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人教版六年級下冊古詩元日宋,王安石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人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語句注釋元日:農歷正月初一,即春節。爆竹:古人燒竹子時使竹子爆裂發出的響聲。用來驅鬼避邪,后來演變成放鞭炮。一歲除:一年已盡。除,逝去。屠蘇:“指屠蘇酒,飲屠蘇酒也是古代過年時的一種習俗,大 年初一全家合飲這種用屠蘇草浸泡的酒,以驅邪避瘟疫,求得長壽。千門萬戶:形容門戶眾多,人口稠密。瞳瞳:日出時光亮而溫 暖的樣子。桃:桃符,古代一種風俗,農歷正月初一時人們用桃木板寫上神荼、郁壘兩位神靈的名字,懸掛在門旁,用來壓邪。也作春聯。作品譯文陣陣轟鳴的爆竹聲中,舊的一年已經過去;和暖的春風吹來了新年,人們
2、歡樂地暢飲著新釀的屠蘇酒。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家萬戶,他們都忙著把舊的桃符取下,換上新的桃符。創作背景此詩作于作者初拜相而始行己之新政時。1067 年宋神宗繼位,起用王安石為江寧知府,旋即詔為翰林學士兼侍講,為擺脫宋王朝所面臨的政治、經濟危機以及遼、西夏不斷侵擾的困境,1068 年,神宗召王安石“越次入對”, 王安石即上書主張變法。次年任參知政事,主持變法。同年新年,王安石見家家忙著準備過春節,聯想到變法伊始的新氣象,有感創作了此詩。作品鑒賞此詩描寫春節除舊迎新的景象。一片爆竹聲送走了舊的一年,飲著元日醇美的屠蘇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氣息。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家萬戶,家家門上的桃符都換成了新的。這是一首
3、寫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于民間習俗,敏感地攝取老百姓過春節時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細節:點燃爆竹,飲屠蘇酒,換新桃符,充分表現出年節的歡樂氣氛,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逢年遇節燃放爆竹,這種習俗古已有之,一直延續至今。古代風俗,每年正月初一,全家老小喝屠蘇酒,然后用紅布把渣滓包起來,掛在門框上,用來“驅邪”和躲避瘟疫。第三句“千門萬戶曈曈日”, 承接前面詩意,是說家家戶戶都沐浴在初春朝陽的光照之中。結尾一句描述轉發議論。掛桃符,這也是古代民間的一種習俗。“總把新桃換舊符”,是個壓縮省略的句式,“新桃”省略了“符”字,“舊符”省略了“桃”字,交替運用
4、,這是因為七絕每句字數限制的緣故。詩是人們的心聲。不少論詩者注意到,這首詩表現的意境和現實,還自有它的比喻象征意義,王安石這首詩充滿歡快及積極向上的奮發精神,是因為他當時正出任宰相,推行新法。王安石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改革家,他在任期間,正如眼前人們把新的桃符代替舊的一樣,革除舊政,施行新政。王安石對新政充滿信心,所以反映到詩中就分外開朗。 這首詩, 正是贊美新事物的誕生如同“春風送暖”那樣充滿生機;“曈曈日”照著“千門萬戶”,這不是平常的太陽,而是新生活的開始, 變法帶給百姓的是一片光明。結尾一句“總把新桃換舊符”,表現了詩人對變法勝利和人民生活改善的欣慰喜悅之情。其中含有深刻哲理,指出新生事物
5、總是要取代沒落事物的這一規律。這首詩雖然用的是白描手法,極力渲染喜氣洋洋的節日氣氛,同時又通過元日更新的習俗來寄托自己的思想,表現得含而不露。作者簡介王安石(1021 年 12月 18 日1086年 5月 21 日) ,字介甫,號半山,漢王安石族,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臨川區)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慶歷二年(1042年) ,王安石進士及第。歷任揚州簽判、鄞縣知縣、舒州通判等職,政績顯著。熙寧二年(1069 年) ,任參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變法。因守舊派反對,熙寧七年(1074 年)罷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罷相,退居江寧。元祐元年(1086年) ,保守派得勢,新法
6、皆廢,郁然病逝于鐘山(今江蘇南京),贈太傅。紹圣元年(1094 年) ,獲謚“文”,故世稱王文公。 王安石潛 心研究經學,著書立說,被譽為“通儒”,創“荊公新學”,促進宋 代疑經變古學風的形成。哲學上,用“五行說”闡述宇宙生成,豐富 和發展了中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思想; 其哲學命題“新故相除”,把 中國古代辯證法推到一個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學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論點鮮明、邏輯嚴密,有很強的說服力,充分發揮了古文的實 際功用;短文簡潔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詩“學 杜得其瘦硬”,擅長于說理與修辭,晚年詩風含蓄深沉、深婉不迫, 以豐神遠韻的風格在北宋詩壇自成一家, 世稱“王荊公體”
7、。有王 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存世。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唐皮日休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注釋譯文天竺寺:今稱法鏡寺,位于靈隱山(飛來峰)山麓。桂子:特指為桂花,本質是樟科植物天竺桂的果實。露華新:桂花瓣帶著露珠更顯濕潤。嫦娥:多種說法,有說中國神話人物、后羿之妻等。譯文桂花從天而降,好像是月上掉下來似的。拾起殿前的桂花,只見 其顏色潔白、新鮮。我到現在也不明白吳剛為什么要跟桂花樹過不去。 這桂花大概是嫦娥撒下來給予眾人的吧。創作背景據史籍記載,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節期為陰歷 八月十五,時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詩人創作此詩正是在中秋
8、的夜晚,聯想到詩人前一年高中進士, 而此刻正是詩人東游之中,也正是詩人意氣風發之時,所以在如此佳 節,又是詩人得意之時,以此背景,詩人創作了此詩。作品鑒賞第一句,描述了桂花像是月上掉下來似的場景, 交待了詩人所處 的時間是中秋之夜,奠定了全詩是充滿了輕松,了聯想的基調。第二句,詩人撿起殿前的桂花,桂花的顏色潔白而新鮮,闡述了 詩人是享受中秋之夜的景色的,也表明了詩人此時在人生道路上是順 暢的。第三句,通過傳說透露出了詩人對桂花的憐惜, 展現了詩人對美 好事物的向往,闡述了詩人是熱愛自然,憐惜自然的。第四句,感嘆到桂花飄落是因為傳說中的嫦娥撒下來給予眾人的 吧,通過豐富的聯想,烘托出詩人是擁有包
9、含萬事萬物的心境的。這首絕句描狀桂花,那珊珊而落的桂花,本潔如玉,映于月光更 顯晶瑩,拾起花猶帶露更覺滋潤,想來當是嫦娥撒于人間。全詩以中 秋一事出中秋佳節玩月之全情,有以小見大之妙。綜合此詩,神話傳說中吳剛學仙有過,遭天帝懲罰到月宮砍伐桂樹,其樹隨砍隨合,所以必須不斷砍伐,卻始終砍不倒這棵樹。但此詩并不如其它描寫中秋詩作一般凄涼,凋零, 或是額悵、哀綿, 全詩給人的感覺是輕松自在,毫無憂愁的。雖只描寫了一幅“夜賞月桂圖”,卻讓讀者得知民俗中秋必看月賞桂。 內容是詩人的聯想,卻不讓人覺得有空虛之意。巧妙的聯想反而為“寂靜”的詩作平添了幾分“俏皮”。 不禁讓人對古人的中秋佳節浮想聯翩。作者簡介皮
10、日休,字襲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 至 839 年間,卒于公元 902 年以后。 常居鹿門山,自號鹿門子,又號間氣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學家、散文家, 與陸龜蒙齊名,世稱 皮陸 。 今湖北天門人( 北夢瑣言 ) ,漢族。咸通八年(867)進士及第,在唐時歷任蘇州軍事判官( 吳越備史) 、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參加黃巢起義,或言“陷巢賊中”( 唐才子傳) ,任翰林學士,起義失敗后不知所蹤。詩文兼有奇樸二態,且多為同情民間疾苦之作。新唐書藝文志錄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門家鈔多部。他曾經編纂自己的著作文藪。他曾經中過進士,當過太常博士官, 后來參加黃巢起義,任翰林學士。七步詩三國魏一
11、曹植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注釋譯文詞句注釋嘗:嘗試。持:用來。羹(geng)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狀食物。漉(l立上過濾。豉( chi ) :豆。這句的意思是把豆子的殘渣過濾出去,留下豆汁作羹。萁:豆類植物脫粒后剩下的莖。釜:鍋。燃:燃燒。本:原本,本來。煎:煎熬。 八、八、八、U相煎:指互相殘害全,表達了曹植對曹丕的不滿。泣:小聲哭泣。何:何必。譯文1、煮豆來做豆羹,過濾的豆子做成汁。豆桿在鍋下燃燒,豆子在鍋里哭泣。豆桿和豆子本是從同一條根上生長出來的,為什么要相互煎熬逼迫得那么狠呢?2、鍋里煮著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殘渣過濾出去,留下豆子汁來做成糊狀
12、食物。豆莖在鍋下燃燒,豆子在鍋里哭泣。它說:我們本來是同條根上生出來的,你又怎能這樣急迫地煎熬我呢?創作背景據世說新語文學記載:“文帝(曹丕)嘗令東阿王(曹植) 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殺),應聲便為詩帝深有慚色。” (曹植的哥哥曹丕做了皇帝后,要想迫害曹植,以曹植未能及時吊唁先父此大不孝為由,于是命令曹植在走七步路的短時間內做一首詩,做不成就殺頭。結果曹植應聲詠出這首七步詩曹丕感到十分羞愧。)作品鑒賞此詩純以比興的手法出之,語言淺顯,是寓意明暢,無庸多加闡釋, 只須于個別詞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詩人取譬之妙,用語之巧,而且在剎那間脫口而出,實在令人嘆為觀止。“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語,
13、 千百年來已成為人們勸戒避免兄弟鬩墻、自相殘殺的普遍用語,說明此詩在人民中流傳極廣。通過燃萁煮豆這一日常現象,抒發了曹植內心的悲憤。文學賞析謝靈運曾說:“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劉協的 文心雕龍. 才略 中也說: “子建思捷而才俊,詩麗而表逸。”明代王世貞的藝苑卮言也說:“子建天才流麗,雖譽冠千古,而實避父兄,何以故?才太高,辭太華。”可見前人都指出了曹植才華出眾,稟賦異常的特點,而最能表現其才華的例子就是這首七步詩。據世說新語. 文學中說,曹丕做了皇帝以后,對才華橫溢的胞弟曹植一直心懷忌恨,有一次,他命曹植在七步之內作詩一首,如做不到就將行以大法(處死),而
14、曹植不等其話音落下,便應聲而說出六句詩來,就是上面的這首膾炙人口的詩。因為限止在七步之中作成,故后人稱之為七步詩。據說曹丕聽了以后“深有慚色 不僅因為曹植在詠詩中體現了非凡的才華,具有出口成章的本領,使得文帝自覺不如,而且由于詩中以淺顯生動的比喻說明兄弟本為手足,不應互相猜忌與怨恨,曉之以大義,自然令文帝羞愧萬分,無地自容。此詩純以比興的手法出之,語言淺顯,寓意明暢,無庸多加闡釋,只須于個別詞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前四句描述了燃萁煮豆這一日常生活現象,曹植以“豆”自喻, 一個“泣”字充分表達了受害者的悲傷與痛苦。第二句中的“漉豉”是指過濾煮熟后發酵過的豆子, 用以制成調味的汁液。“萁”是指豆莖
15、,曬干后用來作為柴火燒,萁燃燒而煮熟的正是與自己同根而生的豆子,比喻兄弟逼迫太緊,自相殘害,實有違天理,為常情所不容。詩人取譬之妙,用語之巧,而且在剎那間脫口而出,實在令人嘆為觀止。后兩句筆鋒一轉,抒發了曹植內心的悲憤,這顯然是在質問曹丕:我與你本是同胞兄弟。為什么要如此苦苦相逼?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千百年來已成為人們 勸戒避免兄弟閱墻、自相殘殺的普遍用語,說明此詩在人民中流傳極 廣。此詩之妙,在于巧妙設喻,寓意明暢。豆和豆秸是同一個根上長 出來的,就好比同胞兄弟;豆秸燃燒起來卻把鍋內的豆煮得翻轉“哭 泣”,以此來比喻兄弟相殘,十分貼切感人。詩人以箕豆相煎為比喻, 控訴了曹丕對自己和
16、其他兄弟的殘酷迫害。”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也因此成了千古名句,常被用來批評那些不顧手足情深而骨肉相 殘的行為。全詩以箕豆相煎為比喻,控訴了曹丕對自己和其他眾兄弟 的殘酷迫害。口吻委婉深沉,譏諷之中有提醒規勸。這一方面反映了 曹植的聰明才智,另一方面也反襯了曹丕迫害手足的殘忍。此詩最早就被記錄在世說新語之中,后來流傳的僅有四句, 即:“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大概 是因為在傳播過程中為它是否真出于曹植之手尚難肯定。然世說新語的作者去曹魏之世未遠,所述自然有一定的依據,而且據世說 新語中引魏志中了也說曹植“出言為論,下筆成章”,曹操曾 試之以登銅雀臺賦,植援筆立成,而
17、且斐然可觀,所以曹植在七 步之內作出這樣一首好詩也完全是可能的。因此,我們還是把它作為曹植的作品來介紹給讀者諸君。當然,此詩的風格與曹植集中的其他詩作不盡一致, 因是急就而 成,所以談不上語言的錘煉和意象的精巧, 只是以其貼切而生動的比 喻,七步詩我們明白而深刻的寓意贏得了千百年來的讀者的稱賞作者簡介曹植( 192-233 年) ,字子建,曹操第四子,曹丕同母弟。深受其父喜愛,他的一生,以建安二十五年(公元 220 年) 曹操之死為界,分為兩個時期。前期,他除了短時間的擔任留守和隨軍征伐以外,過的是錦衣玉食的貴公子生活。后期,曹丕繼承魏王之位后,因遭曹丕疑忌,憂讒畏譏,臨深履薄,名為藩王,實同囚虜。鳥鳴澗唐王維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芙蓉樓送辛漸唐五代王昌齡寒雨連江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0 江畔獨步尋花 唐杜甫黃四娘家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 自在嬌鶯恰恰啼。 石灰吟 明于謙千錘萬鑿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竹石清鄭燮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屆廣東省佛山市超盈實驗中學七下數學期末復習檢測試題含解析
- 個人職業目標提高溝通技巧計劃
- 法學概論各知識模塊的復習重點試題及答案
- 強化應變能力的自我提升計劃
- 快樂學習軟件設計師考試的試題及答案
- 藝術展覽安保工作的總結與反思計劃
- 商業智能基本概念試題及答案
- 班級活動評估與效果反饋計劃
- 主管年度創業精神任務計劃
- 企業可持續發展與風險考量試題及答案
- 國開電大土木工程本科《工程地質》在線形考形考(作業1至4)試題及答案
- 藥物咨詢記錄
- 售后維修服務單
- 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綱要2021-2035
- ZDY3200S型煤礦用全液壓坑道鉆機行業資料礦業工程
- 北師大版八年級數學下冊 (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組課件(第2課時)
- 南京市小學英語六年級小升初期末試卷(含答案)
- 國開電大本科《理工英語3》機考真題(第005套)
- 護理安全警示教育PPT
- 草圖大師基礎命令教程
- 清華大學工商管理專業課程設置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