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城市情況說明_第1頁
文明城市情況說明_第2頁
文明城市情況說明_第3頁
文明城市情況說明_第4頁
文明城市情況說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關于城鎮建設、農田保護、產業集聚、村落分布、生態涵養等空間分布的情況總結 (2016年8月5日)一、城鎮建設按照“舊城改造、片區完善、基礎配套、整體提升”的思路,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城市面貌煥然一新,城市規模進一步擴大,服務功能不斷完善,形象品位全面提升。目前,縣城規劃區面積49.61平方公里,城市建設用地總面積9.32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6.4平方公里,縣城人口6.9萬人,城鎮化率達63.9%。(一)著眼長遠,科學規劃,提高城市發展水平。堅持把規劃擺在“龍頭”位置,立足縣情,狠抓規劃編制和實施。一是明確發展定位。根據吳起縣的文化底蘊、區位優勢、經濟基礎等獨特資源稟賦,把縣

2、城定位為山區生態文明縣城,確定了近中期城市發展方向和建設重點。二是科學編制規劃。本著科學性、超前性、可持續發展的原則。2014年,委托陜西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對城市總體規劃進行第四輪修編,確定城市布局結構為“兩心一帶五片區、多節點、多廊道”。依照城市總體規劃完成了燕山臺、榆樹坪北過境片區、三道川小蒜臺片區、寧賽川迎賓大道等6個片區規劃和長征廣場、勝利山廣場擴建,洛濱路、長征街拓寬改造等100余項單體設計。在規劃編制過程中,縣委、縣政府反復征求群眾意見,多次組織專家進行評審,確保了規劃的品位和超前性。三是強化規劃意識。通過邀請專家進行培訓、組織規劃管理人員外出考察學習、深入宣傳城鄉規劃法等途徑,

3、極大地增強了干部的規劃意識和規劃執行力。四是嚴格規劃控制。按照節約、集約用地原則,強化規劃控制權,做到“規劃一張圖、審批一支筆、管理一個法、建設一盤棋”。健全了建設項目選址、會審、發證、放線、驗收等一系列制度,形成了相互協調、相互制約的工作機制,以確保規劃順利實施。(二)完善設施,加快建設,優化基礎設施條件。在城市建設中,我們以項目建設為依托,以橋梁、道路和街巷為骨架,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努力打造“顯山、親水、透綠、靈秀”的適宜人居山區生態文明縣城。一是狠抓市政公用設施建設。累計投資20.71億元。先后建成了薛岔水源地供水工程、劉渠子自來水廠;新修縣城東繞線、北過境等5條17.2公里環城路,石

4、灣等街道13條16.3公里,寧塞川迎賓大道,改造拓寬宗圪堵至二中、棗樹灣等城市道路;建成劉渠子、陳蒿灣、宗灣子、賀石灣等跨河大橋16座和宗圪堵人行天橋,勝利山、白石咀等娛樂休閑廣場9個,劉渠子等集中供熱站5個,延伸供熱管網2萬米,建成天然氣站、垃圾填埋場、污水處理廠;新修縣城河提21公里,建成南苑等停車場3個。二是突出社會公益事業建設。累計投資15.4億元,建成了中央紅軍長征勝利紀念園、退耕還林森林公園、體育場館,新建一中等3所學校,完成了縣醫院遷建工程,新建黨校、社會福利中心等 40 余項工程建設。三是強化安居工程建設。已建成居寧花園、萬圣錦繡家園等20個住宅小區,建成樓房13258套(其中

5、保障性住房6343套),改造山體居民4000戶。經過幾年全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拉大了城市框架,完善了服務功能,提升了城市品位,優化了人居環境。(三)強化措施,綜合整治,提升城市形象品位。按照“強基礎、抓管理、上檔次、提品位、抓靚化、變面貌”的思路,堅持集中整治與長效管理相結合、專項整治與綜合治理相結合、法制與德治相結合的原則,制定出臺了吳起縣城市綜合管理辦法,建立了“統一領導、分塊負責、依法管理、公眾參與、社會監督”的新機制,大力實施亮化、綠化、美化、凈化、硬化工程。累計硬化背街巷道111條,治理排污渠4萬米,新修改造公廁92座,配置垃圾桶2000多個,垃圾中轉站8個,安裝景觀燈、照明燈370

6、0盞,新增綠地面積48.6萬平米,人均達9.2平方米。鋪設污水管線14.4公里,建設文化長廊3300米,城市面貌較以前有了很大改觀,人居環境進一步優化,城市功能得到顯著增強。二、農田保護今年,在市國土資源局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落實新一屆中央領導對國土資源管理的新要求,積極適應國土資源工作新常態,狠抓耕地保護工作,認真開展了耕地保護責任目標履行情況自查工作,現將自查情況報告如下:2016年我縣對于耕地保護工作高度重視,將耕地保護目標任務完成情況作為考核的一項重要指標,耕地保有量和基本農田保護任務全面完成。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耕地及基本農田保護工作。今年,市政府下達我縣耕地保有量和基本農田保

7、護面積分別為52.4萬畝和48.5萬畝。在政府工作會議上,縣政府主要領導與各鄉鎮負責人簽訂了耕地及基本農田保護目標責任書9份,明確了各鄉鎮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農田保護面積,突出強調了各鄉鎮鄉鎮長是本轄區內耕地保護第一責任人,對耕地及基本農田保護工作全面負責。二是占補平衡工作。2016年市上下達我縣占補平衡任務2000畝,其中異地補充1000畝。根據目標任務,我局從3月份就著手踏勘設計,目前踏勘設計工作全部完成,均已報縣經發局立項批復,現正在評審之中,待評審完成后立即組織招標實施,保證年底前全面完成任務。三是高標準基本農田工作。2016年市局給我縣下達3000畝高標準基本農田任務,目前已完成勘察設

8、計6559畝,待省財政廳和國土資源廳審批。三、產業集聚自2011年以來,縣委、縣政府根據調研,確定了三大現代農業產業,且我縣每年投資1億元,大力推進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建設,建成了鐵邊城省級和吳起白豹市級等五個高標準現代農業園區,初步形成以“五大園區”為主體框架的農業產業布局,并將“五大園區”作為我縣發展現代農業產業的重要載體和抓手,充分發揮其示范、輻射、帶動的作用。截止目前,全縣累計建成日光溫室3000座,大棚5275座,設施蔬菜面積達到7890畝;新建蘋果園5.3萬畝,千只養羊小區90個,千頭豬場26個,萬頭豬場3個,千只以上養雞場10個,百頭養豬場(戶)77個。全縣存欄羊子累計達到16萬只、

9、生豬6.2萬頭、牛0.66萬頭、家禽22萬只。四、村莊分布2003年以來,我縣先后投入6.1億多元資金用于農村發展,但由于自然條件落后、農戶居住分散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約,農村的經濟和社會進步長期滯后城鎮,城鄉差別十分明顯。為此,縣委、縣政府審時度勢,從構建和諧吳起的戰略高度出發,果斷決策,從今年起大力實施新型民居工程建設,改變我縣農村的落后面貌,促進城鄉統籌發展、社會全面進步。新型民居工程建設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和歷史任務,在規劃中既要著眼長遠、科學規劃,又要立足當前、分步實施。因此,縣上在新型民居工程建設中嚴格遵循“合理規劃,適度超前”和“無規劃不建設”的原則,將新型民居工程建設與小城鎮建設、

10、產業開發、扶貧開發和生態建設等緊密地結合起來,修訂編制了吳起縣農村村莊建設總體布點規劃,確保新型民居工程建設穩步推進。即:從2006年至2007年,為試點起步階段。主要任務是制定各類規劃和完善出臺政策;從2008年至2012年,為整體推進階段。主要是按照先公路沿線和川道村組,梯次向山地村組推進的原則,以新型民居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著力改善人居環境;從2012年至2016年,為鞏固提高見成效階段,主要是拾遺補漏,在整體提高上下功夫,著力改善剩余村組和自然消亡村組留住農戶與外遷戶的生產生活條件。同時,縣上對實施村的水、電、路、排洪、排污、垃圾處理、農民文化活動場所、基層組織陣地建設等公共設施

11、一次規劃到位,逐項加以建設,完善功能,提高新型民居工程建設的整體水平。通過三個階段的分步實施,力爭用10年時間使全縣有條件的村莊建設有新面貌、產業開發有新起色、基礎設施建設有新突破、農民培訓有新發展、民主政治建設有新進步,整體實現“生態優良、生產發展、生活殷實、科教進步、民風淳樸、基礎完善、村莊整潔、管理民主、班子堅強、城鄉和諧”的建設目標。五、生態涵養1998年,吳起縣積極響應黨中央“再造一個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區”的偉大號召,果斷做出了“封山退耕、植樹種草、舍飼養羊、林牧主導、強農富民”的逆向開發戰略,在全縣范圍展開了封禁造林工作,一次性封禁散牧羊子25萬只,一次性退耕155.5萬畝,成為全國

12、退耕還林的一面旗幟,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全國退耕還林試點示范縣”和“全國退耕還林先進縣”。 截止目前,全縣累計完成退耕還林面積244.79萬畝,經國家、市級確認完成退耕任務206.67萬畝,其中國家計劃確認面積185.37萬畝(退耕地93.98萬畝、荒山90.49萬畝、封山育林0.9萬畝),延安市新一輪退耕還林計劃面積21.3萬畝(現耕地退耕17萬畝、超出實施地4.3萬畝),累計兌現退耕還林補助資金18.2億元,建成了全國唯一的退耕還林森林公園。在退耕還林實施的17年來,我們經歷了植被恢復、質量提升、產業發展和鞏固提高四個階段,吳起的生態環境和農村經濟發生了巨大變化,全縣的林草覆蓋率由19.2%提高到72.8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