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LTE高負荷優化分析指導書2017-2-11目錄一、背景隨著LTE網絡的發展和4G用戶的快速逐漸增長,熱點區域小區負荷也逐漸升高,用戶的不均勻分布導致部分小區出現高負荷情況,熱點區域小區均勻覆蓋和單載波已經不能保障用戶的需求,小區間覆蓋伸縮和雙載波部署越來越重要。急需通過覆蓋調整、參數優化、負荷均衡、資源擴容等方式需要在熱點區域展開,以提升網絡容量。二、高負荷小區定義2015年12月移動集團發布中國移動4G無線網擴容標準(修訂版)-高負荷待擴容集團標準(),該文檔中對高負荷小區進行了明確的定義:按照大、中、小包的小區分類確定標準,當小區7天自忙時平均達到門限時為LTE
2、高負荷小區。小區分類標準及門限如下:擴容門限小區分類標準(小區自忙時平均E-RAB流量,KB)有數據傳輸的RRC數利用率上/下行流量 (GB)上行利用率PUSCH下行利用率PDSCH/PDCCH大包小區10001050%70%/50%0.3/5中包小區<10003002050%50%/50%0.3/3.5小包小區<3005050%40%/50%0.3/2.2 表1:LTE高負荷小區定義門限高負荷小區核定邏輯為:“有效RRC用戶數達到門限”且“上行利用率達到門限”且“上行流量達到門限”或“有效RRC用戶數達到門限”且“下行利用率達到門限(PDSCH或PDCCH)”且“下行流量達到門限
3、”。備注:小區自忙時為24小時中上下行流量最大的一個小時三、指標提取四川省移動網絡優化中心按照中國移動4G無線網擴容標準(修訂版)-高負荷待擴容集團標準()對全省LTE小區進行計算,并集成到無線性能分析平臺->LTE高負荷模塊。通過該模塊可快速提取全省LTE高負荷指標情況、LTE各小區負荷情況以及LTE高負荷小區清單。 圖1 LTE高負荷指標、詳單查詢與導出四、總體應對策略圖2 LTE高負荷優化總體應對策略針對4G業務增長較快,總體擴容思路為:(1)加大業務下沉。加強室分系統對4G業務的吸收,以分流宏站增長過快的負荷壓力;(2)負荷均衡優化。加強上層宏站或下層室分的層內小區間負荷均衡;(
4、3)部署雙載波快速應對。對短期內無法完成的建設或整改方案,先行部署D頻段或E頻段雙載波,并開啟負荷均衡算法;(4)引入新頻段。對于雙載波仍不能解決高負荷的D頻段或E頻段站點,引入F頻段共址覆蓋分擔。但因異廠家負荷均衡功能不支持,需盡量避免異廠家;(5)低能力設備更換。對設備板卡負荷能力受限的站點,更換為高性能設備板卡;五、高負荷小區分析處理流程 圖3 LTE高負荷小區分析優化處理思路六、優化調整原則6.1、覆蓋優化調整(1)參考信號功率調整。通過調整功率擴大和收縮小區覆蓋范圍。應用場景:良好覆蓋熱點區域;數據量或用戶數相差達到50%的主鄰小區間。以3dB的幅度進行調整。(2)天線覆蓋范圍調整。
5、通過調整天線方位角或下傾角控制小區覆蓋范圍。應用場景:高站過覆蓋小區或需要收縮覆蓋的小區。下傾角以3度的幅度調整,方位角以10度的幅度調整。6.2、參數優化調整(1)小區重選優先級調整。降低高負荷小區的頻內小區重選優先級,降低低負荷鄰區的頻間小區重選優先級,讓用戶重選駐留到低負荷的異頻小區??蓪⒅剡x優先級有7調整為6或5。應用場景:F+D共站址小區間; F+D共覆蓋熱點區域。(2)切換偏執調整、切換遲滯、偏移、時延調整。調整高負荷小區到切換最多的前3個鄰區的切換難易度,改變切換帶讓用戶提前切換到低負荷小區。以最小單位量調整。應用場景:熱點覆蓋區域小區;非ATU測試小區;異頻或室內與室外小區間。
6、(3)切換策略A1/A2,A3/A4門限調整。對于室內與室外小區間,加快室外向室內駐留或室內向室外駐留。以最小單位量調整。應用場景:熱點覆蓋區域小區;異頻或室內與室外小區間。(4)小區重選遲滯。適用于同頻小區間,降低高負荷小區的重選遲滯,升高低負荷小區重選遲滯,以加快用戶向低負荷小區重選。以最小單位量調整。應用場景:熱點區域的同頻小區間(5)頻間頻率偏移。適用于異頻小區間,降低高負荷小區頻間頻率偏移加快向異頻小區重選。以最小單位量調整。應用場景:熱點區域的異頻小區間涉及參數對應表:6.3、負載均衡算法調整應用場景:F+D共站址小區間;F+D共覆蓋熱點區域;開啟X2切換非共址小區; 負荷均衡是用
7、來平衡小區間、頻率間和無線接入技術之間的負荷,可以平衡整個系統的性能,提高系統的穩定性。功能是根據服務小區和其鄰區負荷狀態或者用戶數情況合理部署小區運行流量,有效地使用系統資源,以提高系統的容量和提高系統的穩定性。華為機型雙載波同覆蓋的負載均衡是以用戶數為觸發條件,當一個小區的用戶數達到40個,且鄰區用戶數低于20個,負荷均衡功能將被啟動(門限可調整,建議根據大、中、小包情況調整)。華為機型負荷均衡參數:華為參數華為參數名稱MML分類推薦值異頻MLB開關InterFreqMlbSwitchMOD CELLALGOSWITCHMLBInterFreqMlbSwitch-1負載均衡觸發模式MLBT
8、RIGGERMODEMOD CELLMLBMLBUE_NUMBER_ONLY異頻負載均衡用戶數門限INTERFREQMLBUENUMTHDMOD CELLMLBMLB40負載均衡用戶數偏置MLBUENUMOFFSETMOD CELLMLBMLB20基于負載的異頻RSRP觸發門限(毫瓦分貝)INTERFREQLOADBASEDHOA4THDRSRPMOD INTERFREQHOGROUP異頻切換-99基于覆蓋的異頻RSRP觸發門限(毫瓦分貝)INTERFRQQHOA4THDRSCPMOD INTERFREQHOGROUP異頻切換-95表2:華為負載均衡參數設置6.4、載波聚合(CA)應用場景:F
9、+D共站址小區間;F+D共覆蓋熱點區域;載波聚合(CA)主要是為了滿足單用戶峰值速率和系統容量提升的要求,一種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增加系統傳輸帶寬。具備在頻段內及跨頻段整合無線信道的基本特性,用以提升用戶的數據傳輸速率,并減少延遲。 CA技術可以將25個LTE成員載波(ComponentCarrier,CC)聚合在一起,實現最大100MHz的傳輸帶寬,有效提高了上下行傳輸速率,如圖所示。終端根據自己的能力大小決定最多可以同時利用幾個載波進行上下行傳輸。載波聚合功能CA功能也可以支持連續或非連續載波聚合,每個載波最大可以使用的資源是110個RB。每個用戶在每個載波上使用獨立的HARQ實體,每個傳輸塊
10、只能映射到特定的一個載波上。每個載波上面的PDCCH信道相互獨立,可以重用R8版本的設計,使用每個載波的PDCCH為每個載波的PDSCH和PUSCH信道分配資源。也可以使用CIF域利用一個載波上的PDCCH信道調度多個載波的上下行資源分配。6.5、新功能運用充分使用現有的新功能和算法,進一步釋放網絡的潛力:(1)4G+擴容部署:擴容小區盡量開通載波聚合;D頻段幀偏置優化調整,實現F+D載波聚合;熱點和高端場景開啟上行載波聚合。應用場景:F+D共站址小區間;F+D共覆蓋熱點區域;(2)上行64QAM:高端終端已支持,提升上行速率;應用場景:覆蓋熱點區域高端終端用戶;(3)上行VMIMO:實現終端
11、上行配對,提升網絡效率;應用場景:熱點覆蓋區域小區;(4)3D-MIMO:引入空間覆蓋維度,進一步提升小區容量。應用場景:熱點覆蓋區域小區;6.6、新技術應用要因地制宜的選用新技術,降低建設成本,助力精品網絡建設。 各項新技術都有其具體的應用場景,既不要盲目購置新技術,也不應一概不用。前期已購買的新功能、新技術要用好用足。同時,各項新 技術都有具體的建設要求和配置要求,新技術不僅要合理購置,還要 正確使用,只有參數正確配置,配套到位,才能真正發揮其優勢,否則只會是空耗資源,沒有收益,甚至可能起到反作用。例如:ü 增加農村覆蓋可使用高增益天線、下行導頻功率提升、 Comp 功能、16T
12、16R、載波切割等新技術。ü 高鐵覆蓋應開通高速移動、小區合并等功能,采用高增益 天線、FAD RRU 等產品。ü 補熱補盲優先考慮小微基站、燈桿站、Relay、一體化皮 站(例如 NanoCell 等)、分布式皮站(例如華為 LampSite 等)等新技術新產品。ü 高價值、高流量區域應部署載波聚合、FDD制式功能。七、擴容優化原則7.1、小區分裂擴容室分覆蓋系統中,為減少相鄰小區間的干擾和減少鄰近小區切換,通常將室分系統中若干小區組建為超級小區,其優勢在于解決上述兩點問題,但引入的缺點是降低了室分系統的容量。因此在高話務覆蓋區域,如有超級小區組網,建議進行超級
13、小區拆分。該操作不涉及工程改造,僅需做配置數據變更即可。應用場景:由多RRU組成的高負荷室分小區。7.2、小區載頻擴容因話務增長小區出現高負荷無法保證用戶感知度時,需要對覆蓋區域站點進行頻點擴容,通常可以采用雙多載波擴容、異頻同覆蓋小區擴容,以滿足高話務場景需求。頻點擴容需嚴格按照RRU能力實施。應用場景:單頻點高負荷小區,F擴展為F+D,D、E擴展為D1+D2、E1+E2。 7.3、擴容類型及方式網絡擴容包括宏站擴容和室分擴容兩種類型,可采用同頻段擴容 和異頻段兩種擴容方式。網絡擴容時需同步考慮傳輸承載需求。宏站擴容分為同頻擴容和異頻擴容,考慮投資效益優先采用同頻擴容方式為主,同時為確保業務
14、感知延續性,建議以站為單位進行擴 容。D 頻段組網區域:采用 D1+D2 方式部署;成都二環以內實現連片 部署;對高校、交通樞紐、景區等高流量區域部署;D 頻段組網地市 在高價值、市場宣傳、競爭性區域部署。F 頻段組網區域:優先采用 F+D 方式,F 頻段組網地市在核心城區、市場宣傳區域部署,對近期市場競爭需求較為迫切區域,采用 F+D1+D2 方式部署。 室分擴容分為小區分裂擴容和直接擴容:在業務分布集中的場景進行小區分裂,針對高容量區域設置小區;在業務分布均勻或不明確的場景使用第二頻點擴容。擴容方式具體應根據綜合造價、改造復雜 程度、容量需求統籌考慮。擴容類型及方式如下表:擴容類型及方式參
15、考表類別原有配置擴容方式擴容說明宏站F S111F1+F2 S222需確保 TD-SCDMA 已進行 F 頻段清頻,原 RRU 不支持雙載波的建議采用 F+D 方式。共用原 BBU 和 GPS,新增基帶處理板和 D 頻段 RRU,BBU/RRU 新增一對 9.8G 光模塊/小區和一對光纖,新增載頻許可。F S111F+D S111+S111業務量較大的高校、機場、會展中心等場景建議采用 F+D 擴容方式,確保擴容空間。共用原 BBU 和 GPS,新增基帶處理板和 D 頻段 RRU,BBU/RRU 新增一對 9.8G 光模塊/小區和一對光纖,新增載頻許可。D S111D1+D2 S222共用原
16、BBU、RRU、GPS,新增基帶處理板,新增載頻許可+Ir 接口壓縮功能/小區(或 BBU 和 RRU 之間新增一對光模塊和光纖)。室分E O1E S11在業務分布集中的場景進行小區分裂,針對高容量區域設置小區。共用原有所有硬件,新增載頻許可。E O1E O2在業務分布均勻或不明確的場景使用第二頻點擴容。新增基帶處理板,載頻許可及小區合并功能。注:室分采用直接擴容方式造價約為采用分裂方式擴容造價的 3-4 倍。7.4、軟硬擴容原則硬擴原則:BBU:高鐵場景擴容需替換為BBU3910,非高鐵場景無需改造。基帶板:現網WD22LBBPD4和WD22UBBPd9兩類基帶板,根據基帶板實際能力,評估是否需要新增UBBPd9以及新增的數量,D4板支持3*20M,d9板支持6*20M。說明如下:ü 宏基站1個D4板,3個小區以下的擴1個雙載波可直接擴不用加板子,基站擴容后小區數大于3后,需替換1個d9板子,因D4板只支持3*20M。ü 宏基站1個d9板,1或2或3小區擴雙載波時都不用加板子,按6*20M考慮。ü 室分只有 1個小區覆蓋時,若RRU支持擴雙載波可以直接擴,不用加板子。ü 室分有兩個小區覆蓋(E1-39050,E2-39250)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37 選擇性必修1 第七單元 第31講 神經調節的結構基礎及基本方式
- 06 必修1 第二單元 第6講 水進出細胞的原理
- 勸學教學課件大學
- 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設立及運營管理合同
- 建筑材料供應履約保證金協議
- 教育培訓機構部分股權收購轉讓協議范本
- 蔡歡離婚后子女監護權及探望權協議
- 采棉機作業與棉籽回收合同協議書
- 商標翻譯教學課件
- 教學課件動畫
- 2025輔警招聘考試題目及答案
- 黑龍江司法警官職業學院2025年招生政治考察表
- (正式版)CB∕T 4549-2024 船舶行業企業加油-駁油作業安全管理規定
- 關節軟骨、膠原組織及生物力學
- 2023年中國建設銀行(西藏自治區分行)校園招聘模擬筆試試題及答案解析
- Going-Positive教學講解課件
- 廣州大劇院建筑分析課件
- 公司扣款單據模板
- 文獻檢索與閱讀方法課件
- 髂內動脈解剖特點PPT
- 螺旋槳加工與安裝工藝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