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舟山部分海域漁網分布情況及漁船漁具漁法特點參考資料_第1頁
寧波舟山部分海域漁網分布情況及漁船漁具漁法特點參考資料_第2頁
寧波舟山部分海域漁網分布情況及漁船漁具漁法特點參考資料_第3頁
寧波舟山部分海域漁網分布情況及漁船漁具漁法特點參考資料_第4頁
寧波舟山部分海域漁網分布情況及漁船漁具漁法特點參考資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佛渡水道至雙嶼門附近水域漁網分布情況目前,佛渡水道至雙嶼門附近水域存在較大范圍的漁網,對航經船舶的航行安全造成了嚴重影響。特別是遇能見度不良時,船舶極易因未及時避開漁網區域引起螺旋槳纏網,進而導致事故的發生。該水域的漁網主要分布在如下三塊區域。第一片漁網區由以下六點圍成:(1) 295127N1220740E(2) 295021N1220630E(3) 294905N1220614E(4) 294846N1220445E(5) 295101N1220348E(6) 295223N1220703E第二片漁網區由以下五點圍成:(1)294302N1220106E(2) 294050N1215956

2、E(3) 294053N1215925E(4) 294210N1215938E(5) 294255N1220108E第三片漁網區由以下四點圍成:(1) 294250N1215930E(2) 294359N1215930E(3) 294408N1220033E(4) 294315N1210037E漁網的分布可能因水流、漁民收放等因素產生變化,各船舶航經該水域時應保持正規瞭望,特別警慎駕駛。附件二:寧波、舟山沿海漁船、漁具漁法及其分布特點寧波、舟山沿海是我國最著名的海洋捕撈作業漁區,漁場密布,漁場分布隨魚群回游遷移,變化復雜。魚汛期間,舟山本地籍和外地籍漁船云集,漁船活動極為頻繁,常年作業的漁船,

3、一般在5000艘(組)以上,是中國沿海漁船最為密集區域。漁業是舟山傳統支柱產業,海上捕撈更是舟山漁業的強項,目前登記在冊的捕撈漁船約10000艘,漁運船、漁油船等漁業輔助船約1200 艘,未登記在冊的小漁船為數甚多。2006年捕撈總量 98 萬噸,產值 64.88 億元。舟山漁場常見的捕撈方式有:燈光圍網、雙拖、單拖、拖蝦、帆張網、蟹籠、流網、海底串和小宗張網等九種。在這九種作業方式中,其漁具對航行有明顯影響的有三種,即燈光圍網、帆張網和小宗張網。1、燈光圍網:燈光圍網分為機輪圍網和群眾燈光圍網二種,機輪圍網屬于過濾性的圍旋漁具,是以長條形的網翼包圍魚群,使網翼在水中垂直伸展,形成近似圓柱體的

4、網墻,當魚群被包圍后,逐漸收攏網具底部,迫使魚群集中于取魚部,從而達到捕撈目的。具有生產規模大,魚汛時間集中,網次產量高等特點。群眾燈光圍網,系單船無囊圍網,是利用捕撈對象的驅光習性,借助于燈光誘集后進行圍捕的一種漁具。每作業組一般由網船(有的配以煨船)和兩燈艇組成。(1)機輪圍網:東海漁場的機輪燈光圍網網具長度分布在9801200米,高度分布在240350米,作業網圈直徑可達350米。漁具構造如下圖所示:圖21 機輪圍網網具結構形式(單翼式)1網頭繩;2前網頭;3取魚部;4翼網;5上緣網;6上綱;7浮子;8后網頭;10取魚部吊綱;11括綱;12底環;13底環綱;14沉子;15下綱;16下緣綱

5、通常,機輪燈光圍網由一艘網船,二艘燈船和一艘漁運船組成。網船一般為8102型鋼質漁輪,全長38.90米,型寬7.00米,型深3.75米,排水量325噸。主機型號6300ZC,功率為600馬力,航速12.5節。作業人員2832人。燈船一般為814型鋼質漁輪,全長26.50米,型寬5.36米,型深3.06米,排水量146噸。主機型號為6250Z,功率450馬力,航速11節。每艘燈船作業人員68人。作業方法分“起水魚群捕撈”、“瞄準捕撈”和“光誘捕撈”三種方式,其操作方法雖略有差異,但作業原理基本相同,主要步驟有:誘魚,送魚,放網,起網,取魚等。機輪圍網漁場可分長江口舟山漁場(包括魚山漁場)、東海外

6、海漁場、澎釣漁場(包括閩東和溫臺漁場)、大沙漁場(包括連東和沙外漁場)。捕撈對象以鮐魚,藍圓和金色小沙丁魚等中上層魚類為主,其他有竹莢魚、烏鯧等。其中,長江口舟山漁場作業時間為每年7月中下旬至9月中旬,作業范圍為186、178、179、170、171、187、192、193等漁區。東海外海漁場作業時間為每年的6下旬至10中下旬,作業范圍為1664、1735、1814、1815、1893、1953、2012、2013、2014、2081、2082、2083、2084、2161、2162、2163、2164、2251、2252、2253、2431等漁區。網船識別標志:甲板上配有燈誘設備2000瓦水

7、上白熾燈4盞,50000瓦水下白熾燈4盞。作業時垂直顯示上紅下白環照燈各一盞,在網具伸展方向顯示環照白燈一盞。燈船識別標志:甲板上配有燈誘設備2000瓦水上白熾燈6盞,5000瓦水下白熾燈6盞。(2)群眾燈光圍網:浙江沿海群眾燈光圍網主要分布在舟山、寧波、臺州等地,以寧波、舟山沿海為主。近年來,隨著近海底棲漁業資源的衰退,中上層漁業資源的餌料和生存空間得到了較大的拓展,燈光圍網船組數量得到快速發展,2006年浙江沿海群眾燈光圍網船組數達600余組。目前普遍使用的網具規格為367.0m130.0m、750.0m245.0m、850.0m272.5m 三種。網船通常為鋼質漁船,船長3040m,船寬

8、5.56.8m,主機功率一般為320450馬力,航速912節。燈艇通常為鋼質小艇或玻璃鋼小艇,全長約6米,型寬約1.8米,型深約1米,推進動力一般為9.8千瓦的小柴油機。識別標志:甲板上配有燈誘設備有2000瓦水上燈100盞,或1000瓦水上燈200盞。2000瓦水下燈8盞。作業時垂直顯示上紅下白環照燈各一盞,在網具伸展方向顯示環照白燈一盞。群眾小燈光圍網作業漁場為:寧波、舟山沿海海礁東北至魚山東南,以海礁至洋鞍山漁場為主,即186、187、180、181、170、171等漁區,水深30米至60米,一般在40米至50米海域。漁期7月中旬至10月中旬,以8月至9月為盛漁期。捕撈對象以鮐魚,藍圓鲹

9、和金色小沙丁魚等中上層魚類為主,其他有竹莢魚、烏鯧等。2、帆張網:帆張網屬大型單錨張網,1984年始仿效南韓漁民作業方式,多見于沿海各省。該網網口迎流面積大,適應漁場范圍廣,適捕對象多,主動靈活,捕撈效率高,操作安全方便,能耗省,成本低,經濟效益高。漁具由日式橫桿二齒鐵錨、綱索、浮子,帆布、網衣等幾部分組成。浮繩材料采用聚丙稀,八股辮編。主浮繩俗稱“倒拔”,規格為80mm,長85m,其作用主要是起放鐵錨。副浮繩規格為32 mm,長為80m,其主要作用穩定空綱與叉綱。空綱規格為50mm,長150m。叉綱規格為26mm,長為130m。引揚綱規格為2832mm,長為170220m,其主要作用是收取漁

10、獲物。收鐵鏈繩規格2630mm,長6070m,作用是收放下綱鐵鏈。收帆布繩規格30mm左右,長7080m,共2條,其作用是控制網口高度。帆張網網衣主尺度由于受地方差別等原因有所不同,有:2040目500mm、2400目500mm、1780目500mm等。帆張網作業漁船:極大部分漁船為鋼質漁輪,船長2840m,船寬5.26.5m。主機功率一般為100350馬力,總噸位為100200噸,自由航速710節,攜帶網具數量為513頂,船員人數1012人,額定轉速每分鐘8001000轉。作業方法:放網,起網。帆張網利用網口兩側的豎向帆張的水動力維持網口的水平擴張,在上網口兩端和下網口綱分別裝有浮團和沉力,

11、以維持網口的垂直擴張。作業受制于潮流,一般小潮流出航,大潮流返航,即農歷的初四、初五與十八、十九出航,十四、十五與二十八,二十九返航。識別標志:漁船沒有特別標志可供識別,但網具表面有兩捆ABS注塑280mm,靜浮力約10公斤浮子,每捆45只,每捆浮子距離為40米至70米。漁期漁場:帆張網的漁期漁場主要分布在黃海的中南部和東海的北部,12月份,作業漁區分布在133、134、143、144、1441、151、152等漁區;36月份,作業漁區分布在151、152、157、158、143、144、1521、159、1591等海區;910月份,作業漁區分布在1891、179、180、172、173、15

12、9、158等海區;1112月份,作業漁區分布在151、152、157、157、158、165、172等漁區,其中6月16日1200時9月16日1200時為休漁期。3、 雙船底拖網寧波、舟山沿海雙拖船只,以群眾中小型漁輪為主。漁船:極大部分漁船為鋼質漁輪。船長2845m,船寬5.27.8m。主機功率一般為100750馬力,總噸位為100259.6噸,航速713節,但以船長2835m,船寬5.26.5m,主機功率一般為100350馬力,總噸位為100200噸,航速710節船型為主,單位船組人數共1516人。識別標志:白天在桅桿頂部附近安裝兩只尖對尖的黑色圓錐體;夜間作業時垂直顯示上綠下白色環照燈各

13、一盞+(后桅燈)+舷燈+尾燈;夜間放網時垂直顯示上綠下白色環照燈各一盞+(后桅燈)+上下垂直兩盞白色環照燈+舷燈+尾燈;夜間起網時垂直顯示上綠下白色環照燈各一盞+(后桅燈)+上紅下白垂直環照燈各一盞+舷燈+尾燈。雙船拖網操作方式:主要有后甲板操作和尾滑道操作兩種。拖曳:兩船保持平行,間距400600米不等,拖曳時間23小時;拖速3節左右。網具長度為8至10倍水深。后甲板放網操作過程示意圖1.兩船靠傍 2.帶網船曳綱引至放網船 3.兩船各自向外行駛 4.曳綱松放完畢,開始拖曳放曳綱漁期漁場:主要分布在黃海的東南部和東海的北部。13月份,分布在1813、1819、165、164、1732、1812

14、等海區;46月份,分布在220、1951、1732、1661、1592等海區;9月份,分布在173、1813、1812、1892、194、189、173等海區;1012月份,分布在1661、221、1812、1951、172等海區。6月16日1200時9月16日1200時為休漁期。4、單拖網拖曳:單拖網拖曳時間根據漁場范圍和漁獲物數量而定,通常1.53.0小時。網具長度為7至10倍水深。識別標志:識別標志同雙拖漁船。漁期漁場:分布在長江口和舟山漁場。1月份分布在164、165、172、173等海區;23月份分布在188、189、172、173等海區;46月份分布在164、165、170、171

15、、179、187等海區;912月份漁場分布區域與46月份相同。6月16日1200時9月16日1200時為休漁期。5、蟹籠作業方式漁船:蟹籠漁船一般為專用的鋼質蟹籠捕撈船,船舷四周焊制高大的鐵架子,一次能載運三、四千只蟹籠。該類漁船抗風力不強,穩性較弱。識別標志:蟹籠漁船一般為專用的鋼質蟹籠捕撈船,船舷四周焊制高大的鐵架子。作業漁場水面有浮標,白天為小紅旗,夜間為閃爍的燈光。漁期漁場:分布在黃海的南部和東海的北部。12月份漁場集中在172、173、188、189等海區;312月份漁場集中在164、165、166、1661、156、157、159等海區;4月1日1200時9月16日1200時,自2

16、7N31N為沿岸海域、近海海域蟹籠休漁期。6、刺網漁船:定置刺網多半敷設在淺海水域,作業水深不超過40米,漁船以10總噸以下的小型船為主。漁期漁場:分布在東海外海,即1815、1894、1895、1953、1954、1812、1893、2011、2081等海區,全年作業。近海小流網以定置刺網為主,主要分布在舟山近海沿岸浪崗、花鳥、洋鞍等,漁期為每年的9月16日1200時翌年4月1日1200時。4月1日1200時9月16日1200時為休漁期。7、拖蝦舟山海域拖蝦作業,主要以桁桿型拖網的結構形式。網具總長度約15米,網口高度12米。8.1作業流程拖曳:拖曳時間據漁場范圍和漁獲量數量而定,通常1.53.0小時,順風或偏順風拖曳,相對拖速大致為11.5節。漁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