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感染現患率調查分析總結_第1頁
醫院感染現患率調查分析總結_第2頁
醫院感染現患率調查分析總結_第3頁
醫院感染現患率調查分析總結_第4頁
醫院感染現患率調查分析總結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5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醫院感染現患率調查分析總結為進一步貫徹落實衛生部醫院感染管理辦法、醫院感染監測規 范及二級綜合醫院評審標準(2012 年版)要求,評估抗菌藥物使用、 治療用抗菌藥物微生物送檢率,了解我院醫院感染的實際發生率。醫院 感染管理辦公室在分管院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及各科主任、護士長和醫 院感染質控小組成員的共同努力下,圓滿完成2015 年度開展的醫院感染現患率調查工作任務,現將調查結果匯總如下:一、資料與方法1.調查對象:2015 年 11 月 16 日 00 : 00-24 : 00 我院的所有住院患 者,包括當日出院、轉科、死亡的患者,不包括當日新入院的患者。2. 調查方法:調查人員由各臨床科室的醫

2、院感染質控小組成員組成,并于 2015 年 11 月 15 日由感控辦進行了統一培訓。調查采用床旁 調查和病歷調查相結合的方法,登陸我院一體化醫療信息平臺,逐一填 寫個案登記表,調查在 11 月 17 日完成。3. 診斷標準:衛生部 2001 年版醫院感染診斷標準。4.統計方法:全部病例資料錄入由眾陽軟件醫院感染實時監控橫斷 面調查工作平臺,進行統計分析。二、結果1. 現患率本次現患率調查應查人數 1046 人,實查 1033 人,實查率為 98.76% (要求調查率96%。發生醫院感染 43 人,醫院感染率 4.16% (要求醫 院感染現患率W8%。社區感染 389 人,社區感染率 37.6

3、6%。具體詳見 表 1表1各科室醫院感染現患率科室應查人數實查人數醫院感染感染率%社區感染感染率%腫瘤內科3938513.161334.21心血管內科3736616.671336.11神經內科一33330026.06神經內科二3635514.2938.57內分泌科252400937.50消化內科413925.131846.15呼吸內科40390039100泌尿血液科343400617.65內 ICU99222.22555.56普外一科343412.941338.24普外二科464612.17510.87骨外一科25230000骨外二科434224.7612.38胸泌尿外科21210029.52

4、神經外科一2222313.6414.55神經外科二2524416.6700手足外科26252800外 ICU4400125兒一科686811.474870兒二科686822.946697兒三科686834.415175兒四科686822.946697兒科 ICU660000眼科30300000耳鼻喉科7600233.33口腔科4400125產二科36360000產三科323213.1300婦科26260000感染科2828001760.71急診科6600233.33中醫科161600531.25康復科25251400理療科18180000合計10461033434.1638937.661. 1

5、 醫院感染發病率列前五位的科室依次為內 ICU、神經外科二、心血管內科、神經內科二、神經外科一。具體見圖1圖1:各科室醫院感染現患率25.00%20 0Ki15.00%105 DO%1.2 社區感染居前五位的科室依次是呼吸內科、兒二科、兒四科、兒三科、兒一科。具體見圖 2圖2:各科室社區感染率120%10080%閒40%20%0%0.0啊注:圖中未涉及到的科室調查日不存在醫院感染病例注:圖中未涉及到的科室調查日不存在社區感染病例2. 醫院感染部位分布醫院感染部位居首位的是下呼吸道 26 例,占 60.47%;其次是上呼吸道 9 例,占 20.93%;胃腸道、泌尿道各 3 例,各占 6.98%;

6、皮膚軟組織感染及其他各 1 例,各占 3.45%,本次調查手術部位未發生感染。具 體見表 2、圖 3表2:醫院感染部位構成比醫院感染部位醫院感染例數(例)醫院感染部位構成比(%下呼吸道2660.47上呼吸道920.93胃腸道36.98泌尿道36.98皮膚軟組織12.33其他12.33合計43100圖3:醫院感染部位構成比下砰吸這 上吁啦胃腸世皮騰軟姐織 苴也3.抗菌藥物使用情況與微生物送檢調查顯示 1033 名調查對象中,583 人使用抗菌藥物,抗菌藥物使用 率56.44%。其中預防用藥 181 人,占 31.05%;治療用藥 358 人,占 61.41%;預防+治療用藥 44 人,占 7.5

7、5%; 一聯用藥 455 人,占 78.04%;二聯用藥 125 人,占 21.44%;三聯用藥 3 人,占 0.52%。治療用藥及治療+預 防用藥共有 402 人,病原學送檢 85 人,送檢率 21.14%。具體見表 3表3:各科室現患率調查抗菌藥物使用與治療用藥微生物送檢2.33%團表標題實查人數抗菌藥物使用目的聯用治療用 抗菌藥 物使用 人數治療用抗菌藥物細菌送檢數送檢率%科室預防用藥預防+治療治療用藥一聯二聯三聯腫瘤內科386.67心血管內科36157.89神經內科一33002200200神經內科二351066106350內分泌科240消化內科39461417702000呼吸內科392

8、153.85泌尿血液科341067006116.67內 ICU910643066100普外一科3447.27普外二科461014.29骨外一科23400400000骨外二科42124117005240胸泌尿外科2162410206350神經外科一223216003266.67神經外科二244315304125手足外科25外 ICU4110110100兒一科68744651605048兒二科681.4兒三科68兒四科6800兒科 ICU651060011100眼科30耳鼻喉科6320500200口腔科4210300100產二科3621001650000產三科3223001760000婦科2611

9、001100000感染科2826510301111100急診科63024012150中醫科16005320500康復科25101200100理療科合計145512534028521.14注:治療用抗菌藥物使用人數 =抗菌藥物使用人數-預防用藥人數4. 醫院感染病原學檢出情況本次調查共檢出病原菌 13 株,主要以革蘭陰性菌為主,與國內文獻 報道相類似,包括大腸埃希菌 3 株、銅綠假單胞菌 3 株,奇異變形桿菌、陰溝腸桿菌、鮑曼不動桿菌、醋酸鈣不動桿菌、產酸克雷伯桿菌各 1 株; 革蘭陽性菌主要是:金黃色葡萄球菌 1 株、克里斯汀球菌 1 株,檢出多 重耐藥菌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 1 株。具體

10、見表 4、圖 4表4:醫院病原菌標本分布病原體菌株數標本種類痰液血液膿液分泌物尿液大腸埃希菌300201銅綠假單胞菌310011奇異變形桿菌110000陰溝腸桿菌110000鮑曼不動桿菌110000醋酸鈣不動桿菌100100產酸克雷伯桿菌100010金黃色葡萄球菌100100克里斯汀球菌100001圖3:醫院感染病原菌構成比7.&9?fc7.69犬腸埃拮菌體緣假單腕苗奇異變寵桿菌陰溝腸桿菌聽曼不動桿菌酯釀鈣不動軒茵產酸克雷伯桿菌金董色葡蔔球菌克里斯汀球藺5. 手術后肺炎調查日手術的病人共計 228 人,其中有 8 人發生手術后肺炎,手術 后肺炎感染率 3.51%。6.2013 2015

11、 年現患率調查主要結果對比詳見表 5、圖 4。表5:20132015年現患率調查主要結果對比年份、實查率現患率抗菌藥物使用率病原學送檢率2013 年99.55%3.9%58.08%39.76%2014 年98.96%2.52%55.39%43.61%2015 年98.76%4.16%56.44%21.14%圖4:20132015年現患率調查主要結果對比三、總結分析1.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我院醫院感染現患率為 4.16%,與 2015 年第 三季度醫院感染率 1.28%相比較明顯升高,說明我們臨床科室對醫院感 染的重視程度不夠,存在醫院感染病例漏報現象。感控辦將加強檢查、督導力度,并將漏報、遲報感染病例與科室醫院感染管理質量掛鉤。積 極培訓,及時上報醫院感染病例,尤其是特殊菌感染病例,減少漏報率。2. 調查日抗菌藥物使用率 56.44%,治療用抗菌藥物使用 402 人,病 原學送檢 85 人,治療用抗菌藥物病原學送檢率 21.14%,低于抗菌藥物 治療用微生物樣本送檢率30%勺指標,明顯低于 2014 年同期現患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