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低碳經濟背景下青年生態倫理意識培養_第1頁
論低碳經濟背景下青年生態倫理意識培養_第2頁
論低碳經濟背景下青年生態倫理意識培養_第3頁
論低碳經濟背景下青年生態倫理意識培養_第4頁
論低碳經濟背景下青年生態倫理意識培養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低碳經濟背景下青年生態倫理意識的培養孟凡周 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 鄭州 450046摘要:生態環境危機將成為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最大威脅,發展低碳經濟已成為世界各國決策者的共識,青年是未來社會的主體,培養青年人科學的生態倫理意識,積極應對生態危機是低碳經濟發展背景下理應重視的主要工作。調查顯示當代青年人對生態意識的認知和實踐,現狀不容樂觀,當代青年應樹立生態主體平等及生態整體利益觀、生物和諧相處及多樣性發展觀、生態可持續發展及生態文明觀、生態主體責任觀及資源配置公平觀。提供科學的生態倫理意識標準并探索如何培養青年人生態倫理意識是當務之急,也是本文研究的出發點和著力點。關鍵詞:低碳經濟 生態倫理意識

2、 青年生態環境日益惡化是當今人類面臨的全球性問題之一。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生態環境危機將成為21世紀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最大威脅,為此引起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2007年IPCC(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四次科學評估報告發表以后,尤其是“巴厘路線圖”達成以后,采取行動應對氣候變化挑戰成為國際社會的主流話語,發展低碳經濟則成為各國各級決策者的共識。青年人是未來社會的主力,如何在青年人群體塑造培育科學的生態倫理意識,是低碳經濟發展背景下理應重視的重要工作。一、當代青年生態倫理觀念現狀的實證考量為了科學、客觀地了解當代青年生態倫理素質現狀,找出存在的問題,進而有針對性地提出切合實際和科學有效的生

3、態倫理干預機制,我們進行了一項專題實證調查,以河南鄭州高校為核心,并深入農村、企事業單位等進行走訪和座談,發放調查問卷1500份,收回有效問卷1316份,在對數據進行系統的統計后,較為直觀地看到當前青少年生態倫理素質的概貌和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1、對生態倫理的重要性有一定了解,但缺乏科學認知生態倫理是指人們在處理與生態環境關系時應遵循的道德原則和道德規范的總和。生態倫理知識是生態倫理素質的基礎,生態倫理知識的多少決定著生態倫理素質的高低。在回答“你對生態倫理的內涵了解多少?”時,回答“很清晰”的僅占8.1,回答“只是聽說,大概知道”的占53.5,而回答“沒有聽說過”的占38.4。在被問及“你認

4、為學校開設生態倫理教育課程是否有必要”時,選擇“必要”的占50.9%,選擇“沒必要”的占28.5%,選擇“無所謂”的占21.6%;在回答“當你遇到有關環保方面報道時的行動”,選擇“很認真地看和聽”的占54%,選擇“只看標題和結果”占25%,選擇“跳過去”的占21%。這些數據說明,廣大青少年對生態倫理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認識,但生態倫理知識比較欠缺和片面。2、生態環保責任感較弱,政府依賴感較強當被問及“你若發現有污染現象會怎么辦”時,選擇“向有關部門反映”的占16.9%,選擇“組織有關行動來制止”的占15.7%,選擇“想參與但由于身單力薄而放棄”的占56.1%,選擇“視而不見一走了之”的占6.3%。

5、這從側面說明青年較弱的生態環保責任感和較強的政府依賴性。在學校這個青年相對集中的區域,青年淡薄的環保意識被毫不留情的暴露出來。如高校教室里隨處可見的課桌文化;漫步校園的“早餐文化”;“硫酸傷熊”、“虐貓”等事件反映出當今大學生生態道德意識、生態責任的嚴重缺乏。在一些高校周圍,街道臟亂、塑料袋遍地、踐踏草坪、隨地丟棄廢舊電池、隨手扔垃圾的現象比比皆是。但很多學生意識不到自己的錯誤,即便意識到了有錯誤,但認為這種錯誤沒什么大不了的。在被問到“你認為身邊學校存在哪些環境問題”時,各種環境問題均被提及和反映,突出問題就是一次性筷子和塑料袋的使用過度。在走訪過程中,我們了解到很多青年雖然表示支持各類生態

6、環保活動,但認為生態環保主要是政府的事,與老百姓關系不大。這種較強的政府依賴性使他們自身產生惰性,不利于其自身生態倫理素質的培養和提高。3、生態環保知識貧乏,生態道德能力差當問及“身邊的廢舊電池處理方式”時,選擇“不在意,隨意丟棄”的占52%,選擇“無人回收,隨便處理”的占38%,選“搜集起來待回收”的僅占10%。談話中了解到很多人壓根不了解廢舊電池污染的嚴重性,更談不上主動行動起來搜集處理它們,這也充分暴露了當今部分青年生態環保知識的貧乏,而貧乏的知識也必然導致環保道德能力的弱化。“生態道德能力是人所特有的一種超越自身功利和眼前利益,履行人類義務、實踐較高道德意旨的能力素養,包括人的生態道德

7、認識能力、判斷能力、評價能力、選擇能力、實踐能力等。”廣大青年生態倫理素質不容樂觀,提高他們的生態倫理素質,實現人、社會、自然三位一體的科學發展迫在眉睫。4、主觀上認可參加生態環保活動的價值和意義,但缺乏實際行動在回答“你認為組織一些環保活動后的效果怎樣?”,認為很明顯的占29.6%,不明顯的占52.2%,意義不大的占18.2%。這說明青年們對參加生態環保活動的價值和意義基本上是認可的。當被問到“你身邊的青年是否積極參加環保活動?”時,選擇“積極”的僅占28.7%,選擇“部分不積極”的占45.6%,而選擇“很多不積極”的也占25.7%。通過走訪了解到:很多人認為單位的環保活動只是為了應付檢查,

8、為了評比和考核。這說明廣大青年主觀上支持環保,希望生活在美麗清潔的環境里,但很少付諸于行動。即便是在高校,65%的學生都會說用布袋代替塑料袋購物、不用一次性筷子等,但實際生活中很多學生為了自身的方便還是照樣使用塑料袋購物和一次性筷子吃飯。通過走訪得知不少青年對生態保護的理解僅停留在不亂倒垃圾、不破壞花草樹木、不浪費水電資源等較淺顯的認識層面上。 二、當代青年應樹立怎樣的生態倫理意識在整合調查問卷的研究結果基礎上,我們認為,當代青年應具備這樣的生態倫理意識:1、生態主體平等及生態整體利益觀“我們不要過于得意于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我們的每一次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因此我們要堅持生態主體平等法

9、則和熱愛自然、尊重生命的原則,堅持生態系統性原則,把育人效益與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相統一,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營造生態化和諧社會文化和環境;在價值取向上堅持集體主義原則,增強遵紀守法意識,自覺維護集體利益,限制自私自利、放任自流、違法亂紀的消極行為;堅持服從大局原則,增強社會責任感、歷史使命感,自覺樹立為民服務意識、為社會作貢獻意識,反對一切本位主義和無政府主義。2、生物和諧相處及多樣性發展觀“人類作為自然的產物以及自然的一個組成部分,其行為應順應自然規律的要求,謀求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堅持協同進化原則,引導青年人之間圍繞著共同的目標和任務,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地做好各項工作;同時要自覺

10、維護自然界生態平衡和諧,人類生命價值固然值得尊重,但自然界一切物種的存在都應尊重,保持人類間的和諧,也要保持人與自然的和諧,這是走出人類中心主義的必然選擇。生物多樣性發展觀就是堅持多樣性保原則,根據青年多樣性特長,盡量滿足青年人多樣發展需求,使其和德智體美勞的教育相配套、知識能力素質的培養相銜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要適應現時代的多樣性、開放性、全球性發展趨勢,創新現代教育模式,加大教育的信息化、現代化、國際化建設投入。3、生態可持續發展及生態文明觀堅持生態可持續發展原則,適應時代發展規律和社會發展要求,對個人的發展目標合理定位,明確中長期發展規劃;要科學開發利用人力資源和人才資源以及

11、物力財力資源,有效保障生態價值的持續增值。堅持生態文明原則,尊重師長、關愛社會、談吐文雅、儀表得當、舉止端莊;堅持合理消費原則,注重艱苦創業、廉潔奉公、節約資源,增強愛護公物、保護社會文明環境的意識;努力促進人與自然協調發展,反對一切鋪張浪費和污染環境的行為,為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作貢獻。4、生態主體責任觀及資源配置公平觀“一個人只有當他把所有的生命都視為神圣的,把植物和動物視為他的同胞,并盡其所能去幫助所有需要幫助的生命的時候,他才是道德的。”堅持社會可持續發展原則,立足現實,放眼長遠,把青年人主體的近期利益與長遠利益、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相結合,反對狹隘功利主義和短視行為;公平分配

12、經濟收入,既按勞分配,追求共同富裕,又不搞平均分配,既按要素貢獻分配,獎勵創新績效,也不能差距過大;注重追求長期價值,為社會的長期發展奠定牢固基礎。三、培養青年人科學生態倫理意識的途徑探索1、加強對青年人的生態倫理教育“生態文明就是人類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過程中,為實現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著人與自然相互關系的進步狀態”。生態倫理教育應推動青年人現代人格的轉換和升華,生態倫理教育的發展要求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變革,要求形成一種新的文明形態,但是歸根結底,它要實現的是對人的改造即實現人格的轉換和再造。生態倫理教育的發展對人格的完善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現在提高人的

13、環境意識水平上。它不是從純粹功利的、個人的、觀念的層面上來強調環保意識,而是強調在人之為人的本質內涵、從整體上、從實踐上提高全民族的環境意識。2、引導青年人選擇合理的生產方式,促進科學生態倫理意識的養成青年人生態倫理意識的養成,需要社會力量的有效整合并發揮積極效用,因此,就社會生產而言,要促進企業創建生態文化。工業革命以來,各種工廠企業的生產活動無疑是生態環境破壞的重要來源之一。在現代社會,企業文化是企業精神或風范的載體。生態倫理教育應對企業生態文化建設發揮指導作用,使保護環境、維持生態平衡成為企業精神和風范的重要方面。同時,要促進企業成為保護環境的重要責任主體,在生產方式上推行生態生產技術,

14、促使企業在生產過程中以研制和開發“綠色產品”為主導。按照“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教育企業應當勇于承擔治理環境的責任,不能推諉,更不能采取轉嫁生態危機的不道德的行為。3、引導青年選擇合理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質量人的個性的豐富發展是個人獲得在社會生活中展示自己價值的“生態位”的前提條件,并且人的個性的豐富和發展會促使個人與他人、社會之間的關系進入到一個良性發展的軌道中,而這對于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也是至關重要的;生態倫理教育應指導人們將精神需求轉化為人的優勢需要。生態倫理教育應幫助人們實現精神的超越,因為人類對自然的尊重與敬畏往往需要通過精神上的體悟,并且通過這一過程也能夠幫助人們實現精神上的凈化,

15、在“樂山”、“樂水”的意境中讓心靈也變得晶瑩剔透;生態倫理教育應教育人們采取生態的消費觀念。生態倫理的教育、普及,對于人們形成全新的生態消費的風習是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的。4、引導青年樹立生態危機意識發揮教育的功能,以促成在青年人心目中確立起生態倫理的觀念水資源的匱乏、生物多樣性的喪失、土壤的退化、荒漠化的加速、森林的銳減、災害的頻發,面對日益嚴重的生態危機,應在全社會范圍內加強生態倫理教育,樹立一種新的自然觀:自然環境資源是有限的,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應該善待自然;自然資源是有主權歸屬的,要求我們利用自然資源時考慮自然資源的雙重身份;自然資源是有價值的和有權利的,要求我們必須熱愛自然,尊

16、重自然;自然是人類的一部分,人類是自然的一部分,人與自然的關系應建立在和諧發展基礎之上。因此,生態倫理教育應倡導一種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倫理態度,倡導一種拜自然為師、循自然之道的理性態度,倡導一種保護自然、拯救自然的實踐態度。發展低碳經濟必將成為世界趨勢,我國在低碳發展的道路上已經起步,作為未來時代的主人青年人必須為低碳經濟做好充分的準備,而樹立科學的生態倫理意識是青年人應有的姿態和選擇,這需要全社會的共同關注和支持。思想是行動的向導,樹立生態倫理意識僅僅是青年人為低碳經濟的發展作出應有貢獻走出的第一步,道路還很漫長,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注釋:王淑玉.生態道德教育:21世紀青少年德育的新課題

17、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8,(5):1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1995:518郭俊華.高校生態教育的探索J.前沿 2008,(9):160喻名峰.論生態主義法律觀念下權利共同體范圍的拓展J.甘肅社會科學,2007,(5):139俞可平.科學發展觀與生態文明J.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05,(4):4參考文獻:1法阿爾貝特·施韋茲敬畏生命M陳澤環譯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2李培超.自然與人文的和解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3虎業勤.青少年生態倫理素質的現狀和成因探析J.青年探索,2009(4)4盧風“天地境界說”對生態倫理的啟示J南陽師范學

18、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1)5陳壽朋,楊立新.論生態文化及其價值觀基礎J.道德與文明,2007(2)Under Low-carbon Economy Background Youth Ecology Ethics Consciousness Raise(Mengfanzhou Zhengzhou 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Industy Management Zhengzhou 450046)Abstrac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risis will become the human survival and the d

19、evelopment biggest threat, the development low-carbon economy has become various countries policy-maker's mutual recognition, the youth will be the future society's main body, will raise the young people science ecology ethics consciousness, will deal with the ecological crisis is the prime task which positively under the low-carbon economic development background should take seriously. The investigation showed that the contemporary young people to the ecology consciousness's cognition and the practice, the present situatio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