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雌孕激素受體與PCNA表達_第1頁
乳腺癌雌孕激素受體與PCNA表達_第2頁
乳腺癌雌孕激素受體與PCNA表達_第3頁
乳腺癌雌孕激素受體與PCNA表達_第4頁
乳腺癌雌孕激素受體與PCNA表達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乳腺癌雌、孕激素受體與PCNA表達【摘要】 目的 探討增殖細胞核抗原(PCNA)的表達與雌激素受體(ER)、孕激素受體(PR)之間的相互關系及聯合檢測對乳腺癌術后內分泌治療方案制定和預測、預后的意義。方法 采用免疫組織化學鏈霉素生物蛋白過氧化物酶(S-P)法檢測80例乳腺癌組織中PCNA、ER和PR的表達。結果 (1)80例乳腺癌組織中,ER、PR、PCNA的陽性表達率分別為65.0,575和6375。(2)乳腺癌有淋巴結轉移組PCNA陽性表達率顯著高于無淋巴結轉移組(P<0.01),且呈正相關(P<0.01),即淋巴結轉移程度越低,PCNA陽性表達率亦越低。(3)

2、PCNA陽性表達率在乳腺癌ER與PR陰性組均明顯高于乳腺癌ER與PR陽性組(P<0.01),且均呈負相關(P<001),即ER與PR陰性則PCNA陽性表達率高。結論 PCNA陽性表達率與ER、PR陽性或陰性結果有關,PCNA與ER、PR聯合檢測,可為乳腺癌術后內分泌治療方案的制定和預測預后提供輔助依據。 【關鍵詞】 乳腺癌 乳腺癌為婦女惡性腫瘤死因首位,其預后的判斷及與預后相關的生物標志物的測定倍受關注。乳腺癌雌激素受體(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體(Progesterone Receptor,PR)水平是公認的估測乳腺癌患者預后和選擇治療

3、方案的指標,而增殖細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是一種表達細胞增殖周期的36kd多肽,直接參與細胞增殖過程中DNA的復制,其表達程度能客觀反映腫瘤細胞的增殖活性,過度表達增加了瘤細胞轉移趨勢的危險性,因此,認為PCNA也可作為判斷乳腺癌預后的指標1。為分析乳腺癌激素受體狀態及其與腫瘤細胞增殖活性之間的關系,腫瘤細胞增殖活性的強弱與乳腺癌生物學行為的關系,對80例乳腺癌同時檢測PCNA、ER和PR的表達,探討其相互關系及在評估預后上的意義。1 對象與方法11 對象 收集我院19922002年女性乳腺癌根治標本病理檢查存檔資料80例,年

4、齡3272歲,平均年齡4846歲。全部資料經2位病理醫師審核,患者術前未做過放、化療。所有標本均經10福爾馬林固定,石蠟包埋,4m連續切片。乳腺癌分類根據“中國常見惡性腫瘤診治規范”分為非浸潤性癌、早期浸潤性癌、浸潤性特殊癌、浸潤性非特殊癌4類。12 試劑 鼠抗人ER、PR,抗PCNApc10和鏈霉素生物蛋白過氧化物酶(S-P)試劑盒及過氧化物酶底物作用液二氨基聯苯氨(Diaminobenzidine,DAB)(北京中山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用己知乳腺癌組織陽性切片(中山公司贈)為陽性對照,用磷酸鹽緩沖液(PBS)代替I抗做陰性對照。13 方法 采用(S-P)法染色,按試劑盒說明書操作:二甲苯脫

5、蠟,梯度酒精至水化后高壓鍋熱處理58min,過氧化物酶阻斷血清封閉,加I抗60min,磷酸鹽緩沖液洗3次,每次2min;抗15min,磷酸鹽緩沖液洗3次,每次2min;抗同抗。DAB顯色510min,蘇木素復染510s,脫水,透明膠封片。14 結果判斷 ER、PR陽性表達以細胞核內有棕色顆粒為陽性細胞,并根據著色程度和比例劃分反應等級,30為陰性,3040為輕度陽性,4060為中度陽性,>60為重度陽性反應;PCNA以細胞核內出現清晰的棕色或棕黃色顆粒為陽性診斷標準,每例切片至少觀察5個高倍視野。15 統計分析 采用SPSS100 軟件對各組ER、PR及PCNA陽性表達率進行2檢

6、驗、Fisher確切概率檢驗和Kendall等級相關分析。2 結果21 乳腺癌ER、PR、PCNA的陽性表達率 80例乳腺癌中,ER、PR、PCNA的陽性表達率分別為650(5280),575(4680)和6375(5180)。22 PCNA與乳腺癌淋巴結轉移及組織類型的關系 在80乳腺癌標本中,有淋巴結轉移52例,PCNA陽性表達率為750(3952),無淋巴結轉移28例,PCNA陽性表達率為420(1228);有淋巴結轉移組PCNA陽性表達率顯著高于無淋巴結轉移組(2=8137,P<001),且呈正相關(rs=0293,P<001),即淋巴結轉移程度越低、PCN

7、A陽性表達率亦越低。非浸潤性癌、早期浸潤性癌、浸潤性特殊癌、浸潤性非特殊癌組織類型與其PCNA陽性表達率375(3/8),400(410),600(610),7308(3852)呈正相關(rs=0286,P<005),即腫瘤惡性程度越高,PCNA陽性表達率亦越高,但組織類型各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2=6845,P>005)。23 ER、PR與PCNA在乳腺癌中陽性表達的關系(表1) ER陰性組PCNA陽性表達率顯著高于ER陽性組(P<001);PR陰性組PCNA陽性表達率顯著高于PR陽性組(P<001);無論ER組或PR組均與PCNA陽性

8、表達率呈負相關(P<001),即ER或PR陰性表達則PCNA陽性表達率上升。表1 ER、PR表達情況與PCNA陽性表達率關系(略)注:*P<001;rs Kendall等級相關系數3 討論乳腺作為女性激素的靶器官,其生長、發育和增殖均受女性激素的調控。通常激素依賴性乳腺癌占全部乳腺癌的50602。本研究結果的ER、PR陽性表達率分別為650,575%,與此接近。另外,ER、PR陽性乳腺癌一般分化好、發展慢,進行內分泌治療有效率可達78;ER、PR陰性乳腺癌則分化差、侵襲性強、惡性度高,進行內分泌治療有效率僅為10。因此,ER、PR受體的檢測對判斷乳腺癌的預后和指導內

9、分泌治療有重要意義。PCNA作為DNA聚合酶的輔助蛋白,直接參與細胞增殖過程中的DNA復制,其在DNA合成期開始升高,S期達到高峰,G2期開始下降,由于PCNA這一分布特點,故其表達程度能較客觀地反映腫瘤細胞的增殖活性。有文獻報道3,腫瘤細胞增殖活性高者,PCNA高表達,易發生淋巴結轉移,說明PCNA過度表達增加了瘤細胞轉移的危險性。本研究結果顯示,PCNA陽性表達率在乳腺癌淋巴結有轉移組與無轉移組分別為750和428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且PCNA陽性表達率與淋巴結轉移情況呈正相關(P<001)。PCNA陽性表達率在乳腺癌ER與PR陰性組均明顯高于乳

10、腺癌ER與PR陽性組(P<001),且均呈負相關(P<001),此結果與張喜卿4報道的結果一致。PCNA陽性表達率與乳腺癌組織類型間雖有一定的正相關趨勢(P<005),但各組間PCNA陽性表達率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能與本次研究樣本量較少有關。總之,由上述結果可見,PCNA與ER、PR聯合檢測,可為乳腺癌術后內分泌治療方案的制定和預測預后提供輔助依據。【參考文獻】 1 Takashima T,Onoda N,Ishikawa T,et al.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labeling index and p53 expression predict outcome for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ith four or more lymph node metastasesJ.Int J Med,2001,8(2):159-163.2 劉復生.腫瘤病理學M.北京:北京醫科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