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上學期第一次月考_第1頁
2017-2018上學期第一次月考_第2頁
2017-2018上學期第一次月考_第3頁
2017-2018上學期第一次月考_第4頁
2017-2018上學期第一次月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九臺一中20172018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二年級第一次考試學生物科試卷考生注意:1、本試卷分為第卷(選擇題)和第二卷(非選擇題),共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2、考生作答時,將答案全部答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考試結束后只交答題卡。3、本試卷考試范圍:必修二第六第七章必修三第一章第二章第一二三節(jié)。一、選擇題 (每題1分共48分)1、雜交育種中,什么性狀一定能夠穩(wěn)定遺傳 ()A優(yōu)良性狀 B相對性狀 C顯性性狀 D隱性性狀2、以下有關基因工程的敘述,正確的是()A基因工程是細胞水平上的生物工程 B基因工程的產物對人類都是有益的C基因工程產生的變異屬于人工誘變 D基因工程育種的優(yōu)點之一是目的性

2、強3、下列關于育種說法正確的是()A基因突變可發(fā)生在任何生物DNA的復制中,可用于誘變育種B誘變育種和雜交育種均可產生新的基因和新的基因型C三倍體植物不能由受精卵發(fā)育而來,可通過植物組織培養(yǎng)方法獲得D普通小麥花粉中有三個染色體組,由其發(fā)育來的個體是三倍體4如下圖所示,將二倍體植株和雜交得到,再將作進一步處理。對此分析錯誤的是()A由得到的育種原理是基因重組B圖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是使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C若的基因型是AaBbdd,則的基因型可能是aBdD至的過程中,所產生的變異都有利于生產5普通小麥中有高稈抗病(TTRR)和矮稈易感病(ttrr)兩個品種,控制兩對性狀的基因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實驗

3、小組利用不同的方法進行了如下三組實驗:下列關于該實驗的說法。錯誤的是()AA組、B組和C組所運用的育種方法分別是雜交育種、單倍體育種、和誘變育種BA組和B組都利用雜交的方法,目的是一致的CF2中的矮稈抗病植株可以直接用于生產DC組X射線要處理萌發(fā)的種子或幼苗6、科學家把注入運動員細胞內能改善其各種運動能力和耐力的基因稱為基因興奮劑。有關基因興奮劑的敘述正確的是()A基因興奮劑是通過表達產生更多激素、蛋白質或其他天然物質從而提高運動能力的B基因興奮劑是隨著基因治療的發(fā)展而誕生的,必須用到限制酶、DNA聚合酶等C基因興奮劑被稱為最隱蔽的作弊行為,是因為目的基因在運動員的心臟細胞中表達D若一對夫婦注

4、射了某基因興奮劑后都顯著提高了短跑成績,則其子女都具有該性狀7、下列各項敘述中,不合理的一項是()A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 B地理隔離必然導致生殖隔離C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 D突變和基因重組產生進化的原材料8、物種起源出版已有150年,但依然深深影響著現(xiàn)代科學研究,達爾文提出了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的觀點提出了用進廢退的理論認為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認識到變異廣泛存在并能遺傳給后代 ()A B C D9、某小島上原有果蠅20000只,其中基因型VV、Vv和vv的果蠅分別占15、55和30。若此時從島外入侵了2000只基因型為VV的果蠅,且所有果蠅均隨機交配,則F1中V的基因頻率約是(

5、)A43 B48% C52 D5710在同一區(qū)域中生長著兩種杜鵑花,在人工條件下,它們之間都可以雜交成功。但在自然狀態(tài)下不能雜交,因為一種杜鵑花在6月初產生花粉,另一種花6月下旬產生花粉,這種現(xiàn)象屬于() A優(yōu)勝劣汰 B過度繁殖 C生殖隔離 D性狀分離11、一個群體,基因型為AA的個體為2000,基因型為Aa的個體為2000,基因型為aa的個體為6000。它們遷移到一個孤島上自由交配繁衍,A基因在初始時的頻率和繁衍三代(假設子代都存活)后的頻率分別是() A02和03 B03和03 C02和05 D03和0512、關于新物種形成的基本環(huán)節(jié),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環(huán)境改變使生物產生定向的變異為進

6、化提供原材料B隔離是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也是進化的必要條件C種群基因庫間的差異是產生生殖隔離的根本原因D對所有的物種來說,地理隔離必然導致生殖隔離13人類在長期使用同一種藥物后,隨著藥物使用次數(shù)的增加,原有劑量所產生的藥物效用會有減少的現(xiàn)象,此即為對藥物產生耐受性的現(xiàn)象。這種對藥物發(fā)生耐受行的現(xiàn)象,可表示為下圖中的()(甲圖為剛開始使用某種藥物時的作用情景;乙圖為長期使用同種藥物后的作用情景)14一個種群中基因型為AA的個體占24,基因型為Aa的個體占72,自交一代之后,種群中基因A和基因a的頻率分別是()A60和40 B36和64 C57和43 D24和7215下列物質中,在正常情況下不應該

7、出現(xiàn)在人體內環(huán)境中的是()A抗體B糖原C胰島素D氨基酸16人體占體液總量比例最多的是()A細胞內液B細胞外液C血漿D組織液17關于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調節(jié)機制的現(xiàn)代觀點是()A神經調節(jié) B體液調節(jié)C神經體液調節(jié)D神經體液免疫調節(jié)18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管壁細胞的內環(huán)境分別是()血液和組織液 血漿和組織液 淋巴和血漿 淋巴和組織液ABCD19血漿、組織液和淋巴構成了人體細胞賴以生存的內環(huán)境圖中能正確表示三者之間關系的是()ABCD20直接參與體內細胞與外界環(huán)境之間氣體交換的系統(tǒng)是()A循環(huán)系統(tǒng)和消化系統(tǒng)B消化系統(tǒng)和呼吸系統(tǒng)C循環(huán)系統(tǒng)和呼吸系統(tǒng)D呼吸系統(tǒng)和泌尿系統(tǒng)21根據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

8、是() A生物進化的方向決定于生物變異的方向 B在自然條件下,不同種群之間一旦產生生殖隔離,就不會有基因交流了 C藍藻有葉綠體,能夠進行光合作用,所以在生物進化中起重要作用 D研究物種間的差異,關鍵是研究它們能否交配產生后代22埃及斑蚊是傳播某種傳染病的媒介。某地區(qū)噴灑殺蟲劑后,此蚊種群數(shù)量減少了99,但一年后,該種群又恢復到原來的數(shù)量,此時再度噴灑相同的殺蟲劑后,僅殺死了40的斑蚊。對此現(xiàn)象的正確解釋是()A殺蟲劑導致斑蚊基因突變產生抗藥性基因 B斑蚊體內累積的殺蟲劑增加了自身的抗藥性C原來的斑蚊種群中少數(shù)個體有抗藥性基因 D第一年的斑蚊種群沒有基因突變23張謙德在朱砂魚譜中總結的金魚選種經

9、驗是:蓄類貴廣,而選擇貴精,須每年夏間取數(shù)千頭,分數(shù)缸飼養(yǎng),逐日去其不佳者,百存一二,并作兩三缸蓄之,加意培養(yǎng),自然奇品悉具。對這段話蘊含的科學道理的分析錯誤的是()A這種育種方法屬于選擇育種B“逐日去其不佳者”是指對金魚進行人工選擇C“分數(shù)缸飼養(yǎng)”,相當于地理隔離D“自然奇品悉具”的根本原因是在人工選擇條件下,金魚發(fā)生了定向變異24下列不能夠在人體內環(huán)境中進行的生理過程是()A乳酸+碳酸氫鈉乳酸鈉+碳酸 B碳酸鈉+碳酸碳酸氫鈉C突觸間隙的神經遞質被相應的酶分解 D血漿蛋白的合成25下列能正確表示神經纖維受刺激時,刺激點膜電位由靜息電位轉為動作電位的過程是()ABCD26膝跳反射的結構基礎是(

10、)A骨骼肌B反射弧 C神經中樞效應器D感受器神經中樞27下列哪一項活動沒有大腦皮層上有關的中樞參與()A感覺B非條件反射C條件反射D思維28飲酒過量的人表現(xiàn)為語無倫次、走路不穩(wěn)、呼吸急促,與此生理功能相對應的結構依次是()A大腦、小腦、腦干B大腦、腦干、脊髓C腦干、小腦、大腦D大腦、脊髓、下丘腦29做膝跳反射實驗前先告知受試者有思想準備,結果實驗現(xiàn)象不明顯其原因是()A反射弧結構發(fā)生變化 B傳出神經受阻C感受器受到抑制 D高級中樞對低級中樞有調節(jié)作用30興奮在兩個神經元間傳遞的過程中,不會出現(xiàn)()A離子進出神經元 B膜的轉移和融合C線粒體活動加強 D突觸后膜釋放神經遞質作用到突觸前膜31手偶然

11、碰到針尖時產生的反應時()A痛和縮手同時出現(xiàn) B先感覺到痛,接著縮手C先縮手,接著感覺到痛 D無法確定先后順序32下列不屬于哺乳動物下丘腦功能的是()A參與體溫調節(jié)B參與水鹽平衡的調節(jié)C分泌促甲狀腺激素D對晝夜節(jié)律有調節(jié)作用33下列有關突觸的敘述,正確的是()A神經元之間通過突觸聯(lián)系 B一個神經元只有一個突觸C突觸由突觸前膜和突觸后膜構成 D神經遞質能透過突觸后膜34試判斷一個神經細胞的靜息電位在添加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河豚毒素(Na+通道蛋白抑制劑)后,是如何變化的()ABCD35給正常生活的小白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島素后,小白鼠出現(xiàn)休克現(xiàn)象,要使其及時復蘇可注射適量的()A甲狀腺激素B葡萄糖液

12、C生理鹽水D生長激素36甲狀腺激素在哺乳動物激素調節(jié)中起著重要作用當正常人體內甲狀腺激素分泌量增加時,一般不會出現(xiàn)()A有機物分解加強BO2消耗量增加CATP形成增多D體溫明顯升高37下列各類激素中,與糖類代謝無直接相關性的是()A性激素B胰島素C腎上腺素D胰高血糖素38下列關于胰島素描述正確的是()A是由胰島A細胞合成并分泌的B胰島素是升高血糖的激素,與胰高血糖素是拮抗關系C胰島素的作用結果會反過來影響胰島素的分泌D胰島素只作用到肝臟和骨骼肌細胞上39關于激素和神經遞質的敘述,錯誤的是()A胰島素發(fā)揮作用后被滅活B乙酰膽堿貯存于突觸小泡中C胰高血糖素可為靶細胞提供能量D乙酰膽堿可在神經細胞之

13、間傳遞信息40. 下列對人體生命活動的敘述正確的是()對于病情較重的糖尿病患者,除了控制飲食外,還需按照醫(yī)生的要求注射胰島素進行治療對于高燒不退的病人,在對癥下藥治療的同時,還可以采用加蓋棉被,增加排汗量來輔助降低體溫當人體攝取食鹽較多時,機體主要通過減少尿液量進行調節(jié);攝取食鹽少時,機體主要通過增加尿液量進行調節(jié),因此人體的水的排出量幾乎等于攝入量如果支配某一肢體的傳入神經及神經中樞完整,而傳出神經受損,那么針刺該肢體,沒有感覺但能運動A B C D41. 圖1表示神經纖維上某點受到刺激后對膜外電位的測量,圖2表示神經纖維某部位在受到一次刺激前后膜內外的電位變化。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圖1

14、中在圖示部位給予一刺激后,電流計指針偏轉2次B將圖1電流計電極一個置于膜內,一個置于膜外,不給予刺激時指針也能偏轉C圖1中神經纖維在未受到刺激時,電流計測得的電位為圖2中的A點所示的電位即60毫伏D圖2的C處為反極化狀態(tài),此時膜外為負電位,膜內為正電位,這是Na內流所致42. 、下表表示人體組織液、血漿和細胞內液的物質組成和含量的測定數(shù)據,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成分(mmol/L)NaKCa2Mg2Cl有機酸蛋白質1425.02.51.5103.36.016.01474.01.251.0114.07.51.0101402.510.352547A.屬于細胞內液,因為其含有較多的蛋白質、K等B.屬

15、于血漿,屬于組織液,的蛋白質含量減少將導致增多C.肝細胞中的CO2從產生場所擴散到至少需穿過6層磷脂分子層D.與的成分存在差異的主要原因是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43、下圖所示曲線分別表示人體血液中O2和CO2含量的變化情況,若橫軸中的A段為組織內毛細血管,則曲線a所示的氣體及在血液中運輸?shù)闹饕问椒謩e是( )AO2,與血紅蛋白結合 BCO2,與血紅蛋白結合CO2,溶解在血漿中 DCO2,溶解在血漿中44. 運動神經末梢釋放乙酰膽堿屬于( )A、自由擴散,不消耗能量 B、主動運輸,消耗能量C、外排作用,不消耗能量 D、外排作用,消耗能量45. 如圖所示,人體胰島素的合成、分泌與細胞內乳酸的含量有密切

16、關系.下列有關分析錯誤的是( )A.氧氣和葡萄糖濃度的比值會影響無氧呼吸的強度,從而改變細胞內的乳酸含量B.初到高原,細胞內氧氣減少導致乳酸含量變化,從而促進胰島素的合成和分泌C.乳酸的含量變化是調控細胞內胰島素基因表達的信號分子D.進食后,血糖上升,使細胞內乳酸含量發(fā)生變化,從而抑制胰島素的合成和分泌46. 右圖表示人體內化學物質傳輸信息的3種方式。 神經遞質和性激素的傳輸方式依次是()A B C D47. 某同學感冒發(fā)熱達39°C,伴有輕度腹瀉。與病前相比,此時該同學的生理 狀況是().A呼吸、心跳加快,心肌細胞中ATP大量積累B汗液分泌增多,尿量減少,血漿Na濃度降低C甲狀腺激

17、素分泌增多,代謝增強,產熱量增加D糖原合成增強,脂肪分解 加快,尿素合成增多48. 正常情況下,有關人體神經元興奮的傳導或傳遞說法正確的是( )A神經纖維上的興奮傳導只能是雙向的 B神經纖維上的興奮傳導以局部電流的形式進行C興奮只能在神經細胞之間傳遞 D一個神經元只能把興奮傳遞給一個突觸后神經元二、填空題:(除特殊說明外,每空1分 共52分)1、(8分)(1)在一個種群的基因庫中某個基因的數(shù)目占 數(shù)目的比率,叫做基因頻率 (2)育種的原理通常有三個: ,它們屬于 變異 (3)生物多樣性主要包括: 多樣性、 多樣性、 多樣性2. (8分)為探究鉛中毒對大鼠學習記憶的影響,將大鼠分為四組,其中一組

18、飲水,其余三組飲醋酸鉛溶液,60天后進行檢測。檢測a:用下圖水迷宮(池水黑色,大鼠無法看到平臺)進行實驗,大鼠從入水點入水,訓練其尋找水面下隱蔽平臺,重復訓練4天后撤去平臺,測定大鼠從入水點到達原平臺水域的時間;檢測b:測定腦組織勻漿鉛含量及乙酰膽堿酯酶(AChE)活性。AChE活性檢測原理:AChE可將乙酰膽堿(ACh)水解為膽堿和乙酸,膽堿與顯色劑顯色,根據顏色深淺計算酶活性。請回答:(1)表中用于評價大鼠學習記憶能力的指標是 ,通過該指標可知 組大鼠學習記憶能力最弱。(2)Ach是與學習記憶有關的神經遞質,該遞質由突觸前膜釋放進入 ,與突觸后膜上的受體結合,引發(fā)突觸后膜 變化。ACh發(fā)揮

19、效應后在 酶的催化下水解,本實驗是通過檢測單位時間內 的生成量,進而計算該酶的活性。(3)表中結果表明:腦組織鉛含量越高,ACh水解速度越 。(4)水迷宮實驗過程中,使短期記憶轉化為長期記憶的措施是 ,以此強化神經元之間的聯(lián)系。3. (9分)突觸是神經元之間相互接觸并進行信息傳遞的關鍵部位,在神經系統(tǒng)正常活動中起著十分重要的調節(jié)控制作用,根據對下一級神經元活動的影響,可以把突觸分為興奮性突觸和抑制性突觸下面圖1 和圖2 是分別表示這兩種突觸作用的示意圖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遞質合成后首先貯存在 內,以防止被細胞內其它酶系所破壞當興奮抵達神經末梢時遞質釋放,并與位于突觸 (前/后)膜上的受體結

20、合在圖1 中,當某種遞質與受體結合時,引起Na+大量內流,使后膜的電位逆轉成 ,從而發(fā)生興奮,而在圖2 中,當另一種遞質與受體結合時卻使Cl-內流,由于抑制了突觸后神經元 (靜息電位、動作電位)的產生,所以無法產生興奮(2)氨基丁酸(GABA)是腦內主要的抑制性遞質,突觸釋放的GABA 在體內可被氨基丁酸轉氨酶降解而失活研究發(fā)現(xiàn)癲癇病人體內GABA 的量不正常,若將氨基丁酸轉氨酶的 (抑制劑/激活劑)作為藥物施用于病人,可抑制癲癇病人異常興奮的形成,從而緩解病情試分析其原因 (3)不同麻醉劑的作用機理不同:有些麻醉劑屬于遞質擬似劑(能與受體結合,并且結合后產生與遞質作用時類似的效果),有些麻醉

21、劑屬于受體阻斷劑(阻礙遞質與相應受體的結合)那么,遞質擬似劑類的麻醉劑主要作用于 (興奮性突觸/抑制性突觸)4.(8分)人體內環(huán)境的穩(wěn)態(tài)受神經和體液因素調節(jié)。請據圖回答:(1)某人一次性飲1 000 mL清水,1 h內尿量顯著增加,這是由于_降低,對相關感受器刺激減弱,導致下丘腦神經內分泌細胞產生的神經沖動減少,其軸突末梢釋放的_,降低了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_,使水量吸收減少。飲水1 h后,通過圖中a所示的_調節(jié)機制,尿量逐漸恢復正常。(2)在劇烈運動狀態(tài)下,體內會啟動一系列調節(jié)機制,其中支配腎上腺髓質的內臟神經興奮增強,其末梢內_釋放的神經遞質與腎上腺髓質細胞膜上的_結合,導致腎上腺素分泌增

22、多,從而促進_分解,抑制_分泌,引起血糖濃度升高,以滿足運動時能量需要。5.(9分) 如圖是一個反射弧和突觸的結構示意圖,根據圖示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圖1中代表效應器的應為標號_,細胞接受刺激時,細胞膜對離子的通透性及膜內電位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_, _ (2)圖2中的1表示_,該結構可能由_(一種細胞器)形成,1中的物質是_。(3)假如圖3中的Y來自圖1中的A,圖3中的X來自大腦皮層,當針刺破手指的皮膚,感受器接受刺激后,導致效應器產生反應,則Y釋放的物質使突觸后膜具有產生_的作用,此反射屬于_反射。當我們取指血進行化驗時,針刺破手指的皮膚,但我們并未將手指縮回是因為大腦皮層發(fā)出的指令是對這個刺激不作出反應,則X釋放的物質對突觸后膜具有_作用,這說明一個反射弧中的低級中樞要接受高級中樞的控制。6.(10分) 春天日照逐漸延長時,鳥類大多數(shù)進入繁殖季節(jié)。調節(jié)鳥類繁殖活動的圖解如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