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柱施工圖的平面整體表示法_第1頁
梁、柱施工圖的平面整體表示法_第2頁
梁、柱施工圖的平面整體表示法_第3頁
梁、柱施工圖的平面整體表示法_第4頁
梁、柱施工圖的平面整體表示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5梁、柱施工圖的平面整體表示法學習目標掌握平面整體表示法的三種形式,掌握平面表示法的構件代號,掌握梁、柱施工圖的平面整體表示法的制圖規則,能看懂用平法表示的梁、柱施工圖。學習重點平法表示的梁、柱施工圖的讀圖和識圖繪制結構梁、柱施工圖,傳統的方法是將構件(梁、柱)從結構平面布置圖中索引出來,再逐個繪制配筋詳圖,使得繪圖繁瑣且工作量龐大。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設計方法(平法)對傳統的方法做了重大改革。目前,平法作為結構施工圖的新型設計表示方法,已廣為采用。平法的表達形式,概括來講,是把結構構件的尺寸和配筋等,按照平面整體表示法制圖規則,整體直接表達在各類構件的結構平面布置圖上,再與標準構造詳圖相結合,

2、即構成一套 新型完整的結構施工圖。相應的標準圖集是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則 和構造詳圖(03G101 1),它是設計者完成柱、梁平法施工圖的依據。在平面布置圖上表示各構件尺寸和配筋的方式有三種:平面注寫方式、列表注寫方式和 截面注寫方式。無論按哪種方式繪制結構施工圖時,都應將所有梁、柱構件進行編號,編號 中含有類型代號和序號。類型代號在標準圖集中有明確的定義(表51),必須按標準圖集中的定義對構件編號,其作用是指明所選用的標準構造詳圖(因為在標準構造詳圖上已經按圖集所定義的構件類型注明代號)。另外,還應在各類構件的平法施工圖中注明各結構層的樓面標 高、結構層高及相應的結構層號,

3、且結構層樓面標高和結構層高在單項工程中必須統一。為了確保施工人員準確無誤地按平法施工圖進行施工,在實際工程結構設計總說明中必 須寫明以下與平法施工圖密切相關的內容:注明所選用平法標準圖的圖集號,以免圖集升 版后在施工中用錯版本;寫明混凝土結構的使用年限;注明抗震設防烈度及結構抗震等 級,以明確選用相應抗震等級的標準構造詳圖;寫明各類構件(梁、柱)在其所在部位所選用的混凝土的強度等級和鋼筋級別,以確定相應縱向受拉鋼筋的最小錨固長度及最小搭接長 度等;寫明柱(包括墻柱)縱筋、墻身分布筋、梁上部貫通筋等在具體工程中需接長時所采 用的接頭形式及有關要求;當具體工程中有特殊要求時,應在施工圖中另加說明。

4、表5- 1構件代號構件代號構牛代號柱框架柱KZ梁樓層框架KL框支柱KZZ屋向框架WKL芯柱XZ框支梁KZL梁上柱LZ非框架梁L剪力墻上柱QZ懸挑梁XL井字梁JZL5. 1梁平法施工圖制圖規則梁平法施工圖在平面布置圖上采用平面注寫方式或截面注寫方式表達。1 .平面注寫方式平面注寫方式(圖5-1)是在梁平面布置圖上,分別在不同編號的梁中各選一根梁,在 其上注寫截面尺寸和配筋具體數值的方式來表達梁平法施工圖。平面注寫包括集中標準與原 位標注,集中標注表達梁的通用數值,原位標注表達梁的特殊數值。當集中標注中的某項數 值不適用于梁的某部位時,則將該數值原位標注,施工時,原位標注取值優先。集中標注KL2Q

5、A) 300x650 0g100/200 迎25G4機。(-0.100)原位標注:|2幟5+2幟26$25 2/4褪詁0;圖5- 1梁平面注寫方式示例本圖四個梁截面采用傳統表示方法繪制,用于對比按平面注寫方式表達的同樣內容。實際采用平面注寫方式表達時,不需繪制梁截面配筋圖和圖5-1中相應的截面號46252$251)梁編號。梁編號由梁類型代號、序號、跨數及有無懸挑代號幾項按順序排列組成。例如,KL7(5A)表示第7號框架梁,5跨,一端有懸挑,其中(XXA)表示梁一端有懸挑,(XXB)表示 梁兩端有懸挑,懸挑不計入跨數。2)集中標注。梁集中標注的內容有以下六項內容:前五項為必注值,最后一項為選注值

6、(集中標注可以從梁的任意一跨引出),具體規定如下:梁編號,按1)項規定編號。梁截面尺寸,當為等截面梁時,用bh表示(b為梁截面寬度,h為梁截面高度);當有懸挑梁且根部和端部的高度不同時,用斜線分隔根部與端部的高度值,即為bxhi/h2(hi為懸挑梁根部的截面高度,h2為懸挑梁端部的截面高度)。梁箍筋,包括鋼筋級別、直徑、加密區與非加密區間距及肢數。箍筋加密區與非加密 區的不同間距及肢數需用斜線“/”分隔;當梁箍筋為同一種間距及肢數時,則不需用斜線;當加密區與非加密區的箍筋肢數相同時,則將肢數注寫一次;箍筋肢數應寫在括號內。加密 區范圍見相應抗震級別的標準構造詳圖。例如,A10100/200(4

7、),表示箍筋為HPB235級鋼筋,直徑為10mm,加密區間距為100, 非加密區間距為200,均為四肢箍。梁上部通長筋或架立筋配置,當同排縱筋中既有通長筋又有架立筋時,應用加號“+”將通長筋和架立筋相連。注寫時須將角部縱筋寫在加號的前面,架立筋寫在加號后面的括號 內,以示不同直徑與通長筋的區別。當全部采用架立筋時,則將其寫入括號內。例如,2B 22用于雙肢箍;2B22+(4B 12)用于六肢箍,其中2B 22為通長筋,4B 12為架立筋。當梁的上部縱筋和下部縱筋均為通長筋,且多數跨配筋相同時,此項可加注下部縱筋的 配筋值,用分號“;”將上部與下部縱筋的配筋值分隔開來。例如,3B22表示梁的上部

8、配置3B22的通長筋,梁的下部配置 3B 22的通長筋。梁側面縱向構造鋼筋或受扭鋼筋配置,當梁腹板高度大于450mm時,梁側面須配置縱向構造鋼筋,用大寫字母 G打頭,接續注明總的配筋值。同樣,梁側面須配置受扭鋼筋時, 用大寫字母N打頭,接續注明總的配筋值。例如,G4B 16,表示梁的兩個側面共配置 4B 16的縱向構造鋼筋。梁頂面標高高差,當某梁的頂面高于所在結構層的樓面標高時,其標高高差為正值; 反之為負值,高差值必須將寫入括號內。3)原位標注。主要是集中標注中的梁支座上部縱筋和梁下部縱筋數值不適用于梁的該部 位時,則將該數值原位標注。梁支座上部縱筋,該部位含通長筋在內的所有縱筋,對其標注

9、的規定如下:當上部縱筋多于一排時,用斜線“/”將各排縱筋自上而下分開。例如,梁支座上部縱筋注寫為6B25 4/2,則表示上一排縱筋為4B25,下一排縱筋為2B 25。當同排縱筋有兩種直徑時,用加號將兩種直徑的縱筋相連,注寫時將角部縱筋寫在前 面。例如,梁支座上部有四根縱筋,2B 25放在角部,2B 22放在中部,在梁支座上部應注寫為 2B25+2B22。當梁中間支座兩邊的上部縱筋不同時,必須在支座兩邊分別標注;當梁中間支座兩邊的上部縱筋相同時,可僅在支座的一邊標注配筋值,另一邊省去不注(圖51)。當梁下部縱筋多于一排或同排縱筋有兩種直徑時,標注規則同梁支座上部縱筋。另外,當 梁下部縱筋不全部伸

10、入支座時,將梁支座下部縱筋減少的數量寫在括號內。對于附加箍筋或吊筋, 將其直徑畫在平面圖中的主梁上,用線引注總配筋值(附加箍筋的肢數注在號內),如圖52所示。主梁(框架梁)圖5 2附加箍筋或吊筋的畫法示例截面注寫方式(圖5-3)是在分標準層繪制的梁平面布置圖上,分別在不同編號的梁上選 擇一根梁用剖面號引出配筋圖,并在其上注寫截面尺寸和配筋具體數值的方式來表達梁平法 施工圖。具體規定如下:1)對梁進行編號,從相同編號的梁中選擇一根梁,先將“單邊截面號”畫在該梁上,再將 截面配筋詳圖畫在本圖或其他圖上。當某梁的頂面標高與結構層的樓面標高不同時,尚應在 梁編號后注寫梁頂面標高高差(注寫規定同平面注寫

11、方式)。2)在截面配筋詳圖上要注明截面尺寸、上部筋、下部筋、側面構造筋或受扭筋及箍筋的具體 數值,其表達方式與平面注寫方式相同。截面注寫方式既可單獨使用,也可與平面注寫方式結合使用。8425 4/44/4< -OJW)-l.SUU)L1UHLl(l)N2(blfJN2*l6市8國200似200M?22 2/4300X50064?22 2/422300 x 550施做?OO3*IR圖5-3梁平法施工圖5.2柱平法施工圖制圖規則柱平法施工圖在平面布置圖上采用列表注寫方式或截面注寫方式表達。1.列表注寫方式列表注寫方式(圖5-4)就是在柱平面布置圖上,分別在同一編號的柱中選擇 一個截面標注幾何

12、參數代號,然后在柱表中注寫柱號、柱段起止標高、幾何尺寸與配筋的具 體數值,并配以各種柱截面形狀及箍筋類型圖的方式,來表達柱平法施工圖。1)柱表中注寫內容及相應的規定如下:柱編號。由類型代號和序號組成。各段柱的起止標高。自柱根部往上以變截面位置或截面未變但配筋改變處為界分段注寫。框架柱和框支柱的根部標高是指基礎頂面標高;芯柱的根部標高是指根據結構實際需要而定的起始位置標高;梁上柱的根部標高是指梁頂面標高;剪力墻的根部標高分兩種:當柱縱筋錨固在墻頂部時,其根部標高為墻頂面標高;當柱與剪力墻重疊一層時,其根部標高為墻頂面往下一層的結構層樓面標高。幾何尺寸。不僅要標明柱截面尺寸,而且還要說明柱截面對軸

13、線的偏心情況。柱縱筋。當柱縱筋直徑相同,各邊根數也相同時,將柱縱筋注寫在“全部縱筋” 一欄中,除此之外,柱縱筋分角筋、截面b 邊中部筋和h 邊中部筋三項分別注寫(對稱配筋的矩形截面柱,可僅注寫一側中部筋)。箍筋類型號和箍筋肢數。選擇對應的箍筋類型號(在此之前要對繪制的箍筋分類圖編號 ),在類型號后續注寫箍筋肢數(注寫在括號內)。柱箍筋。包括鋼筋級別、直徑與間距,其表達方式與梁箍筋注寫方式相同。2)箍筋類型圖以及箍筋復合的具體方式,需要畫在柱表的上部或圖中的適當位置,并在其上標注與柱表中相對應的截面尺寸并編上類型號。2截面注寫方式柱截面注寫方式,是在分標準層繪制的柱平面布置圖的柱截面上,分別在同

14、一編號的柱中選擇一個截面,直接該截面上注寫截面尺寸和配筋具體數值。具體做法如下:對所有柱編號,從相同編號的柱中選擇一個截面,按另一種比例原位放大繪制柱截面配筋圖, 并在配筋圖上依次注明編號、截面尺寸、角筋或全部縱筋(當縱筋采用一種直徑且能夠圖示清楚時)及箍筋的具體數值(與梁箍筋注寫方式相同)。當縱筋采用兩種直徑時,必須再注寫截面各邊中部筋的具體數值(對稱配筋的矩形截面柱,可僅注寫一側中部筋)。62屋面265.670塔層262.3703.30屋面1(塔層1)59.0703.301655.4703.601551.8703.601448.2703.601344.6703.601241.0703.60

15、1137.4703.601033.8703.60930.2703.60826.6703.60723.0703.60619.4703.60515.8703.60412.2703.6038.6703.6024.4704.201-0.0304.50-1-4.5304.50-2-9.0304.50層號標高/m層高/ m結構層樓面標高結構層高64柱表住號標高匕xA (聞拄直柱詡現飛丸電金部 縱矗噫潦靠防750x70037515J5知2251(5x4)M 嗨 ICOSBK711史47g才的物小150政1(4X1)料邂1如訕37.475907055*3x500275275350婆1(4x4)圖5-4柱列表注

16、寫方式示例(類型 1的箍筋肢數可有多種組合,右圖為5X4的組合其余類型為固定形式,在表中只注類型號即可)本章小結1 鋼筋混凝土結構梁、柱一般采用平法表示,平法施工圖一般由構件的平法施工圖和標準構造詳圖兩大部分組成。構件的代號、梁柱的編號方式均按要求表示。2柱平法施工圖是在柱平面布置圖上采用列表注寫方式或截面注寫方式來表達柱的配筋,并注明各層的樓層結構標高和結構層高。3梁平法施工圖是在梁平面布置圖上采用平面注寫方式或截面注寫方式表達梁的截面尺寸和配筋。4梁的平面注寫包括集中標注和原位標注。施工時原位標注取值優先。復習思考題1 試說明B、L、KL、KJ、GZ、KZ分別代表什么構件。2 柱平法施工圖

17、的表達方法有哪兩種?3 梁平法施工圖的表達方法有哪兩種?4 梁的平面注寫方式有哪兩種標注方式?施工時以哪種取值優先?5 試說明在梁平法表示中A6100 200(2)、 6B18 4 2、 G4B 16、 N6B 16的含義。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平面整體表示法簡稱平法,這種所謂"平法"的表達方式,是將結構構件的尺寸和配筋,按照平面整體表示法的制圖規則,直接表示在各類構件的結構平面布置圖上,再與標準構造詳圖相配合,即構成一套完整的結構施工圖。平法改變了傳統的那種將構件從結構平面圖中索引出來,再逐個繪制配筋詳圖的繁瑣表示方法。一、平法制圖的適用范圍與表達方法平法制圖適

18、用于各種現澆混凝土結構的柱、剪力墻、 梁等構件的結構施工圖。在平面布置圖上,表示各構件尺寸和配筋的方式分為: 平面注寫方式、列表注寫方式、截面注寫方式三類。針對現澆混凝土結構中柱、剪力墻和梁構件,分別有: 柱平法施工圖、剪力墻平法施工圖、梁平法施工圖三類。梁平法施工圖制圖規則梁平法施工圖是將梁按照一定規律寫代號,并將各種代號的梁的配筋直徑、數量、位置和代號寫在梁平面布置圖上。表達方法有平面注寫方式和截面注寫方式表達。(一)平面注寫方式平面注寫方式系在梁平面布置圖上,分別在不同編號的梁中各選一根梁,在其 上注寫截面尺寸和配筋具體數值的方式來表達梁平法施工圖。平面注寫包括 集中標注與原位標注。集中

19、標注表達梁的通用數值,原位標注表達梁的特殊數值。當集中標注 中的某數值不適用于梁的某部位時,則將該項數值原位標注,施工時, 原位標注取值優先。集中標注,KL2I2A1 300 X 650,*BW0/200(2J 22564如0(-0. W0)原位標注:+2 蟲 22,二二一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J 6 血 25 2/4I I116425 4/2F 丁二:£| II 'II I A025吸 25!Z正*Ti -;! 4>eioo(2);a)平面注寫方式1 .集中標注(1)梁編號:類型代號、序號、跨數、有無懸挑代號。參考下表梁攜號梁類型代號餌號牌數及是否帶有懸挑備 注樓層程架梁

20、KLX X(XX),(XXA)或(為一端有懸挑. (父乂西為兩端市懸挑, 能挑不計人跨數層面框架架WKL框支梁KZL非根顰梁L井字梁JZL懸挑梁XL(2)梁截面尺寸。當為等截面梁時,用b沖表示;當為加腋梁時,用 bx h Y CI XC2表示,其中C1為腋長,C2為腋高(見下左圖);當有懸挑 梁且根部和端部的高度不同時,用斜線分隔根部與端部的高度值。即為 bM1/h2(見下右圖)。加腋梁截面尺寸注寫示意懸挑梁不等高截面尺寸注寫示意( 3)梁箍筋,包括鋼筋級別、直徑、加密區與非加密區間距及肢數值。箍筋加密區與非加密區的不同間距及肢數需用斜線(“/”)分隔;當梁箍筋為同一種間距及肢數時,則不需要用

21、斜線;當加密區與非加密區的箍筋肢數相同時,則將肢數注寫一次;箍筋肢數應寫在括號內。加密區范圍見相應抗震級別的標準構造詳圖。如3 10100/200(4),表示直徑為10mm的I級鋼筋,加密區間距為 100mm ,非加密區間距為200mm ,均為四肢箍。如(|)8100 (4) /150(2),表示直徑為8mm的I級鋼筋,加密區間距為 100mm ,四肢箍,非加密區間距為200mm ,兩肢箍。( 4)梁上部貫通筋或架立筋根數。所注根數應根據結構受力要求及箍筋肢數等構造要求而定。當同排縱筋中既有貫通筋又有架立筋時,應用加號“ +”將貫通筋和架立筋相連。注寫時須將角部縱筋寫在加號的前面,架立筋寫在加

22、號后面的括號內。如 2花2 +2。12當梁的上部縱筋和下部縱筋均為貫通筋,且多數跨配筋相同時,此項可加注下部縱筋的配筋值,用分號“;”將上部與下部縱筋的配筋值分隔開來,少數跨不同者,按00G101 圖集第 4.2.1 條的規定處理。分號前表示梁上部貫通筋,分號后表示梁下部貫通筋(5)梁側面縱向構造鋼筋或受扭鋼筋,縱向構造鋼筋以G打頭,縱向受扭鋼筋以N打頭。如G4 3 12表示梁的兩個側面共配置 4 3 12的縱向構造筋,每側個配置2 12( 6)梁頂面標高高差,該項為選注值。梁頂面標高高差,系指相對于結構層樓面標高的高差值,對于位于結構夾層的梁,則指相對于結構夾層樓面標高的高差。有高差時,須將

23、其寫入括號內,無高差時不注。當某梁的頂面高于所在結構層的樓面標高時,其標高高差為正值,反之為負值。2 . 梁原位標注1)梁支座上部縱筋數量、等級和規格,寫在梁上方,且靠近支座。當上部縱筋多于一排時,用斜線7”將各排縱筋自上而下分開。如:6。25 4/2:上一排縱筋為4轉5,下一排縱筋為2輪5。同排縱筋有兩種直徑時, 用加號“+”將兩種直徑的縱筋相連, 注寫時將角部縱筋寫在前面。中間支座兩邊的上部縱筋不同時, 須在支座兩邊分別標注;相同時, 可僅在支座的一邊標注配筋值, 另一邊省去不注。2)梁下部縱筋數量、等級和規格,寫在梁下方,且靠近跨中。梁的集中標注中分別注寫了梁上部和下部均為貫通的縱筋值時, 則不需要在梁下部重復做原位標注。當下部縱筋多于一排時,用斜線/”將各排縱筋自上而下分開。如:6花52/4:上一排縱筋為2花5,下一排縱筋為4 025。全部伸入支座;同排縱筋有兩種直徑時, 用加號“+”將兩種直徑的縱筋相連, 注寫時將角部縱筋寫在前面。當梁下部縱筋不全部伸入支座時, 將梁支座下部縱筋減少的數量寫在括號內。6花5 2 (- 2)/4,則表示上排縱筋為2花5,且不伸入支座,下排縱筋為4花5,全部伸入支座。3)附加箍筋或吊筋, 直接畫在平面圖中的主梁上,用線引注總配筋值(附加箍筋的肢數注在括號內)。當多數附加箍筋或吊筋相同時,可在梁平法施工圖上統一注明,少數與統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