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鈣化的診斷與分級_第1頁
乳腺鈣化的診斷與分級_第2頁
乳腺鈣化的診斷與分級_第3頁
乳腺鈣化的診斷與分級_第4頁
乳腺鈣化的診斷與分級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0 1 2 3 4 乳腺鈣化的鑒別診斷與分級乳腺鈣化的鑒別診斷與分級0 1 2 3 4 30 1 2 3 4 20 1 2 3 4 10 1 2 3 4 START0 1 2 3 4 1.解剖 每側腺體有每側腺體有15152020個腺葉。個腺葉。 乳腺小葉是乳腺的基本單位,乳腺小葉是乳腺的基本單位,大部分乳腺癌起源于此。大部分乳腺癌起源于此。 0 1 2 3 4 乳腺鈣化絕大部分乳腺鈣化絕大部分在腺泡內(小葉鈣在腺泡內(小葉鈣化)和終末導管化)和終末導管(導管內鈣化(導管內鈣化)小葉鈣化:小葉鈣化: 點狀,圓形或者鈣乳,密度均點狀,圓形或者鈣乳,密度均勻,邊界清楚,彌漫或散在分勻,邊界清楚,彌

2、漫或散在分布。布。小葉鈣化幾乎都是良性的。導管內鈣化:導管內鈣化: 大小、密度及形態變化很大。大小、密度及形態變化很大。此類鈣化為可疑惡性,且為此類鈣化為可疑惡性,且為BI-RADS分級的分級的4級或級或5級。級。 0 1 2 3 4 診斷方法 分析鈣化的形態、分布及隨時間的變化。 1.鈣化的形態是決定鈣化是否典型良性的重 要因素。一般分為良性,可疑型 (中間型)和高度懷疑惡性型。確診還是靠活檢。0 1 2 3 4 0 1 2 3 4 一一.良性鈣化良性鈣化1. Skin Calcifications 通常是空心鈣化,不同的位置,形態不會有很大變化。這是和實質鈣化的主要鑒別點。 對表面皮膚做切

3、線位投照可證實為皮膚鈣化。0 1 2 3 4 2. Vascular Calcifications 沿血管走形,小于50歲的患者,應當考慮冠狀動脈疾病的可能,報告中應該提醒患者。0 1 2 3 4 3. Suture calcifications 代表手術后縫線的鈣化, 典型表現為線樣或管狀, 并常可見線結。0 1 2 3 4 4. Coarse or Popcorn-like 纖維腺瘤(fibroadenoma):典型的粗大爆米花樣鈣化。有時在腫瘤包膜邊緣形成鈣化,表現為環狀鈣化。與惡性鈣化相比,纖維腺瘤的鈣化通常較粗大于 2 mm, 分布更趨向邊緣。0 1 2 3 4 成簇分布,左乳退化型

4、纖維腺瘤:鈣化略小且較密集,注意與惡性鈣化鑒別。0 1 2 3 4 5.Large Rod-like, Plasma cell mastitis 桿狀鈣化,沿著導管分布,有時呈 分支狀,通常見于60歲以上婦女。當 小于1 mm和導管內原位癌的線樣 鈣化鑒別困難。 漿細胞性乳腺炎,又叫導管擴張癥,是導管內的 脂肪性物質堆積、外溢,引起導管周圍的化學性刺激 和免疫性反應,導致大量漿細胞浸潤。反復發作, 破潰后形成瘺管,可以繼發細菌感染,長久不愈。 所以說是一種特殊的乳腺炎癥。0 1 2 3 4 右乳慢性炎癥,導管鈣化0 1 2 3 4 6. Round and punctate calcifica

5、tions 圓形鈣化的大小在0.5-1mm,常見于終末導管小葉單元的腺泡。0 1 2 3 4 7. Lucent-Centered 空心鈣化,也叫中心透亮鈣化,呈圓形或卵圓形,1mm-1cm,常見于脂肪壞死,導管內碎片的鈣化,偶見于纖維腺瘤。0 1 2 3 4 8. Eggshell or Rim Calcifications 典型的油脂囊腫(oil cyst) “蛋殼蛋殼”或或“邊緣型邊緣型”鈣化鈣化: 見于脂肪壞死或囊壁 的鈣化。薄層鈣化, 厚度一般在1mm以下。 0 1 2 3 4 0 1 2 3 4 囊腫壁蛋殼樣鈣化0 1 2 3 4 9. Milk of Calcium 鈣乳:一般在

6、囊腫的底部。頭尾位呈圓形或無定形,90側位上呈半月形或新月形。最重要特點位置不同,形狀不同。0 1 2 3 4 10. Dystrophic calcifications 這種鈣化粗糙不規則, 0.5mm,通常空心樣。 常見于放療后或創傷后, 約30%在放療后3-5年發生,也被稱為脂肪壞死。 有時需與復發的惡性腫瘤 鑒別。0 1 2 3 4 二二.可疑型鈣化可疑型鈣化 這種鈣化呈無定形或粗細不均勻狀,常需要活檢確定性質。 1.無定形鈣化 通常太小或模糊不能判斷其形狀。 20%為惡性,常為低度惡性的導管原位癌。20%高風險,60%為良性。 術前被歸為BI-RADS4 活檢顯示纖維囊性改變 。0

7、1 2 3 4 腺體致密區無定形鈣化,此為BI-RADS4級。 活檢證實為DCIS合并浸潤性導管癌。0 1 2 3 4 無定形鈣化 BI-RADS2: 雙側且彌漫 BI-RADS3:多發,雙側,簇狀 BI-RADS4:單側簇狀或者隨訪患者乳腺對側新發。0 1 2 3 4 2.粗大不均質鈣化 0.5mm,不規則,較明顯,可以融合。 中度考慮惡性。 必須與細小多形性鈣化(0 1 2 3 4 38歲,粗糙不均質鈣化,病理:乳腺增生0 1 2 3 4 粗大不均質鈣化的鑒別診斷 1.纖維腺瘤2.纖維化3.創傷后萎縮性鈣化(脂肪壞死)4.DCIS 多發雙側提示良性; 簇狀,線狀或段性分布提示DCIS0 1

8、 2 3 4 高度惡性鈣化 細小多形性鈣化 細線狀或分支狀0 1 2 3 4 細小多形性鈣化 階段性或線性,大小和形狀多變,0 1 2 3 4 細小多形性鈣化階段性分布,分為BI-RADS5,手術證實為高級DCIS。0 1 2 3 4 浸潤性導管癌,多形性鈣化、線蟲狀、分支桿狀鈣化。0 1 2 3 4 女,50歲,多簇狀細小多形性鈣化,右乳外上浸潤性導管癌。0 1 2 3 4 不規則腫物伴多形性鈣化,浸潤性導管癌0 1 2 3 4 細小多形性鈣化 無定形,細小鈣化 BI-RADS4 病理:纖維囊性增生0 1 2 3 4 細小線樣或細小分枝狀 細小的線樣或彎曲不規則鈣化,通常0 1 2 3 4

9、細小線樣或細小分枝狀BI-RADS 5活檢證實高級DCIS 0 1 2 3 4 細小線樣或細小分枝狀 線狀分布:沿導管方向線狀分布:手術病理:浸潤性導管癌。0 1 2 3 4 0 1 2 3 4 2.鈣化的分布:彌漫散在分布:彌漫性鈣化可為散在的鈣化或遍及整個乳腺多發一致的簇狀鈣化。一般為良性。局限性分布:散在分布于較大體積(2cm)的乳腺組織,且不見于導管內鈣化。簇狀分布:較小體積(0 1 2 3 4 0 1 2 3 4 0 1 2 3 4 3.隨時間的變化 鈣化灶自發溶解消退大部分反映的是良性疾病的發展過程,但不排除惡性疾病發生的可能。一般認為鈣化灶保持穩定不變是證明其良性的征象,但并不可靠。有研究發現,在活檢證實的惡性組中,25%的患者有8-63個月的穩定的微小鈣化。鈣化的形態似乎比穩定性更重要,且只有良性鈣化的穩定性才可靠。研究還表明,微小鈣化逐漸增多或者新出現的患者中,浸潤性導管癌比導管原位癌的幾率更大。0 1 2 3 4 (左圖為伴粗細不均鈣化的患者,為BI-RADS3, 可能為良性,惡性的可能0 1 2 3 4 小結 鈣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