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區最大承載量導則_第1頁
景區最大承載量導則_第2頁
景區最大承載量導則_第3頁
景區最大承載量導則_第4頁
景區最大承載量導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國家旅游局:景區最大承載量核定導則景區最大承載量核定導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旅游局發布冃U言本標準按照 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旅游局提出。本標準由全國旅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本標準起草單位:國家旅游局規劃財務司、北京巔峰智業旅游文化創意股份有限公司。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彭德成、張樹民、劉鋒、王曉宇、方言、倪靈、何燕、冶青、謝雯、石鳳玲、易長柏、韓志賢、李雪。引 言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旅游法,指導和規范景區最大承載量核定工作,特制定本標準。本標準的制定,有利于景區更好地保障旅游者的人身安全和旅游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有利于推動景區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2、。景區最大承載量核定導則本標準規定了景區最大承載量的核定原則、方法和步驟。1范圍本標準適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各類景區。2 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2.1最大承載量 carry capacity of scenic area最大承載量, 是指在一定時間條件下, 在保障景區內每個景點旅游者人身安全和旅游資 源環境安全的前提下,景區能夠容納的最大旅游者數量。2.2空間承載量 space carry capacity of scenic area空間承載量是指在一定時間條件下, 旅游資源依存的游憩用地、 游覽空間等有效物理環 境空間能夠容納的最大旅游者數量。2.3設施承載量 facil

3、ity carry capacity of scenic area設施承載量是指在一定時間條件下, 景區內各項旅游服務設施在正常工作狀態下, 能夠 服務的最大旅游者數量。2.4生態承載量 ecology carry capacity of scenic area生態承載量是指在一定時間條件下, 景區在生態環境不會惡化的前提下能夠容納的最大 旅游者數量。2.5心理承載量 psychology carry capacity of scenic area 心理承載量是指在一定時間條件下, 旅游者在進行旅游活動時無不良心理感受的前提下, 景區能夠容納的最大旅游者數量。2.6社會承載量 society

4、carry capacity of scenic area社會承載量是指在一定時間條件下, 景區周邊公共設施能夠同時滿足旅游者和當地居民 需要,旅游活動對旅游地人文環境的沖擊在可接受范圍內的前提下, 景區能夠容納的最大旅 游者數量。2.7瞬時承載量 instantaneous carry capacity of scenic area瞬時承載量是指在某一時間點, 在保障景區內每個景點旅游者人身安全和旅游資源環境 安全的前提下,景區能夠容納的最大旅游者數量。2.8日承載量 daily carry capacity of scenic area日承載量是指在景區的日開放時間內, 在保障景區內每個景

5、點旅游者人身安全和旅游資 源環境安全的前提下,景區能夠容納的最大旅游者數量。3.1 以人為本3 總則以維護旅游者的合法權益為基本出發點, 安全第一, 保障旅游者的人身安全, 確保旅游 活動的有序進行,不斷提高旅游者的滿意度。3.2 可持續發展合理利用和分配景區內的各類資源, 強調對自然資源、 歷史人文資源的保護, 在保證旅 游資源質量不下降和生態環境不退化的前提下, 協調好景區旅游與自然生態環境保護、 當地 社會經濟發展的關系,實現可持續發展。3.3 綜合協調兼顧景區內各景點、 各時段以及景區周邊等多種因素,內外統籌, 綜合平衡旅游者、當 地居民及政府等各方利益,景區和地方政府通過溝通協作共同

6、推進。4 景區最大承載量核定4.1 核定原則4.1.1 景區應結合國家、 地方和行業已頒布的相關法規、 政策、標準, 采用定量與定性、 理論與經驗相結合的方法核定最大承載量。4.1.2 景區應測算出空間承載量和設施承載量, 并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景區最大承載量的 基本值;在此基礎上,以生態承載量、心理承載量、社會承載量等方面的指標或經驗值作為 參考。4.2 核定方法4.2.1 瞬時承載量定:4.2.1.1 景區瞬時承載量一般是指瞬時空間承載量,瞬時空間承載量C1由以下公式確式中:Xi 第i景點的有效可游覽面積;Yi 第i景點的旅游者單位游覽面積,即基本空間承載標準。421.2當景區設施承載量是景區

7、承載量瓶頸時,或景區以設施服務為主要功能時,其瞬時承載量取決于瞬時設施承載量,瞬時設施承載量D1由以下公式確定:2工吐式中:Dj 第j個設施單次運行最大載客量,可以用座位數來衡量。4.2.2日承載量4.2.2.1景區日承載量一般是指日空間承載量,日空間承載量C2由以下公式確定:式中:T景區每天的有效開放時間;t每位旅游者在景區的平均游覽時間;Z整個景區的日平均周轉率,即Int(T/t )為T/t的整數部分值。422.2當景區設施承載量是景區承載量瓶頸時,或景區以設施服務為主要功能時,其日承載量取決于日設施承載量,日設施承載量D2由以下公式確定式中:Dj 第j個設施單次運行最大載客量;Mj 第j

8、個設施日最大運行次數;a根據景區調研和實際運營情況得出的人均使用設施的個數;通過系數a去掉單一旅游者使用多個設施而被重復計算的次數。422.3當旅游者在景區有效開放時間內相對勻速進出,且旅游者平均游覽時間是一個相對穩定的值時,日最大承載量由以下公式確定C:C = X(2=X(21 %式中:r 景區高峰時刻旅游者人數;t每位旅游者在景區的平均游覽時間;to 景區開門時刻(即景區開始售票時刻);t1景區高峰時刻;t2景區停止售票時刻。4.3 核定步驟4.3.1 資料采集應收集整理景區空間承載量、設施承載量、生態承載量、 心理承載量、 社會承載量等方 面的相關資料,包括但不限于:a)景區面積;b)有

9、效游覽面積;c)年均客流量;d)停車場停車位數;e)景區周圍緩沖區承載量;f )綠化面積標準;g)噪聲管理標準;h)垃圾最大處理量。4.3.2 指標選取應根據景區所屬類型與特殊性,結合景區敏感目標,按照空間、設施、生態、心理、社 會五方面指標將數據進行歸類, 得出景區的基本空間承載標準。 不同類型景區的基本空間承 載標準參見附錄 A。4.3.3 測算核定應將空間承載指標和設施承載指標代入適合的公式進行測算, 確定基本值; 再根據生態 承載、心理承載、社會承載指標進行校核。5 景區旅游者流量控制宜充分考慮空間承載量、設施承載量、生態承載量、 心理承載量、 社會承載量等多種因 素,建立旅游者流量控

10、制聯動系統,通過實時監測、疏導分流、預警上報、特殊預案等對景 區流量進行控制(參見附錄 B)。附錄AI資料性附錄不同類型暑區的基本空問承載標準示例表A1至表A. 7給出了不同類型景區的基本空間承載標準示例,. 喪A. 1給出了文物古跡類景區示例。表A 1文物古跡類景區示例文物古跡類景區空間類型核心景區洞窟等卡口游步道川嶺長城人均空間承載指標1-1.1川7人故宮博物院人均空間承載指標0. 8-3 nV人龍門石窟、敦煌莫高窟人均空間承載指標0. 5-1川7人2-5 jh7A表A冷出了文化遺址類晟區示例。表A.2文化遺址類景區示例文化遺址類景區空間類型遺址核心區游步道秦始皇兵弓俑博物館人均空間承載指

11、標2. 5-10 /人1-3 n7A表A詼出了古建筑類員區示例。表A 3古建筑類景區示例古連筑類景區空間類型核心旻區其他區域黃鶴樓、永定土樓人均空間承載指標1-3 人>2. 5 m7A表A.色出了古街區類景區示例。表A 4古街區婁景區示例古衝區類景區空間類型核心景區其他區域保護建筑游步道周村古商城人均空間承載指標25 人1-2 m:/人0-30人/棟2-5 2/人表A琲岀了古典園林類懸區示例。表A.5古典園林類景區示例古典園林類景區空間類型游步道其他區域頤和園人均空間承載指標0. 8-2 m7A>60 n7A1)表中的數據均未溥干長區調研。表瞄出了山岳類景區示例。A &山岳

12、類景區示例山岳類景區空間類型孩心景區游步道吉林長白山景區人均空間承載指榆1-1, 5 人0 .17 A表L喲出了主題公園類景區示例。表A 7主題公匡類量更示何主題公園空簡類型核心景區核心游樂頂目零帳1中華詡龍園人均空間罩載;指棕0. 5-1 n7A0. 5-1皿/人附錄B(資料性附錄)景區旅游者流量控制建議B.1景區最大承載量提升方向B.1.1空間承載量和設施承載量a)合理分配游憩用地、旅游接待服務設施用地和旅游管理用地等。b)將旅游者人均占路長度、人均占地面積等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并基于人文旅游資源或自然旅游資源不同的敏感度、旅游時段、旅游淡旺季等不同特性進行針對性控制。c)景區投資規模和強度

13、與內外交通運載能力和便捷度、景區供水供電能力相匹配。d)景區食宿設施、游覽娛樂設施、旅游購物設施滿足旅游者的需求。e)加大景區安全衛生設施投入,提高景區垃圾處理率,保持景區的安全和衛生。B.1.2 生態承載量a)加強環境保護監管,削減污染源;完善環保措施,提高環境凈化能力。b)旅游活動不對景區所在地的空氣、土壤、水、植被、野生動物等產生不可逆轉的破 壞。c)旅游活動不對景區所在地的景觀多樣性、差異性和穩定性產生不可逆轉的影響。B.1.3 心理承載量和社會承載量a)充分考慮旅游者的社會經濟背景、人口特征等因素,有針對性地提高旅游者心理舒 適度。b)著力提高旅游地居民對旅游社會文化、旅游經濟和旅游

14、環境的認知水平,從而提高 旅游地居民在發展旅游過程中的心理開放度和舒適度。B.2 景區旅游者流量控制聯動系統B.2.1 地方政府外部系統地方政府組織所有相關部門, 重點是交通與公安部門, 構建一級指揮調度系統, 對通往 景區的外圍道路入口和主要集散中心 (地)進行流量監控,在景區外部進行引導、 分流和截 流。B.2.2 景區內部系統景區可建立包括門票預約、 實施監測、 疏導分流、 預警上報和特殊預案五個步驟在內的 旅游者流量控制系統,并與地方政府一級總控制系統聯動,通過自下而上、內外聯合, 對旅游者流量進行控制。B.3 景區旅游者流量控制流程B.3.1 門票預約景區逐步推廣門票預約預售。 在經

15、上級價格主管部門與旅游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后, 采用 預先支付享受折扣等方式引導旅游者提前訂票,以有效預估旅游者流量。B.3.2 實時監測B.3.2.1 監測常態化景區逐步推進旅游者流量監測常態化。 采用門禁票務系統、 景區一卡通聯動系統、 景點 實時監控系統等技術手段,實現景區流量監測的點、線、面布局。B.3.2.2 信息平臺化景區通過公共媒體、 景區渠道等,并結合智慧旅游新技術,利用移動多媒體、 智能終端 等多樣化的旅游信息平臺,及時公布景區旅游者流量,供旅游者參考。B.3.2.3 預案有序化景區通過監測數據, 預測景區旅游者流量趨勢, 對景區旅游者流量實行分級管理, 為疏 導分流工作預案的啟

16、動提供依據。B.3.3 疏導分流景區內旅游者數量達到最大承載量80%時,啟動包括交通調控、入口調控等措施控制旅游者流量。B.3.3.1 交通調控有針對性地啟動交通運力動態調整預案, 通過周邊道路管控、 區內停車控制、 公交調度 控制等措施削減旅游者,錯峰接待。B.3.3.2 入口調控a)合理設計旅游者排隊等候的方式和途徑。通過開通快速入園通道疏導分流入口處旅 游者。b)通過折扣補償、延長有效期、多種形式的通票等,減少景區入口或設備設施入口的 旅游者數量。c)在景區入口大門及售票區,增設電子顯示牌,提供給旅游者最及時的信息。B.3.3.3 區內調控a)通過分時入園、高峰限時逗留,減少景區內旅游者數量。b)在主要景點前設置電子顯示屏,顯示旅游者的密集分布情況,供旅游者合理選擇下 一個景點。c)必要時根據預案,派專人將旅游者疏導至廣場、綠地等公共空間或應急避難場所。B.3.3.4 區外調控通過線路優化、向周邊景區景點分流等疏導措施分流旅游者。B.3.4 預警上報a)景區內旅游者數量接近最大承載量時,當向社會公告并同時向當地人民政府報告, 同時在當地人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