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精編)4 昆蟲備忘錄(教案)_第1頁
最新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精編)4 昆蟲備忘錄(教案)_第2頁
最新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精編)4 昆蟲備忘錄(教案)_第3頁
最新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精編)4 昆蟲備忘錄(教案)_第4頁
最新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精編)4 昆蟲備忘錄(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4* 昆蟲備忘錄文本分析昆蟲備忘錄是一篇略讀課文,也是本單元最后一篇課文。作者通過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了蜻蜓、花大姐、獨角仙、螞蚱的特點,激發學生對大自然中昆蟲的探究欲望以及熱愛大自然的感情。本課和以往學習的課文不同,在一個大題目下有四個小篇章,每個小標題旁邊畫有相對應的小昆蟲,圖文結合,既直觀顯示“備忘錄”的特點,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幫助學生掌握不同昆蟲的外形特點。本單元語文要素之一“試著把觀察到的事物寫清楚”,本課閱讀提示“默讀課文”“試著做一份自己的昆蟲備忘錄”等明確提示了本課的學習方法與要求,著重訓練學生通過提取相關信息,梳理課文內容的能力。為達成以上教學目標,結合略讀課文的學習

2、特點,宜將情境教學法貫穿教學始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輔以重點詞語突破,圖文結合,感情朗讀,讀中悟情,引導學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充分調動積極性、主動性,綜合運用已經學過的讀書方法,通過讀一讀、想一想、議一議、畫一畫、寫一寫等方法學習本課。教學目標1.認識“錄、凡”等10個生字,讀準多音字“螞”。2.默讀課文,能說出自己最感興趣的內容。教學重點能夠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內容與大家分享并簡單總結該昆蟲的特征,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做一份昆蟲備忘錄。教學難點品味作者是用怎樣的方式來將昆蟲的特點表達出來的,學習作者活潑生動的語言,并試著運用到自己的備忘錄中。課時安排1課時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1.出示

3、各種昆蟲的圖片或相關視頻,引導學生交流自己熟悉的昆蟲。導語: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碰到各種各樣的昆蟲,有些小昆蟲能夠與人類和平共處,甚至互惠互利,有些則時不時“入侵”人類領地,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不少困擾。同學們,你們熟悉的昆蟲有哪些?你認真觀察過它們嗎?(學生自由交流。)2.出示課文插圖(蜻蜓、瓢蟲、獨角仙、螞蚱),引導學生觀察畫面,并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畫面。過渡:這些昆蟲大家都認識嗎?見沒見過?看到它們,你有什么感覺?你為何產生這樣的感覺?(學生各抒己見,介紹這幾種昆蟲。)看來同學們對這些昆蟲都有一定的了解,不過,昆蟲世界多姿多彩,一定還有很多大家不知道的知識。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作家汪

4、曾祺寫的昆蟲備忘錄,看看這些昆蟲身上還藏著怎樣的秘密。3.出示課題,齊讀課題,質疑:看到課文的題目,你想知道什么?預設:備忘錄是什么?這里面記錄了哪些昆蟲?昆蟲備忘錄怎么做?二、初讀課文,檢測預習1.介紹作者。汪曾祺(19201997) 江蘇高郵人,現當代作家、散文家、戲劇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汪曾祺在短篇小說創作上頗有成就,對戲劇與民間文藝也有深入鉆研。汪曾祺一生經歷了無數苦難和挫折,受過各種不公正待遇。盡管如此,他始終保持平靜曠達的心態,并且創造了積極樂觀詩意的文學人生。賈平凹在一首詩中這樣評價汪曾祺:“汪是一文狐,修煉成老精。”2.聽音頻朗讀,一邊聽一邊感受作者生動的語言風格,并圈出生

5、字新詞。3.指名分段讀課文,教師相機正音,指導學生自主識記生字。備忘 是 離 式 緞翅 點 蟲 大 蚱 黑多音字:mà 螞蚱螞 m 螞蟥 螞蟻m 螞螂形近字示例:膜(薄膜)模(模型)摸(觸摸)漠(沙漠)饃(饃饃)斑(斑點)班(班級) 綢(絲綢)稠(稠密)4.快速默讀課文,粗略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填空:課文用生動有趣的筆調向我們介紹了昆蟲的復眼和花大姐、獨角仙、螞蚱的外形、習性、生活等,表達了對大自然和自然萬物的好奇與熱愛。5.課文分成了哪幾個部分?每個部分的內容分別是什么?明確:課文分成了四個部分,每個部分的小標題就是它的主要內容,即作者在每個部分分別介紹了昆蟲的復眼、花大姐(瓢蟲)

6、、獨角仙和螞蚱。三、研讀課文,重點探究1.默讀課文,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一種昆蟲說一說:你發現了這種昆蟲的哪些“秘密”?2.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想法。3.集體匯報,教師相機引導學生從昆蟲的名字、外形習性、活動等方面進行交流。預設:教師可引導學生交流其中一種昆蟲,其他幾種昆蟲主要通過同桌合作的方式完成學習。4.交流“復眼”部分。(1)你覺得昆蟲的復眼怎么樣?從文中哪里讀出來的?(2)這部分小標題叫“復眼”,根據課文內容,說說復眼是什么意思。(好多小眼睛合成一個大眼睛。)(3)出示昆蟲的復眼圖片,補充介紹關于復眼的知識。復眼 復眼是一種由不定數量的小眼組成的視覺器官,主要在昆蟲及甲殼類節肢動物的身上出現

7、,同樣結構的器官在雙殼綱身上也出現過。復眼通常在昆蟲的頭部占有突出的位置。多數昆蟲的復眼呈圓形、卵圓形或腎形,其中的小眼面一般呈六角形。復眼是昆蟲的主要視覺器官,能分辨物體的形狀、大小,也能分辨顏色。(4)誰來說說很多個小眼睛合成的復眼對昆蟲的作用?(凡是有復眼的昆蟲,視覺都很靈敏。)(5)文中提到哪些昆蟲有復眼?(蜻蜓、蒼蠅。)小結:作者是怎么介紹昆蟲的復眼的?(先寫了復眼是什么,怎么看東西;然后寫了復眼對昆蟲的作用以及哪些昆蟲有復眼;最后想象了人有復眼會是什么樣子的。)5.交流“花大姐”部分。(1)“花大姐”這個名字真有趣。它指的是哪種昆蟲?(瓢蟲。)在北京方言中為什么會把瓢蟲叫作“花大姐

8、”?(因為多數瓢蟲外殼的顏色艷麗,而且有美麗的斑點,所以俗稱為“花大姐”。)(2)瓢蟲長什么樣子?找一找相關的句子。(黑綢襯裙膜翅;朱紅的、瓷漆似的硬翅,上有小圓點,特別漂亮。圓點是有定數的。)(3)出示圖片,補充介紹關于膜翅、硬翅、小圓點的知識。膜翅 膜翅為昆蟲中最常見的一類翅,膜質翅,其薄而透明,翅脈明顯可見。如蜂類、草蛉、蟬和蜻蜓的前后翅,蠅類的前翅,甲蟲、蝗蟲和蝽的后翅等。(4)除了名字、外形,作者還寫了瓢蟲的什么?動作:瓢蟲款款地落下來了,折好它的黑綢襯裙膜翅,順順溜溜;收攏硬翅,嚴絲合縫。(這句話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把瓢蟲的膜翅比作“黑綢襯裙”,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膜翅的顏色和質

9、地以及薄而透明的特點。“款款地落下來”“折好”“收攏”寫出了瓢蟲停歇時的優雅姿態。)分類:七星瓢蟲、十四星瓢蟲;益蟲、害蟲。習性:有的瓢蟲吃蚜蟲,是益蟲;有的瓢蟲吃馬鈴薯嫩葉,是害蟲。(5)面對吃馬鈴薯嫩葉的瓢蟲,作者發出了怎樣的感想?(我說,吃馬鈴薯嫩葉的瓢蟲,你們就不能改改口味,也吃蚜蟲嗎?)(6)關于瓢蟲,你還知道什么?你喜歡瓢蟲嗎?為什么?(7)請你從名字、樣子、分類、習性等方面,先給瓢蟲畫張相,再為它做個小檔案。6.交流“獨角仙”部分。(1)學生自由交流:“獨角仙”有哪些特別之處?找一找,畫一畫,說一說。體型大:獨角仙,在甲蟲里可能算是最大的,從頭到腳,約有兩寸。甲殼硬:它的甲殼多為

10、深色,挺硬的。有長角:頭部尖端有一只犀牛一樣的角。很威武:這家伙,是昆蟲里的霸王。力氣大:獨角仙的力氣很大。據說給它套上一輛泥制的小車,它拉著就走。很可愛:它摔得很重,摔暈了。輕輕一捏,就捏住了。(2)作者在這一部分向讀者介紹了獨角仙的哪些方面?(外形長度、顏色、質地、大小;特征力氣大。)(3)這一摔就暈了的獨角仙為什么被稱作“昆蟲里的霸王”?(個頭大,在甲蟲里可能算是最大的;甲殼硬,長著犀牛一樣的角。)(4)“獨角仙,在甲蟲里可能算是最大的”一句中,“可能”一詞能否刪掉?為什么?(不能刪掉。“可能”表示獨角仙是甲蟲中最大的是作者的推測,不一定是事實。這個詞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5)除

11、此之外,獨角仙還有什么特點?你能來說說嗎?7.交流“螞蚱”部分。(1)作者介紹了幾種螞蚱?(尖頭綠螞蚱、土螞蚱。)(2)尖頭綠螞蚱還有一個有趣的名字是什么呢?(掛大扁兒。)(3)你還從文中知道了尖頭綠螞蚱的哪些小秘密?形態:好掌握,很好畫。(以國畫家都愛畫為例。)動作:螞蚱飛起來會咯咯作響。外形:螞蚱的膜翅是淡淡的桃紅色的,非常好看。(4)“土螞蚱”有哪些特點?外形:身體粗短,方頭,色黑如泥土,翅上有黑斑。(不好看。)特征:這種螞蚱,抓住它,它就吐出一泡褐色的口水。(頂討厭。)(5)出示兩種螞蚱的圖片,引導學生觀察對比。四、品讀語言,體會有趣1.思考:你覺得哪種昆蟲寫得最好玩?指名學生分部分朗

12、讀,需讀出趣味。2.找一找,從文中把描寫昆蟲樣子或動作的語句畫出來。預設:指名學生朗讀畫出的句子,教師相機追問“你為什么喜歡這個句子?這個句子讓你想到了什么畫面?其中哪個詞語給你的印象最深?”等,引導學生關注這些容易讓人聯想到畫面的描寫語言。3.作者還運用了一些生動的擬聲詞,再找出來讀一讀,想一想當時的情景。預設:可以邊讀邊表演,體會昆蟲當時的樣子。從“噌”的聲音中感受復眼昆蟲的機警;讀“嗚撲”的時候,“嗚”長“撲”短,讓學生領會獨角仙“嗚嗚”地威武霸道地飛來,然后“撲”的一聲笨拙地摔在燈下的情景,從而感受擬聲詞帶來的形象具體的畫面感。4.還有哪些句子讓你感受到了作者的想法或好惡?預設:引導學

13、生關注能讓人發笑的語言,如“如果人長了一對復眼還是不要!那成什么樣子!”“我說,吃馬鈴薯嫩葉的蚜蟲,你們就不能改改口味,也吃蚜蟲嗎?”,體會作者充滿童真童趣的感受和想法。五、積累拓展,作業設計1.引導學生回顧本課所學內容。填空 課文第一部分介紹了“復眼”,提到了蜻蜓和蒼蠅這兩種昆蟲;第二、三、四部分分別介紹了花大姐、獨角仙和螞蚱這幾種昆蟲。2.按照表格提示,或是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試著為這幾種昆蟲做一份備忘錄。昆蟲名稱別名外形(樣子、顏色、氣味)活動習性其他特點3.課后觀察一種昆蟲,運用所學的方法做一份自己的昆蟲備忘錄。(1)注意觀察昆蟲的外形、活動、習性等。(2)通過查閱資料或請教他人,加深對

14、這種昆蟲的了解。(3)運用表格或配有文字說明的圖片等方式,做一份自己的昆蟲備忘錄。也可以仿照作者,試著用生動活潑的語言寫一寫。(4)做好的備忘錄,可以在班級墻報上集中展示。4.完成本課對應訓練。創設情境,昆蟲探秘。(教學重點)師:同學們,讀完課文后,你能告訴大家,你喜歡哪一個部分嗎?說說喜歡的理由。生:我喜歡瓢蟲這部分。通過讀課文,我知道瓢蟲很漂亮。師: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瓢蟲很漂亮?生1:“瓢蟲款款地落下來了,折好它的黑綢襯裙膜翅,順順溜溜;收攏硬翅,嚴絲合縫。”這句話把瓢蟲的膜翅比喻成黑綢襯裙。生2:“款款地落下來了”讓我想到一位優雅、翩翩而來的少女。生3:通過“黑綢襯裙”,我知道膜翅是黑色

15、的,在里層,外層應該是硬膜。師:分析得有道理。我們來看看圖片(根據課件上的圖片,指出膜翅、硬翅部分)。師:還有補充的嗎?生1:“瓢蟲,朱紅的、瓷漆似的硬翅,上有小圓點,特別漂亮。”我知道瓢蟲是朱紅色的,身上有小圓點。這件外衣看起來很漂亮。生2:它身上的小圓點叫作“星”,是有規則的,不能瞎點。朱紅色的外衣上,點著有規則的小圓點,一定很好看。師:大家讀得真仔細。是的,瓢蟲是種很漂亮的昆蟲。我們來看看它(出示課件,多種瓢蟲圖片)。師:瓢蟲除了漂亮讓我們喜歡,還有別的原因吸引你嗎?生1:有。有的瓢蟲吃蚜蟲,是益蟲。益蟲是我們人類的朋友。 生2:可是,有的瓢蟲卻吃馬鈴薯嫩葉,是害蟲。真希望它們也能改吃蚜

16、蟲,變成益蟲。師:大家說得真好。每種昆蟲都有它存在的意義,在奇妙的生物界也起著它的作用。如果你們感興趣,可以找這方面的書籍來看看。師:你們這么喜歡瓢蟲,為它畫幅像,或是為它寫一張身份證好嗎?生:好。(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為瓢蟲做一份備忘錄。)賞析:1.突出自主。略讀課文教學應該注重對學生略讀能力的培養。本片段中,教師引導學生尋找自己感興趣的部分重點研讀,把發現的空間給予了學生,請學生自己去探究,自己去找句子說自己的想法。學生在自主閱讀、交流中,既有對知識的理解,又能提高思考、表達、傾聽能力,學習能力得到了培養。2.注重成功體驗。學生的學習應該是自主的、有效的,同時也要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體驗。片

17、段中教師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為瓢蟲做一份備忘錄,既尊重了學生的個性表現,又為學生提供了綜合整理所學知識的機會。動手操作的過程是對知識的整理,也是展示自己學習成果的機會,學生經歷探究的過程,還進行了成果的展示,感受到了學習的樂趣。這種體驗是深刻的,是真切的,能激勵學生今后繼續快樂學習。昆蟲備忘錄是一篇略讀課文,作者對某些昆蟲的一些特性進行描寫,能讓學生認識昆蟲的一些特性及作用。備忘錄意指任何一種能夠幫助記憶、簡單說明主題與相關事件的圖片、文字或語音資料。本節課通過引領學生學習備忘錄,讓學生了解備忘錄的書寫及作用,并學會書寫備忘錄。利用備忘錄來記錄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本課在教學前讓學生在課余時間

18、查閱了一些有關昆蟲的資料,上課時互相將自己查到的有關昆蟲的資料告訴其他同學,他們的課外科學知識增長了,口頭表達能力也增強了,最重要的是他們有了自信心。在課堂上,我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復眼的構造及作用,以及生有復眼的昆蟲看物體的視頻,讓學生通過動人的畫面感受復眼的強大作用,還有就是復眼在現實人類生活中的應用。這樣學生們對學習就會有興趣,同時也知道了備忘錄也可以用視頻等形式進行記錄。在學習其他昆蟲時,我同樣借助了多媒體,向同學們展示“花大姐”“獨角仙”“螞蚱”等昆蟲的形態特征、生活習性以及獨有的特征。學生通過視頻理解了作者給這些昆蟲起的好記的名字,對這些知識記憶加深,并增強了保護有益的昆蟲的意識。教學中,鼓勵學生學習作者書寫備忘錄,采用不同形式,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