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山市黃圃鎮總體規劃(2004 2020 )說明書(市政部分)第一章給排水及防洪工程規劃1.1給水工程規劃依據(1)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提供黃圃鎮總體規劃的規劃部分資料;(2)中山市總體規劃調整(19992010)»(3)中山市城鎮給水專項規劃(19992010 )»城市給水工程規劃規范(GB50282-98 )»中山市城市規劃技術管理規定(試行)»0給水工程現狀黃圃水廠為黃圃鎮供水水源,取水自桂洲水道,水廠設于取水點東南 2.1km的山 頂。源水經沉淀、過濾、消毒,自流供鎮區使用。水廠現狀規模 4萬m印d (2個系列),目前正在擴建第3系列2萬m3/d
2、,預計2004年4月建成,到時可形成6萬mgd的供水 規模。出廠供水管道為2根DN600管道,水壓0.35Mpa ,目前最大日用水量為4.3萬mgd,鎮區管道已覆蓋全鎮,但多為枝狀管網給水工程規劃用水量預測根據城市給水工程規劃規范及中山市城市規劃技術管理規定 ,按城市單位人 口綜合用水量標準0.5萬m3萬人d,暫住人口 0.3萬m3萬人 d進行估算,到規劃期末 的總用水量為16萬m3/d。分區用水量:河西片區(包括鰲東片):9.5萬m3/d;馬新片區:4.5萬m3/d;大雁片區:0.95萬m3/d;村:萬 m3/d;供水水源近期以原黃圃水廠作為供水水源。近來,作為取水來源的桂洲水道,因受上游順
3、德 地區的排污影響,水質有下降趨勢,根據環保部門建議,遠期擬新擇水源,另建水廠。為 此,本規劃初選遠期黃圃鎮新水源位于鎮區以南的雞鴉水道岸邊,位置見 W-01附圖, 最終位置應通過環評認證。根據規劃總用水量,擬在 2007年建成新水廠一期工程,規模 68萬m3/d,規 劃期末建成二期。老水廠隨新水廠的建成逐步退役, 最終可作為全鎮的備用水廠使用, 清 水池可用于調節水量給水管網按新水廠及規劃期末的用水量配置給水管網,管網布置詳見W-01附圖。出廠輸水干管不少于2條,且一條損壞時另一條能滿足 70%的輸水量;供水水質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 )的規定;配水管網的供水水壓可滿足接管點處
4、服務水頭28m的要求;給水干管應逐步形成環網,以策安全。最小給水干管DN200 ;本規劃給水管網為生產一一生活一一消防合并管網,用于消防的一次滅火用水量,按同一時間內發生火災的次數為 2次確定為45L/S。管網在滅火工況下,即使一條 總輸水管發生故障,最不利點給水干管的水壓也不低于O.IMpa o水源衛生防護地帶及綠化新建水源的一級防護區為沿雞鴉水道取水點上游 1000m ,下游500m的范圍;二級 防護區按中山市城市規劃技術管理規定執行。水廠周邊應有不小于10m寬的綠化帶環繞。安全供水安全供水包括以下主要內容:水源一級衛生防護地帶的形成、維護和監督;供水水質的定期監測;環形管網的逐步形成;與
5、老水廠管網聯網,互為備用1.2污水工程規劃依據(1) 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提供黃圃鎮總體規劃的規劃部分資料;(2) 中山市總體規劃調整(19992010)»(3) 城市排水工程規劃規范(GB50318-2000 )»中山市城市規劃技術管理規定(試行)»(5) 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 )»(6) 廣東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 )。污水工程現狀1鎮區內現狀排水體制多為雨污合流制,沒有獨立的污水管網,生活污水與地面雨 水均就近排入雨水管道或各河涌水體。1原規劃污水處理廠沒有付諸實施。1近年開發新建的住宅小區和工業園區采用了
6、雨污分流制,但外部仍然以合流制運 行排入雨水管道或河涌水體內。污水工程規劃1污水量總污水量按用水量的80%計算,到規劃期末的總污水量為 10萬mgd分區污水量:河西片區(包括鰲東片):6萬m3/d;馬新片區:3萬mEd;大雁片區:0.6萬m3/d;村:0.7 萬 m3d;1排水體制根據中山市總體規劃規定,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體制。近期各地塊開發應按分流制 建設,在污水處理廠未建成前可暫以合流制運行。建成區可按截流式合流制改造,有條件者也可改為分流制。1污水管網按三大片區分別沿規劃道路布置污水干線管道,排向污水處理廠,排水方式以自流為主,最小管徑D300;最小坡度10.001 ;最大設計充滿度0.
7、75 o管道在穿越主要河道或 埋深較大(大于5m)時,設置污水提升泵房。規劃提升泵房計7座,平均每座占地約500m2< 污水管網布置詳見 W-02附圖。原規劃大雁、新地、馬新及食品工業園的污水管網,在本規劃中均作了較大調整,并 以本規劃為準。1污水處理廠根據規劃建設用地的具體情況,按三大片區分別設置污水處理廠:北部大雁片區,污水廠設于大雁工業園東部,規模 0.6萬m3/d;中部河西片區(包括鰲東片),污水處理廠設于東部的黃圃水道岸邊,規模 6萬mEd;東部馬新片區,污水廠設于 該區東部的黃沙瀝岸邊,規模 3萬m3/d;北部大雁片區污水處理廠位置已經環評認證,中部及東部污水處理廠位置,有待
8、 環評認證;北、中、東污水處理廠,按二級處理工藝流程估算,分別占地為 1.1> 6、4hm2;污水處理廠主要處理居民生活污水及一、二類生產企業排出的生產廢水,出水執行污水綜合排放標準的一級排放標準,并執行廣東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的一級標準。工業廢水必須達到廣東省污染物排放限值中的三級標準,才能 匯入污水管網,進入污水處理廠;在污水處理廠建成之前工業廢水外排必須達到廣東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的一級標準;北部片區污水處理廠處理后的水通過內河河涌排入洪奇瀝;中部片區污水處理廠處理后的水通過內河河涌排入黃圃水道;東部片區污水處理廠處理后的水排入黃 沙瀝;遠離中心鎮區的各村污水,采用小型污水處理裝置單
9、獨進行處理。1.3雨水及防洪工程規劃依據(1)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提供黃圃鎮總體規劃的規劃部分資料;(2)中山市總體規劃調整(19992010)»中山市城市規劃技術管理規定(試行)»廣東省中山市江河流域綜合規劃(19972020)»現狀 鎮區內現狀排水體制多為雨污合流制,鎮中心區主要道路均鋪設有排水管道,就 近排入河涌水體。管道設置不夠規范,排水能力偏低。1近年開發新建的住宅小區和工業園區,采用了雨污分流制,均設有雨水排水管道。1根據不同地塊,為抵御外江洪水,分別建有大小不等的圍堤、水閘及排澇泵站。北片區有大雁圍、容高圍;中部片區有文明圍(與南頭鎮合用) ;東部片
10、區有馬新圍及橫 石圍。內河河涌出口均建有水閘及排澇泵站, 排洪方式為自流加抽排。平時外江水位不高, 圍內雨水自流外排;當外江遭遇洪水水位抬高后,各河涌出口關閘,圍內雨水則通過泵站 外排。1鎮域內大部分地區地勢低洼,河網密布,大小河涌計47條,是排除地面雨水的通道。雨水及防洪工程規劃規劃標準雨水管道設計重現期一般為1-2年;內河主要排水河涌按10年一遇驗算; 外江防洪圍堤按50年一遇設計。1雨水排水管網以各主要內河排水河涌為基礎,分片設置雨水管道,就近排入各河涌,最小管徑D400;最小坡度iO.001 o排水方式為自流,雨水排水管網布置詳見W-03附圖 1各主要河涌保持現狀,定期清淤。1外江防洪
11、設施(圍堤、水閘、排澇泵站)均由水利局統一規劃和實施,圍堤規劃設計標準除文明圍為50年一遇以外,其余為3020年一遇。其中大雁圍及容高圍在開 發為工業園后,所占蓄洪容積過大,因此該二圍及其排澇設施應相應提高防洪標準。1根據水利部門規劃,內河關閘排澇可控制的最高水位為1.74m (85國家高程),則基建最低控制標高定為2.20m o第二章供電、電信工程規劃2.1規劃依據(1)中山市黃圃鎮總體規劃規劃部分2002-2020年;城市電力網規劃設計導則;城市電力規劃規范GB/50293-1999 ;中山市城市規劃技術管理規定;中山“十五”電網規劃;中山市移動通信網絡基站規劃;已通過審批黃圃鎮各工業園區
12、的規劃。2.2供電工程規劃現狀2002年黃圃鎮全社會最高用電負荷為 4.37萬kW,比2001年增長25% ; 2002年 全社會用電量為1.75億kWh ,比2001年增長24.64 %。黃圃鎮現有2座110kV變電站(黃圃站,容量2X31.5MVA ;特鋼站,容量1X20MVA), 有1座中山發電廠(裝機容量為 2X50MW ) o現狀有1回220kV架空線路(良小線)和4回110kV架空線路(黃火線、阜黃線、 特鋼支線、口火線)縱橫穿越鎮域。負荷預測根據黃圃鎮用地性質,采用分類負荷密度法預測本鎮區用電負荷,用電指標(居住用地:200kW/ha ;公共設施用地:400kW/ha ;工業用地
13、:400kW/ha ;倉儲用地:10kW/ha ; 市政設施用地:300kW/ha ;村莊用地:80kW/ha ),預測黃圃鎮用電負荷為 474944 kW。 其中河西片124744 kW;馬新片165832 kW;鰲東片用電負荷85192KW ;大雁片用電 負荷 99176 kW o電網規劃根據用電負荷預測結果并結合市域電網規劃及用地布局情況,至V2020年,按中山發電廠退役情況考慮,考慮110kV文安站供河西片北部10kV負荷約45萬kW, 110kV #輝北站供河西片南部10kV負荷約45萬kW,經計算,黃圃鎮在現有1座110kV黃圃站的基礎上,還需規劃220kV變電站1座,110kV變
14、電站3座,具體為:在鎮區東北面規劃1座220kV站(后崗站,終期容量4X240MVA ),在馬新工業區規劃2座110kV站(馬 新1終期容量2X50MVA ;馬新2#站,終期容量3X50MVA ),在大雁工業區規劃1座110kV站(大雁站,終期容量 3X50MVA ) 0在110kV大雁站建成后,將取消110kV 特鋼站。隨著鎮區用電負荷不斷增大,110kV黃圃站應改造為容量2X50MVA 0綜合上述,至IJ 2020年黃圃鎮 220kV 主變容量為 960MVA , 110kV 主變容量為500MVA o規劃220kV、110kV線路一般采用架空線路,且考慮采用單塔雙回架設,一般在相 關道路
15、的東、南側留出高壓走廊,鎮內以 110kV線路作為主干高壓配電網,每個 110kV 變電站都有2個獨立的電源,以提高供電可靠性。詳見供電工程規劃圖。電力設施用地規劃220kV > 110kV變電站均采用戶外式,規劃用地為220kV站預留3000040000 平方米/座;110kV站預留550010000平方米/座。220kV線路單塔雙回(單回)走廊控制寬度為 40-45米;110kV線路單塔雙回(單 回)走廊控制寬度為25-30米。2.2.5 10kV配電網規劃設計原則10kV配電網的規劃設計應滿足城市電力網規劃設計導則的要求,10kV變配電所作為市政建設的配套工程,應配合新區開發或舊區
16、改造同時建設。10kV變配電所宜采用戶內形式,10kV配電線路在近期可采用架空線路, 遠期則考慮電纜。10kV配電線路一般布置在道路東、南側2.3電信工程規劃現狀目前,黃圃鎮有1座電信局(黃圃局),2002年交換機容量為26240門,實裝19753為黃圃鎮提供電信服務。此外,已建成數字數據網、中繼網、ATM等數據通信網,基本滿足鎮用戶通信的需要。黃圃鎮有1座郵政分局,負責整個鎮的郵政業務。市話量預測根據黃圃鎮規劃用地性質,利用主線密度法預測用線線對,用線指標(居住用地:120線/ha;公共設施用地:100線/ha;工業用地:50線/ha;倉儲用地:10線/ha;市政設施用地:10線/ha;村莊
17、用地:50線/ha)預測黃圃鎮主線用線量為 189139對線。交換機容量:2020年裝驗機率按0.8計,黃圃鎮交換設備總容量為 236423萬門。 取交換機容量為24萬門。電信局所規劃根據中山市總體規劃調整及市話需求量預測結果,至V 2020年,黃圃鎮不增設電信局,只需將原有的黃圃局交換機擴容到24萬門。根據用地布局情況,在鎮中心區、工業區、中心村增加光纖接入點及寬帶接入節點,以滿足鎮區用戶通信的需要。管道規劃原則通信線路全部采用電纜線路,管道采用 PVC-100管埋地敷設,布置在道路西、北側 人行道上。通信管道成網狀布置,以增加配線的靈活性和可靠性。規劃管孔數除統籌考慮 各個電信運營商的通信
18、業務需要外,還需考慮有線電視及備用等需要。市政道路施工時, 要求與管線部門配合,按遠期管孔數一次性預埋。通信基站及微波通道為滿足黃圃鎮范圍內的無線通信覆蓋的要求, 各電信運營商根據設備通信要求適當選 擇地點安裝無線發射基站、天線;移動通信基站的設置應滿足 中山市移動通信網絡基站 規劃的要求。通過鎮區的微波通道要按照中山市綜合通信傳輸網規劃進行保護,力求建立一 個空中和地面、有線和無線的立體通信網絡。郵政網點黃圃鎮有1座郵政分局,負責整個鎮的郵政業務。到2020年,黃圃鎮不增設郵政分局。郵政網點設置應便于群眾用郵,其服務半徑為0.71.0公里。第三章燃氣工程規劃3.1現狀概述及規劃目標本規劃范圍
19、現狀有液化石油氣儲罐站 1座,儲氣規模為100立方米,用戶全部為瓶裝液化石油氣用戶,未有管道氣。隨著城市化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用管道氣勢在必行,對于改善大氣質量,保護環境具有積極的意義。參照中山市中心城區燃氣工程 規劃(19982010年),2020年本區居民燃氣氣化率達100% ,爭取實現管道燃氣氣化 率 80% o全部管網按近期使用液化石油氣,遠景以天然氣為氣源確定管徑,做到近期與遠景相結合,一次規劃,分期建設實施。并大力采用新技術,新設備和新材料,聚乙烯( PE ) 管可應用于中、低壓燃氣管。3.2用氣量預測及儲存基地規模氣源規劃近期氣源:液化石油氣遠期氣源:液化石油氣(瓶裝氣)
20、天然氣(管道氣)天然氣33108.440.8782.39 (40.2513.48 X10'6氣源源物性參數低熱值(MJ/nM) 密度(Kg/NM)華白數(MJ/NM)運動粘度(m/s )液化石油氣(氣態)氣態)557 (液態)各項規劃指標3.2.3.1 戶籍居民耗熱定額:2930 MJ/人年。外來人口居民耗熱定額:2930x0.7=2051 MJ/人年高峰系數(1) 月高峰系數計算月的平均日用氣量與平均月的平均日用氣量之比Km = 1.20(2) 日高峰系數計算月最大日用氣量與計算月平均日用氣量之比Kd = 1.17(3) 時高峰系數計算月最大小時用氣量與該日平均小時用氣量之比Kh =
21、 2.80(4) 用氣高峰系數三個高峰系數相乘Km.Kd.Kh = 3.9312各類用戶耗氣量比較居民用氣:(公建用氣+工業用氣)=70: 30儲罐站及調壓站的供氣規模考慮居民用氣、公建用氣及工業用氣工業生產月、日用氣按均勻計,生產班制按兩班計,用氣時不均勻系數為1.5未來預見量:按總供氣規模的5%十3.2.3.6 居民戶均人口 : 3.5人/戶本區內設1座天然氣高中壓調壓站,用地面積約0.1公頃,管道供氣范圍為本規劃區,調壓站高峰小時供應能力為:15341NMH ;按照中山市儲罐站規劃要求,瓶裝氣由黃 圃儲罐站及東升儲罐站承擔供應。由于中山市域天然氣規劃尚未編制完成,因此本規劃中的調壓站、高
22、壓天然氣管道走向可根據市域規劃進行調整。預測用氣量,確定液化石油氣的儲氣規模近期氣源為液化石油氣,其年總用氣量為:3.4輸配管網系統2930X 106X 31 X 104X 1.05 2051X 106X4X 104X 1.056 + 6108.44 X 10 X 0.7108.44 X 10 X 0.7壓力級制=1369.89 X 104 (NM氣態石油氣)=3274.04X 104 (公斤)本規劃采用中壓一級壓力系統,其工藝流程如下:天然氣咼中壓調壓站一中壓管網一庭院管一一立管一用戶調壓器一煤氣表戶內管一煤氣灶、熱水器壓力范圍(1) 調壓站出口壓力:0.20MPa(2) 用戶調壓器出口壓力
23、:2.0KPa=644.16(m ),取 V = 650 (M)3.2.4.2遠期氣源為天然氣(占80%和液化石油氣(20%,其年用氣總量分別為天然氣:64642930X 10 X 31 X 10 X 80%X 1.052051 X 10 X 4X 10 X 80%X 1.056 + 633 X 10 X 0.733 X 10 X 0.7=3601.23 X 104 ( nM 年)按照有關總規的儲氣系數來推算液化石油氣所需儲氣罐的容積。液化石油氣儲罐容積為:430X 1.20 X 3274.04 X 10365 X 557 X 90%343每戶高峰小時耗氣量:燃氣管道的終點壓力(絕壓KPa)Q
24、 = 2930 X 3.5 X 1.2 X 1.17 X 2.8/365 X 24X 108.44=0.10KgLPG/ 戶時或 Q = 2930 X 3.5 X 1.2 X 1.17 X 2.8/365 X 24X 33=0.139NM3天然氣/戶時水力計算公式:(1)低壓燃氣管道單位長度的磨擦阻力損失按下式計算:竿=6.26 X 107X Q p tTLdTo式中:P 燃氣管道磨擦阻力損失(Pa)入燃氣管道磨擦阻力系數L 燃氣管道的計算長度(M)Q 燃氣管道的計算流量(M /h )d管道內徑(mr)ip 燃氣的密度(Kg/ M3 )T 設計中所采用的燃氣溫度(K)T 0 273.16 (K
25、)(2)高壓、次高壓和中壓燃氣管道的單位長度磨擦阻力損失按下式計算:=1.27 X 1010 入孚LdTp T0Z壓縮因子,當燃氣壓力小于1.2Mpa(表壓)時Z取1L燃氣管道的計算長度(KM)(3)室外燃氣管道的局部阻力損失按燃氣管道磨擦阻力的5%進行計算.管網敷設準則:(1) 干管宜靠近用氣大戶,主干線連接成環狀;為保證居民生活的用氣,小區管 網采用環狀布置;(2) 燃氣管道應優先安排在人行道中,避免在機動車道下布置燃氣管道。(3) 燃氣管道布置在道路的西、北側。(4) 中壓燃氣干管的布置詳見燃氣工程規劃的中壓管網布置圖。水力計算結果詳見有關計算書。3.5天然氣的調峰天然氣為氣源時,平衡小
26、時的用氣不均所需調度量由天然氣供氣方解決,不足時可由城市燃氣輸配系統解決。3.6數據監控及采集系統隨著管網的建設發展,專業供氣公司應建立輸配網絡的自動調節系統,即SCADA系統。以提高生產管理和管網維護的自動化。式中:P 1燃氣管道的起點壓力(絕壓KPa)3.7搶修服務為保證城市燃氣設施的安全、可靠運行,專業供氣公司必須設立2 4小時搶修值班 和報漏電話。建立嚴格的管網巡查制度,配備先進的檢測和維護設備。迅速消除城市燃氣管網的 漏氣及故障。3.8技術經濟指標供氣人口:瓶裝液化氣7萬人管道供氣 28 萬人氣化率:瓶裝液化氣20%管道供氣80%管道供氣規模:液化石油氣1369.89萬N內年天然氣3
27、601.23萬N和年管道總長度:中壓管網205公里第四章 消防與抗震防災規劃4.1消防規劃消防規劃目標近期逐步達到消防法制基本健全,城市消防基礎設施基本配套完善,全社會抗御火災的整體能力明顯增強,基本形成適應黃圃鎮經濟建設發展要求的消防安全保障體系。遠期建立完善有效的與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相適應的消防安全保障體系。消防站設置根據城鎮總體布局,消防站布局應以接到報警五分鐘內到達責任區邊緣為原則。每 個消防站的服務范圍按47平方公里考慮,并與毗鄰的南頭鎮規劃相協調,規劃設置鎮 區消防隊,全鎮消防指揮中心站設在馬新片,分別在河西片、馬新片、鰲東片和大雁工業 園設置4個標準型普通消防站。完善消防隊伍編制
28、,充實消防裝備,建立與周邊鎮區的 消防聯動體系。消防用水與管網布置規劃建設生產-生活-消防合并用供水管網。城市給水規劃的管網、管徑、消火栓間距應符合國家有關規范要求。消防栓按不大于120米間距沿城市道路設置,每個交叉口均須布有消火栓。全鎮按同時發生火災兩次考慮,消防水量為45升/秒。給水管網在滅火工況下,即使損壞一條出廠輸水干管,最不利點給水干管的水壓不低于O.IMPao消防標準與重點保護單位鎮區規劃建設的各種建筑,其耐火等級應為一級或二級,要嚴格限制三級建筑。根據城鎮布局和用地性質,確定城鎮重點消防地區和消防保護單位,主要是火災危 險大,發生火災后損失大、傷亡大、影響大的地區,以及易燃易爆品
29、儲存加工場所、行政 文化中心、高層建筑、醫院、學校、耐火等級低的住宅區,具體包括大雁工業園、馬新工 業園、中山火力發電廠、物流中心、力時由沐變電沐行政中心、新民路商業鬧市區和舊 鎮區消防安全條件較差的地區等。消防通道要求中心鎮區應從根本解決道路交通入手,采取完善城市道路網、合理布置主次干路、 提高道路網密度、加強交通管理等一系列工程措施,減少交通阻塞,提高通行能力,確保 消防通道暢通。舊鎮區是消防重點,在實施舊鎮區改造的同時,應按消防技術規范規定, 打通消防通道。新區建設中應嚴格按照消防技術規范規定設置消防通道。消防通道之間的距離不大于160米,道路寬度不小于4米,凈空不小于4米,轉彎半徑不小
30、于12米,消防通道縱 坡不大于7%0高層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廠房和物資倉庫等單體建筑周圍,必須嚴格按照有關消防技術規范的規定,設置消防通道和留出消防車撲救面等消防操作場地。廠房和倉庫消防6米的平坦空地車道設置,應結合用地情況設環形車道或在建筑物長邊設置寬度不小于危險品儲運生產、儲存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的工廠、倉庫應設在鎮區邊緣的獨立安全地區,并與人員密集的建筑保持規定的防火間距。 位于舊鎮區的嚴重影響消防安全的工廠倉庫必須納 入舊鎮區改造規劃,限期遷出或改變生產使用性質等措施,消除不安全因素。危險品運輸線路規劃:指奎路為危險品運輸車輛過境線;嶺欄路、新豐北路、橫石路、興圃大道(橫石路口以東段)和雁
31、林路為鎮內危險品運輸線路。危險品運輸車輛應懸掛明顯的標志。4.2抗震防災規劃抗震設防標準黃圃鎮屬于基本地震烈度vn度地區,除了臨時性和輕型建筑之外,都需要考慮防震措施。對于城市生命線工程建筑,可以按本地區設防烈度提高一級采取抗震措施。抗震防災措施(1) 城鎮功能分區和用地強度要充分考慮地震地質情況。對于遭遇地震破壞后會導致嚴重后果的建構筑物,在規劃選址上應避開斷裂帶等不利地段。在地震地質不利地段的建構筑物應按照專門研究的地震動參數進行抗震分析計算,采取特殊的抗震措施,確保安(2) 利用片區和組團之間的隔離地帶,平緩的丘陵綠地以及鎮區的公園、廣場、學校操場等布置抗震避難場地。規劃應達到鎮區人均3
32、 itf的抗震避難空間。規劃以指奎路、興圃大道、嶺欄路、橫石路、雁林路等作為抗震對外疏散通道,其它鎮區內主次干道作為 鎮內疏散救援通道。(3) 重要的行政機關、醫院、對外交通樞紐、物流中心、中山火力發電廠和輸變電 站、郵電交換中心、自來水廠、煤氣調壓站等生命線工程和重點工程項目須做建設場地抗 震安全評價,按抗震規范進行設計。(4) 城鎮供水、供電、燃氣應采用“多源供應、網狀輸配”,要求在設防地震烈度情況下確保安全供水、供電、供氣。(5) 規劃設立鎮級抗震救災指揮中心(設在鎮行政中心內),負責制定應急方案,統一指揮人員疏散和重要物資轉移。4.3人防規劃人防規劃目標貫徹人防建設與經濟建設相協調、與
33、城市建設相結合的原則,把人防建設納入城市 建設軌道,與城市建設同步發展。貫徹“平戰結合”的方針,充分發揮人防工程在平時的 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人防建設規劃(1) 結合新區開發,舊城改造和其它大型基礎設施建設,修建大型人防骨干工程部分人防工程可結合城市綠地、 廣場及地下行人過街通道修建。 在鎮中心區結合行政中心 設立人防指揮中心,按平戰雙重功能設計和建設。(2) 城鎮人防重點防護目標為政府機關及防空指揮中心以及橋梁、公路站場和通訊、電力、給水等重要部門。市政管線的敷設應與人防工程相結合,以提高其防空、防震等綜 合防御能力。(3) 鎮區居住區的人員掩蔽工程主要依靠結合民用建筑建防空地下室,并應盡可
34、能 與疏散主干道相連通。(4) 單建式人防工程應有兩個以上不同朝向的戰時出入口,每個口部根據功能設置,地面占地面積最小不少于 50平方米,口部應有防護措施。(5) 高層建筑及重要公共建筑物應設置地下室,平時可作停車場、地下商場或旅館 等用,戰時作防空洞使用。凡在中心鎮區范圍內新建10層(含10層)以上或整體基礎開挖 深度達3米(含3米)以上民用建筑,均應按底層面積計算修建“滿堂紅”防空地下室。防 空地下室的抗毀傷能力不低于五級,防護設備應一次安裝到位。(6) 人防警報建設應按城市人口比例和建筑密度規劃布局,每處覆蓋半徑500米人防規劃實施與平時開發利用(1) 人防工程建設必須與城市建設緊密結合
35、,地面、地下建設統一規劃。積極開發 利用城市地下空間,把城市建設納入人防工程體系, 使人防工程建設成為城市基礎建設的 組成部分。(2) 要注意保護城鎮地下空間資源,已規劃地下建設工程的地點不得隨意開挖。(3) 已建人防工程,除規定不能開放的外,平時都要盡量開發利用,為社會經濟發展服務。鎮區人防工程主要用于商業娛樂、倉儲生產、停車等。結合民用建筑的人防地下室要與地面建筑功能相配套第五章環境衛生工程規劃5.1環衛規劃目標為美化鎮容鎮貌,優化生態環境,保障市民健康,規劃建立完善的城鎮環境衛生行業管理體系和生產服務體系,城鎮垃圾和糞便處理全部實現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5.2垃圾量預測根據總體規劃預測,人均生活垃圾按 0.9公斤/日計算,近期規劃計算總人口為 22.0 萬人,則全鎮日產垃圾量約為198噸;規劃期末計算總人口為 33萬人,則全鎮日產垃圾 量約為297噸,全年生活垃圾約為10.8萬噸。5.3垃圾收集與處理生活垃圾對鎮區生活垃圾實行分類袋裝化收集,按三級方式對生活垃圾進行集中清運,即由垃圾收集間經垃圾轉運站至垃圾處理廠。根據中山市總體規劃調整(19992010 ),黃圃鎮生活垃圾集中運至規劃的烏珠垃圾焚燒廠處理,殘渣運至3公里外的衛生填埋場作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智能樓宇系統升級改造合作協議
- 2025年北京市西城區高考地理一模試卷
- 公文語言的簡練與表達試題及答案
- 出生日期及工作背景綜合證明書(6篇)
- 智能硬件產品創新研發方案
- 小區農業綜合服務合作協議
- 工業自動化設備采購合同
- 行政管理與政策倡導的結合試題及答案
- 法律服務行業執業資格證明書(7篇)
- 管理心理學對市場營銷的啟示試題及答案
- 每日安全檢查表
- 學會寬容快樂生活主題班會課件
- 畢業生就業意向調查表
- 微電網及儲能技術
- 《食品安全事故處置方案》
- 國家電網招聘之其他工學類復習提高資料打印
- 嬰兒撫觸與嬰兒操-嬰兒撫觸的手法(嬰幼兒撫觸與按摩課件)
- 學校食堂病媒生物防治管理制度范本(通用8篇)
- PID傳感器CF值異丁烯標定
- 氣排球記錄方法五人制2017年5月9日
- 碩士研究生專業研究方向證明(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