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科學的兩種修辭建構及其案例分析 一、引言自柏拉圖時代起,修辭便被看作是制造花言巧語的詭計,是文學創作中的點綴。因此修辭向來被人們認為有悖于科學宗旨,是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應當防范的因素。修辭學家也從來沒有試圖將自己的研究領域拓展到科學領域。但是自20世紀70年代起,當歷史學家和社會學家在科學這個由傳統認識中的客觀性和普遍性裝潢起來的神圣城堡上看到了裂縫,并開始解構時,修辭學家的研究也指出修辭原來在科學事業中也扮演著重要角色。在科學事業中,科學共同體由鮮活的科學家個人組成,他們之間通過各種雜志發表文章、在學術會議上報告成果等方式進行交流,進行相互評價和磋
2、商。在各自的實驗室研究出的科學結論,如果得不到共同體的承認并取得進一步研究的價值,那么該項研究只能成為研究者敝帚自珍的成果,而不能被科學界所接受認可。一項研究工作,只有在得到了他人理解的情況下,在這項研究中你做了什么,人們對此將會做出怎樣的實際反應為前提,這項特定的科學研究方案才有意義??茖W家在選擇開始或終止某項研究時以及提出自己的結論前,都需要考慮共同體是否認同。因此,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科學主張是在修辭空間中確立的,而不是僅僅在邏輯空間中確立的;科學論證的目標更是為了合理地說服同行專家,而不是為了證明獨立于情境的真理?;蛘哒f,科學家論證自己主張的真理性,正是為了合理地說服同行專家。因此有理
3、由相信,科學共同體內部存在可靠的修辭動機,但是在傳統中,人們往往認為在數學化的科學理論中看不到修辭,那是由于科學向來被等同于被今天的科學理論框架整理后的干癟的理論體系,這些體系最常見于教科書中。但從真實的科學事業來看,科學是由科學家、實驗室、科研活動、科學理論等構成的、多重語境交織的實踐活動。實驗室里的實驗報告、科學家的手稿、會議的發言,每一個都是真切的科學文本,這些文本反映了科學知識產生過程中科學家之間的協商、爭論、說服等過程,而不僅僅是得到最終科學結論的一個過程?!白觥笨茖W就必然有修辭的這一面。二、科學中兩大類修辭建構在人們通常的設想中,科學中的修辭活動往往指的是科學家在完成科學研究、得出
4、科學結論之后,為了使自己的成果得到共同體的認同而在自己的發表物中添加一些修飾成分,以迎合當時的評價標準。因為一個科學理論的提出并不會因為其解釋力和邏輯一貫而必然被科學共同體及大眾接受,孟德爾的遺傳學定律就是失敗的例子。在孟德爾的有生之年,他的理論并未得到學術界的廣泛認同,30余年之后才伴隨著其他理論引起人們的注意。但是,這樣的修辭活動通常并不被認為是科學活動必然的一部分,有時甚至受到輕視。這是由于人們長期持有科學定律獨一無二的觀念,而在實際科學活動中,對于同一個問題,在同一時期通常存在多種競爭性理論??茖W修辭分析,則是要揭示出一種科學理論能夠脫穎而出的修辭因素。這種修辭建構中科學家往往是自覺地
5、運用各種修辭手段,明確地以“推銷”自己的科學理論為目的??茖W家們運用的修辭手法也非常豐富,從文章組織編排,到作者的公眾氣質、訴諸理性等都是常被精心雕琢的方面。這類的修辭建構通常也比較容易被察覺和分析。但是科學中實際上還存在另一類并不容易被覺察的修辭建構,這一類的修辭活動往往被人們所忽視甚至否認,因為修辭作為一個主觀色彩濃厚的因素往往被認為不可能進入“客觀”的科學知識內部。然而在實際的科學研究中,科學家無論在思考或是書寫自己的科研過程、結論的時候不可避免地摻雜了修辭因素。例如,科學家在考察一個新對象時,他的思考和書寫方式不可能超出其自身的生活語言框架,這時就會產生大量的隱喻。同時在科學共同體、整
6、個科學事業發展的過程中,科學作為一個區別于其他文化形態的整體,也形成了自己的寫作慣例,也就是科學文類。這樣貌似科學自身內部性建制的過程,實際上是以增強科學自身的可信度、說服力為最終目的,也就是一個修辭過程。下文中將對這兩種修辭分別進行科學修辭學的案例分析,并作進一步的闡述和說明。三、第一類修辭建構的案例分析·A·坎貝爾(John Angus Campbell)的達爾文:科學界中的修辭家一文是科學修辭研究的一個典型。他以達爾文的進化論為案例,分析了科學理論得到社會認同的因素??藏悹栔赋隽宋锓N起源作為一本面對大眾的暢銷書的幾大要素,這幾個要素也是亞里士多德的修辭學中的幾個重要元
7、素。第一,簡潔性。物種起源只有單獨一卷,看上去像一個摘要,便于閱讀。第二,作者表現出的氣質。達爾文在文中很直接地博取讀者的同情:“我的健康已經很不好了這個摘要肯定還很不完美。我在這里不能為我的一些論述援引出文獻和權威,我只能期望讀者信賴我的準確?!钡谌?,日?;恼Z言。達爾文使用的“起源”、“選擇”、“存活”、“競爭”等詞匯拉進了作者和日常世界之間的距離。第四,達爾文尊重英國的自然神學。一般認為神學是反對物種起源的,但事實上,達爾文是選擇捍衛神學的。他在扉頁上引用的兩段話都是來自英國自然神學。在物種起源的每個版本中,達爾文都表示了對神學、對造物論的尊重。他甚至在書中附上了一位他并不認同的哈佛教授
8、的評論來加重此書的分量。最后,訴諸常識。達爾文認為,我們可以相信一個解釋面如此寬泛的理論,因為它是一種我們用于判定日常普通事件的方法。坎貝爾所指出的這幾種修辭手段是將物種起源作為普通的文學作品來分析能得出的結論,也是通常對于文本的接受原因的分析。然而科學修辭學特殊的研究方式對于STS的獨特意義,更多在于物種起源作為一個科學著作在科學共同體中修辭效果的達成。在說服專家同行方面,達爾文仍然是一個杰出的修辭家,但是由于受眾的不同,修辭的表現方式也截然不同。首先,在風格方面,坎貝爾認為達爾文這種文學語言并沒有成為專家同行接受它的障礙,因為當時科學界的文風普遍都很文學化,并不像我們今天這樣標準嚴謹。但是
9、如果以雄辯或者文字聞名,那對修辭者來說卻是一個忌諱。因為修辭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就是韜晦,也就是不要讓受眾意識到修辭者在運用各種技巧進行勸導,好的修辭不露痕跡。達爾文和赫胥黎都享有科學家的聲望,同時也都是非常出色的作家,但是他們都有意識地淡化自己的文學才能,這樣才無損于他們的客觀性、公正性等聲譽。坎貝爾指出達爾文非常自如地運用了修辭、又非常有效地掩飾了它。第二,在受眾的針對性上,達爾文的寫作直接指向當時科學共同體所推崇的科學觀和方法論。這一點坎貝爾通過對物種起源和達爾文的私人筆記的對比有了重要發現。在物種起源中,達爾文聲稱他是受到“貝格爾號”環球航行中的許多地質和生物現象沖擊而有了物種起源的靈感
10、。在旅行回來后他花了數年來攻克這一問題,最終得出了進化論的結論。類似地,達爾文在他的自傳中,同樣強調他一直運用歸納法,并沒有先入為主的理論。但是,在他的私人筆記中,對于他的研究方法則又是另一番說法??藏悹栆昧烁耵敳?Howard Gruber)的研究,談到達爾文幾乎從未在沒有任何結論存在的背景情況下收集事實,即使是在他的早期工作中。他并不僅僅是簡單地從觀察出發,而是花費了很多心力研究當時的幾個理論觀點。他還批評歸納主義者,認為如果按照他們選擇證據的標準,自然科學不可能會進步,因為沒有理論的建構,就不會有觀察,那只會是盲人摸象。這些差異只能這樣解釋為達爾文運用了一種與他的科學關系不大、但對他的
11、同行來說卻非常重要的方法論慣例,既為這個爭議性的主題帶來了傳統的保障,也因此使得它具有說服力。此外,隱喻對于物種起源來說非常重要,一方面,隱喻對于達爾文的進化論思想的產生有著關鍵的作用;另一方面,這恰恰又是達爾文需要著力掩飾的部分??藏悹柤蟹治隽诉_爾文的幾個關鍵術語。達爾文在闡述“自然選擇”的時候,用“她”來指代自然,并且把“她”描述成一個無所不在但卻看不見、摸不著的神秘力量。用人工選擇這一讀者所熟知的現象來解釋奇跡般的自然選擇過程,這樣非常容易讓人接受。當時在生物等領域也有人做出了類似的自然選擇的結論,但結果表明,達爾文的隱喻比其他人的正面論述更能令讀者信服這種奇跡。對于普通的讀者,他們看
12、到這個理論就仿佛看到身邊的事物,而對科學家而言,“自然選擇”這個說法比“創造的規律”等說法提供了更加豐富的研究前景。雖然這種形象化的表述使得他的理論很有親和力,但是也使得他的理論表現為僅僅是一種形象的圖畫。就像對待他的研究方法那樣,他也強調他的語言符合現有的職業規范。達爾文選擇已有的詞語而賦予新的含義來表達他的理論,從而很有說服力地向受眾傳達了看待自然的一種新視角。在物種起源的第三版中,達爾文回應那些對他的語言的批評者,辯護他的表達跟引力、運動等概念沒什么兩樣,是出于簡潔和理解的需要,因此要用熟悉的語言來表達抽象的事物。這種辯護傳遞給公眾一個信息,即如果時間允許的話,他的這些隱喻都可以用一些純
13、的自然科學的文字代替。雖然他一再強調是出于便利的考慮來向當時的科學規范靠攏,但事實上這種隱喻表達在他的理論中卻起著重要作用。根據語言學修辭學理論,選擇的語言不可能在無損其說明性的前提下完美置換。隱喻有著其自身親和、隱晦、認知等不可取代的修辭功能和科學文本因素。四、第二類修辭建構的案例分析查勒斯·巴扎曼(Charles Bazerman)對于實驗情境中的修辭行為,也就是第二類修辭行為作了很好地分析,其論文報告實驗:1665-1800皇家學會的哲學學報中對科學行為的表述變化,就是通過實驗記錄文本的演變來說明實驗報告中包含的修辭行為及作用的。巴扎曼認為,實驗的進展情況和這些實驗事實是用來表
14、征自然世界的,一般個體的作者都不會原創性地思考怎樣掌握一種特別的語言來寫實驗報告,但是因為隨著科學雜志對科學文章的要求,科學文類(genre)中已經蘊含了科學雜志產生三百多年來所積累的語言學成就。實驗報告最接近科學話語的可說明性核心,一種文類的形成過程能夠揭示科學文本中隱藏的各種因素。文類給作者提供一種在特定情形下的公式化的應對方式,也給讀者提供一種識別信息的方式。它是一種將交流、相互作用和關系規范化的社會建構。因此它的形式特征就成為解決社會相互作用問題的語言學解決方案的關鍵。那么實驗報告的歷史將指出實驗室事件的某種細節刻畫怎樣成為標準,特定的一些信息如何成為一個好報告的必要因素。巴扎曼選取的
15、研究對象是第一本英文科學雜志倫敦皇家學會哲學會刊(Philosophic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以下簡稱會刊),從1665年一直到1800年按年代選取了其中約1000篇文章,從里面挑出標題或行文中帶有關鍵字“實驗”的文章,然后剔除掉那些對實驗進行二手描述的文章,對剩下的100篇文章進行研究。由于沒有一些可比的量性指標,所以他采取了傳統的文學批評的方法,也就是對不同的文章進行描述性的分析。巴扎曼分別從“實驗”概念、實驗的方法論、實驗結果的精確性及完備性、可靠性驗證、文章的組織編排、修辭作用六個方面分析了這些實驗報告文本。實驗報告
16、主要是在這幾個方面隨著科學的發展而不斷演變,形成今天的實驗報告模式。這種演變的過程是科學實踐必不可少的部分,同時也是科學家共同體間協商、與當時的自然哲學觀念互動的產物。首先,從實驗報告中可以看出,實驗的概念從產生之初發展到今天已經產生了很大變化。雖然實驗是近代科學發展的基礎之一,但事實上直到1800年,實驗報告作為交流方式并不多見,當時流行的是對自然現象的觀察報告、人文地理、游記等。對于實驗的定義一開始是對自然無預設、無目的的干預或操作,到后來發展成具有清晰的爭論證實型的探究性活動。例如,在會刊的前20冊中,實驗報告僅僅是制作特殊效果的食譜妙方或工匠技藝,當時僅僅是將實驗作為對于自然的有干預性
17、、操作性的行為而與觀察區分開來。其次,在實驗報告發展過程中,隨著其說服難度的逐漸增大,篇幅越來越長。由于其功能性的增加,細節性、數據性的內容增多,文章的結構也相應地發生了變化。當實驗取得了一種爭論性功能時,實驗報告就更加詳細地寫明實驗是如何做出的以及為什么要選擇這樣的方法。方法論的關注使得實驗能夠首先作為一種探究方法存在,繼而作為一種爭論中的證據存在。在早期的雜志中,一個實驗是如何做的一般是一帶而過,僅僅讓讀者了解做的是哪一種實驗。玻意耳(Robert Boyle)介紹如何在夏天制作冰涼的飲料時,寫道:“取一磅的Armoniack鹽和一品脫的水,將鹽放入水中并攪拌,如果你想做的濃一些,那么冰涼
18、時間就會短一些?!?11)篇幅也非常短小,只有一到兩頁。第5冊、第10冊中,作者們為了應對反對意見,對實驗步驟和條件作了更加全面的交代。例如,牛頓在面對萊恩(Francis Line)的挑戰的時候,就列出了他早期實驗的方法和條件的非常詳盡的細節,并且指出萊恩在做他的第一組實驗時出現了錯誤。第30冊中,作者們表明他們設計的一些實驗是為了應對反對者的特定目標。一般這類報告首先陳述一下某爭論現象,接著開始討論對手的工作或立場,再表明自己連貫的實驗方法及其支持的實驗結果,并得出一些一般性結論。隨著實驗逐漸成為一種探究、發現的方法,瑣碎細節之間差別變得非常重要,測量也越來越精微,所以作者們也作了進一步的
19、界定和說明。因為說服力來自于讀者愿意接受實驗者發現科學事實的經驗,詳細地說明實驗方法不僅表明了實驗者的關注,也表明了其確信自己的發現有“好理由”。在第80冊、第90冊中,隨著實驗報告由預設和證據構成,實驗的細節描述就證明了實驗結論的謹慎、精確、密切契合主題并排除了其他選擇。實驗者在文字中表明他們逐漸意識到實驗過程中隨著條件和方法的不同而存在的多種不同可能性,體現的是他們沒有表達出來的在實驗中的“控制”觀念。實驗要經過嚴格的控制從而實現精確的過程和結論的對應。這個階段的文章往往用一些對一般性知識的哲學陳述開始,接著擺出問題,或者是一個令人驚異的實驗結果或者是現有知識中的一個空白。接著是一系列來解
20、決問題的論斷,每個論斷之后是支撐性實驗。其結論部分就是這些論斷的因果聯系闡述,其要得出的綜合性結論則在開篇就已提出。此外,實驗報告中見證、信任這一重要修辭因素的方式也有了很大的變化。隨著科學規模的不斷擴大和細化,為了達到同樣甚至更高的修辭效果,實驗報告中需要說明的可信性依據也有一個成熟的過程。在早期的時候,很多實驗是在皇家學會的例會時,在其成員面前演示的。這種演示有其自身的意義,也就是所有人都見證并認同其確實發生了。實驗報告更像是一個新聞報道,說明事件的發生并由誰見證。因此事件的合法性建立在公共見證上而不是口耳相傳。但是隨著實驗有了越來越微妙的結論,其要求的條件也越來越特殊,因此實驗從演講大廳
21、轉移到了專門的實驗室中。實驗需要指定專門的資格人員見證,因此一份有名望的見證人名單成了實驗報告的重要內容。當實驗要解決的不僅僅是現象的簡單存在而是一些令人費解的現象時,實驗就變成了一個私人的事務。實驗成了解題的一系列的過程,除了作者,沒有人看到這一系列的實驗過程。讀者只能根據作者對實驗的詳盡描述才能見證實驗。因此,為了贏得讀者的信任,實驗要盡可能描述得逼真,讓讀者仿佛親臨現場,為得出實驗結論提供好的理由。五、案例結論分析從“修辭”的概念或者類型上來看。自從肯尼斯·博克開始新修辭學以來,修辭的概念有了很大的轉變或者說拓展。博克對于修辭概念的重要貢獻之一在于:在傳統的有意識的修辭之外提出
22、了無意識的修辭,也就是所謂的“誤同”。(12)而本文選取的這兩個案例就是探討在這種對修辭的觀念的轉變前后所看到的科學中的兩種修辭??藏悹枌_爾文的案例的分析,展現了科學家在提出自己的科學理論時現實的修辭考慮以及科學理論中不可避免的修辭元素。在這一個案例中,達爾文作為一名“修辭學家”,對于他自己的語境性的寫作是有清晰的認識的。他在筆記中曾明確地透露了自己的修辭構想:在筆記本“C”中,達爾文提醒自己要向讀者指出作為一名科學家、一個真理傳播者的道德責任。在筆記本“M”中,達爾文注意到他修辭的一個重要維度是如何最好地建構理論的潛在哲學。這種修辭的方式是最為人們所熟知和認可的,也是在傳統的修辭概念下就能
23、夠解析得出的。因此,達爾文也成為科學修辭學研究中的一個熱點。本文將這一類修辭稱作顯性的修辭,也就是運用較易覺察的修辭手法來使得文本更容易被受眾接受。然而在傳統的科學觀中,這一類修辭是應當被排除在科學語言之外的,科學語言應當是以一種中性的結構來“客觀”地表述科學內容。修辭雖然有助于科學家的觀點被接受,但是它的存在是可有可無的,因為科學觀點是否被接受的關鍵因素在于觀點是否與自然界的事實相符合,而不在于其表述形式。相反地,修辭的存在影響了科學家們的誠信、客觀的科學家形象。而坎貝爾的研究意義也正在于此,他指出即使這種顯性的修辭也并非科學家從科學知識之外借用來的工具,而是作為科學知識密不可分的一個部分存
24、在于科學話語中。而且,修辭并不只是在論文寫作階段才出現,在科學家的認知階段、觀點形成階段就已經開始發揮作用了。例如,達爾文的一些主要理論概念都以隱喻的形式表現,這并非達爾文寫作中的文字選擇,而是這些隱喻在原始階段就引導了達爾文思想的形成,成為達爾文進化論內生性的一部分。但是,這樣有著關于修辭的自覺意識的科學家在科學史上并不多見。在更多情況下,科學家是在一種無意識的狀態下進行修辭活動的。相對而言,第二個案例是一種集體的、無意識的修辭模式。實驗報告在傳統上被認為是在修辭學意義上“最無趣”的一種文本形式,但是巴扎曼打開了實驗文本的黑箱,指出實驗報告的成熟形成不僅是科學的發展,其本身也是一項修辭學的成
25、就。他特別指出早期的一篇實驗報告很好地說明了實驗報告的修辭作用。這篇實驗報告中提到,一種改進輪子方法的理論部分很早就已經建立并被學術界認同,但是為了說服工匠和商人使用這種方法,該篇實驗報告以翔實的細節和數據描述了實驗的方法和結果,并且區分了與其他輪子之間各種細小的差別,不斷進行比較來支持這個一般性的命題。也就說明此時作者也了解自己不僅僅是在報道一個自明的真理,而是在講述一個可能被質疑的故事。因此實驗報告最重要的任務就變成了展現它的意義并且說服別人相信它。在從早期的簡單描述發展到最后“規范”的實驗報告形式的過程中,這種文類都是當時科學共同體所公認的價值觀和方法論的一種體現,同時也隨著科學范式的轉
26、移而發生變化,從而也作為范式的一個部分反過來推動著這種變革。它是由一種共同體交流過程中的無意識的修辭產物。在每一種微小變化背后都是一種企求認同的修辭動機。這種隱性的修辭在傳統的科學觀中往往被忽略或否認,被當作是中性的科學語言的一個部分,甚至被看作是“反修辭”的。因為實驗報告、科學論文形式上的固定性、對于科學語言的各種規定使得它減少了很多運用花言巧語等各種文學技巧的機會,能夠更直白地表述自然。在這種看不到科學話語中的修辭的階段,科學話語的說服力來自于一個不容辯駁的力量,也就是自然界。當科學哲學中認識到自然界不會自己說話時,也就意識到了這實際上是科學家所運用的一種更高明的修辭。運用隱性的修辭意味著
27、對科學共同體的從屬、對科學價值的認可、與科學家規范的符合等科學中最重要的幾種價值,同時也是同行是否能認可的最重要的標準。因此,顯性的修辭和隱性的修辭之間是一貫的,它們都是以得到科學共同體的認同為最終目標,只是由于過去在傳統科學觀下,對修辭的狹窄理解造成了這兩種的區分。在科學修辭學看來,這兩種修辭原本都是統一的,只是其各自訴諸的修辭策略不同而已,并且修辭在科學知識發明、辯護整個過程中本質地、不可分離地存在并發揮作用。【注釋】參見溫科學:20世紀西方修辭學理論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第6頁。參見勞斯:知識與權力走向科學的政治哲學,盛曉明、邱慧、孟強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
28、03年,第124頁。參見勞斯:知識與權力走向科學的政治哲學,第124頁。Lawrence J. Prelli. A Rhetoric of Science: Inventing Scientific Discourse, Columbia: The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 1989,p. 3.John Angus Campbell. Charles Darwin: Rhetorician of Science, in Randy Allen Harris ed, Landmark Essays on the Rhetoric of Science, New Jersey: Lawrence E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NB/T 11520-2024煤礦井下順槽刮板轉載機用邁步自移裝置
- 誠意金中介合同協議
- 請人挖地基協議書范本
- 證券營業部員工合同協議
- 豆芽批發采購合同協議
- 超市團購商品合同協議
- 購房貸款按揭合同協議
- 購買營運電車合同協議
- 財務部門協議書范本
- 2025屆湖北省孝感市新高考協作體高三開學考試-地理試題(含答案)
- 《建筑與市政工程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標準JGJT46-2024》知識培訓
- 2025-2030中國緊急逃生裝置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酒廠設計防火規范
- 兒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診療指南(2024)解讀
- 2025年學前教育宣傳月“守護育幼底線成就美好童年”主題活動實施方案
- 事故隱患內部報告獎勵制度
- 動物交換合同范本
- GB/T 24628-2025醫療保健產品滅菌生物與化學指示物測試設備
- 輻照下金屬材料微觀損傷行為的分子動力學模擬研究
- 影視行業國際化發展的標準化研究-洞察分析
- 建筑裝飾工程材料供應合同及質量免責協議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