旋轉頭的原始位置當X 軸和Y 軸處于等待位置時,Star 旋轉軸轉到原始位置 返回首頁從上圖可以看出,吸嘴1并不是垂直向下,而是有15度的夾角,這是為了防止吸嘴光柵盤摔下,造成損壞。吸嘴1轉到拾取角度0°或90°現在, 吸嘴1 轉到DP軸位置。DP軸轉入,而DP 軸控制器系統把吸嘴轉到 0°或90° 的拾取角度(標準拾取角度)而當吸嘴處于適當位置,終止信號被觸發,DP

20、 軸的旋轉即停止。Star 旋轉軸步進時, 頭上的其它吸嘴轉動到拾取角度。拾取第一個元件 此時,視覺系統沒有動作;DP軸將把吸嘴5旋轉到拾取角度;拾取/貼片位置:開始拾取第一個元件 返回首頁 拾取第6個元件此時,視覺系統沒有動作;DP軸將把吸嘴10旋轉到拾取角度;拾取/貼片位置:開始拾取第6個元件;懸臂一開始同步運行。 拾取第7個元件此時,視覺系統開始對中懸臂段位器1上的元件;DP軸將把吸嘴11旋轉到拾取角度;拾取/貼片位置:開始拾取第7個元件 返回首頁拾取第8個元件此時,視覺系統開始對中懸臂段位器2上的元件;DP軸將把吸嘴12旋轉到拾取角度;拾取/貼片位置:開始拾取第8個元件拾取第9個元件此

21、時,視覺系統開始對中懸臂段位器3上的元件;DP軸將第一個元件旋轉到貼片角度;拾取/貼片位置:開始拾取第9個元件在此過程中,其余的元件被拾取、對中并由DP軸轉到正確的貼片角度 返回首頁拾取第12個元件此時,視覺系統開始對中懸臂段位器6上的元件;DP軸將把第4個元件旋轉到貼片角度;拾取/貼片位置:開始拾取第12個元件;供料臺開始啟動料帶切刀。貼片第1個元件此時,視覺系統開始對中懸臂段位器7上的元件;DP軸將把第5個元件旋轉到貼片角度;拾取/貼片位置:開始貼片第1個元件; 返回首頁貼片第6個元件此時,視覺系統開始對中懸臂段位器12上的元件;DP軸將把第10個元件旋轉到貼片角度;拾取/貼片位置:開始貼

22、片第6個元件;拾取懸臂開始同步運行,另一個懸臂開始對中。貼片第7個元件此時,視覺系統對另一個懸臂上的第1個元件進行光學對中;DP軸將把第11個元件旋轉到貼片角度;拾取/貼片位置:開始貼片第7個元件; 返回首頁貼片第12個元件此時,視覺系統對另一個懸臂上的第6個元件進行光學對中;DP軸將把第4個元件旋轉到貼片角度;拾取/貼片位置:開始貼片第12個元件;該懸臂貼片第12個元件后,允許貼片信號返回MC(此過程是同步運行的)2、下一個元件的拾取和貼片循環在第1個循環周期的所有元件放在板上后,懸臂軸把貼片頭移至下一個供料器的拾取位置。進行下一個拾取循環, 即第7- 12 元件3、注意:帶有缺陷元件的段位

23、器如果元件的光學對中失誤( 識別差錯) 或貼片前真空檢查失誤真空差錯, 則無法貼片元件。此時,元件仍留在吸嘴上,該段位器處于轉動位置時旋轉站就把此吸嘴轉到新元件的拾取角度。如果該段位器處于拾取位置:棄料程序被啟動,Star 旋轉軸繼續前進2 個段位器,X/Y 軸轉到其各自的棄料位置,用吹氣丟棄此元件。Star 旋轉軸往回旋轉2 個段位器,并拾取新元件。4、PCB 貼片結束所有元件都放在正確的貼片位置(在板子的編程位置),懸臂軸把貼片頭移到等待位置SIPLACE 貼片機啟動傳送系統, 將板運送至輸出傳送導軌。最后,SIPACE 貼片機將消耗的元件數量(貼片的和丟棄的)發送到線控計算機,使用MAD

24、MAS 線控計算機計算貼片統計數據, 從而得出生產效率(有價值的數據有助于優化生產過程) 返回首頁五、機器校正1、校正前的準備工作:(1)準備好校正工具,將校正玻片放在下圖1所在位置。(關于校正工具附錄中有詳細介紹)(2)校正前將所有旋轉頭上的吸嘴取下,并裝上956吸嘴。(3)裝好吸嘴后進入高級菜單模式SITEST界面,先點擊Overall reference run,對機器進行回基準點設置。(圖2為操作界面)(4)當機器歸零動作完成后,點擊Calibrate machine(校準機器),開始校正所有的旋轉頭和相機系統。圖 1 圖 2 操作界面 返回首頁2、系統進行校正A、校正旋轉頭和相機依照

25、下列步驟自動完成:1)Calibrate PCB Cameras 校正PCB板的視覺系統2)Calibrate RV-head 校正旋轉軸a) Components Cameras 校正元件視覺系統b) Offset 1 偏移位置1c) Offset 2 偏移位置2 (這三步其實是同步進行)d) Machine zero point 機器零點位置校正e) 校正機器上其余配件 Calibrate Nozzle Changer 校正吸嘴交換器 Conveyor width 校正傳送軌道 Feeder Table 校正送料臺起始與終止位置一般來說,機器校正包括這四個步驟,我們在圖3中可以清楚知道(我們做校正時順序從上至下,從左至右來完成。圖 3 校正界面B、需要手動完成的工作:1) Calibrate the pick up height of nozzles 校正吸嘴拾取的高度2) Calibrate coordinates at the PCB transport 校正PCB傳送的坐標位置3) Calibrate component table positions 校正送料臺的位置4) Calibrate the coplan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