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的雞腫瘤鑒別診斷_第1頁
病的雞腫瘤鑒別診斷_第2頁
病的雞腫瘤鑒別診斷_第3頁
病的雞腫瘤鑒別診斷_第4頁
病的雞腫瘤鑒別診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雞的腫瘤病鑒別診斷2003.8.27病毒引起的腫瘤病主要源于中胚層,并具有傳染性。 第一種是馬立克氏病(MD),主要侵害外周神經系統,并在不同程度上侵害其他組織和內臟器官的淋巴組織增生性疾病,病原為皰疹病毒。第二種由若干密切相關的RNA反轉錄病毒引起的一組白血病/肉瘤群。主要是淋巴白血病,它是另一種淋巴組織增生性疾病,主要侵害法式囊和內臟器官。第三種同網狀內皮組織增生性病毒(REV)群有關,在這群抗原上相關的含RNA的反轉錄病毒中,某些分離物在人工感染的雞中可引起B細胞源和T細胞源網狀內皮組織增殖病或淋巴瘤。三種病剖檢上均表現腫瘤變化,肉眼難以區分,但該三種病在病原學,流行病學,病理組織學上有

2、較大區別,據此,可對臨床腫瘤病進行準確定性。了解雞腫瘤病的鑒別診斷,對種雞場在現場處理客戶對MD疫苗免疫失敗投訴,及時采取防制措施,準確解答客戶疑難問題意義較大。馬立克氏病的基本情況 關于病原,有二種存在形式,無囊膜裸病毒,在組織中和細胞結合,離開細胞就無活性,傳染意義不大。有囊膜病毒,也叫完全病毒,對外界的抵抗力較強,有傳染性,存在雞的羽毛囊中,可脫離機體在外界存活,空舍后幾十周仍具有感染性。分類,根據病毒和細胞間的的相互作用,分為生產性感染,潛伏性感染,轉化性感染。其中生產性感染可使所有類型的細胞溶解,產生核內包涵體,導致細胞崩解,又叫溶細胞性感染。根據病理型分為三類:溫和型,強毒型,超強

3、毒型。根據生物學特性分為三個血清型,I型為有毒力致癌性的馬立克病毒,II型為無毒力的雞皰疹病毒,III型為對雞無毒力的火雞皰疹病毒。病理發生,病毒經空氣 肺 被肺泡上皮吞噬細胞吞噬或復制 到達免疫器官(胸腺,脾,法氏囊)3-6天達高峰 出現炎癥反應伴有淋巴細胞和炎性細胞侵潤 B淋巴細胞受到破壞 一過性免疫抑制 脾增生性炎 , 胸腺,法氏囊萎縮。6-7天,感染進入潛伏階段。細胞介導免疫在轉變中起重要作用。遺傳有抵抗力的雞,只在羽毛囊上皮細胞發生持續低度感染。易感雞在持久免疫抑制的同時,2-3周后,發生第二次溶細胞感染感染,此時,各內臟器官發生局限性病灶。疫苗免疫改變了馬立克病毒感染的致病機理:極

4、度縮短和消除了早期溶細胞性感染,降低潛伏性感染的程度,消除了晚期溶細胞性感染和免疫抑制剖檢變化,神經型:主要侵害外周神經,臂神經,腰薦神經,坐骨神經,迷走神經,神經變粗或呈結節狀,多為一側性,臨床可見癱瘓,病側肢體變細,麻僻下垂,素囊擴張。組織學變化:病變組織中可見到多種形態淋巴細胞。侵害中樞神經,可見到非化膿性腦炎變化,由淋巴細胞組成的血管套。內臟型:肝脾腎有大小不等的灰白色結節,或組織彌漫性腫大,卵巢變大形成皺褶,法式囊萎縮或皺褶變平(鏡下可見淋巴濾胞間存在多形態淋巴細胞。眼型:瞳孔周圍鋸齒狀,有灰點或瞳孔消失。病雞左側腰薦神經腫脹變粗肝組織的正常結構破壞,見淋巴細胞,主要是小淋巴細胞呈腫

5、瘤樣灶狀增生。馬立克的腫瘤是由多種細胞組成,其中淋巴母細胞是真正的腫瘤細胞。淋巴白血病/肉瘤群傳染和流行:病毒可從帶毒母雞進入卵黃和卵白,種蛋孵化時即被感染。先天性感染的雞可成為終生帶毒者但不產生中和抗體。雞出殼后的水平傳播也是重要的傳染途徑尤其是雞出殼后立即與大量病毒接觸時,(先天性感染雞的糞便和污染的疫苗)水平傳染的雞表現為暫短的毒血癥,隨后產生抗體。感染越早越易產生腫瘤,先天性感染的雞產生腫瘤的機會大于后天性,水平傳染的發病率高于先天性。淋巴白血病的病理發生: B-細胞淋巴臨床癥狀及剖檢變化:生長發育不良,貧血,產蛋減少。法式囊腫大,肝腫大,可在肝脾法式囊見到分散的結節狀腫瘤,有時,性腺

6、,腸系膜也可見到腫瘤,外觀和MD較難區別。組織學變化:是大小一致,形態相同,分化程度相同均一的淋巴母細胞。根據法式囊腫瘤可作出初步診斷。雞法氏囊內皺褶腫大,堅實,有凸凹不平的白色腫塊肝成淋巴細胞的大小和形態比較一致,核大,核仁明顯有核分裂像防治:無疫苗,可通過補體反應或酶聯反應檢查蛋清中的病毒抗原,淘汰陽性雞。注意從安全地區引種。謹慎使用活毒疫苗以防苗源感染。網狀內皮細胞增生癥是一種垂直傳染的免疫抑制性腫瘤病,懷疑是蚊子和吸血昆蟲是傳播媒介,也有報道意外污染的疫苗導致的感染。水平傳播比垂直傳播有重要意義,國內報道有一過性發病的雞群,傳染來源不詳。發病情況:可發生三種不同的癥狀,侏儒癥,急性腫瘤

7、,慢性腫瘤。典型侏儒發生在幼雞,人工接種4-10天后,表現臨床癥狀。雞的慢性腫瘤經4個月潛伏期后產生的病理變化和淋巴白血病一樣,腫瘤是由B淋巴細胞組成。急性腫瘤潛伏期6-8周,易和MD相混淆。病理變化:腫瘤主要見于肝,脾,腺胃,胸腺,法式囊,腎,外周神經變粗。組織學檢查:可見胞體較大,胞漿發紅的網狀內皮細胞。病理組織學檢查:肝組織中見大小不等的腫瘤結節,瘤細胞為網狀內皮細胞。脾固有淋巴組織全部消失,僅見網狀內皮細胞呈灶性或彌漫性增生。腎間質中網狀內皮細胞增生,有些區域已形成腫瘤結節。胸腺部分小葉見網狀內皮細胞彌漫性增生,固有組織結構完全破壞。腺胃黏膜固有層和黏膜下層及法式囊黏膜部分區域均可見網

8、狀內皮細胞形成的腫瘤結節。雞肝臟腫大,有散在的腫瘤結節病例一:成都某種雞場放養的羅曼褐雞,70日齡開始發病,表現為消瘦,雞冠黃白不發育,癱瘓,零散死亡。剖檢:胸腺腫大出血,肝脾腫大有灰白色大小不等的腫瘤,法氏囊腫大,腺胃腫大。病例二:大連某肉種雞場,210日齡種雞發病,表現為雞冠發白,產蛋率降低,零散死亡,剖檢:肝脾腎卵巢可見腫瘤,法氏囊腫大。組織學檢 查見網狀內皮細胞。 青島動檢所從表現腺胃炎的病雞中分離到一株網狀內皮細胞,臨床表現為:雛雞發病,生長阻滯,羽毛生長不良,消瘦。剖檢:腺胃腫脹,腺胃乳頭潰瘍,胸腺法式囊萎縮,胰腺壞死。人工接種1日齡雛雞,1個月后出現病變,接種2個月后,平均體重僅

9、為對照組的67,2%,總死亡率達25%以上,剖檢死雞可見腺胃極度腫大。該報道作者認為該病的發生與馬立克疫苗中污染REV有關。鑒別診斷表特征 MD LLA REV 病原 DNA RNA RNA來源 T淋巴C B淋巴C B淋巴C 最早發病年齡 3周 大于14周 7周常發年齡 2-6月齡 16周-12月齡 7-25周癥狀 常見麻僻 無麻僻 有麻僻外周神經 有變化 無變化 無變化法氏囊 萎縮 結節性腫瘤 腫大胸腺 萎縮 腫大 鑒別診斷表組織學變化: MD LLA REV 外周神經 有腫瘤細胞 無 無腦內血管套 常有 無 無炎性細胞 有 無 無淋巴細胞侵潤 可能有 無 無法式囊腫瘤 無 有 有腫瘤細胞

10、多性性腫瘤C 均一淋巴母C 網狀內皮C 盡管已建立了診斷標準,但實際上很難進行MD的診斷,這主要由于其產生的病變與淋巴白血病(LL,一直很常見)或網狀內皮組織增殖病(RE,最近在中東等亞洲國家極為常見)的非常相似。REV誘導產生的病變(神經腫大和淋巴瘤)比白血病病毒引起的病變更像馬立克氏病。歷史與現狀澳大利亞報道了一蛋雞群在接種被REV污染的MD疫苗后發生組織細胞性淋巴肉瘤。美國的兩個肉種雞群發生了REV有關的淋巴瘤,這與使用REV污染的禽痘疫苗有關。與污染疫苗無關的REV相關淋巴瘤在中東地區發現,在歐洲和非洲也有報道。疫苗污染有人已從馬立克氏病疫苗、禽痘疫苗和雞新城疫疫苗中分離到了污染的REV,并用該病毒誘發了雞的矮小綜合征和腫瘤。診斷復雜隨著人們對REV流行認識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