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時避難硐室_第1頁
臨時避難硐室_第2頁
臨時避難硐室_第3頁
臨時避難硐室_第4頁
臨時避難硐室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 避難硐室概括1. 概述根據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國發201023號)和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國家煤礦安監局關于建設完善煤礦井下安全避險“六大系統”的通知(安監總煤裝2010146號)的要求,以及山東省煤炭工業局關于印發山東省煤礦井下緊急避險系統建設監督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精神,結合興隆莊煤礦實際,開發設計了永久避難硐室,以供發生災變時人員安全避險使用。 2.主要用途當井下發生火災、爆炸、突出等災害事故后,井下人員所佩戴的自救器在額定防護時間內步行不能安全撤至地面時,其提供一個安全避險空間,對外能夠抵御高溫煙氣,隔絕有毒有害氣體,對內提供氧氣、食物、水,去除有毒有害氣體等

2、,創造基本生存條件,并為應急救援創造基本生存條件,并為應急救援創造條件、贏得時間。3. 使用環境條件適用于火災、煤與瓦斯突出、瓦斯煤塵爆炸危險性的礦井額定防護時間96小時,保持硐室內溫度35一下。相對濕度:095%4. 工作條件可在與外部的空氣、水、食物、電力全部隔絕的狀態下,依靠避難硐室內部儲備為避險人員提供至少96小時以上的生存條件支持。5. 主要技術參數額定防護人數1100人額定防護時間 h大于96硐室內溫度 不大于35壓縮氧氣供氧0.5L/min*人生存硐室內氧氣濃度在18.5%23%相對濕度不大于85%泄壓速率不大于350+-20Pa/hCO2吸收能力不低于0.5L/min*人CO2

3、處理能力20min內將CO濃度由0.04%降到0.0024%以下6. 安全使用注意事項6.1一般情況下的安全使用方法1. 通過防火密封門上的觀察窗口查看過度硐室內是否有人正在進行洗氣。2. 搬動過渡硐室門手柄,打開過渡硐室門。3. 進入過渡硐室并關閉過渡硐室(此時請勿打開生存硐室門)4. 打開壓縮空氣瓶閥門,開啟噴淋裝置,進行洗氣。5. 打開生存硐室門,進入生存硐室內關閉生存硐室門。6. 按避難硐室操作手冊,進行后續操作(詳見本手冊 第二章 避難硐室圖式操作說明)警示:1.不經洗氣就直接進入生存硐室,將會使災害產生的毒氣進入生存硐室,危害硐室內人員的生命安全。 2.用帶油污的手或工具去開動氧氣

4、瓶閥、安裝或修理氧氣管路,可能會引起發火。 3.進入生存硐室后未按硐室內的操作手冊進行操作,可能導致避難硐室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不能達到應有的防護時間和效果。6.2異常情況下的緊急處理措施1. 如果用帶油污的手去操作氧氣瓶閥門、安裝或修理氧氣管路發生著火時,先關閉閥門,并使用滅火器,對準火源將其撲滅。2. 避險人員長時間在密閉狀態下生存,要注意生存硐室內的氧氣濃度,氧氣濃度應控制在18.5%23%之間。如氧氣濃度超過此范圍時,應及時調節供氧量或補充空氣。 二、避難硐室圖示操作說明 災變發生后,避險人員應按閉災路線圖的指示迅速前往避難硐室。避險人員可以從兩側過渡硐室進入生存硐室。請按照以下圖示說

5、明進行操作。1. 避難硐室外部設施硐室外設有氧氣,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溫度傳感器,檢測硐室外部環境數據。傳感器數據直接顯示在機電硐室內的監控分站上,避險人員能夠準確掌握硐室外部環境狀況。 避難硐室外單向排氣閥,人員請勿靠近,嚴禁堵塞。硐室外設有氧氣,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溫度傳感器,檢測硐室外部環境數據。傳感器數據直接顯示在機電硐室內的監控分站上,避險人員能夠準確掌握硐室外部環境狀況。 避難硐室外單向排氣閥,人員請勿靠近,嚴禁堵塞。2. 進入過渡硐室操作通過防火密封門上的觀察窗口查看過渡硐室內是否有人正在進行洗氣。注意:如果有人正在洗氣,等其洗氣結束后迅速進入過渡硐室。確認過渡硐室內

6、無人后,旋轉左側上、下門手柄打開過渡硐室門進入過渡硐室。進入后立即將過渡硐室門關閉。3. 氣幕洗氣系統操作3.1壓縮空氣洗氣操作當人員進入過渡硐室后,首先打開所有壓縮空氣瓶閥門(把所有壓縮空氣瓶閥門打開到位)。每側過渡硐室均有空氣鋼瓶4只。此時空氣減壓器排氣壓力已經預設氣壓至0.3MPa,請勿旋動。打開壓縮空氣瓶管路控制球閥。 3.2壓風洗氣操作打開空氣幕裝置的控制球閥,空氣由噴嘴向外噴出氣幕對人員進行洗氣,洗氣過程大約需要2030秒(每次過渡硐室內洗氣人數不得超過4人) 3.3壓氣噴淋操作此時空氣減壓過濾器排氣壓力已經預設氣壓至0.3MPa,請勿旋動先打開壓氣噴淋裝置的控制球閥2再打開壓氣噴

7、淋裝置的控制球閥3,水幕由噴嘴向外噴出氣幕對人員進行洗氣,洗氣過程大約需要2030秒(每次過渡硐室內洗氣人數不得超過4人)4. 氧氣供給系統操作4.1醫用氧氣供養操作完全打開硐室內所有氧氣瓶(藍色)閥門(逆時針為打開,順時針為關閉),硐室內有氧氣瓶12只。打開生存硐室兩側的兩個氧氣流量控制裝置的控制閥門。此時氧氣減壓器排氣壓力已經預設為0.3MPa,請勿旋動打開氧氣流量計(逆時針開大,順時針為關小),將每個流量設置為:人數*0.5升/分鐘。流量計出口有氣體噴出即表示氧氣已經供給。如:總共10人,則需氧氣流量為5升/分鐘。注意:當氧氣傳感器顯示氧氣濃度超出(18.5%23%)范圍時,可緩慢旋轉氧

8、氣流量計的旋鈕來調節硐室內氧氣濃度。4.2壓風供養系統操作逆時針旋轉90°,打開壓風三級過濾裝置前端的不銹鋼球閥。聽到消音器發出聲音確認有壓風吹出表示此時壓風供養系統已開啟。壓風供養減壓裝置已設置好,請勿隨意改動。5. 吸附劑放置從吸附劑存放專用地點內取出兩盒二氧化碳(CO2)吸附劑,用刀具小心切開鋁箔。從吸附劑存放專用地點內取出一盒一氧化碳(CO)吸附劑,用刀具小心切開鋁箔。6.硐室內監控傳感器生存硐室兩側頂端設置有甲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氧氣、溫度、壓力傳感器,可通過讀取傳感器顯示數值確認生存空間的生存環境。7. 通訊電話生存硐室內的電話可以直接與礦調度室進行通話,以便救援人員

9、了解生存硐室內避險人員的生存狀況。8.衛生設施解手完畢踩下坐便器踏板,完成機械打包后放下坐便器上蓋。抽出儲便盒,將里面打包好的塑料集便袋取出放到指定位置。9.自救設施座椅下放置壓縮氧自救器,當外部環境允許逃離生存硐室或生存硐室內系統供給不能保證人員生命安全時,避險人員應佩戴好自救器迅速轉移。10. 其他物品座椅下分別配備由急救包一個,工具箱1個,壓縮干糧8箱,礦泉水36瓶。注意:食品為軍用壓縮餅干,一包4塊(約為6400千焦)每人每天一包。飲用水為礦泉水,一瓶為1000毫升,每人每天飲水量為2000毫升。 四、保養、維護安全警示:氣瓶屬特種設備,要嚴格按照氣瓶安全監察規程安全使用。搬運氧氣瓶,

10、人工移動時,要小心謹慎,輕搬輕放,禁止用肩扛或橫在地上滾動;遠距離搬運要帶好瓶帽,使用專用車運送,不得混裝;安裝和開、管操作氧氣瓶時,手和工具要嚴防沾有油污,絕對禁油。1. 日常維護、保養、校準煤礦企業應建立緊急避險設施的技術檔案,精確安全緊急避險設施設計、安裝、使用、維護、配件配品更換等相關信息。 煤礦企業應建立緊急避險系統管理制度,確定專門機構和人員對緊急避險設施進行維護和管理,保證其始終處于正常待用狀態。保持避難硐室內及其周圍的清潔。加強干部、工人的技術培訓,知道避險礦工正確使用。應定期對避險設施及配套設備進行維護和檢查,并定期更換產品說明書規定需要定期更換的部件及設備,每次檢查/檢修后

11、要關閉好避難硐室門。應保證儲存的食品、水、藥品等始終處于保質期內,外包裝應明確標示保質日期和下次更換時間。經檢查發現避險設施不能正常使用時,應及時維護處理。采掘區域的避險設施不能正常使用時,應停止采掘工作。煤礦企業按規定編制的礦井災害預防與處理計劃、重大事故應急預案、采區設計及作用規程中應包含緊急避險系統的相關內容。煤礦企業每年應將緊急避險系統建設和運行情況,向縣級以上煤礦安全監管部門和駐地煤礦安全監察機構書面報告一次。2. 檢修周期 每天應對緊急避險設施進行一次巡檢,設置巡檢牌板,做好巡檢記錄。煤礦負責人應對緊急避險設施的日常巡檢情況進行審查。 每10天應對設備電源進行一次檢查和測試 按煤礦安全規程規定,定期對傳感器進行校準。月檢:每月對配備的高壓氣瓶進行1次余量檢查及系統調試,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