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五首》教案2_第1頁
《詩詞五首》教案2_第2頁
《詩詞五首》教案2_第3頁
《詩詞五首》教案2_第4頁
《詩詞五首》教案2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詩詞五首教案2重點:把握每一首作品怎樣融情于景,通過創造出一種意境來表達自己的胸襟、情懷或生活情趣的。把握關鍵詞的準確詞義,體味作者遣詞造句的妙處。難點:理解詩歌的意境。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觀滄海(一)作家作品簡介(二)題解:漢代樂府詩一般無標題,觀滄海這個題目是后人加的。樂府詩原來是可以歌唱的。詩的最后兩句“幸甚至哉,歌以詠志”是合樂時加上的,是詩的附文,跟詩的內容沒有聯系。(三)朗讀詩歌指導:先范讀再由學生試讀。(四)指導學生評析詩句。 逐句分析,先由學生分析,再由教師歸納。重點落實以下問題:1全詩12行,除開頭兩行外都是寫景,說說開頭兩行的作用。2區分一下哪幾行寫實景,哪幾行寫想象之

2、景虛景。3寫實景中有動有靜,分析這樣寫有什么好處。歸納:第一層(開頭兩句)交代觀海的地點,這是繼承詩經中直陳其事的寫法,顯得很質樸。第二層(“水河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寫海水和山島。海水蕩漾,是動態;山島聳立,是靜態,相互映襯,顯示了大海的遼闊和威嚴;再寫草木,仍然是靜態,次及“洪波”,又回到動態,顯示了大海的驚人力量和宏偉氣象。這一層全是寫實景。第三層(最后四行)借助奇特的想象來表現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氣概,這是寫詩人的主觀感受,是從兩個“若”字看出來的。4海是很難寫的,可是讀了這首詩,我們每個人大概都會感到海的偉大。這首詩究竟好在哪里呢?(五)小結全詩的寫作特色,并請同學們帶著感情,再

3、次朗誦這首詩歌。 (六)齊讀齊背,抽查個別背誦。二、次北固山下(一)作家作品簡介 (二)朗讀這首詩 (三)指導學生評析詩句,整體把握詩的內容。1詩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見的,為什么詩一開頭就提到“客路”呢? 2“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是詩人在何時何地見到的景象?你能想象出船行的圖景嗎?”為什么要特地提到“潮平”?3“江春入舊年”一句中“舊年”指的是一年中哪一段時間?4為什么詩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書呢?5名句分析。“海日”兩句從章法上看,有導出結尾一聯的作用,這就是說,它跟詩人的鄉愁有關,這樣說有根據嗎?這兩種景象有相同的地方嗎?6這種鄉愁并不使人感到低沉,請你體會其中的

4、道理。(四)當堂背誦。 由于詩的意境美、語言淺近而音韻和諧,應當比較易于成誦。三、望岳(一)作家作品簡介。(二)指導學生評析詩句。重點討論下列問題:1.詩題叫望岳,可見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詩中句句都是寫"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遠有近,有虛有實。試以兩句為一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樣的不同。2.“夫”是個虛詞,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樣)上,試比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語氣上有什么不同?3. 泰山之北為故齊地,之南為放各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整句話是什么意思呢?詩人這樣寫有什么用意?4.“造化”兩句。問:“神秀”,指英靈之氣,這是古人的說法。試

5、聯系前面一句說說這句的意思。5.“陰陽”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6.“蕩胸”兩句。大意已見注釋。問:這兩句寫詩人望岳所見,試作具體描述。表現了詩人怎樣的心情?7. “會當”兩句。絕頂,極頂,指玉皇項。問:詩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卻能“一覽(全都看到)眾山小”,這說明了什么?(三)背誦指導。第二課時四、如夢令(一)作家作品簡介 (二)教師領讀這首詞。 (三)指導學生評析課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1、這首詞所敘述的事發生在哪一個季節?2、它是詞人當天寫的嗎?為什么詞人經常想到這件事呢?(四)練習背誦。學生試背后,教師略說讀的節奏,再領讀一次,務求節奏鮮明。(五)繼續討論,深化理解。1.這首詞記的是女詞

6、人的一次郊游,是她獨自去的嗎?2. 為什么會“誤入”呢?還有別的原因沒有?3. 什么時候發現“誤入”的?4.既誤人,慢慢劃出去,不也行嗎?5. 你能想象出“爭渡”的情景嗎?6.請同學們用自己的話完整地敘述這件事的經過。(六)教師再次領讀。(七)小結五、西江月(一)作家作品簡介。 (二)題解 這首詞有個題目“夜行黃沙道中”,黃沙,即黃沙嶺,在江西省上饒縣西,辛棄疾退隱上饒帶湖期間,經常行經風景優美的黃沙進中。 (三)教師領讀全詞一至二遍,著力培養學生的節奏感,也可讓學生試讀。(四)指導學生解析課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1. 詞人這次夜行的路程長不長?從什么地方看出來的?2.路長,為什么要夜行?這時是什么季節?3. “說豐年”的是誰?4.請同學們用自己的話來敘述上片的內容。5.下片一開始就說“七八個星天外”,這意味著什么?6. “兩三點雨山前”,雨不大嘛,詞人著急么?7.詞人此刻一定是快步急行,他對這條路熟悉么?8.再看最后兩句,注釋里的話跟詞人的表述有什么不同?為什么要用倒語?9.補充解釋:詞中常常出現倒語,有的出于表達內容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