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城鄉統籌規劃簡本_第1頁
淮安市城鄉統籌規劃簡本_第2頁
淮安市城鄉統籌規劃簡本_第3頁
淮安市城鄉統籌規劃簡本_第4頁
淮安市城鄉統籌規劃簡本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市城鄉統籌簡本散發展主體分散且不明晰,各層次缺乏有效協調,工業布局較為分散,村級創業點發展較為低效。總體而言,城市進程中環境的持續加大,城市化質量有待提高,城鄉和區域發展的差距仍然較大,統籌協調的任務還很艱巨。按照省關于加快推進城鄉統籌工作和建設蘇北重要中心城市的意見與要求,加強對今后一個時期城鄉發展的引導和政策調控,對于應對和解決上述發展中的問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次成,是市城鄉統籌,正值市城市總體(2007-2030)修編完從快速發展、城鄉二元結構逐步消除的重要階段,也是轉變發展方式、加快結構調整、實現兩個率先發展的關鍵時期。因此,本次規劃,必須貫徹落實和省關于統籌發展、發展、和諧發展

2、、持續發展的若干發展戰略,在對市城鄉進行分析評估的基礎上,根據市情,新形勢、新問題和新要求,將 “城鄉共生、城鎮優先、特色差別、綠色、多元的原則、“八發展”作為的理念,貫穿過程,并努力落實和體現在目標、戰略和其他主要內容中。全面落實“六個注重”的新要求,程”確立新時期城鄉發展“戰略先導區、創新示范區”的兩大現代化目標,著力打造“富裕城鄉、和諧城鄉、綠色城鄉、集約城鄉”,突出優勢,謀求發展,繼續科學引導城鄉空間結構調整優化,落實耕地保有目標,健全推進新型的支撐和保障體系,提出“城鄉空間統籌布局、城鄉產業優化協調、城鄉公共服務均等、交通基礎設施引導、城鄉特色差別引導、城鄉集約利用、城鄉環境提升、城

3、鄉公共安全保障”八大統籌策略,并以“縣區統籌發展要求、近期行動計劃安排、實施措施建議”三大實施策略,加強對各縣(區)發展和建設的指導,為全市城鄉率先發展、科學發展、和諧發展提供科學引導和支持。2市城鄉統籌簡本目 錄一、 城鄉統籌范式1(一)態勢結構不斷優化、水平逐步提升、效率有待增長、效益仍需提高1(二)難題低、弱、乏、散15(三)重點統籌城鄉、提升水平,優化結構、彰顯特色,設施引導、服務均等23(四)途徑突出優勢,謀求發展24(五)模式城鄉共生、城鎮優先、特色差別、綠色、多元發展26二、 城鄉統籌愿景28(一)戰略先導區、創新示范區28(二)目標富裕城鄉、和諧城鄉、綠色城鄉、集約城鄉28(三

4、)效益收支平衡、略有盈余、可操30(四)趨勢點狀發展、強化功能、一三優先、有進有出31三、 城鄉空間統籌布局34(一)統籌各類.34(二)優化空間結構35(三)合理功能分區37(四)三新戰略.41(五)村莊圖則引導42(六)空間表達歸一49四、 城鄉產業優化協調50(一)轉變模式50(二)突出.50(三)優化結構52(四)據點開發55(五)差別設置57強化旅游58(六)五、 城鄉公共服務均等61(一) 優化層級61(二) 突出重點611市城鄉統籌簡本(三)地域差別61(四)注重時序61(五)集約建設62(六)分級配置62六、 交通基礎設施引導69(一)交通引導69(二)體系構建69(三)銜接周

5、邊70(四)公交優先71(五)風景路網74(六)藍道.76(七)市政設施81七、 城鄉特色差別指引98(一)城鄉特色.98(二)特色空間.98(三)城鄉特色引導100(四)城鎮特色引導101(五)鄉村特色引導102八、 城鄉節約利用103(一)保護土地.103(二)節約建設用地105(三)全面綜合節水107(四)優化能源結構108九、 城鄉環境提升110(一)空間結構110(二)城鎮111(三)田園鄉村111(四)村莊整治115十、 城鄉公共安全保障116(一) 防洪排澇116(二) 消防1172市城鄉統籌簡本(三) 抗震與減災118十一、 縣區統籌發展要求119(一)淮陰區指引119(二)清

6、浦區指引122(三)區指引125(四)漣水縣指引127(五)縣指引130(六)盱眙縣指引133(七)金湖縣指引136十二、 近期行動計劃安排139十三、實施措施建議139(一) 完善城鄉統籌體系139(二)實施政策建議141附錄:意見采納情況說明 1451、2011 年 12 月 21 日方案匯報會2、2012 年 04 月 17 日方案匯報會3市城鄉統籌簡本一、城鄉統籌范式(一)態勢結構不斷優化、水平逐步提升、效率有待增長、效益仍需提高1、結構(1)城鄉產業結構產業結構不斷優化,但農業比重偏高、工業和旅游發展滯后。圖1-1市三次產業結構變化情況(2000-2010 年)增長結構中外向型不足,

7、出口增長緩慢,投資占比過高。圖1-2市消費、投資、凈出口比例變動情況(2000/2010 年)圖1-3全省各地市消費、投資、凈出口比例變動情況(2010 年)180%60%40%20%0%江 淮 南 無 徐 常 蘇 南 連 鹽 揚 鎮 泰 宿蘇 安 京 錫 州 州 州 通 云 城 州 江 州 遷省港消費 投資 凈出口2010年消費32%投資64%凈出口4%消費2000年42%投資54%凈出口4%80060.050.060040.040030.020.020010.000.0億元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一產G

8、DP二產GDP三產GDP一產占比二產占比三產占比市城鄉統籌簡本傳統種植業為主導的農業格局尚未打破,農業生產結構亟待優化。圖1-4市與全省第一產業結構對比(2010 年)形成五大支柱產業,勞動密集型企業比例較高,民營量大質弱。圖1-5市規上工業企業行業結構(2010 年,GDP10 億元以上)圖1-6市規上工業企業分行業分布(2010 年,50 家以上)2紡織服裝農副通用設備紡織化工機械金屬非金屬礦物木材設備電子信息造紙交通 設備有色金屬冶煉儀器儀表造紙及紙制品業交通設備業橡膠制品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飲料業石油、煉焦及核業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設備業紡織業通用設備業紡織服裝、

9、鞋、帽業農副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業電氣機械及器材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業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業煙草制品業億元0.0020.0040.0060.0080.00服務業產值, 5.1%漁業產值, 18.7%農業產牧業產值, 52.8%值, 21.5%江林業產值, 1.8%漁業產服務業產值, 9.8%值, 1.8%牧業產值, 25.9%農業產值, 60.5%林業產市值, 1.9%市城鄉統籌簡本圖1-7類型結構(2010 年)市規上工業企業分生活性服務業引領第三產業發展,產業層次有待提升。圖1-8市服務業行業結構及發展速率(2010 年)鄉村特色旅游發展優勢明顯。鄉村家庭手工業為鄉村特色旅游發展

10、奠定了良好基礎。2010 年,農民家庭兼營商品性工業產值達到 16.6 億元,表明鄉村家庭工業和傳統手工業具有一定的發展基礎,其中的特色傳統手工業是發展鄉村特色旅游的重要基礎。(2)城鄉人口結構市域常住人口 480.4,其中城鎮人口 244 萬,鄉村人口 236.4 萬,城市化水平 50.8%,低于全省近 10 個百分點。、金湖和盱眙三縣水平相近。表1-1發展水平一覽(2010 年)市人口和3城市名稱總人口城鎮人口鄉村人口率市480.40244.00236.4050.8市區263.72152.47111.2557.8漣 水 縣85.9833.6652.3239.2縣32.6514.5618.0

11、944.6盱 眙 縣65.9329.0236.9144.0金 湖 縣32.1314.2917.8444.5120.0020.0100.0015.080.0060.0010.040.005.020.000.000.0交通倉儲郵政批發和零售住宿和餐飲金融房地產GDP(億元)增長速率(%)規上企業按類型分GDP比重國有企業, 39%集體企外商業, 23%投資企業, 16%臺投資企業, 私營企制企公司,1%業, 2%業, 4%15%規上企業按類型分數量比重私營企業, 76%制企業, 2%有限責任 集體企 臺投公司, 業, 1% 國有企 外商投資 資企業, 11%業, 1% 企業, 4%3%市城鄉統籌簡

12、本(3)城鄉就業結構除漣水縣二產就業人數小于一產外,其余各縣區二產均高于一產;同比除洪澤外,各縣區三產從業人數均高于二產。就業分布狀況直接反映了當前工業化發展的初期狀況,也說明未來發展中,工業化仍將在相當一定時期內成為主導。表1-2市從業三次產業分布狀況圖1-9市從業分行業就業結構(%)鄉村從業分布上,有近 60%以上的農村人口從事二三產業,并以此收入,說明農村人口收入兼業比例很高。因此,城鄉統籌必須優先推進,引導和鼓勵從事二三產業的農村人口進城進鎮。表1-3市鄉村從業狀況一覽4市 縣鄉村從業()其中()#農 林牧漁業#工業#業#交通、倉郵政業#批發和零售業市212.3991.7931.012

13、6.616.518.73市區95.9541.7915.4215.523.414.77漣 水 縣49.6923.353.593.830.961.64縣18.947.325.222.880.730.65盱 眙 縣33.8113.604.452.571.021.16金 湖 縣14.005.732.331.810.390.51市縣全部從業數量()其中()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工業第三產業市326.5094.38104.1669.01127.96市區165.5042.9156.1134.7266.47漣 水 縣62.8723.7812.938.1626.16縣27.167.3512.348.977.48盱

14、眙 縣49.2614.3014.9811.3619.98金 湖 縣21.726.047.815.807.87市城鄉統籌簡本(4)利用結構2006-2010 年城鄉建設用地總量從 1014.2km2 增長為 1277.61km2,年均增長6.5%。其中,城市建設用地和建制鎮用地增速迅猛,占城鄉建設用地的比重分別從 4.6%增長為 11.6%和 11.8%,村莊建設用地比重從 90.9%下降為 76.6%,但由于基數大,在城鄉建設用地中仍占最大比重。圖1-10市建設用地結構變化(2006-2010)2、水平(1)城鄉收入水平全省比較,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僅高于宿遷。城鄉居民收入

15、比為 2.21,僅高于無錫、鹽城和宿遷,處于低水平均衡狀態。未來發展隨著工業化和進程的,城鄉收入比例有可能呈現擴大的趨勢。圖1-11江各市城鄉居民收入一覽(2010 年)5400003.00350002.5030000250002.00200001.50150001.001000050000.5000.00淮全南無徐常蘇南連鹽揚鎮泰宿安省京錫州州州通云城州江州遷港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城鄉居民居民收入比1400村莊用地1200建制鎮用地城市用地100080078.1%76.6%600 90.9%90.1%89.2%40020011.2%11.8%4.6%4.9%5.3%10.6%11

16、.6%04.6%5.0%5.5%20062007200820092010市城鄉統籌簡本(2)城鄉消費水平2010 年市人均消費品零售總額 9773 元,為全省平均水平的 56%。圖1-12江各市人均消費品零售總額(2010 年)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為 36.9%,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為 39.3%,在全省處于中下游水平。圖1-13江各市城鄉恩格爾系數一覽表(3)設施服務水平公共設施發展不平衡,空間分布的區域差異顯著。各項指標與全省的平均水平相比都偏低。表1-42010 年公共服務設施與蘇中蘇北比較情況6地區總人口()每擁有員數(人)每擁有床位數(張)人均擁有藏書(冊)人均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教育()人

17、均地方財政一般預算醫療()市480342927620.0760.024市區264393434350.0820.02544.0%城鎮居民農村居民42.0%40.0%38.0%36.0%34.0%32.0%30.0%南 無 徐 常 蘇 南 連 淮 鹽 揚 鎮 泰 宿京 錫 州 州 州 通 云 安 城 州 江 州 遷港35000300002500020000150001000050000無 南 常 蘇 鎮 南 揚 泰 徐 鹽 連 淮 宿錫 京 州 州 江 通 州 州 州 城 云 安 遷港市城鄉統籌簡本數據來源:江蘇統計年鑒 2011。圖1-14江各地級市人均地方財政一般預算公共服務設施情況數據來源:

18、江蘇統計年鑒 2011。70.40.350.30.250.20.150.10.050南 無 徐 常 蘇 南 連 淮 鹽 揚 鎮 泰 宿 江京 錫 州 州 州 通 云 安 城 州 江 州 遷 蘇市 市 市 市 市 市 港 市 市 市 市 市 市 省市人均地方財政一般預算公共服務設施(/人)漣水縣86262012210.0770.021縣33302040430.0590.033盱眙縣66272511070.0590.018金湖縣32292134550.0820.033南通市728423639410.0890.024揚州市446433750040.0810.024泰州市462393234990.08

19、40.026徐州市858383631440.0710.025鹽城726312825140.0680.027港市439372839240.0700.023宿遷市472312813320.0850.019蘇南3256493890420.1070.034蘇中1636423541050.0860.024蘇北2977343027550.0730.024全省7869423456370.0900.028市城鄉統籌簡本圖1-15各縣區人均地方財政一般預算公共服務設施情況數據來源:市統計年鑒 2010。教育設施:教育現狀布局不能滿足發展需要。優質教育供給與需求還很突出。城鄉、區域教育發展還不均衡,農村仍是教育事

20、業發展最薄弱環節。醫療衛生設施:優質醫療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區,在市區分布更為密集。城市地區基層醫療衛生設施的分布數量與規模情況明顯優于農村地區。大型醫療衛生設施高度集中在主城區。設施:大型優質設施高度集中于城市中心,基層也集中于市區。鄉鎮地區的站雖然已基本實現,但多數被擠占、挪用和閑置。市區。城市其他基層體育設施比較缺乏,體育設施:大型體育設施集中在鎮村體育設施發展較弱。福利設施:主城區公辦福利設施僅包括市福利院和市新安福利醫院,以及一座市救助管理站化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與老年人的養老服務需求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市區設施服務水平高于各縣,鄉鎮老年人保障水平在地區之間、城鄉之間以及不同保障對象之間的差

21、距較大。市政基礎設施水平在蘇北領先,但與全省平均水平仍有差距。道路交通設施:已建成公路樞紐,但城鄉之間道路交通設施較大差異。鄉鎮道路交通設施問題較多,通行政村的四級公路大多還不能滿足鎮村公交通達要求,公交服務水平不高。生活供水設施:供水設施布局已基本達到均衡階段,但保量不保質。城鄉供水模式差異,市區與郊縣之間供水不均等,中心城市與鄉鎮、農村之間供水80.40.350.30.250.20.150.10.050市 市區 清河區區淮陰區清浦區漣水縣縣盱眙縣金湖縣人均地方財政一般預算公共服務設施()市城鄉統籌簡本不均等。燃氣設施:主要氣源以管道天然氣為主,農村地區則主要使用瓶裝液化氣。生活污水處理設施

22、:污水處理設施的均等化程度低,城鄉污水處理現狀明顯差異。大部分農村污水仍無序排放,缺乏污水處理設施。環衛設施:城市清運。表1-5收集房氣味對居民影響較大,鎮村還不能做到定期與全省城市主要市政設施指標比較數據來源:江城鄉建設統計年報 2010。表1-6與全省村莊主要市政設施指標比較9地區名稱集中供水的行政村比例(%)用水普及率(%)燃氣普及率(%)村莊內道路長度(公里)其中:硬化道路對生活污水進行處理的行政村比例有生活收集點的行政村 比例對生活垃圾進行處理的行政村比例(%)無害化處理比例(%)江90.5091.4961.01110296.7845846.6519.6069.2556.8817.7

23、3南京100.0099.7597.286365.712037.9668.8498.0198.0127.54無錫96.3891.3251.483226.121274.9368.7297.2397.2396.38徐州68.6276.4757.7010389.113395.091.6220.247.570.09常州91.1093.1785.985383.063566.2845.6890.5788.5856.97蘇州99.0097.8790.028046.813578.4478.55100.0097.5184.91南通97.9496.7866.2322708.5413501.9410.4998.909

24、5.2721.11地區名稱用水普及率(%)燃氣普及率(%)建成區供水管道密度(公里/ 平方公里)人均城市道路面積(平方米)建成區排水管道密度(公里/ 平方公 里)污水處理率生活處理率(%)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率(%)生活無害化處理率江蘇99.0498.2318.6220.4513.5886.2668.1899.0783.90南京99.7099.0214.6919.548.2087.9859.16100.0080.00無錫100.0099.7023.8623.9830.6193.8384.10100.00100.00徐州98.7197.9111.9116.797.5381.1870.8295.53

25、75.68常州100.0098.5944.8521.6621.1488.4674.86100.0098.79蘇州100.00100.0016.5128.5715.6289.2371.01100.00100.00南通99.9099.2028.0917.7616.1287.0280.35100.00100.00港99.5496.9511.9721.269.9078.0060.0999.3036.9493.7795.3924.1415.8011.6480.4861.1291.1767.79鹽城98.4398.1116.6616.3710.2670.6448.9097.2144.13揚州97.8795

26、.8620.9717.5012.2384.3668.94100.0087.50鎮江100.00100.0018.9219.2114.4783.1865.99100.00100.00泰州100.0099.0219.2420.6312.1078.6542.30100.0087.28宿遷97.2191.777.4019.528.0977.3171.4699.1733.39市城鄉統籌簡本數據來源:江城鄉建設統計年報 2010。3、效率(1)城鄉生產效率市總體勞動生產率為 4.3/人,在全省僅高于港和宿遷。圖1-16江各市總體勞動生產率(2010 年)其中,一產勞動生產率為 2.1/人,高于徐州、港和宿

27、遷。圖1-17江各市第一產業勞動生產率(2010 年)10400.06.0350.05.0300.0250.04.0200.03.0150.02.0100.050.01.00.00.0南無徐常蘇南連淮鹽揚鎮泰宿京錫州州州通云安城州江州遷港一產從業()一產GDP(億元) 一產生產率(/人)10000.018.09000.016.08000.014.07000.012.06000.010.05000.04000.08.03000.06.02000.04.01000.02.00.00.0南 無 徐 常 蘇 南 連 淮 鹽 揚 鎮 泰 宿京 錫 州 州 州 通 云 安 城 州 江 州 遷港從業()GD

28、P(億元)勞動生產率(/人)港81.0677.5411.0510782.262853.621.7247.1123.000.0090.4092.5054.309960.432068.455.4152.9242.111.07鹽城95.7198.6345.9612546.914046.044.8951.2131.940.15揚州97.6997.8377.357715.815189.325.0299.1099.1041.93鎮江99.0792.9283.712508.56961.2630.0395.6776.7839.32泰州96.9397.5167.367470.132349.6548.5091.7

29、388.135.34宿遷95.9692.4157.473193.331023.671.3881.8438.980.43市城鄉統籌簡本二產勞動生產率為 6.2/人,僅高于港和宿遷。圖1-18江各市第二產業勞動生產率(2010 年)三產勞動生產率為 4.3/人,僅高于港和宿遷。圖1-19江各市第三產業勞動生產率(2010 年)(2)土地利用效率2010 年市鄉村人均建設用地為 369.28 平方米/人,城鎮人均建設用地為 109.18 平方米/人,城鄉差異系數為 3.38;市人均村莊面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在全省 13 個地級市中位第六;近年來,鄉村人均建設用地仍處于快速增長階段,年均增長率達 13

30、.4%。金湖縣人均村莊建設用地面積高達 312.31 平方米/人,是漣水縣人均村莊建設用地的兩倍左右。金湖、清浦、盱眙等南部四區縣人均村莊面積較大,114500.018.04000.016.03500.014.03000.012.02500.010.02000.08.01500.06.01000.04.0500.02.00.00.0南 無 徐 常 蘇 南 連 淮 鹽 揚 鎮 泰 宿京 錫 州 州 州 通 云 安 城 州 江 州 遷港三產從業()三產GDP(億元) 三產生產率(/人)6000.018.05000.016.014.04000.012.03000.010.08.02000.06.01

31、000.04.02.00.00.0南 無 徐 常 蘇 南 連 淮 鹽 揚 鎮 泰 宿京 錫 州 州 州 通 云 安 城 州 江 州 遷港二產從業()二產GDP(億元) 二產生產率(/人)市城鄉統籌簡本需加強用地整理和集約利用。圖1-20城鄉人均建設用地變化情況(2006-2010 年)圖1-21江蘇各市人均村莊面積比較(2010)各區縣人均村莊面積比較(2010)水2005-09 年,市GDP 用水量年均下降 12.2%,下降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用水集約程度有所提高。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年均下降 12.3%,與全省平均下降趨勢基本持平。畝均農田實灌面積用水量處于較高水平,畝均農田實灌面積用水量高

32、于全省平均水平。圖1-22GDP 用水量省內比較4、效益(1)地均產出12700江蘇6005004003002001000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各市GDP用水量(立方米/)300江GDP用水量(立方米/)250200150100500宿 連 淮 鹽 泰 揚 鎮 徐 南 常 蘇 南 無遷 云 安 城 州 州 江 州 通 州 州 京 錫港300各市人均村莊面積(平方米/人) 江人均村莊面積(平方米/人)250200150100500無 南 鎮 宿 蘇 淮 常 鹽 揚 徐 南 連 泰錫 京 江 遷 州 安 州 城 州 州 通 云 州港350各區縣人均村莊面積(平方

33、米/人) 市人均村莊面積(平方米/人)300250200150100500金 清 洪 盱 淮 淮 漣湖 浦 澤 眙 陰 安 水縣 區 縣 縣 區 區 縣400369.28324.21300284.66286.4291.33200城鎮人均建設用地119.76109.18鄉村人均建設用地10044.2847.4350.03020062007200820092010市城鄉統籌簡本2010 年,市建成區面積為 199.8 平方公里,地均產出 7.0 億元/平方公里。表1-7市 2010 年城區及各縣市地均產出全省比較,的地均產出處于中下游水平,僅高于宿遷和港,與無錫市 16.6 億元/平方公里的高地均

34、產出水平還有較大的差距。圖1-23江各地級市地均產出(2010 年)(2)工業產出2010 年,市共有工業用地面積 67.95 平方公里,工業增加值為 537 億元,工業地均產出 7.9 億元/平方公里。全省比較,的工業地均產出處于最后一位,僅為無錫市的 1/4 左右,提高工業地均產出是市未來發展的重點之一。13億元/平方公里18.016.616.416.015.414.013.6 12.612.212.011.010.09.37.87.48.07.06.05.55.74.02.00.0南 無 徐 常 蘇 南 連 淮 鹽 揚 鎮 泰 宿京 錫 州 州 州 通 云 安 城 州 江 州 遷市 市

35、市 市 市 市 港 市 市 市 市 市 市市建成區面積(平方公里)GDP(億元)地均 GDP(億元/平方公里)中心城區120872.677.3漣水縣25157.456.3縣12105.158.8盱眙縣27154.255.7金湖縣15.898.556.2市(總計)199.81388.077.0市城鄉統籌簡本圖1-24江各地級市工業地均產出(2010 年)(3)農業產出2010 年,市農業總產值為 211.51 億元,農業耕種面積為 4727.84 平方公里,農業地均產出為 447/平方公里。全省比較,的農業地均產出處于中下游,作為農業大市,與無錫、蘇州等的農業發展還有一定差距,需從效益上考慮農業

36、的發展。圖1-25江各地級市農業地均產出(2010 年)14/平方公里億元/平方公里800706700632 636600581530500457447483449 4464114254154003002001000南無徐常蘇南連淮鹽揚鎮泰宿京錫州州州通云安城州江州遷市市市市市市港市市 市 市 市 市市40.036.235.0 32.530.025.022.9 22.222.6 22.420.017.817.0 17.415.011.910.08.57.9 8.6 5.00.0南無徐常蘇南連淮鹽揚鎮泰宿京錫州州州通云安城州江州遷市市市市市市港市市 市 市 市 市市市城鄉統籌簡本(二)難題低、弱

37、、乏、散1、低(1)2010 年與工業化發展水平較低率 50.8%,與平均水平相當,低于江平均水平10 個百分點。工業比重、鄉鎮工業增加值比重均較全省平均水平低,工業化、發展處于加快發展階段,但仍均處于較低水平。圖1-262010 年全省各市城鎮化水平比較表1-82010 年全市、市區及各縣水平圖1-272010 年各縣三次產業比例情況15120.0100.080.041.439.332.138.534.439.060.040.041.343.846.143.852.546.620.026.60.06.114.117.719.617.2全省市 漣水縣縣 盱眙縣 金湖縣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城

38、市名稱總人口()城鎮人口()城市人口()率(%)全市480.40244.00193.7650.79市區263.72152.47122.2057.82漣水縣85.9833.6624.9039.15縣32.6514.5613.1644.61盱眙縣65.9329.0221.1044.01金湖縣32.1314.2912.4044.48市城鄉統籌簡本(2)村鎮集聚規模與人口集中度較低鄉鎮平均人口規模 40801 人,僅為全省鄉鎮平均規模 61032 人的三分之二,也遠小于蘇北各市的鄉鎮規模。行政村 1406 個,平均規模 2369 人,略低于全省 2608 人平均規模;有自然村 23296 個,平均規模 143 人,平均用地規模為3.36 公頃,其人口規模和用地規模全省最小;每個行政村平均約有 16.6 個自然村,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10.1 個,也高于蘇北各市水平。村莊、鄉鎮數量多、規模小,人口集中度較低。表1-92010 年市與全省鄉鎮人口情況比較分析表1-102010 年市與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