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設計_第1頁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設計_第2頁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設計_第3頁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設計_第4頁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2.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設計岳西縣實驗小學 汪珺教材分析: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級上冊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講述了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大陸青年小錢患了嚴重的白血病,臺灣同胞冒著生命危險用愛心挽救了小錢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課文先后描寫了同一時間的兩個不同場景:第一個場景是在杭州某醫院的病床上,躺著生命垂危的小錢,她在靜靜地期待著那來自海峽彼岸的救命骨髓;第二個場景是在臺灣花蓮的慈濟醫院,李博士正在余震的危險中抽取臺灣青年的骨髓,他們通過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直到青年的骨髓涓涓流出。兩岸同胞相距雖遠,他們的心卻是緊緊相連的。學情分析:現在孩子多為獨生子女,雖頭腦靈活,而且到了

2、四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一些基本閱讀能力:能夠借助文本思考一些問題,并表達自己的觀點;能在自學的基礎上,學習和別人交流自己的看法;初步用讀來表達感受。所以,本課的教學設計以“愛”為線,以“讀”為本,以師為主導,以生為主體,有效訓練學生的朗讀能力,在讀中理解詞語,品味句子,感悟文章,練習寫作,同時試圖培養學生搜集整理資料的能力和自主、探究、合作的能力。設計思路:1、“以讀為本”。文章感人而生動,適合朗讀訓練。力求通過不同層次、多種形式的朗讀,穩步推進,螺旋上升,讀中感悟,讀中理解,引領學生走進文本,受到情感熏陶。2、“自主學習”,構建樂學氛圍,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從題目入手,引生探究目標。瀏覽全文

3、,整體感知。抓住重點語句品味語言文字。以朗讀感悟理解題意,再次回歸整體,使認知更完整、深刻。拓展延伸,擴展練習,寫寫演演,從而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教學目標:1. 知識與技能: (1)熟記本課生字,隨文理解:“談何容易、蒼白、紅潤、幾經輾轉、奔波、突如其來”等詞語。(2)了解課文內容,理解題目“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3)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2.過程與方法:以讀為主,引導學生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體會人們高尚的精神品質。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深切感受人與人之間美好的情感。 (2)在朗讀中體會臺灣青年和李博士及醫護人員一心為他人的高尚品質,感受海峽兩岸人民濃濃

4、的血脈親情。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通過理解骨髓移植對小錢的重要,臺灣青年在余震中捐獻骨髓的危險,以及兩岸醫護人員的奔波勞累,體會“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學生搜集關于臺灣·白血病·骨髓移植等方面的資料。總體設計: 教學分為四個教學實踐板塊:一、初讀課文自學要認的生字和文中新詞,教學課后要寫的生字,交流初讀感受;二、了解文章的大致內容,交流課前搜集的資料;三、細讀重點詞句,隨文理解重點詞語,提升感受,相機指導有感情朗讀,表達感受;四、梳理文章結構,以“愛”為主線拓展口語交際,運用語言,升華情感。第一課時基本完成前兩個模塊,第二個課時基本完成三四兩個模塊

5、。教學時間: 兩課時第一課時(略)教學流程:一、揭示課題 1、談話導入 2、板書課題,讀題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三、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 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四、資料交流先小組交流再班級交流 五、指導寫字六、課后作業 1、寫課后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二課時(本次錄播課)教學流程:一、以“愛”為線索引出“愛可以創造奇跡”,導入課題1、(師)板書:“愛”;(生)齊讀2、同學們,生活中愛無處不在,我們現在就聊一聊“愛”的話題,好嗎?(1)親情之愛 友情之愛 手足之愛 戀人之愛(2)師生之間 親人之間 鄰里之間 素不相識的人之間3、課件出示:愛可以創造奇跡英國著名的作家、戲劇家、詩

6、人莎士比亞說:愛可以創造奇跡。今天,就讓我們見證一下愛的奇跡吧!4、 出示課題,生齊讀課題。5、 學生針對課題質疑 二、初讀課文,感受“愛”的氣息1、生自由讀文,提出自讀要求2、交流感受同學們,在朗讀課文的過程中你們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真愛嗎?(1) 臺灣青年對小錢的愛(2) 李博士的小錢的愛過渡:同學們,小錢是怎樣的青年,為什么要那么多人為他付出愛心呢?3、 細讀品味,理解“愛”的奉獻 (一)走近小錢,了解小錢的不幸與幸運1、 學生讀文,了解小錢的現狀。學生找出相關的語句多讀幾遍,談感受。2、 課件出示關鍵句子:“這個剛滿18歲的年輕人,患了嚴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將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

7、移植,才能使這朵生命之花綻放。” (1)指導朗讀句子。 (2)理解詞語:含苞 凋零 綻放 (課件出示花兒的這三種形態,幫助學生理解詞語的本意。) (3)理解比喻的修辭手法。 師:同學們,這三個詞在這里還是寫花兒嗎?這是什么修辭手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師生合作交流)3、 師:正因為如此,小錢只能靜靜地躺在病床上。理解小錢的不幸。 課件出示:十八歲,多么美好的年齡啊!當同齡人吃過晚飯后,攜著父母的手在綠蔭道上漫步時,而小錢(靜靜地躺在病床上)當同齡人在球場上奔跑追逐,為每進一個球歡呼跳躍時,而小錢(靜靜地躺在病床上)當同齡人的腳步走過祖國各地,盡情瀏覽祖國的大好河山時,而小錢(靜靜地躺在病床上

8、)當同齡人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奮斗時,而小錢(靜靜地躺在病床上)4、 師小結,過渡。小錢是多么不幸啊!為什么課文中卻說小錢是幸運的?5、 理解句子:小錢是幸運的,幾經輾轉,終于在臺灣找到了這樣的人。 (1)學生齊讀,思考:小錢為了找相匹配的骨髓容易嗎?大家為他找骨髓可能找了哪些地方? (2)結合課文內容理解詞語:“輾轉”。6、師小結過渡:小錢尋找骨髓最后找到了哪里?(臺灣)(二)走近臺灣青年,體會臺灣青年對小錢的愛1、在同一時刻,海峽的另一邊還有一個人也和小錢一樣“靜靜地躺在病床上”,那就是( )。文中哪里寫到那個青年靜靜地躺在病床上?找出來讀一讀。2、課件出示:“此時此刻

9、,跑到空曠的地方才比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著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靜靜地躺在病床上。”(指導朗讀句子,理解句子。)3、 此時臺灣正處在什么情況下?(生聯系課文回答)(1)課件出示:“ 此時此刻,大地仍在余震中搖晃,危險時時威脅著他們。”(2)想象一下,此時此刻李博士和臺灣青年可能面臨那些危險呢?(3)是啊!為了挽救小錢的生命,在強烈的余震中,李博士和臺灣青年冒著生命危險抽取骨髓。 4、課件出示:(師領讀,加深對文章的理解)臺灣青年清楚地知道,大地還在不斷地余震中,但他(還是)靜靜地躺在病床上。臺灣青年也清楚地知道,爸爸媽媽正需要他的救援,但他(依然)靜靜地躺在病床上。臺灣青年還清楚地知道,

10、空曠的地方是最安全的,但他(仍然)靜靜地躺在病床上。 5、師總結:臺灣青年不顧生命危險,置親人于不顧,一心為小錢著想,無私奉獻,真是可親可敬。(三)走近李博士,體會李博士對小錢的愛1、請同學們再讀課文,找出文中哪些地方體現了李博士對小錢的愛。2、班級交流。3、此時此刻,此情此景,抽取骨髓容易嗎?課件出示:“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動暫停的間隔,臺灣青年的骨髓,終于從身軀里涓涓流出· · · · · ·”(1) 多形式閱讀,讀后體會:你從哪些詞中讀出了抽取骨髓的極其不易?(一次又一次 終于) (2) 這涓涓流出的僅僅是小錢的骨髓

11、嗎?( 生命的火種 濃濃的愛心 成功的喜悅 深深的感動)4、 同學們,骨髓的保存期只有24小時,李博士抽完了骨髓還要干什么呢? 課件出示:李博士的工作時間表,讓學生理解李博士的辛苦。 10:20 李 博 士 從 花 蓮 飛 往 臺 北 14:15 由臺北抵香港,立即飛往上海 16:45 飛機降落上海 20:50 李 博 士 直 奔 杭 州 22:15 李博士乘坐的救護車開進了杭州的醫院 (12小時差5分鐘) 22:50 骨髓移植手術開始 第二天凌晨 2:00 手術順利完成 (接近16個小時) 課件出示: “李博士帶著剛抽取的骨髓,經過十幾個小時的奔波,趕到杭州,和當地的醫護人員一起連夜為小錢做

12、了骨髓移植手術。” (1)生讀文,理解“奔波”一詞。 (2)這是怎樣的十幾個小時?(緊張 漫長 爭分奪秒 牽腸掛肚) 指導學生用不同的心情讀句子,加深對句子的理解。 5、小結:為了醫治小錢,李博士奔波勞累,不顧個人安危,急小錢之所急,正是李博士高尚醫德的體現。 四、突出主題,理解題意,感受愛的奇跡 1、縱使有重重困難,也無法阻隔兩岸同胞的血脈親情。此時此刻,老師從你們的臉上看到了兩個字“感動”。請大家帶著這份感動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2、小錢終于得救了。讓我們再一起看看臺灣青年的骨髓從臺灣到杭州的路線圖。 課件出示:從臺灣到杭州飛機飛行線路圖。 3、課件出示: “小錢得救了。兩岸骨肉同胞用愛心

13、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也許,小錢和這位臺灣青年永遠不會見面,這并不重要,因為兩岸同胞的心是連在一起的。那血脈親情,如同生命的火種,必將一代一代地傳下去。”(1指導朗讀。(2)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指的是什么? 4、同學們愛能創造奇跡嗎? 五、寫一寫,演一演(課后接著完成)(1)師總結過渡:愛是陽光,愛是雨露,是愛讓小錢蒼白的臉漸漸紅潤起來;是愛讓小錢的生命之花得以重新綻放。小錢該感謝誰呢? (2)課件出示: 寫一寫,演一演: 假如小錢和捐獻骨髓的臺灣青年相遇,他們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 (課后按要求寫好,下節課交流并表演。) 六、課外延伸,升華主題 1、品讀小詩生命 課件出示:生命生命如此

14、美麗,活著多么美好,讓我們尊重生命,珍愛生命,關愛他人。當生命遇上生命,愛心遇上愛心,相信隔閡可以消除,海峽可以跨越,生命也因此更加美麗! 2、總結下課!9、 板書設計: 22、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愛 杭州 臺灣 小錢 李博士 青年 白血病 捐骨髓教后反思: 閱讀教學是教師、學生、文本三者之間的對話過程,而對話的目的就是激活對話的載體語言文字“走入”學生的內心。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用平實的語言向我們講述了一個真實的故事:臺灣同胞冒著生命危險,用愛心挽救了大陸青年錢暢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文中“白血病”、“地震”、“骨髓移植”都是平時學生甚少涉足的領域,因此學生關注不夠,積累不多,不能真

15、正“發乎于情”,那么,怎樣讓學生走進文本,讓他們能真真切切地去感受,去理解,去體驗,乃至與文本產生共鳴?于是,我嘗試著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以“愛”為線索貫穿全文,組織教學 本文的教學重難點是引導學生通過理解骨髓移植對小錢的重要,臺灣青年在余震中捐獻骨髓的危險,以及兩岸醫護人員的奔波勞累,體會“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為了突破這一重難點,教學中,以“愛”為線索組織教學,設計以下幾個教學環節:1、以“愛”為線索引出“愛可以創造奇跡”,導入課題;、初讀課文感受愛的氣息;3、細讀品味,理解愛的奉獻;4、突出主題,理解題意,感受愛的奇跡。在每個環節的教學中,通過反復朗讀體會,加深對文本的理解,體會

16、臺灣青年和李博士一心為他人著想的高貴品質,感受海峽兩岸人民的血脈親情。 二、抓住重點語句仔細研讀,認真感悟語文課要扣住“讀”,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但這還遠遠不夠,必須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抓住具體生動的語言形象進行深入地感悟,點燃學生心中的情感火花,最終形成心靈上的高峰體驗。為了讓學生感受到小錢的不幸,教學中抓住“這個剛滿18歲的年輕人,患了嚴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將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這朵生命之花綻放。”這句話進行反復讀,學生品味,然后設計了老師領讀,讓學生跟讀的環節。內容就是:(課件出示:)十八歲,多么美好的年齡啊! 當同齡人吃過晚飯后,攜著父母的手在

17、綠蔭道上漫步時,而小錢(靜靜地躺在病床上) 當同齡人在球場上奔跑追逐,為每進一個球歡呼跳躍時,而小錢(靜靜地躺在病床上) 當同齡人的腳步走過祖國各地,盡情瀏覽祖國的大好河山時,而小錢(靜靜地躺在病床上) 當同齡人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奮斗時,而小錢(靜靜地躺在病床上) 為了讓學生理解臺灣青年的無私,一心為他人著想,教學中重點抓住下面這句話指導朗讀,“此時此刻,跑到空曠的地方才比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著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靜靜地躺在病床上。”因此在深入品讀,感悟真情時,我還引導學生抓住了幾個關鍵的語句,或進行場景的對比,品析語言;或補充相關的資料,豐實人物形象;或重點指導

18、朗讀,感受人物的精神發揮情感的紐帶、驅動作用,順學而導,使學生通過對具體的語言現象的感悟、品味,理解和運用語言的能力得以提高。 三、注重語言實踐,讀寫演相結合,加深情感體驗 語文教學就是要讓學生腦能思,口能說,筆能寫。因此,語言實踐訓練既有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又有助于學生說寫能力的提高。教學中,我結合課文內容,設計了多處語言實踐活動。如:小錢得了嚴重的白血病,靜靜地躺在病床上,家人為他尋找相匹配的骨髓經過了哪些努力?找了哪些地方?還有臺灣青年和李博士在抽取骨髓中可能遇到哪些困難?最后引導學生大膽想象并寫一寫,演一演: “假如小錢和捐獻骨髓的臺灣青年相遇,他們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等等這些說話、寫話的過程不僅僅是語言實踐的活動,同時也是情感態度價值觀得以提升的過程。在說寫演的過程中,學生的情感體驗融進了精神和靈魂,學生的感悟不斷升華,真正由“文”走向“人”,從而實現語文教學的最大功效性。反思這節課,我覺得存在著許多的不足與遺憾。一、在品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