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電池、電解池綜合練習(含答案)_第1頁
原電池、電解池綜合練習(含答案)_第2頁
原電池、電解池綜合練習(含答案)_第3頁
原電池、電解池綜合練習(含答案)_第4頁
原電池、電解池綜合練習(含答案)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2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原電池、電解池綜合測試題相對原子質量:Cu : 64、Ag: 108、S: 32、H: 1、O: 16一、選擇題(共計52分,每小題4分)通電后在石1.如圖所示的鋼鐵腐蝕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碳表面發生氧化反應B、鋼鐵被腐蝕的最終產物為 FeOC、生活中鋼鐵制品的腐蝕以圖所示為主D、圖中,正極反應式為 Q+4e-+2H20 40H2、如圖為直流電源電解稀 Na2SO4水溶液的裝置。石蕊溶液。下列實驗現象描述正確的是()A.逸出氣體的體積,a電極的小于b電極的B. 一電極逸出無味氣體,另一電極逸出刺激性氣體C. a電極附近呈紅色,b電極附近呈藍色D. a電極附近呈藍色,b電極附近呈紅色3、利用下

2、圖裝置進行實驗,開始時,a、b兩處液面相平,密封好,放置一段時間。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 . a管發生吸氧腐蝕,b管發生析氫腐蝕B. 一段時間后,a管液面高于b管液面C. a處溶液的pH增大,b處溶液的pH減小一.“,2 +D . a、b兩處具有相同的電極反應式:Fe2e =Fe4、用惰性電極電解下列溶液一小段時間后,加入一定量的另一種物質(括號內),溶液能與原來溶液完全一樣的是()A. CuSO4Cu(OH) 2 B. NaOH(NaOH) C. NaCl(NaCl) D. CuC12(CuC12)5、乙醇燃料電池中采用磺酸類質子溶劑,在一定溫度下供電,電池總反應為C2H5OH +3O2=

3、2CO2+3H2O,電池示意圖如圖。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A.電池工作時,質子向電池的正極遷移B.電池工作時,電流由 b極沿導線流向a極乙醇 一>C. a極上發生的電極反應是 C2H5OH +3H2O+12e =2CO2+12HD . b極上發生的電極反應是 4H + O2+ 4e =2H2O6、用惰性電極電解一定濃度的CuSO4溶液,通電一段時間后,向所得的溶液中加入0.1 molCu(OH)2后恰好恢復到電解前的濃度和PH。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0.4 molA.電解過程中陰極沒有氣體生成B.電解過程中轉移的電子的物質的量為C.原CuSO4溶液的濃度為0.1 mol L 1 D .電

4、解過程中陽極收集到的氣體體積為1.12 L(標況下)7、一種碳納米管能夠吸附氫氣,可作二次電池(如下圖所示)的碳電極。該電池的電解質溶液為6 mol L1的KOH溶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充電時陰極發生氧化反應靖 IK!JNiOfOl nB.充電時將碳電極與電源的正極相連一 十C.放電時碳電極反應為H22e =2HD.放電時饃電極反應為NiO(OH) +H2O+e =Ni(0H)8.某同學組裝了如圖所示的電化學裝置,電極I為 Al,其他電極均為 Cu,則()A.電流方向:電極IV一 ?一電極IB.電極I發生還原反應C.電極n逐漸溶解D.電極出的電極反應: Cu2 + 2e =Cu9、用酸

5、性氫氧燃料電池為電源進行電解的實驗裝置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燃料電池工作時,正極反應為O2+2HzO + 4e=4OH-B. a極是鐵,b極是銅時,b極逐漸溶解,a極上有銅析出| _ 工 .C. a極是粗銅,b極是純銅時,a極逐漸溶解,b極上有銅析出.霽丁 1J)D. a、b兩極均是石墨時,在相同條件下a極產生的氣體與電池中消糕的贏蔡H2體積相等出掘 10、某工廠采用電解法處理含銘廢水,耐酸電解槽用鐵板作陰、陽極,槽中盛放含銘廢水,原Cr2O7 + 6Fe2+ + 14H+ =2Cr3 6Fe34-,7H2O理示意圖如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 . A接電源正極B .陰極

6、區附近溶液 pH降低H2 13.44 L(標準伏況)時,有0.1 mol CrzO:被還原熔融鹽NaNO3組成的燃料電池如圖所示,在使用過程中石墨I電極反應生C.陽極區溶液中發生的氧化還原反應為D.若不考慮氣體的溶解,當收集到11、由 NO2、。2、成一種氧化物 Y,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石墨I極為正極,石墨n極為負極B . Y的化學式為N2O5C.石墨I極的電極反應式為NO2+NO3 2e =N2O5D.石墨n極上發生氧化反應12燃料電池不是把還原劑、氧化劑物質全部貯藏在電池內,而是在工作時,不斷從外界輸入,同時將電極反應產物不斷排出電池。下面有4種燃料電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圖,其中正極

7、的反應產物為水的是()A.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B .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C .熔融鹽燃料電池13用如圖裝置(X、Y是直流電源的兩極)分別進行下列各組實驗,則下表中所列選項?電源X極?實驗前U形管中液體??通電后現象及結論?A?正極?Na2SO4 溶液?U形管兩端滴入酚酗后,a管中呈紅色?B?正極?AgNO3溶液?b管中電極反應式是 4OH-+4e-=2H2O+O2 1?C?負極?KCl和CuCl 2混合溶液?相同條件下,a、b兩管中產生的氣體總體 積不可能相等?D?負極?AlCl 3溶液?a管中先產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各項對應關系均正確的一組是()14.(18分)如下圖裝置所示,C、D、E、F、

8、X、Y都是惰性電極,甲、乙中溶液的體積和濃度都相同(假設通電前后溶液體積不變),A、B為外接直流電源的兩極。將直流電源接通后,F極附近呈紅色。請回答:(1) B極是電源的 , 一段時間后,甲中溶液顏色 , 丁中X極附近的顏色逐漸變淺,Y極附近的顏色逐漸變深, 這表明 ,在電場作用下向 Y極移動。(2)若甲、乙裝置中的 C、D、E、F電極均只有一種單質生成時,對應單質的物質的量之比為。(3)現用丙裝置給銅件鍍銀,則 H應該是 (填“鍍層金屬”或“鍍件”),電鍍液是 溶液。當乙中溶液的 pH是13時(此時乙溶液體積為 500mL),丙中鍍件上析出銀的質量為 ,甲中溶液的pH (填“變大”、“變小”

9、或“不變”)。(4)若將C電極換為鐵,其他裝置都不變,則甲中發生總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15. (16分)CO、CO2、SO2、NOx是對環境影響較大的氣體,控制和治理 CO、CO2、SO2、NOx是解決溫室效應、減少酸雨和光化學煙霧的有效途徑.有學者設想以如芮業幽若 A 為 CO, B 而7; CCHCO濁為重舞倦重原林強阜電T建也工1【通入co極為若A為SO2, B為。2, C為H2SO4,則負極的電極反應式為若A為NO2, B為。2, C為HNO3則正極的電極反應式件比so.風閥給i¥iT一 一4展仙匍#極;(2)熔融碳酸鹽燃料電池(MCFS,發明于1889年。現有一個碳酸鹽燃料電

10、池,以一定比例Li 2CO和NaaCQ低熔混合物為電解質,操作溫度為650C,在此溫度下以饃為催化劑,以煤氣( COH2的體積比為1:1)直接作燃料,其工作原理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電池總反應為。以此電源電解足量的 AgNO溶液,若陰極的產物的質量為21.6g ,則陽極產生氣體在標準狀況下體積為?L。電解后溶液的體積為2L,溶液的PH值為???。(3)某研究小組利用下列裝置用N2Q生產新型硝化劑NbQo現以H2、Q、熔融鹽NaCO組成燃料電池,采用電解法制備N2。,裝置如圖所示,其中Y為CO。在該電極上同時還引入 CO的目的是 電解過程中,生成N2Q的電極反應方程式為 16. (14分)下

11、圖是某化學興趣小組設計的利用電子垃圾Au、Pt)制備硫酸銅和硫酸鋁晶體的路線:已知下列信息:(含 70%Clk 25%Al、4%Fe 及少量Cu可與稀硫酸和H2Q的混合液反應生成硫酸銅;鐵、鋁、銅等離子以氫氧化物形式沉淀時溶液的pH如下表:請回答下列問題:沉淀物Fe(OH)3Al(OH) 3Cu(OH)2開始沉淀1.14.05.4完全沉淀3.25.26.7(1)寫出Cu與稀硫酸和HkQ的混合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q(2)在操作H中,x的取值范圍是 經。(3)在操作出中,蒸發濃縮需要的玻璃儀器有?o(4)由濾渣a制取Al2(SO4)3 I8H2O,探究小組設計了三種方案:甲. 讀堡卜一,&qu

12、ot;酸浸液-M1JSO.), 18H.。乙:祗流國之""菽沒簿狙更*底前5Al/SO, 18H】O丙;酒適應霍楚.而前 七箋二語海慢??!,18HQ綜合考慮上述三種方案,最具可行性的是?(填序號)。(5)為測定CuSO 5H2O晶體的純度,進行下列實驗:取 a g試樣配成100 mL溶液,每次取 20. 00mL,消除干擾離子后,用 b mol L-1EDTA(NaH2Y)標準溶液滴定其中的 Cu2+(離子方程式 為 Cu2+H2Y2-=CuY-+2H+),滴定至終點,平均消耗EDTA§?夜 l2 . 00 mL。(常溫時,5% 白N Na2H2丫水溶液,其pH為

13、46。)CuSO 5H2O晶體的純度是?。下列滴定方式中,最合理的是?_?(填序號)。一、選擇(共計 52 分,每小題 4 分)1-13 DDCDC BDACB BBD二、非選擇題(共計 48分)14. ( 18 分)答案:(1)負極 (2分) 逐漸變淺 (2分)氫氧化鐵膠體粒子帶正電荷(2分) 1 : 2 : 2 : 2(2分)(3)鍍件 (2分)AgNO (2分)5.4g(2分) 變小 (2分)(4) Fe + Cu 2+ 電斛 Cu + Fe 2+(2 分)15. (16 分)答案:(1) 正極 (2 分)SQ-2e -+2H2。= SQ2-+4H+ (2 分)Q+4e+4H+=2HO (2分)(2) CO+b+Q=CO+HO (2 分) 1.12 (2 分)、1 (2 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