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單元 厘米、分米、米 教 學 計 劃本 單 元教 材 分 析測量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的,是培養學生數學意識和初步空間觀念的重要內容。本單元是在學生對物體的長短有了初步認識和生活經驗的基礎之上學習的,主要內容是在實際的測量過程中,認識米,厘米和分米。在單元的最后還安排了測量直角的身體的部位的長度的實踐活動。本 單 元教 學 目 標要 求1、 結合生活實際,經歷用不同方式測量物體長度的過程;會自己選擇測量工具測量物體的長度;在測量活動中,體會建立統一長度單位的重要性。2、 在實踐活動中,體會厘米、米的實際意義,知道分米,了解厘米、米、分米之間的關系;會進行簡單的長度單位換算;會恰當的選擇長度單位
2、測量物體的長度。3、 在測量活動中,培養學生初步的估測意識和習慣,發展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獲得與同伴合作解決測量問題的體驗。4、 體會測量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獲得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激發學生參與數學活動的積極性。 單元教學重點、難點、關鍵重點:知道分米,了解厘米、米、分米之間的關系;會進行簡單的長度單位換算;難點:會用直尺等測量量物體的長度并能認真讀出來。會恰當的選擇長度單位測量物體的長度。提高教學效果的措施1.結合生活實際讓測量活動貫穿學習活動的始終2.直尺 米尺等有刻度的用具單元教學安排 共6課時1、測量 1課時2、厘米的認識 1課時3、認識線段 1課時4、米的認識 1課時5、分米的認識
3、 1課時6、實踐活動-“我們的測量” 1課時課時計劃 年 月 日 本學期第 1 節教學內容測量 1-2頁課型新授教學目標1、 經歷用不同方法測量物品長度的過程,體會建立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2、 能估測熟悉物品的長度,會選擇測量工具測量物體。3、 感受與同學合作學習的樂趣,了解測量在生活中的簡單應用。重點難點掌握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教具準備鉛筆、蠟筆、曲別針課時安排1課時第 1 課時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備注一.情境導入師:拿出一支鉛筆和一根小棒。比較一下他們的長短。師:估計一下,一支鉛筆的長度大約等于幾個小棒的長度?二.自主探究1、師:一支鉛筆和一根蠟筆哪個長?哪個短?師:估計一下,一支鉛
4、筆的長度大約等于幾根蠟筆的長度?師:拿出一支鉛筆和一根蠟筆量一量。師:說說你是怎么量的?結果是多少?2、測量課桌面的長師:用手指一指課桌面的長在哪。師:用手比劃一下,可桌面有多長。師:同桌合作,選擇身邊的物品作為測量工具進行實際測量。教師指導。師:說說你選的是什么物品?測量的結果是什么?師:為什么大家的測量結果不一樣呢?師:下面大家都用同樣的蠟筆再量一次。師小結:要得到同樣的結果,就要用統一的測量單位。三、合作交流:師:同桌合作,用蠟筆測量桌面的寬。師:說說你是怎么測量的?結果是多少?四、鞏固拓展:1、師:用自己的橡皮測量課本封面的長和寬。師:說說你是怎么測量的?結果是多少?2、師:用曲別針測
5、量蠟筆、鉛筆鉛筆盒的長。師:說說你是怎么測量的?結果是多少?五.檢測小結:這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學生比一比,再交流。生:鉛筆比小棒長。(小棒比鉛筆短。)學生估計,然后交流方法。生:我是比的,鉛筆和小棒一端對齊,用小棒去量鉛筆。量幾次就有幾根小棒的長度。生:鉛筆長,蠟筆短。學生交流估計的結果學生測量。交流自己的測量方法:生1:移動蠟筆進行測量。生2:目測。學生指一指,同桌檢查。學生比一比。同桌合作測量。生:我們用鉛筆量的。鉛筆的一端和桌子的一端對齊,另一端做個記號,從記號再量。生:我用文具盒量的,方法和他的一樣。生:我用手拃量的。實際演示。這樣很方便。生:大家用的工具不一樣。有的長有的短,測量
6、結果就不一樣。學生用蠟筆再次測量。生:這回測量的結果一樣啦。生測量。生交流方法和結果。生測量。生交流方法和結果。生測量。生交流方法和結果。生:知道了要得到同樣的結果,就要用統一的測量單位。從學生熟悉的事物導入,自然進入新課。讓學生經歷估計驗證交流歸納的全過程,培養學生估測意識,提高學生參與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在交流過程中引導學生歸納出測量的方法。給學生充足的時間測量,通過用不同的物品測量,發現結果不一樣,有必要用統一的單位測量。通過用同樣的蠟筆測量,得出結果一樣。讓學生感受到建立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通過練習,考察學生用物品測量物品的方法的掌握情況。板書設計測量要得到同樣的結果,就要用統一的測量
7、單位。課后反思課時計劃 年 月 日 本學期第 2 節教學內容厘米的認識 3-4頁課型新授教學目標1、 經歷認識長度單位厘米的過程。2、 體會厘米的含義,會用厘米做長度單位測量物品的長度,能估測熟悉物品的長度。3、 感受與同學合作學習的樂趣,了解測量在生活中的簡單應用。重點難點重點:會用厘米做單位測量物品的長度。難點:建立1厘米的直觀表象。教具準備直尺、橡皮、圖釘課時安排1課時第 1 課時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備注一.情境導入師:要準確表示物品的長度,就要使用統一的長度單位測量。出示直尺,尺子上的“厘米”是國際上統一使用的一個長度單位。你知道1厘米有多長嗎?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厘米。二、自主探究
8、:1、觀察直尺師:拿出手中的直尺,觀察一下,你發現了什么?師:尺子上的“厘米”就是國際上統一使用的一個長度單位。“厘米”用字母“cm”來表示。1厘米記作1cm。小格子就是刻度,從0到1的長度,就是1厘米。相鄰兩個數之間的長度也是1厘米。比如,5到6之間也是1厘米。也可以用字母cm表示.。(板書)師:在尺子上找出1厘米,用手比一比。師:找一找身邊有哪些長度是1厘米的物品。師:在直尺上找一找2厘米,3厘米。的長度,用手比一比。三鞏固拓展師:同學們,我們又認識了一位新朋友厘米,你能用它正確測量物品的長度嗎?請大家用直尺測量一下一塊新橡皮的長度。師:誰說說你的測量結果?你是怎樣測量的?重點讓學生展示要
9、從“0”開始量。師:測量新鉛筆的長度:要求先估計,再測量。師:說出是如何測量的,和測量的結果。師:請你量一量書上的鉛筆有多長。四、鞏固拓展:1、師:量一量你的手指的寬度,看看哪個手指的寬大約是1厘米。2、師:請你完成練一練2題。師:說說你是怎么填的。3、師:小組合作,完成練一練第3題自選幾種學習用品,先估計,再測量,把結果都填在統計表中。五.檢測小結:這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學生觀察,然后交流。生:直尺上有數字,0在最前面。生:有0.1.2.3.4.5.6.7.8.9.10.還有小格子。學生用手比一比1厘米的長度。同桌檢查。同桌找一找,比一比。生:手指甲的寬大約是1厘米。生:橡皮的厚度大約是1
10、厘米。學生找一找、比一比。學生測量。生:我的橡皮長8厘米。生:把橡皮的一頭,放在“0”這里,另一頭,大約到8這里,大約就是8厘米。學生動手量一量,生:交流測量方法。新鉛筆18厘米。生測量交流。學生測量然后交流。生自做,交流。生小組合作、交流。生:認識了直尺,會用厘米作單位測量物體的長度。談話導入,引入新課。在觀察、交流中認識厘米。通過比一比,找一找,說一說的活動充分認識1厘米的長度。學會正確使用直尺測量。在應用厘米做單位測量物體長度的活動中,進一步體驗測量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讓學生嘗試估計,學會測量。讓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與同伴共同解決有價值的問題,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小組中取長補短,
11、進一步嘗試估測和學會測量,而且充分體驗與同學合作解決測量問題,感受成功的喜悅。板書設計 認識厘米(cm)尺子上的“厘米”就是國際上統一使用的一個長度單位。“厘米”用字母“cm”來表示。1厘米記作1cm。課后反思課時計劃 年 月 日 本學期第 3 節教學內容認識線段 5-6頁課型新授教學目標1、 通過測量物體的長度,初步認識線段,了解線段的基本特征,構建線段的模型。2、 通過實踐操作,學會用刻度尺測量線段的長度,并會畫線段(限整厘米)。3、 培養觀察、想象、操作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間觀念。重點難點重點:掌握線段的基本特征。難點:畫線段的方法。教具準備直尺、毛線、彩條、課時安排1課時第 1 課時教師活
12、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備注一.情境導入師:誰來說說用直尺測量的方法?二、自主探究:1、測量紙條的長。師:請你測量下面彩色紙條的長。 2、測量一段毛線的長。師:毛線的長怎么測量呢?師:說說你是怎么量的?結果是多少?師:毛線被拉直后,可以看作一條線段。板書線段。黑板的邊、桌子的邊、書的邊都可以看作線段。觀察線段,你發現線段有哪些特征?師:測量線段長度的方法同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相同。請你用直尺測量下面線段的長度。師:說說你是怎么測量的?結果是多少?三、合作交流:師:用直尺可以畫一定長度的線段。先確定一個端點,再把直尺的0刻度與端點對齊,從0刻度開始沿直尺畫到刻度5的地方,標出右側的端點。這條線段的長是5
13、厘米。四、鞏固拓展:1、師:量一量下面各圖形每條邊的長。師:說說你是怎么測量的?結果是多少?2、師:先量一量下面彩色紙條的長度,再畫一條同樣長的線段。3、師:用直尺畫出一條長是6厘米的線段。4、師:先用眼睛看一看,判斷哪條線段長。師:用直尺量一量。師:說說你量的結果。五.檢測小結:這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生:把直尺的0刻度對準物品的一端,再看物品的另一端對準直尺幾,就是幾厘米。生:這個紙條的長是8厘米。生:先把毛線拉直,再進行測量。生交流學生觀察,然后交流。生:(1)線段都是直的。(2)線段都有兩個端點。(3)線段可以測量長度。學生測量。學生交流。學生測量。學生交流。學生測量。學生畫線段、展示
14、。生判斷。學生量。生交流:生:認識了線段,會用直尺測量線段的長度,會畫線段。復習導入,引入新課。在觀察、交流中認識線段。體會線段的特征。掌握測量線段長度的方法。學習用直尺畫線段的方法。通過練習,檢驗學生用直尺測量線段的長度、畫線段的掌握情況。板書設計 認識線段課后反思課時計劃 年 月 日 本學期第 4 節教學內容米的認識 7-8頁課型新授教學目標1在實際測量中,經歷認識長度單位“米”的過程。2體會米的含義,知道厘米、米之間的關系;能以米、厘米為單位正確測量物體的長度。3進一步體會測量在生活中的簡單應用,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重點難點重點:體會米的含義難點:知道米和厘米之間的關系能以米、厘米為
15、單位正確測量物體的長度。教具準備直尺、米尺、折尺、卷尺課時安排1課時第 1 課時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備注一、情境導入師:我們在上節課已經認識了直尺和長度單位厘米,請同學們用厘米作單位測量一下黑板的長度。師:把你們測量的方法和結果告訴大家。師:剛才的測量有什么感受?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位新的測量工具米尺,并用它來測量一下。二、自主探究、師:在測量比較長的物體或距離時,通常用米作單位,米也是國際上通用的長度單位,米可以用字母m來表示。1米記作1m.。師:出示米尺、折尺、卷尺。米尺和折尺的長度都是1米。這盒卷尺最大可以測量5米。請你用它們再測量一次。師:說說你們用的測量工具和結果。三、合作
16、交流:師:這把米尺的長度是1米,你能用你自己的方式描述一下1米的長度嗎?師:指一指你周圍哪些東西的長度大約是1米。師:同學們仔細觀察一下,1米有多少個厘米,說一說你是怎么知道的。四、鞏固拓展:1、師:請同學們估計1米大約等于幾根鉛筆的長度? 師:估計的對不對呢,請同學們用自己的方法驗證一下。師:你們知道黑板的寬是多長嗎?請大家先估計一下再測量。2、師:教材中有一組填空題,根據你自己的生活經驗,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用字母表示填在括號里。師:說說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填的?五、檢測小結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學生測量。學生交流用直尺測量的方法和結果。生:用直尺一段一段地量,再加起來。生:比較麻煩生測量。學
17、生描述1米的長度生1:課桌的長大約是1米。生2:黑板的寬大約是1米生:一個格一個格的數,1米=100厘米 或1m=100cm學生估計學生測量。生:拿鉛筆和米尺比,1米大約是6支鉛筆的長度。學生先估計、再測量。生自做。生交流生:知道了米的含義,知道厘米、米之間的關系;能以米、厘米為單位正確測量物體的長度。讓學生充分發揮自主性,通過動手操作親自感知,從實踐中總結出“量比較長的物體或距離,通常用米做單位”。認識:“米”。 知道在測量比較長的物體或距離時,通常用米作單位。讓學生親自動手去數,從而建立1厘米和1米的空間觀念,并通過數自己探索出1米=100厘米。聯系生活實際,第三次體驗1米到底有多長。檢測
18、學生對米和厘米的認識。板書設計 米的認識1米100厘米 1m100cm課后反思課時計劃 年 月 日 本學期第 5 節教學內容認識分米 9-10頁課型新授教學目標1、經歷小組合作,探索米,厘米,分米之間關系的過程。2、認識分米,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3、積極參與合作學習活動,獲得與同伴解決問題的經驗。了解長度單位在日常生活找的廣泛應用。重點難點知道米。厘米,分米之間的關系。教具準備直尺,彩帶課時安排1課時第 1 課時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備注一情境導入師:這是什么?師:請你用米尺測量一條彩帶的長度。師:說說你測量的結果。師:比厘米大,比米小的長度單位是“分米”,這節課我們就來認
19、識分米。二 自主探究師:拿出你的尺子,在尺子上找出10厘米的長度。用手比一比10厘米有多長。師:10厘米就是1分米。分米是比厘米大,比米小的長度單位。分米可以用“dm”表示。1分米記作1dm。1分米=10厘米 或1dm=10cm師:彩帶的長度是50厘米,也可以說是多少?師:比一比1分米有多長。師:你能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長度是1分米的物品嗎?三合作交流:師:請你選擇合適的測量工具測量教室門的寬和高。師:說說你們是怎么測量的?結果是多少?師:1米有多少分米呢?拿出米尺,小組研究:看看1米有多少分米?板書:1米=10分米 1m=10dm師:那米、分米、厘米之間有什么關系呢?板書:1米=10分米=10
20、0厘米 1m=10dm=100cm四鞏固拓展1、師:同桌合作,測量課桌面的長和寬,并記錄下來。師:說說你是怎么測量的?結果是多少?2、師:自己完成練一練2題。師:說說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填的?3、師:同學們,假期里去旅游,你坐火車買票了嗎?你知道乘火車時購買兒童票的有關身高的規定嗎?你還知道哪些有關身高的規定?五檢測小結這節課你學到了那些知識?生:一條彩帶。生測量。生:學生找一找,比一比。生:5分米。學生比一比,互相看一看。生:粉筆盒的邊長大約是1分米。生:鉛筆的長大約是1分米。生:1拃大約是1分米。生測量。生交流測量的方法、結果:小組合作研究。生:因為1分米是10厘米,那就看看1米有多少個10
21、厘米。有幾個10厘米就有幾個分米。學生在米尺上找一找。生:1米有10個10厘米,就是1米有10分米。生: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2分米=20厘米。10分米=100厘米,1米=100厘米。所以1米,10分米,100厘米都相等。學生測量。生交流。生自做。生交流想法、結果。生:認識分米,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通過測量彩帶,引出“分米”。自主經歷10厘米是1分米的過程,理解分米和厘米的關系。親身感受1分米的長度。經歷自主探究米和分米的關系。學會數學思考。小組合作學習,探究米,厘米,分米之間的關系。及時的反饋練習,加深學生對知識的鞏固,及檢驗學生應用新知的能力。板書設計認識分米
22、分米可以用“dm”表示。1分米記作1dm。1米=10分米 1m=10dm1米=10分米=100厘米 1m=10dm=100cm課后反思課時計劃 年 月 日 本學期第 6 節教學內容我們的測量 11頁課型新授教學目標1.經歷同學合作,選用合適的工具測量身體某部位的活動過程。2.了解自己身上的數據,能用手拃、步長等作標準估測物品的長度。3.體驗估測活動的樂趣,培養初步的數學應用意識和估測能力。重點難點重點:用手拃、步長等作標準估測物品的長度 難點:選用合適工具測量身體某些部位教具準備直尺、米尺課時安排1課時第 1 課時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備注一、 情境導入師談話:告訴大家一個消息,為了調查同學們的發育情況,一會兒要對你們進行全方位的體檢, ,測量自己身體的這一項就由我們自己來完成。下面以小組為單位,利用準備的工具,認真完成此項任務,一會小組交流,看看哪個小組完成的好,誰是出色的小小測量員。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師:小組合作:先估計,再量一量。把結果記在“自主小天地”里。師:交流測量的方法和結果,并說一說在測量過程中出現了哪些問題,你們又是通過怎樣的方法解決的呢?”三、鞏固拓展:師:用自己身上的工具測量地磚的長、黑板的長、課桌面的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音樂課件教學
- 城市污水管網建設項目招投標方案(參考范文)
- 2025年差容式力平衡傳感器項目建議書
- 水肌酸產品項目建議書(范文模板)
- 2025年核輻射劑量防護儀器設備項目發展計劃
- 2025年丙二酮項目建議書
- 2025年特殊功能復合材料及制品項目合作計劃書
- 五年級上冊語文少年中國說-教案
- 五年級語文《狼牙山五壯士》教案
- 2025年寵物電商合作協議書
- DB44-T 2410-2023紅樹林生態修復工程評價技術規程
- YY/T 1830-2022電動氣壓止血儀
- 臨床、口腔醫師申報衛生高級職稱工作量登記表
- GB/T 10045-2018非合金鋼及細晶粒鋼藥芯焊絲
- GB 7099-2015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糕點、面包
- 2023年納雍縣財政局系統事業單位招聘筆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2023年廣東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及參考答案
- 建筑工程模板施工工藝技術要點講義豐富課件
- 永能選煤廠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 浙江省建設領域簡易勞動合同(A4版本)
- 位置度公差以及其計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