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XXXXXXXXX 公司安全事故應急預案1編制目的為防止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完善應急管理機制, 迅速有效地控制和處置可能發生的事故,保護員工人身和公司財產安全,本著預防與應急并重的原則, 制定本預案。2危險性分析2.1企業概況廠房占地面積約XXX平方米,其中庫房面積約XXX平方米, 現有職工 xx人。主要生產經營汽車配件、汽車維修等。2.2危險性分析1、本行業存在的和發生的安全事故主要有:火災、電線老化造成漏電、電 線超負荷引起火災、易爆物品爆炸、危險化學品泄漏、氣體化學品中毒、機電設 備故障造成事故、員工違規操作造成工傷等。2、本企業主要危險源:電線、開關、插座、油漆、氧氣、乙炔、二氧化碳
2、、 氮氣、柴油、車輛、易燃雜物、員工安全意識、焊接設備、舉升機、砂輪機、焗 漆房等機電設備、易燃易爆物品。3、 應急資源:(1 )應急設施:漏電開關閘刀開關,干粉滅火器 個、泡沫滅火器個、消防栓個、水、沙土、疏散通道、止血貼外傷等醫療產品;(2) 人力資源:義務搶險救援人員 人。4、目前采取的防護措施:配備足夠滅火器材放置在顯眼位置,定期對消防消除隱患,易燃物品遠離火源電線并作警示標明示安全操作規程并定期對員工進行安全教育、設施和危險源進行檢查并作記錄, 志,在附近配置相應類型滅火器, 考核。3 應急組織機構與職責公司成立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和相應的應急救援工作組。3.1 指揮部組成人員和職責總
3、指揮:廠長: XXX 副總指揮:安全主管: XXX 成員: XXX 、XXX 、 XXX 、XXX 、XXX 總經理不在的情況下由安全主管進行現場指揮 指揮部主要職責:(1)組織制定本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2)保證本單位安全生產投入的有效實施;(3)組織安全檢查,及時消除安全事故隱患;(4)組織制定并實施安全事故應急預案;(5)負責現場急救的指揮工作;(6)及時、準確報告生產安全事故。3.2 工作組組成成員和職責搶險組:負責消防、搶險。成員:( )。 救護組:負責現場醫療、救護, 。成員:( )。 疏散警戒組:負責有秩序地疏散引導顧客,疏散完畢后有秩序撤離 , 現場警 戒,維持現場秩序,看守
4、搶救出來的物資,保證救災工作順利進行。成員:( )。通訊聯絡組:負責通訊、供應。成員:( )。后勤保障組:負責保障滅火用水等消防設施供應和其它應急物資設施供應; 負責事故后的水、電、現場搶修、恢復等工作。成員:( )。4 預防與預警4.1 事故預防措施(1)建立健全各種規章制度,落實安全生產責任;(2)定期進行安全檢查,強化安全生產教育;(3)車間、庫房加強通風、完善避雷設施;(4)采用便捷有效的消防、治安報警措施;(5)保證消防設備、設施、器材的有效使用。4.2 報警與通訊本廠將用于個體防護、 醫療救援、通訊裝備及器材配備齊全, 并確保器材始 終處于完好狀況;應急電話:火警: 119匪警:
5、110醫療急救: 1205 應急響應5.1 滅火處置方案1)發現火情,現場工作人員立即采取措施處理,防止火勢蔓延并迅速報告;3(2)搶險組按照應急處置程序采用適當的消防器材進行撲救;(3)總指揮根據事故報告立即到現場進行指揮(總指揮不在現場由副總指 揮負責指揮);(4)疏散警戒組依據可能發生的危險化學品事故類別、危害程度級別,劃定 危險區,搬走隔離附近的易燃易爆物品, 對事故現場周邊區域進行隔離和交通疏 導;(5)后勤保障組為搶險組提供滅火設備設施,并在事后對使用的滅火器等 消防設施修復;(6)通訊組視火情撥打“ 119 ”報警求救,并到明顯位置引導消防車;(7)救護組進行現場救護,如有需要立
6、即將傷員送至醫院;(8)撲救人員要注意人身安全。5.2 油氣泄露處理方案(1)現場發現的人員立即報告應急指揮部,通訊組根據泄漏情況報報警( 119 、120 等),并視泄漏量情況及時報告政府有關部門。(2)疏散警戒組建立警戒區。在指定范圍內實行全面戒嚴。劃出警戒線, 設立明顯標志, 以各種方式和手段通知警戒區內和周邊人員迅速撤離, 禁止一切 車輛和無關人員進入警戒區。(3)消除所有火種。立即在警戒區內停電、停火,滅絕一切可能引發火災 和爆炸的火種。進入危險區前用水槍將地面噴濕,以防止摩擦、撞擊產生火花, 作業時設備應確保接地。(4)控制泄漏源。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堵漏或翻轉容器,避免液體氣體漏
7、出。如管道破裂,可用木楔子、堵漏或卡箍法堵漏,隨后用高標號速凍水泥覆蓋 法暫時封堵。(5)導流泄壓。若各流程管線完好,可通過出液管線、排污管線,將液態 導入緊急事故罐,或采用注水升浮法,將油氣界位抬高到泄漏部位以上。(6)罐體掩護。從安全距離,利用帶架水槍以開花的形式或固定式噴霧水 槍對準罐壁和泄漏點噴射,以降低溫度和可燃氣體的濃度。7)控制蒸氣云。 用中倍數泡沫或干粉覆蓋泄漏的液相, 減少液化氣蒸發,eritareysaurbst eas rantiaoljie ct. arg es, ssues, soe ectoprrolea cts dersaatrrear,nge delect to
8、 person用噴霧水(或強制通風)轉移蒸氣云飄逸的方向,使其在安全地方擴散掉。(8)現場監測。隨時用可燃氣體檢測儀監視檢測警戒區內的氣體濃度,人 員隨時做好撤離準備。注意事項:假如是液化氣泄漏, 禁止用水直接沖擊泄漏或泄漏源, 防止泄漏 物向下水道、通風系統和密閉性空間擴散; 隔離警戒區直至油氣濃度達到爆炸下 限 25% 以下方可撤除。5.3 化學品灼傷處置方案化學性皮膚燒傷(1)立即移離現場,迅速脫去被化學物污染的衣褲、鞋襪等;(2)立即用大量清水或自來水沖洗創面1015分鐘;( 3)新鮮創面上不要任意涂抹油膏或紅藥水;( 4 )視燒傷情況送醫院治療,如有合并骨折、出血等外傷要在現場及時處
9、 理。化學性眼燒傷( 1)迅速在現場用流動清水沖洗;( 2)沖洗時眼皮一定要掰開;( 3)如無沖洗設備,可把頭埋入清潔盆水中,掰開眼皮,轉動眼球洗滌。5.4 中毒處置方案( 1)發生急性中毒應立即將中毒者送醫院急救, 并向院方提供中毒的原因、 毒物名稱等;(2)若不能立即到達醫院,可采取現場急救處理:吸入中毒者,迅速脫離 中毒現場,向上風向轉移至新鮮空氣處,松開患者衣領和褲帶;口服中毒者,應 立即用催吐的方法使毒物吐出。5.5 工傷處置方案1)一旦發現有人受傷后,立即電話通知應急指揮部,由應急指揮部安排5車輛進行救護, 并通知疏散及救護組攜帶藥物迅速前來現場。 義務搶險組要迅速到 達現場排除其
10、他險情, 通訊聯絡組要根據情況聯系公安消防人員前來救援, 并盡快 撥打醫院電話或 120 與最近醫院取得聯系;(2)如果為大面積受災,立即組織疏散及救護組成員奔赴現場對受傷人員 進行現場簡單救護,對傷員進行必要的護理。(3)搶險組及疏散及救護組要迅速排除致命和致傷因素:如搬開壓在身上 的重物,隔離有害氣體,如果是觸電意外,應立即切斷電源;清除傷病員口鼻內 的雜物、嘔吐物、血塊或其他異物,保持呼吸道通暢等。(4)檢查傷員的生命體征:檢查傷病員呼吸、心跳、脈搏情況。如有呼吸 心跳停止,應就地立刻進行心臟按摩和人工呼吸 。(5)止血:有創傷出血者,應迅速包扎止血,材料就地取材,可用加壓包 扎、上止血帶或指壓止血等。同時盡快送往醫院。(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江蘇省淮安市本年度(2025)小學一年級數學統編版階段練習(下學期)試卷及答案
- 2025-2030年中國散熱排風機市場運行新形勢與投資前景報告
- 大學生要如何網絡安全防范論文
- 英語中國文化閱讀教學設計
- 2025屆江蘇省徐州一中高三六校第一次聯考英語試卷含解析
- 湖南省長沙市岳麓區湖南師范大學附中2025屆高三(最后沖刺)英語試卷含解析
- 職業技能鑒定初級光纖通信模擬題及參考答案
- 【9道 一模】2025年4月邯鄲市邯山區七校聯考中考一模道法試卷含答案
- 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英語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稀有金屬礦選礦廠安全生產標準化實施指南考核試卷
- 中國房地產指數系統百城價格指數報告(2022年6月)
- 寧波市建設工程資料統一用表(2022版)1 通用分冊
- 口腔科診斷證明書模板
- 10kV高壓開關柜整定計算書
- 禮贊白衣天使512國際護士節護士表彰大會PPT課件(帶內容)
- 競爭性談判相關表格模板
- 中考物理“極值”與“取值范圍”問題專題訓練
- 2009年安徽省中考化學試卷【含答案可編輯】
- 越南工業到2025年發展戰略及到2035發展展望(提到鋼鐵)
- 電梯曳引機減速箱的設計、建模與運動仿真分析機械
- PV-1200-(中文版)氣候交變穩定性試驗(共4頁)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